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乡 >

第274部分

汉乡-第274部分

小说: 汉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婆听了嘿嘿直笑:“主人有所不知,那是人家在报复,当初曹家的家主说人家郎官令李息在大丧期与姬妾同房,结果呢,郎官令李息被陛下罚去守了整整两年的陵墓。

    现在人家出来了,自然要报复一下。“

    宋乔往云音的手里塞了一个玛瑙珠串,这才让丫头安静下来,继续道:“霍家的庄园已经出来一半了,你明日去问问张氏,要不要家里派工匠过去,毕竟,天气就要冷了,在不完工,冬日里就没有居住的地方了。”

    刘婆笑道:“您不必管,长平公主就住在霍家新建的望山楼里面,张氏有身孕,全是长公主在忙碌。”

    宋乔抱着云音来到了楼阁前面,瞭望了一下远去的石板路叹息一声道:“夫君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说到这个问题,刘婆的心情也就不好了,她的前夫就是被征发劳役之后去了边关,再也没有回来,现在,刘二也去了边关,让她总有一种世道轮回的感觉。

    男子去了边关,就没有什么想回来就回来的说法,这个时间或许是半年,或许是二十年,或许是一生!

    “不管回不回来,我们都要活的,收割秋蚕就在这两天,等到秋蚕收割完毕了,主人说不定也就回来了。”8)

第六十一章人彘蚕室() 
    第六十一章人彘蚕室

    站在望山楼上,能清晰地看到云氏的全貌。

    皇家的规矩同样适用于上林苑,在这里最高楼永远都是长门宫的那座五层木楼。

    每天,朝阳的第一缕阳光永远先站要在尖尖的楼顶上,自然,夕阳的最后一缕阳光也会最后消失在楼顶上。

    经过连续不断的扩建,长门宫主楼,变成了上林苑里面最庞大的一座建筑,即便是甘泉宫在长门宫面前也相形见绌。

    决定长门宫建筑高大的绝对因素是财力!

    大汉国如今处处缺钱,到处都是漏洞需要弥补,皇宫里面的用度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削减,以至于皇帝想要在异族人面前充充门面都捉襟见肘。

    桑弘羊绝对是一个纯粹追求实用的宰相,自从他从薛泽手中接过宰相这个位置之后,朝中的杂项支出,就减少了足足三成。

    建章宫里粗如儿臂的牛油蜡烛被换成了油灯,每天晚上,点燃油灯之后,建章宫里就会黑烟滚滚,如同失火一般。

    刘彻非常的不满,他认为皇宫里面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节俭,毕竟,大汉国还没有穷困到连皇帝用的一点蜡烛都没有。

    为此,桑弘羊跟皇帝算了一整天的帐之后,皇帝就什么话都不说了。

    立刻把行宫安在了长门宫。

    长门宫的支出跟朝廷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仔细算起来,朝廷至今还欠着长门宫两年的拨款。

    阿娇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人,因此,不论她有多么大的花销,桑弘羊也从来不多说一句话。

    相反,他甚至将能够安排在长门宫的隆重场面,全部安排在了长门宫。

    以至于,长门宫里整日里鼓乐齐鸣,让阿娇不堪其扰。

    于是,阿娇在白天的时候就会去云氏的山居居住,等皇帝处理完毕了政事,她才会回来。

    长门宫也有山居,甚至要比云氏的还要大,还要多,甚至在骊山半山腰上也有一座。

    只是,这些山居里面居住了很多毛发花花绿绿的人,让阿娇立刻对长门宫山居弃如敝履。

    这些人的到来,完全要归罪于张骞!至少阿娇就是这么认为的,这家伙要去大月氏,于是,这一路上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国家,在听说还有大汉如此强大的一个帝国,就纷纷派来了使者以进贡之名来打秋风。

    人家送来了毛皮,宝石,干果,毛毡,陶器,铜器,驴子,骆驼,马匹,大汉就要回赠,丝绸,金银,麻布,书籍,工具,在阿娇看来亏大了。

    最让阿娇不解的是,这些国家,人口最多的才五六万,最小的千把人……

    她就弄不明白,大汉一个管辖万户的县令,绝对没胆子登她长门宫大门的。

    刘彻却兴致勃勃,一个月里接见了十几波使者,他最喜欢看见这群使者见到他之后连头都不敢抬的模样。

    “婼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秆、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莎车、疏勒、尉头、姑墨、温宿、龟兹、尉犁、危须、焉耆、姑师、墨山、劫、狐胡、渠犁、乌垒……每一个都是不错的。”

