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乡 >

第224部分

汉乡-第224部分

小说: 汉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红袖歪着脑袋问道。

    “废话,当然是真的,你以为什么都不懂的阿乔能撑起庄子?这个庄子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大家人人有份。”

    得到了云琅确切的回答,红袖的精气神就好了很多,端起云琅吃剩下的包子扭着腰身就出去了。

    云琅无声的笑了一下,十一岁的小姑娘扭腰真是没什么看头,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第一五六章刘彻四问() 
    第一五六章刘彻四问

    云氏家主大婚,这在如今的长安三辅算是一桩大事件。

    云氏本身并不起眼,一个少上造的爵位乃至骑都尉军司马的职位在高官多如狗的长安还不至于劳动如此多的大人物光临。

    可是啊,加上阿娇跟长平的颜面之后,就大为不同。

    云琅在很早以前就入了皇帝夹袋知道的人不算多,可是啊,凡是知道这事的人的哪一个高官显贵?

    越少人知道,就显得云琅越发的神秘。

    大汉的太祖高皇帝就是泥腿子出身,所以,不用指望大汉的勋贵们能高雅到那里去。

    想想萧何,樊哙这些人的出身以及劣根性,区区几十年的时间还不足以让他们的后代成为真正的贵族。

    相比之下,云氏比他们更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家族。

    衣着干净的仆妇,虽然端着茶水,糕点伺候前来送礼的揭者们,脸上却没有多少卑微之态,面对这些揭者们的问话,回答的不卑不亢,且条理清晰。

    如果来送礼的人是显贵家的门客或者家臣,招待他们的就是云氏的孺子。

    那些眼界极高的门客家臣们,在看到这些孩子的第一眼,就没有把他们归类到仆人的行列。

    一个老家臣还特意拉住一个孺子的手,仔细看过之后就感叹道:“手心无茧,手背无皲裂,耳后无垢,面色红润,体格健壮,比之上户人家的小郎还要康健干净些。

    如果再是一个读过书的,那么……”

    其余门客家臣门也忍不住拉着身边伺候的童子攀谈起来,当他们得知这些童子已经读书三年有余之后,很多想要说话的人都闭上了嘴巴。

    “刚才伺候老夫茶水的童子乃是一个小女子……”

    “咦?如此说来,云氏的小女子也识字?”

    “问过了,至少《急就章》是读过的。

    “读过《急就章》已经算是读书人了!”

    “云门无白丁啊……”

    人,就是云氏的门面,能被刘婆,梁翁选出来的接待客人的仆妇,童子,哪一个不是见过场面的人精。

    尤其是这些小孩子,阿娇宴请昔日故旧的时候,也找了他们去撑门面,云家的这点小场面根本就不算什么。

    除过人之外,云氏的庄园的构造也让来人惊诧。

    数九寒天的日子里,进了云氏庄园之后,他们能感受到一股暖意。

    大汉人对暖和的定义其实很低,只要人站在外面勉强能忍受,他们就称之为暖和。

    一旦云氏的温泉渠道全部开启之后,加之无风,前院自然冷不到那里去。

    在这样的温度下,再喝一杯热茶,自然寒气尽去。

    揭者,门客,家臣之流是没有资格踏进云氏内宅的,云氏主人只会在前院客厅一一接待送礼的人。

    眼看着陪客曹襄已经不耐烦的打着哈欠,云琅与揭者,门客,家臣谈话的时间就越来越短。

    等到平遮前来禀报说,家宴已经准备完毕,云琅也就停止了接见送礼的人。

    让平遮招待他们在前院饭堂进餐。

    等这些人刚刚离开,曹襄就迫不及待的拿起了礼单,每看一份礼单,嘴里就啧啧出声,看样子,人家送的礼物不薄。

    “都是侯爵之礼啊,看样子这些人对你成为列侯抱着很大的期望。

    啧啧啧,就这尊马超龙雀铜像,没有十万钱想都不要想,我看看到底是谁送来的贺礼。”

    曹襄取过一张白帛,看了一下落款,再次赞叹道:“连除国的舞阳侯樊哙后人也有礼物过来,看样子,他们家还想着死灰复燃呢。

    不过啊,这样的礼物送给阿娇更合适。”

    云琅看了一眼那尊马超龙雀觉得眼熟,仔细看了一遍,才发现这东西在后世被称之为马踏飞燕。

    “是好东西啊,那就收了,反正现在收的礼,等我成亲那一天他们都会收到回报。

    不算吃亏!”

