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乡 >

第180部分

汉乡-第180部分

小说: 汉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琅坐在张汤的对面抱怨道:“住在我家再给我具帖,也只有张公能赶出这事来。”

    “礼节而已,莫要聒噪,老夫在外幸苦半年,难得休沐半月,全部浪费在你云氏,你应该高兴才对。”

    云琅四处瞅瞅没看见张家老仆,奇怪的道:“这里山高林密的,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不忍言之事……云氏岂不是会倒大霉?”

    张汤大笑道:“能有什么麻烦?”

    云琅熟练的点燃了小炉子坐上小水壶道:“你没有麻烦,我有啊,前日才得罪了郭解,生死难料!”

    张汤冷笑道:“蝼蚁罢了,不动则罢,如果敢在长安横行,自有国法制裁。”

    “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会贸然得罪他,觉得他居住在富贵镇会带坏富贵镇淳朴的民风,没想到,就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有人认为郭解受到了我的欺压,当着我的面把自己捅死了,尸体就倒在我的马前。

    由此可见,国法并非面面俱到,中间有太多的漏洞可以钻营了。”

    张汤哈哈笑道:“如今公孙弘身居高位对天下虎视狼顾,征发十万户上等人家入茂陵,便是他的杰作,此事老夫不管,若有不忍言之事,自有公孙弘介入。”

    “也就是说,我被郭解干掉之后,公孙弘再出面帮我报仇?”

    “你想多了,公孙弘可不是在为你报仇,而是在维护国法的威严。”

    云琅觉得张汤说的很对,死掉的云琅一文不值,公孙弘自然不会出头,能以维护国法威严的理由杀掉郭解,已经非常的给面子了。

    “先秦的时候,皇帝就有征发天下富户入咸阳的事情,怎么我们大汉也会这么做?”

    “强干弱枝!”

    “事实上这样做对地方的发展很不利,一个地方能否变得富裕,不是看贫民有多少,而是看富人有多少!

    陛下这样做有杀鸡取卵之嫌。”

    “没错啊,最需要富裕起来的地方就是长安三辅!”

    “这不讲道理啊,好多富户之所以成为富户,就是依靠当地的山川河泽或者百姓的产出成为了富户,如此眉毛胡须一把抓,效果不好,只会让大汉国整体的实力下降。”

    “无论如何也要保持长安三辅成为天下最富庶之地。”

    云琅点点头,将刚刚泡好的茶水给张汤倒了一杯道:“其实这跟帝国的控制力有关,距离长安越远的地方,大汉朝廷对那里的约束力就越少。

    所以,国朝不能容忍太多的地方富裕起来,只要维持好长安,蜀中,广陵这些不多的富裕之地就可以了是吗?”

    张汤的脸皮抽搐一下,无奈的道:“鞭长莫及啊,如果吴越之地叛乱,等消息到达长安,至少需要一个月,等到长安有军令下达吴越驻军,又需要一个月。

    一来一回就是两个月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叛乱早成水火之势,国朝能做的就是事后平叛而已。

    一个贫瘠之地的人造反,与一个富裕之地人造反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情,既然如此,还不如先把外地的富户全部调走,一来,乡间少了豪强,二来,可以让长安变得更加富裕。

    这就是大汉国策,想要国家平安,就一定要这样做。”

    云琅品了一口茶水,啧啧赞叹道:“明白了,国朝的政策其实很自私,所有的行为政策都是在为陛下考虑,也是在为刘氏皇朝考虑,余者不论。

    你奏章上说大规模移民劳命伤财,最终会造成天下纷纷,鼓励本地农户富裕起来才是上策,现在为何要帮着公孙弘那些人说话?”

    张汤冷哼一声道:“这些话在这里说说也就罢了,万万不能在别的地方说,否则,一个心怀怨望的罪名你是逃不掉的。”

    云琅笑道:“你也别说我,你奏章上面的内容比我说的要严重多了,怎么?就因为这种话说多了害怕,就来到云家的树林里藏起来了?”

    张汤笑道:“不藏起来不成啊,如今人人都在弹劾我,躲远些,陛下可能就把我说的那些不好的话就忘记了。”

    “如此一来,你岂不是白说那些得罪人的话了?”