    刘彻今天又见了八国使者,晚上吃饭的时候胃口大开。

    阿娇将鱼刺小心的从鱼肉中剥出来,把肉段放在刘彻的盘子里不满的道:“一个个臭气熏天的,有什么好的。”

    刘彻一口将鱼肉吞下笑道:“臭点有什么打紧,洗洗就干净了,我只想知道他们的国家到底都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物产,土地肥沃不肥沃!

    能不能帮我们一起对付匈奴!”

    “男女老幼全部加起来不到五十万的人,能给我们多大的帮助呢?”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朕不需要他们与匈奴血战,只要他们都知道,大汉是一个比匈奴还要强大的国家,对他们并无恶意就是了。”

    阿娇听刘彻这样说,觉得这不像是自己男人的为人,就奇怪的道:“就这些?”

    刘彻吃了以后爽滑的雕胡饭,满意的道:“现在当然是这样,等匈奴人死光了,自然要调整国策,大汉不可能无休止的优待这些胡人。”

    阿娇见皇帝吃饭吃的香甜,就不再说话,静静的伺候皇帝吃饭,等皇帝喝完了汤,这才小声道:“国库是不是没钱了?”

    刘彻尴尬的笑道:“怎么可能!”

    阿娇叹息一声道:“怎么可能瞒得过我?桑弘羊发疯一样的征收盐铁税,听说酒税马上也要出台。

    富贵镇的赋税已经收到了两年之后,寅吃卯粮怎么成?

    你以前就不喜欢吃雕胡饭,偏偏今天吃的这么香甜,怎么连你的饭食都要克扣?”

    刘彻苦笑了一声道:“白登山打的不可开交,五路大军又出了边关,两年的积存自然被用的空空如也。”

    阿娇苦笑道:“百姓还以为你如此横征暴敛是为了自己穷奢极欲呢。

    我这里还有一些积存,回头就解送去国库,虽然是杯水车薪起不到大作用,至少能让您手头宽松一点。”

    刘彻想了一下道:“也好,等国库充盈了,再还你!白登山的老将们就要回来了,都是为国戍边几十年的忠臣良将,没有一点封赏说不过去。”

    阿娇点点头,三边校尉的事情她自然是知道的,皇帝想要裁撤三边校尉,那些老将们没有任何的抵触情绪,都在等候皇帝的旨意到达,然后就走马换将。

    确实都是一些好臣子。

    “薛泽这人真的能够担任朔方牧?”

    “这人别的本事本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放在任何地方让人放心。

    军民一定要分治,这是必然之事,否则,留在白登山的军伍太多,将军部如果什么都管,与封王无异。

    苏建虽然资格不够,但是,军民分治之后担任一个将军部的大帅还是可以的。”

    “国事我是不懂的,您觉得好那就好,只是云琅他们是不是可以回来了?”

    刘彻笑道:“人家胸怀远大,还不准备回来。

    知不知道?他们去羌族之地打草谷的时候,发现羌人居然聚集成了一个足足有三万人的大部族,还建造了一座大城。

    然后呢,哼,那几个家伙就起了鹊巢鸠占的心思,把人家大部族的男丁给杀了快一半,准备在那里立足呢。”

    “真的能站稳脚跟?”

    刘彻叹口气道:“不知道,那里的局势不好,部族间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或许能强悍于一时,时间长了,他们人手终究太少的缺点就会暴露,很难长久立足。”

    阿娇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她是看着云琅从一无所有到建立了富庶的云氏庄园全部过程的。

    其中的种种神奇之处看的人眼花缭乱,反正他胡乱捣鼓了一阵子,一个名震长安的云氏庄子就建成了。

    “建一座城对霍去病,云琅他们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吧?”

    刘彻面无表情的道:“有什么是朕不知道的么?”

    “自然是本领啊,您总是小看天下人!”

    “看他们的本事吧,反正何愁有已经去了河曲,不管他们干了什么,朕都会看在眼里。

    那座城也不能叫做河曲城,朕赐名受降城!”

