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乡 >

第604部分

汉乡-第604部分

小说: 汉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时候,先生对我儒家的立意是何等的高远,以后,先生也是以对待绝世美人的态度来安置我儒家的。

    晚辈不明白,我儒家走到现在,明明已经在光明大道上纵马狂奔,迟早会抵达我们的目标。

    现在因何就放弃了最早之前制定的策略,光明大道不走,非要抄荆棘密布的小路呢?

    如此一来,不仅仅有辱我儒家,也拉低封禅泰山的标准,只要先生开了这个先例,从今往后,只要是帝王,不论他是否英明,就会去泰山封禅。

    如此,泰山封禅再无荣耀可言。

    我儒家虽然达到了最低目标,却没了起始高度。

    这可不是先生准备让我儒家走长路的打算啊。”

    云琅的话很有道理,也非常的真诚,董仲舒思忖良久,看着云琅道:“也算是肺腑之言。”

    云琅笑道:“先生年纪大了,这一点云琅知晓,却不能做急功近利,倒行逆施的事情啊。”

    董仲舒哈哈笑道:“再议,再议……”

    说着话,就大笑着离开了扶荔宫。

    随同董仲舒一起来扶荔宫的弟子吕步舒道:“云琅此人不可信!”

    董仲舒闭着眼睛微微叹息一声,吕步舒虽然经学不俗,到底眼皮子太浅,就眼光一道与云琅相差甚远。

    想到此处,董仲舒心情虽然烦躁,依旧耐着性子对吕步舒道:“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这才是老夫怂恿陛下泰山封禅的主要原因。

    皇帝要成为天子,我儒家也必须将“仁”字与天子一起根植在天地间。

    皇帝功业不足就要封禅,这样就会造成我们所要宣扬的仁念也占据不到高位。

    唾手可得的东西无人珍惜,唯有历经千辛万苦得到的东西人们才会永远珍藏。

    这就是云琅所说的起点太低,所以,他说的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陛下明年就要征伐四方,两年之后就能初见成效,既然皇帝都能再等两年,老夫如何就等不得呢?”

第十四章不可控的才要控制() 
第十四章不可控的才要控制

    霍去病只要进了军营,就会把自己家抛在脑后,军营里的枯燥生活,他即便是过一辈子也不觉得厌烦,如果有可能,他想一辈子都住在军营里。

    这一点,云琅就做不到,李敢也做不到。

    跟霍去病把军营当家看的态度相比,云琅觉得军营就是一个办事情的场所,而李刚则认为军营是他谋生的一个工具罢了。

    扶荔宫的宫墙在不断地被加高,城头甚至还出现了投石机,床弩,滚木礌石,灰瓶,铅水这些东西也在不断地完善之中。

    云琅甚至利用手里充足的人手,开始改建扶荔宫的宫墙,四四方方的宫墙并没有太多的防守位置。

    因此,云琅想把漂亮的四四方方的直线宫墙,变成曲折面,于是,城墙上就突出去了很多马面墙。

    马面墙突出去三十丈,两道马面墙中间预留了百丈的空隙,这个距离正好处在弓弩的最佳射程之内。

    一旦敌人接近扶荔宫,首先就面对的是马面上的守军,如果敌人贸然从两道马面墙中间直扑城墙,就会面对来自三个方向的打击。

    卫青巡视扶荔宫大营的时候,看了云琅的设计图纸沉默了良久,然后就带着图纸去犬台宫见皇帝。

    如今的犬台宫里并没有多少犬,被云琅肆虐过一次之后,瘸腿的狗都被处理掉了,如今,就剩下不多的几十只狗,在刘彻的指挥下,扑击宫奴捉来的野兔,野鸡,甚至合力向一头抓来的野猪进攻。

    云琅不受皇帝待见的事情天下皆知。

    卫青也就没有带云琅来见皇帝。

    狗太少了,刘彻见围攻野猪的几只狗明显围不住野猪,就哼了一声,回到了清凉殿。

    曹襄牵着两只高大威猛的獒犬笑嘻嘻的站在门口迎接舅舅的到来。

    刘彻瞅瞅两头狮子一般大小的獒犬,满意的笑道:“不错,从哪里弄来的?”