    “我只想得罪公孙弘,没想得罪其余的人。因此,该说的话要说,该做的事要做,哪怕明知道结果不好也要说,也要做,否则,就是真正的尸位其上。”nt

    请记住本书域名:。更新最快网址:

第八十六章事情不能想的太明白() 
第八十六章事情不能想的太明白

    张汤需要一个对手,却不需要一群对手,所以他在给皇帝上书指斥弊政之后就认怂跑来云氏隐居。

    一般来说,没人喜欢说真话的人,尤其是指责别人毛病的人,但是啊,但凡有点自知之明的人,在经历开始的不愉快之后,他的理智就会告诉他,他的生活离不开这个说真话,并且能指出他毛病的人,于是,一般就会压抑着心头的怒火,控制着要杀死他的心把人恭敬的请回来,并委以重任。

    这么一来,张汤就能彰显他在皇朝中的重要性,力压公孙弘一头,并且树立自己为干城之具,怎么看怎么划算。

    所谓优秀,其实全靠同行衬托,这个道理张汤明白很久了。

    皇帝准备继续往长安三辅迁徙二十万户,这二十万户明显都是各地的富户,搜刮天下财货说出去不好听,如果把天下富户都迁徙来长安,说出去就没什么问题了。

    公孙弘甚至打算,每隔三五年就这么来一次,这样就能保证长安永远富庶,边地永远贫穷,从而在财富层面形成对天下的威压。

    张汤跟云琅谈论了一上午的生财之道,云琅也只是笼统的告诉他,这个时候,只能依靠土地的产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即便是想要经商,首先,你需要有足够多的货物。

    大汉朝鼓励农桑是对的,只有填饱了肚皮之后还有剩余,商业才有可能兴盛。

    至于派军队有规模的抢劫,这一条也不成立,早在卫青回来的时候,云琅就跟霍去病,曹襄,李敢算了一笔简单的账,收获减掉投入就是盈利。

    结果不太好,此次征服白羊王,楼烦王,听起来大获全胜,实际上,除掉政治,军事上的因素之外,仅仅以商业目的来考虑,大汉国亏损了四成!

    这笔账云琅也用算筹跟张汤计算了一遍,他现在已经可以熟练的运用算筹来计算一些比较大的数字量。

    匈奴之所以每次抢劫大汉都有结余,最大的原因就是人家成本太低,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成本,只要抢到了就算是胜利,哪怕抢到了一口锅,一个健壮的匈奴勇士也觉得自己不虚此行。

    张汤探手拂乱摆的整整齐齐的算筹,喟叹一声道:“就是这个样子,就是这个样子。

    国虽大好战必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怀揣黄金去抢劫光屁股的匈奴人,焉能不亏?”

    “国虽大好战必亡?相比这半句,我更欣赏后半句——国家虽安忘战必危!

    有限度的战争可以让一个国家显得年轻,所以战争还是不能少的。

    抢劫这种事情,从来就不是一种大规模的行动,而是一种小规模的行动,并且要保持长久,最后形成产业,才能形成另外一种规模效应。”

    张汤看了云琅一眼道:“这也是你山门的学问?”

    “不是,是我根据我山门总结出来的一些道理,运用到实际情况之中得出来的结果。”

    “匈奴太大了,小规模的战争其实没有什么用处。”

    “这话可就说的太偏颇了,一日杀一人,夺一羊,一年下来,就能顶我大汉百姓十年耕作所得,积小胜为大胜,日积月累你会看到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你想去?”张汤坐直了身体满怀期望的问道。

    “我不去,我明明依靠种地就能发家致富,为什么要去做这么危险的事情?”

    “你既然不想去,为何还要如此努力的训练?你们前几日的训练老夫问过,堪称艰难。”

    云琅笑道:“我之所以参与训练,完全是因为我是一个大汉人,一个大汉人如果不想着杀死一两个匈奴,那就太亏了。

    杀匈奴对我来说就是一项近乎于宿命一样的事情,必须要完成这个宿命,我才有好心情留在长安享受我自己创造的荣华富贵。”

    张汤愣愣的道:“这句话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云琅莞尔一笑,再一次给张汤斟满茶水道:“我这人做事,一般都会遵循道理,这是一个好习惯,你以后也不妨试试。”

    张汤大笑道:“老夫就算了,当初宋襄公这么干过,结果身败名裂,数万大军毁于一旦,去休,去休,邪门歪道莫进我门。”