    阿娇咬着牙道:“他们几个何德何能能让您出动何愁有?”

    刘彻冷笑道:“管教猴子,还是派一个厉害些的好。”

    阿娇打了一个冷颤道:“人彘蚕室的首领宦官,妾身听着都害怕,当了八年的皇后,就见过他一次。”

    刘彻可能同样有不好的回忆,挠着下巴道:“我也不喜欢那个人,送到受降城也眼不见心不烦。”8)

第六十二章恐惧的根源() 
    第六十二章恐惧的根源

    肉刑其实就是野蛮帝国的象征之一。

    上位者需要用残酷的刑罚让人们对他产生敬畏感。

    就像学校里面,最强壮的孩子总是用拳头来恫吓同学一样,都是最原始的手段。

    这种方式自从人类结社群居之后就产生了,并且一直在演变,逐渐成为了花式繁多的肉刑。

    一般来说,剥夺别人的生命就是最残酷的手段,那些聪明的掌权者们,唯恐其余人不能接受教育,结束模仿那个罪人的行为,不能产生足够多的物伤其类的奇妙感觉,就尽量的让那个罪人在临死前遭受最恐怖的惩罚。

    结束一个人的生命从来就不是肉刑的最终目的,让所有有畏惧感才是。

    始皇帝以前,王的家臣是不会遭受阉割这项羞辱的,只有需要出入宫禁的奴仆才需要。

    战国时期的权贵们还有相互赠送阉人当礼物的习惯,在那个时候,阉人是当做性伴侣来用的,帮助家里的妇人干粗重的活计,不过是后来开发出来的一种功能。

    一般来说,**可以入车的嫪毐才是真正造成阉人大流行的一个起点。

    这个给了始皇帝莫大羞辱的家伙,让几乎所有的帝王都对自己妃子身边的男子开始有了戒心。

    何愁有?

    他从不担心别人有多余的东西,因为他最拿手的手段就是去掉他认为别人身上长的多余的东西。

    这是一个很干净的人,身上绝对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包括,头发,眉毛,胡须,以及多余的指甲。

    为皇家服务了四十五年,他在皇宫中享有非常高的声望,以至于从文皇帝到现在的皇帝,都对他保持了很大的敬意。

    就因为有这个干净人存在,大汉的皇宫中才没有出现任何的丑闻,也让皇宫外面的人彻底绝了结交皇帝妃子的心思。

    卫青之所以不经常去见自己的姐姐,何愁有绝对是其中一个不可逾越的理由。

    一般来说,爱笑的人人缘都不会太差,唯独何愁有不是,尽管他一向笑的和煦灿烂,他却一个朋友都没有,甚至连一个敢跟他亲近的人都没有。

    几十年来,何愁有从来没有踏出过皇宫一步。

    站在宫门前回头看着诺大的皇宫感慨万千,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重新修缮之后的皇宫外墙。

    一个小黄门侍立一边,何愁有没有开口说话,他不敢离开,更不敢说一句话,哪怕送何愁有去受降城的军官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他依旧不敢出言提醒。

    “你是建元三年进的蚕室吧?”何愁有终于注意到了这个小黄门。

    “回老祖宗的话,是建元三年进的宫。”

    何愁有看看小黄门的纱冠点点头道:“还不错,这么些年下来已经有资格戴乌纱冠了,应该是一个勤快的年轻人。”

    小黄门低下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人老了,就会讨人嫌,陛下也嫌弃我这条老狗了,就把我打发的远远地,眼不见为净啊。

    也好,去别处看看也好!”

    说完,就解下头上的乌纱冠,摩挲一下锃光发亮的脑袋,笑呵呵的把乌纱冠递给了小黄门,然后就上了马车,此去受降城两千余里,宦官的身份还是不要暴露为好。

    何愁有在皇宫大门前停留的时间不算太短,因此,这一幕就落在很多有心人的眼中,尤其是何愁有那颗明光锃亮的脑袋,想让人忽视都不可能。

    长平自然就是有心人之一。

    来禀报的人不认识何愁有,长平如何能不认识!

    在听到何愁有去了受降城的消息之后,正在喝茶的长平连手里的茶杯掉地都浑然不知。

    肚子已经很大的张氏见长平被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