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栋梁 >

第147部分

寒门栋梁-第147部分

小说: 寒门栋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致也急忙说道,“恩师且不可如此说,都是周致胆子太大,险些为恩师惹下麻烦。学生很清楚,学生只是一名马前卒,学生但有了危险,恩师还不是要全力以赴来解救学生么?

    在学生心里,您永远是我的恩师。”

    话说的十分恳切,让陈光耀更是心生感动。暗暗道,我能有周致这样一个学生,俨然是一大幸事。再有,唐县寇家我那大刚兄能有这样一个乘龙快婿,那更是他们的福分呐!

    周致和齐彦武在县衙停留的时间不长,便提出告辞。

    小彭雨自然对周致依依不舍,好在彭泽说道,“再过不了几日,你就又可以见到周致哥哥了,那时候的周致哥哥可就是新郎官喽!”

    言下之意,八月十五周致的大婚之日,他是必定要参加的,周致不禁顿时有种受宠若惊之感。

    周致和齐彦武雇佣了一辆马车,还没出庆都县城。张永却不知突然从哪里冒出来,快步走到周致跟前,也不和周致客套,便直接说道,“小致这次在庆都县抓了杨童,可谓名声甚响。但小致可是要防备那吴经了,吴经怀恨在心,想来他日后定会对小致不利。

    还有,庆都县衙一个叫江彬的,小致可不能和他亲近,他是个十足的小人。”

    接下来,张永就把江彬见风使舵,向吴经告密的事情简单说出。

    周致唏嘘不已,暗道,小人终究是小人。看来历史的大方向终究没有偏离,正朝着它正常的轨道行进啊。

    和张永哥的感情自然还是从前那般好,这让周致心下踏实不少。

第287章 大婚(一)() 
周致一直很奇怪,大明时候没有电话、手机微信等等通讯,可信息的传递却也很快。等到周致天黑前回家后,家里已经得知了周致在铁飞花的帮助下,非常漂亮的收拾了庆都县丞杨童。

    问过才知道,消息是从白岳村的岳家传出来的。周致抓了杨童,无形中为岳家出了一口气,岳家老太爷岳顺德让他的长子岳书杰提上一些礼品来了周家感谢周致。

    周家从来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家,对待任何人几乎都能做到一视同仁。不过对于岳书杰的来访,周致倒是没有什么过多的意外,可老爹周铁却是喜笑颜开,俨然有种受宠若惊之感。

    此时的岳书杰在周致跟前没有了以往的那般神气,相反倒是一种很拘谨,甚至有些谄媚的嘴脸。他是岳家族长,有时候还不能做的太过,但由他现在的做法倒是很能清晰的感受到,他对周致很是敬仰,甘拜下风了。

    只要是岳家能安分守己,不欺侮百姓,不为祸乡里,大家和睦相处其实倒也是很好的。

    岳书杰去周家致谢,在白岳村还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乡民们都说在白岳村周家现在是名副其实的老大了。而岳家可能在周家的影响下,为人处世方面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白岳村处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气氛中。

    这些天里,周家一直在忙碌着周致大婚的事情。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转眼到了八月十三。

    这一日周家空前热闹起来。

    周致是穿越众,对后世的婚俗很是熟悉。在后世,南方娶妻的前两日,便是邀请宾朋,开始饮宴吃喝。周家按照周致的想法,索性就在整个宅院处处张灯结彩,炖了三口大锅的猪肉炖白菜粉条。

    乡民们除了带上一张嘴外,其他的都不用带,来周家大吃大喝。

    大婚的前两日准备的酒倒不是什么好酒,让乡民们随便饮用。那些不能饮酒的乡民,可以无限制的喝茶聊天。

    周家现在的日子好过了,可很多乡民的日子还是处在水深火热中,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虽说在周致的引领下,有很多乡民种植了蔬菜大棚,但因为蔬菜大棚遍地都是,也就赚不得多少银子。

    村民们种下的土豆前些阵子他们可以交到周家,倒是能赚下几个钱。但此时周家早已不再开制作粉条粉丝之类的小作坊。村民们也就少了银子的进项。

    所以很多人家一年到头根本就吃不上肉,至于在过年的时候能吃上一顿肉,吃上一顿扁食的,俨然就是生活很不错的人家了。

    他们来周家每顿饭饱饱的吃上猪肉炖白菜粉条,就仿佛是过年一样,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喜色,嘴角挂着油光,腆着滚圆的肚子,自然要言说周家的诸多好处。