    曹襄先给舅舅见礼,然后笑道:“是捕奴团的人从西海边上带回来的幼崽,饲养了半年,这才敬献给舅舅,多少挽回一下犬台宫的损失。”

    刘彻并不靠近那两只獒犬,等两个强壮的狗奴捉住獒犬之后,刘彻才靠近獒犬上下打量一下对曹襄道:“捕奴团的人居然已经到了西海?”

    曹襄连忙道:“没法子啊,听说平原上的西羌人在不断地往高处跑,捕奴团的人也只好跟进,这样,追着,追着就到了西海。”

    对于捕奴团,刘彻是看不起的,只是因为大汉人对奴隶的渴求几乎没有止境,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任其发展,准备等大军荡平周边蛮族之后,在考虑如何处置这些人。

    毕竟,一旦国朝扫平妖氛,四海平安之时,盛世就该有个盛世的样子,不能被这些腌臜之辈坏了国家的风气。

    至少,汉人就不能做这样的事情。

    “这一次的大考,你曹氏推荐了多少人?”刘彻看完狗,就坐了下来,举着茶碗等曹襄回话。

    “曹氏此次一个人都没有推荐,至于那些凭借自己本事去参加大考的人,外甥还没法子控制。”

    刘彻看了一眼有些得意的曹襄道:“你曹氏门生有通过考试的把握吗?”

    曹襄迅速的摇摇头道:“不知道,不过呢,曹氏有几个族人学问确实不错。”

    刘彻点头道:“凭借真本事考上来的,总比你们硬生生推给朕,让朕给他们封官加爵来得好,也让朕的心里更加舒坦一些。”

    曹襄笑道:“曹氏今后不再随便举荐什么贤良了,除非是真的贤良,让我觉得不推举一下都对不起舅舅您的那种贤良。”

    刘彻笑了,示意隋越给曹襄一杯茶。

    等曹襄捧着茶碗笑眯眯的等舅舅再夸奖他两句话的时候,就听刘彻道:“你将曹氏给分割了?”

    曹襄吃了一惊,捧着的茶碗里的热茶烫在手上都没有知觉。

    刘彻又道:“害怕什么?”

    曹襄连忙道:“曹氏人丁见多,每日都有新生儿降生,如果再不切割一下,外甥就没办法控制了。

    现如今,除过平阳县曹氏乃是祖宗之地不可丢弃之外,外甥已经将巨鹿郡,汝南郡,江都郡三处的曹氏子弟分割出去了,从今往后,这三族将不再听命于平阳侯府,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刘彻道:“真的?”

    曹襄放下茶碗道:“确实如此。”

    “嗯,朕知道了,一会陪朕进午膳。”

    曹襄大喜,舅舅一般不喜欢请人吃饭,看样子,分割曹氏一事让舅舅非常的满意。

    曹氏是真的已经被分割掉了,只是在沛国曹襄又设立一个小小的曹氏宗族。

    就血缘关系而言,留在沛国的曹氏宗族与平阳县曹氏血缘关系最近,他特意将一些无意于朝堂,也无意于行商,心性淡泊的曹氏族人安插其中,让他们耕读传家。

    他之所以有这个安排,是因为云琅曾经跟他戏言那个地方对曹氏很有好处。

    如果说这话的人换一个,曹襄一定会一笑了之,既然是云琅说的,曹襄就会很看重。

    他早就发现,云琅越是开玩笑说的事情,这件事情就会更加重要。

    卫青来的时候,曹襄正在陪皇帝吃饭,他来了,皇帝就停止了用饭,匆匆的去见卫青了。

    陪皇帝吃饭是一种荣耀,如果皇帝不在,曹襄对于皇宫中百年来从未改变过式样的饭食就非常的鄙视。

    皇帝刚刚走,他就丢下筷子,刚才为了装出一副狼吞虎咽的模样,吃下去了一块大肥肉,如今顶在喉咙眼里难受至极。

    重重的在胃部来了一拳,才把那块黏糊糊的肉给吐了出来,还多吐了一些别的。

    肚子终于舒坦了一些,就是嘴里油腻的厉害,喝了一大杯水漱口之后,就留下满地的狼藉给宦官收拾。

    他很想跟舅舅再待一会,看看他对曹氏门人参与大考有没有别的意见。

    或许,从舅舅嘴里得知的考试方法,才应该是最稳妥的消息。

    “马面墙?这是什么东西?”