    这就是谢客了。

    云琅知道这家伙想要剽窃自己的想法,给皇帝再上一次奏折,就是不知道他打算怎么说,天底下的道理其实大多是车轱辘话,怎么理解,都成。

    回家的路上,云琅听见隔壁阿娇家好像非常的热闹,听到里面鼓乐声声,看样子是在宴客,还有傩戏特有的鼓点铃声传来,煞是热闹。

    云琅很想过去,却没有接到邀请,这让他有些心痒难熬,急迫的等待曹襄从阳陵邑回来,这家伙不在,云琅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瞎子,聋子,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地位,身份不够,就没有资格知道太多的事情,不仅仅是云琅如此,李敢比云琅还要不堪。

    至于张汤,想从他嘴里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简直难于登天,除非他想告诉你。

    “一群妇人在聚会,你去干什么?”李敢来云家蹭酒喝的时候奇怪的问道。

    “你知道?”

    “我怎么就不知道了,我母亲也在其中,在去长门宫之前,还专门来到我家跟我老婆显摆,说阿娇贵人准备传授她们富家之道,我老婆身份低微,没资格去。

    害得她到现在都怄气着呢,我也是因为不愿意看她的臭脸才来你家找自在的。”

    云琅眨巴一下眼睛道:“你老婆不知道阿娇家的各个产业都是从我家照搬去的?

    你老婆来我家,也把我家的产业照搬了一遍,说起来比阿娇家的还要先进一些,有什么好难过的?”

    李敢放下酒碗道:“是啊,我怎么没想起来?算了,不管那个傻婆娘了,我们兄弟再喝一碗。”

    听李敢说明缘由之后,云琅对隔壁的好奇心一下子就没了,满长安的贵妇,贵女,这时候都在长门宫,自己一个男子确实不好进去,难怪大长秋会一点脸面都不给。

    云琅才这么想完,就被现实抽了一个大嘴巴,一个小黄门来找云琅,说阿娇贵人邀请孟大,孟二,走一遭长门宫,听他的意思,是要这兄弟两去给那群妇人传授饲养家禽之道。

    云琅自然是满口答应,这是帮孟大,孟二打名声的好机会,虽然这两兄弟在云家干的是长工的活计,却也不是云琅能随意吩咐的,需要问他们兄弟两的意见。

    “不去!”

    孟大孟二拒绝的非常干脆,似乎还有一点害怕,也不知道阿娇把这一对傻兄弟怎么了。

    小黄门似乎早就有准备,拍拍手门后面就来了四个抬着软兜的宦官,粗暴地把孟大,孟二塞进软兜里,也不管两兄弟如何挣扎呼救抬起来就走。

    云琅有些不忍心,拉住那个小黄门道:“要不然我也去吧,由我照看他们,也能方便一些。”

    小黄门似笑非笑的瞅着云琅道:“他们兄弟是痴人,男女之防不重,即便是看见了不该看的东西,也不会有人去计较。

    司马却是兰心慧智之辈,您觉得您看见一群穿的很少的正在戏水的妇人,到时候该如何交代?”

    听了这话,云琅立刻跑的远远的,云氏住在阿娇隔壁在外人看来已经属于大逆不道了,如何敢再进一步?

    孟大,孟二,兄弟两在刘彻的眼中可能连人都算不上,更像是阿娇养的两条小狗。

    人多的时候抱出来显摆两下,告诉别的妇人,在她阿娇的调教下,两个傻子都有大用处,且成为了大汉国首屈一指的饲养家禽方面的大能。

    难怪孟大,孟二兄弟两一点都不愿意去。

第八十七章牙签移泰山() 
第八十七章牙签移泰山

    皇帝要在上林苑点兵,这座已经开禁两年的皇家园林再一次被大军封闭。

    云家的秋粮长势很好,糜子,谷子,地埂上豆子葱茏一片,就等着被秋风一吹,就可以收获了。

    在这个将要丰收的季节里,张汤也要接受一场属于他的收获,一场关于刑狱的收获。

    每年秋决对于长安人来说都是一场视觉盛宴,露出毛茸茸肚皮的肥壮刽子手,黑乎乎的却有一道白色锋刃的大砍刀,已经软的不能走路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