    曹襄皱眉道:“你真的要把自己琢磨出来的东西弄得世人皆知?”

    云琅笑道:“这本来就是我的目的,一家富裕,不算富裕,如果大汉都富裕了,我家会更富裕。”

    曹襄莫名其妙的道:“这是什么话?我怎么觉得你比郭解更像一个圣人?”

    “你懂个屁,叫你多看书的,你偏偏不看,怀璧其罪的道理知道不?

    你再板着指头数数,凡是号称富可敌国的人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我可不想辛辛苦苦的攒钱,最后全便宜了穷困的某一个陛下。

    一滴水如何才能不干涸呢?答案是把它放进大海里。

    在大汉,比我家地多,比我家人多,比我家富裕的人到处都是的时候,就没人关心云家到底有多少钱了。

    另外,你如果读过《政治经济学》之后呢,你就会发现,我现在做的事情是多么的正确。

    如果可能,云氏以后只卖种粮,种蚕,雏鸡,雏鸭,种猪,种牛,种马一类的东西。

    干这个活计,只要云氏没有跟官家对着干,应该可以平安喜乐下去,并且还能混一个好名声。”

    “你怎么事事都想的这么远?”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咦?你现在张口就是《论语》里面的句子,看样子你真的准备投靠儒家了。”

    “形势比人强,儒家眼看就要胜利了,诸子百家除了逃跑就没了别的本事,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都已经投靠儒家了,我西北理工也投靠一下不算过分吧?”

    “说实话,自从见到你,我才知道世上还有一个西北理工,这几个狗屁不通的字,是不是你杜撰出来掩藏你真面目的?

    都是好兄弟,有什么难处说出来,我帮你一起骗那些混账。”

    “对天发誓,我真是出自西北理工门下,你要是觉得这几个字有问题,去问我们的第一代山长去,这个破名字是他起的。”

    “这么说,你西北理工已经传承了不止一两代?”

    当张汤的声音在客厅里响起的时候,曹襄立刻告辞,多余的话都不说。

    “五十年吧!”

    “哦?那就是从吕后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啊。真的已经全部毁于地龙翻身?”张汤摩挲着云琅刚刚收到的马超龙雀铜奔马,问的很随意。

    云琅皱眉道:“我不想说。”

    张汤潇洒的摊摊手道:“不想说就不说,大汉国的崇山峻岭之中隐藏的妖魔鬼怪难道还少了?

    我来就跟你问一些消息,你要认真回答,这是陛下要我问的。”

    云琅拱手正色道:“请陛下动问。”

    “云琅,你西北理工真的要并入儒家门下?”

    云琅点头道:“正是!”

    张汤点点头,然后再次拱手面对皇城位置再次问道:“云琅,你真的要将西北理工典籍公诸于世么?”

    云琅再次点头道:“正是!”

    “为何?”

    “西北理工秉持“学天下,利天下,公天下,学以致用,”微臣不过是秉承山门训示而已,并无其它。”

    张汤神色难明的朝云琅拱拱手,表示钦佩,然后咳嗽一声继续问道:“并入儒家,西北理工如何自处?”

    云琅大笑道:“学问就是学问,不会因为西北理工并入儒家而消亡,相反,还能借助儒家兴旺发达,又减少了内耗,云琅何乐而不为之?”

    云琅回答完毕了,就赶紧掏出一方丝帛开始抄录云琅刚刚说的话,好一阵子才写完,拿给云琅看。

    “看看,有没有出入,如果没有,侍卫就在门外等着拿给陛下呢。”

    云琅看完了,确认没有出入,就在张汤的要求下用了军司马印信,张汤自己也掏出印信盖在上面,然后就拍拍手,一个面目凶恶的侍卫走了进来。

    也不理睬张汤,云琅,取出一个牛皮筒子将绢帛装了进去,并且当着两人的面,封上火漆,请两人勘验无误之后,就背着牛皮筒子一溜烟的出去了。

第一五七章散播() 
    第一五七章散播

    “这是五十斤的《农事博览》云氏的不传之秘,先便宜你了,学着云氏种田,育种,施肥,除虫,明年保证你家收成好!”