    刘彻听卫青说完,就奇怪的问道。

    “是云琅在扶荔宫修建的一种护卫城墙的城墙,其实很简单,就是从城墙上突出去一块,不算远,正面突出去三十丈,两侧的马面就很短了,只有十丈。”

    刘彻想象了一下还是不解其中意,就摇头道:“有什么用处?”

    卫青道:“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改变,对于攻守两方人马来说,却有天大的变化。

    陛下且看!”

    卫青说着话就打开图纸,指着城墙外凸出来的部分对皇帝道:“这就是马面墙!

    以前的时候,我们面对敌人攻城,只有城墙这一道屏障,如果不能从城门口派出兵马与敌人肉搏,我们只能站在城墙上用弓弩,投石车,这些东西来打击敌人。

    如果有了马面墙,陛下且看,我们就能从三面向攻城之敌投掷武器,让敌人三面受敌,加速敌人的崩溃。

    最重要的是,有了马面墙,敌人的攻城车,云梯就不能轻易靠近城墙,这对守城一方来说太有利了。”

    听了卫青的解释,刘彻终于弄明白了这个马面墙的作用,对于云琅做出来的这个东西,刘彻并不感到意外。

    他看重的就是云琅的革新能力,如果他中规中矩的在扶荔宫训练兵卒,才会让皇帝失望。

    “派监军使吧,上林苑突然出现这样一座易守难攻的堡垒,必须有监军使监督城池修造。”

    刘彻第一反应就是监督,这座堡垒就在皇城边上,能否成为皇城的奥援,就要看这座城池掌握在谁的手里了。

    卫青皱眉道:“扶荔宫已经成了卫将军建牙之所,这监军使不好派。”

    刘彻笑道:“曹襄去!”

    卫青连忙道:“不妥!”

    刘彻似笑非笑的道:“为何不妥?”

    “监督者与被监督者需要对立!”

    刘彻摇头道:“换一个人去更麻烦,云琅如果真心想欺瞒这位监军使,他就算是当着监军使的面使坏,咱们的监军使也发现不了。

    就派曹襄去,一来,云琅会接受,二来,哼哼,出了差错,朕不处罚云琅,他狡如狐,滑如鳝,总不给朕发难的借口,朕处罚曹襄!

    这样一来,比处罚云琅管用。”

    卫青不解的看着皇帝,他弄不明白,皇帝此时难道不该为新出现的这种城池高兴吗?

    为什么会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监督。

    刘彻见卫青一脸茫然之色,就叹口气道:“马面墙的作用你给朕解释了良久,朕这才知晓这东西的用处。

    云琅可怕就可怕在这一点,你卫青浸淫军阵多年,没有想出来的法子,在云琅手中出现,就寻常的如同翻掌,走路,吃饭一般普通。

    如你所言,你发觉了这东西的用处,觉得妙用无穷,这样的大事,云琅却懒得向朕请功。

    唉,这样的猴子,还是多约束一下的比较好。”

第十五章夏虫语冰() 
第十五章夏虫语冰

    云琅一个月才回一次家。

    这样的行为被霍去病讥笑为守家之犬。

    公孙敖更是向皇帝上书,认为云琅此人不配为卫将军,应该跟他调换一下,充任一个后将军的闲职。

    刘彻却不以为甚,他不觉得云琅整天守在军营里才是在为国尽忠。

    相反,他认为,云琅时不

    汉乡第十五章夏虫语冰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汉乡平板电子书网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77nt。

    

第十六章因材施教() 
第十六章因材施教

    子孙满堂才是古仁人追求的最高生活目的。

    他们追求子孙满堂的原因,并非是为了散播自己的基因,而是为了可以更好的生活。

    在这个婴儿夭折率高的吓人的时代里,一个孩子想要安全的长大成人,没有一点运气是不成的。

    一个贫穷的人,如果想要变的富裕,他们会怎么做呢?

    依靠自己的智慧成为人上人?

    还是依靠自己的武勇为自己搏一个马上封侯。

    亦或是依靠经商,让自己最终富甲天下?

    这三种选择对云琅这样的人来说,基本上没有难度,只要他想干,他就会成为他想成为的人。

    而大汉的百姓绝对没有这样的能力。

    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气在土地里找食物吃,然后娶一个跟自己一样贫穷的妇人结婚。

    生子,是他们最大的希望,只有生子他们才能在失去劳力之后依然能够依靠自己的儿子活着。

    在大汉国,父亲一般情况下都是一家之主,当父亲这个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