    周家一家人感受着乡民们的热情,享受着这热闹的场面,心里十分激动。

    尤其是老爹周铁,那张大嘴几乎整日的合不拢了。没想到我周家还有今日,让全村的老少爷们们随便吃喝。在两年以前,我周家还不是和他们一样,穷的叮当烂响,吃了上顿还不知下顿的着落呐。

    这一切都是小致为我们周家带来的。小致现在虽说只是个秀才,但就有这般作为,真是光耀门楣啊。

    周铁的心思其实和很多乡民们的心思是一样的。乡民现在除了感激周家,就是仰慕周致。

    周致看到乡民们的一张张笑脸,心情也很是畅快。自己穿越大明而来,不甘平庸,要为大明做出些事情,其实最重要的是要让百姓们的生活过的好一些。

    既然上天赋予了我第二次生命,那就要为这一目标而奋斗一生。那就先从白岳村开始,让白岳村的乡民们生活有个改善吧。

    眼下纺织作坊刚刚起步,显然还不能带动乡民们,但周致相信,只要是自己不断努力,增长了更多的见识,终究会有让乡民们丰衣足食的一天的。

    当然了,周致的大婚,乡民们出于礼节,还是会有所表示。家里实在穷苦的,干脆就拿上一只鸡,或是一升米啥的,聊表心意也就罢了。反正周家也不在乎这些,这只是一个心意,只要是来周家吃喝了,老爹周铁就热情不已,欢迎之至。

    从八月十三开始,来周家送贺礼的人就络绎不绝了。

    先是吕行川、车朗邱浩岚范进等一众好友,他们中间已有人在书院读书了。可周致大婚,他们是必须要参加的,所以就干脆请上了几日的假。在这几天里一直在周家吃喝庆祝。

    说起来,他们这些人家里的日子都不算差,贺礼自然也不会少于十两银子。

    然后是青苑县举人李茂元,以及他的表哥十里飘香酒楼掌柜的李希,都有贺礼相送。

    高扬县的孙恭虽说家庭败落了,但说起来还是周致最后挽救了他们,收了他们手里的织机。孙恭也有贺礼相送。虽说不多,但表示的是他的一番心意。

    让周致想不到的是博野的刘龙,也在八月十三早早的送来了贺礼。刘龙的贺礼是一百两银子。

    这样的礼金在大明时候,已然是算不得少了。看来刘龙是真把周致当成重要朋友了。

    白岳村的岳家送来了十两银子。陈家虽说是被周致给收拾搞垮的。但可能慑于周致的威严,也送来了五两银子的贺礼。

    周家在白岳村是独门小户,没有本家。可娘亲周何氏的娘家却是还有三五个亲戚。虽说都是周致的表舅之类的,以前根本就没有走动过的,在这一日竟也来了人,并且送来了二两银子。

    呵呵!真是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啊。

    至于什么南庄上的刘惠,他虽说现在是跟了倒马关千户所的寇通,但也在这一日送来了二十两银子的贺礼。至于刘惠以前的那些小弟,他们虽说还在从事着见不得光的混混伟大职业,但在傍晚也是多少都有礼金相送。

    对这些礼金,周家自然来者不拒。这都是人情,现在周家并不看重礼金的多少,图的就是热闹。

    必须要轰轰烈烈,风风光光的将寇沛涵娶进门,这是周致的心思。

第288章 大婚(二)() 
寇沛涵是寇大刚的宝贝女儿,寇家世代名门,寇大刚又是正五品的千户。他们嫁女儿,自然也是风风光光,和周家一样,从前两日开始寇家就空前热闹起来。

    周致只是个秀才,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了一个秀才,而且周家的家境也不是很好。尽管说寇大刚也知道周致很有才学,是个人才,但终归还是对周致这个女婿不是那么太满意。

    在听说了周致带领人深夜抓了杨童,寇大刚心里就高兴起来,对周致的看法又有了些转变。他暗暗叹道,我这个未来的女婿还不是死书呆子,有些胆气,呵呵,像我寇大刚。

    对周家如何娶自己的宝贝女儿进门,寇大刚还是非常关心的。婚事办的隆重与否,其实这有时候也能体现周家的重视程度。所以寇大刚在八月十三日就早早的派出去了三拨兵士,这些兵士巧妙化妆,在暗处随时观察着周家的情况。

    当日寇大刚就得到了消息,说周家张灯结彩,很是热闹,有很多人送去了贺礼。寇大刚便问了个详细。得知都是周致那些朋友,以及乡下的乡民之类的,寇大刚不禁撇了撇嘴,道,“哼!周家也就是这档次,唉!我这宝贝女儿嫁到周家,还是有些憋屈呐!”