    “别埋怨字丑,都是孩子们当课业抄录的,有得用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

    “两千个云钱!”

    “这些钱可不是书钱,而是孩子们抄录的费用,我答应不让他们白干的,另外啊,再加一千个云钱的竹简钱,这本书就成你家传世之作了。”

    “什么《器具构成》?这本书你也想要?没问题,三千个云钱拿走。

    您还别嫌贵,我当初用这上面的器具跟墨家换了六座小楼,现在才三千个云钱,一点都不贵啊。”

    “这本《算学初解》对你们来说太深奥了,你就算拿走也看不懂,要这个做什么?”

    “什么?你家的子弟要跟着来学这些鬼画符?我看没必要吧,好好的读点《诗》《书》《礼》《易》和《春秋》以后好做官,算学没什么用处。”

    “为什么孟大,孟二都在学《算学初解》?他们脑袋不太灵光,学不来《诗》《书》《礼》《易》和《春秋》,只能学点没用的杂学!”

    “这是《物理》,没什么用处……”

    “这是《化学》更没有什么用处……”

    “这是《政治经济学》你倒是能看看,只是我在山门中学的是庖厨,对于这东西一知半解的,也不知道对不对,你就随便看看,看到不对的地方一笑了之。”

    “等等,你要拿走,十万个云钱不能少!”

    云琅把手按在竹简上,斩钉截铁的对张汤道。

    张汤不疾不徐的伸长了脖子再看了一眼《政治经济学》笑道:“十万个云钱,张汤出的起!”

    云琅叹息一声道:“这本书里有一章专门讲的是《货币学》,也是云氏制钱的初衷,你要看,就看吧。”

    张汤抬头看了云琅书房里面堆积如山的竹简感慨的道:“汗牛充栋也不过如此。”

    云琅苦笑道:“如果你们能做到韦编三绝,也就不算辜负我一片苦心了。”

    张汤冷哼一声道:“会有专门的博士做到韦编三绝的,陛下说过,云氏竹简藏书,一个字都不可错过,云氏有的藏书,博士处也必须有!”

    “这么说,此次采购乃是官买?”

    “你大婚,陛下赏赐了黄金五十镒,玉斗两方,玉珏十双,绸缎百匹,宫娥四名,嬷嬷两名,死囚十人。

    这样大手笔的赏赐,除过军功之外,某家还是首次听闻。”

    云琅苦笑道:“别的赏赐我都能理解,只是十名死囚是个什么典故?”

    张汤似笑非笑的道:“必死之囚,其情可悯,其罪难饶,其中昔日的绣衣使者六,悍卒一,书吏三!”

    云琅吧嗒一下嘴巴,瞅着张汤道:“没的更换?”

    张汤摇摇头,然后压低声音道:“谁家没有绣衣使者存在?满长安三辅的勋贵人家也就你云氏一族了。

    你家满门上下铁板一块,人人唯你之命是从,这是大患,以前陛下不知你的深浅也就罢了,现在,你云氏如此重要,没有绣衣使者存在谁能放心?

    能明着告诉你,你家有六个绣衣使者,已经是皇恩浩荡了,你还敢挑三拣四?

    陛下为人一向干脆,有了这六个明处的绣衣使者,就不会再有暗处的绣衣使者,你如果推辞,哼哼哼……你就等着你家被绣衣使者渗透成筛子吧。

    另外啊,我知道你其实不好女色,所以给你挑了四个年纪小的宫娥……”

    云琅咬着牙道:“我其实挺好色的!”

    张汤大笑道:“选好了,没得换。”

    云琅叹息一声道:“我就担心,我去了白登山之后,宋乔一个弱女子,如何掌控这么复杂的一个家。”

    张汤的贼眼依旧在简牍上转悠,取下一卷书打开来瞅了一眼道:“《百工谱》?这样珍贵的书你家也有?”

    云琅夺过《百工谱》丢在书架上烦躁的道:“你还没回答我的话呢!”

    张汤重新拿起《百工谱》笑道:“这有何难?有了这些人,你家细君日后掌控家业会更容易。”

    “怎么说?”

    “还怎么说?他们本来就是死囚,来到云氏依旧是死囚,一心一意的在云氏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