    是呀,在他想来,周家是没法和寇家相比的。八月十三日,这一日唐县知县杜德,以及县衙里的一众官员都齐齐集中在了寇家,他们俨然把寇家嫁女当成了唐县的大事来办。

    庆都县知县陈光耀和寇大刚关系匪浅,在八月十三日虽说人没有到,但却早早送来了一百两银子的贺礼。

    还有什么其它地方的知县,但凡是和寇大刚有往来的,或是没有往来,仰慕寇家名声的,也都有贺礼相送。

    八月十四日,派出去的人很快回来了一拨,说陈光耀和万县知县边大生,博野知县司马守夜三个人一起去了周家,并且每人都有一百两银子的贺礼相送,看样子他们是打算今晚就住在周家,准备明日周致大婚之后才会离开的。

    寇大刚闻言,骂道,“哼!这个陈光耀,看来他还是和周致关系好呐,也亏我以前待他不薄啊。”

    当然了,寇大刚的这种骂只是嘴上的,其实他并不真的往心里去。他听说唐县知县杜德也送去了一百两银子的贺礼,还是吃惊不小。周致一个秀才,没想到竟然相识了唐县知县,杜德虽人在我寇家,但也有贺礼相送,看来这周致的面子可是不小呀。

    可周家和我寇家比起来,还是差的远呐。我寇家今日来的可都是老夫相交甚密的百户,千户之类的了。还有右军都督府也来了几个正三品或是正四品的武官。保定知府彭泽虽没有来我寇家,但也送来了两百两银子的贺礼。哼!我寇家现在可谓是高朋满座了。

    可是第二拨的军兵所报的就让寇大刚发愣了。保定知府彭泽没有来寇家,却是带着家眷去了周家,而且看样子也是准备明日才会离开的。

    彭泽堂堂的知府竟会去周家,而且还带了家眷,这俨然是把周家看成了他亲戚的节奏啊。这是为何?真是让人搞不懂了。我这未来的女婿为何就有这么大的面子?

    不过寇大刚旋即就想明白了陈光耀等知县去周家的缘由了,还不是他们猜准了彭泽会去,这是借机在讨好彭泽哩。

    周家说到底是要靠彭泽来撑场子了。和我寇家这正三品,正四品的大员们比起来,还是差距不小的。

    至于后来寇大刚听到山东兖州府知府王元正也派快马给周家送去了一百两银子的贺礼,还有女捕头铁飞花也送去了一百两银子,寇大刚并不是很惊讶。王元正这无非是看在铁飞花和周致交情的份上送的贺礼。呵呵!看来这铁飞花在王元正眼里可是地位不低。

    不过寇大刚在细想之后,对现在周家的情况还是比较满意了。有保定知府彭泽在那里撑场子,也算是面子不小了。我寇家的女儿能嫁到这样一个人家,其实也算不差的。

    而后寇大刚又听到什么保定知府通判,以及同知等也有贺礼相送,虽说不多,但寇大刚明白他们全都是看着彭泽的颜面的。

    礼县大儒刘禹亲临周家。呵呵!这个也很给周家面子,周致果然不差。

    可更是让寇大刚吃惊的是随后军兵的禀报,说北直隶提学官大宗师杨一清竟去了周家。

    我的天呐!了不起了,这未来的女婿可真是了不起了。他如何就和杨一清有了关系。那杨一清可是朝廷的正三品大员,而且风头正盛,看样子是还要很快升迁之人啊。

    尤其是听说周致和杨一清师徒相称,而且关系甚是紧密,杨一清不时要对周致大加赞赏一番,寇大刚更是心中兴奋。

    当然了,在兴奋之余,是一种无以言状的失落。如此看来,我寇家和周家是门户相当呐!想不到我寇家世代名门,竟然和一个乡下人家门户相当,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千户大人,刚刚又有一行人去了周家,那为首的人是个老头。老头年岁不小了,但精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