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乡 >

第659部分

汉乡-第659部分

小说: 汉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腹之臣,这世间的人啊,真是无法预测。”

    狄山摇头道:“臣以为……此人野性难驯……没想到……”

    刘据大笑一声道:“比霍光这等虎头蛇尾之辈好的太多了。

    昔日云侯教导我‘看人需要三年整,吹尽黄沙始见金’,这句话真是妙用无穷,没想到被风吹走的第一粒沙子就是他引以为傲的大弟子!”

    狄山见刘据越说越过分,就低声道:“不……可!”

    刘据笑眯眯的道:“我自有分寸,云琅这个卫将军我还是尊敬的。

    至少,他是支持我的。”

    就在两人低声交谈的时候,就听郭解在外边禀报道:“启禀殿下,我们已经过了渭水!”

    刘据从马车上下来,看着刚刚走过的渭河桥叹息一声道:“我们走的时候河面上还没有这座桥。”

    郭解笑道:“殿下戎马倥偬,哪里能理会这等小事!”

    刘据摇头道:“这可不是小事,我们这一路上吃足了道路糜烂之苦,回到关中才仿佛从地狱回到了人间。

    别小看这座桥,很快,这里就会出现一个繁华的村镇,而后,村镇又会衍生出一座城池来。

    一个国家,就是这样慢慢兴旺起来的。”

    郭解大笑道:“如果殿下喜欢桥梁,微臣愿意献出此次出征西南所得,供殿下在关中修桥。”

    刘据看着郭解笑道:“这些财货都是你用命换来的,孤王还没有拿自己部属的心血来为自己捞取名望的习惯。”

    郭解连忙道:“微臣能在殿下的门下行走,自然是期望殿下能够节节高升,殿下是我等苦命人的主心骨,只有殿下好了,我们才能好,这个道理微臣虽然出身草莽,还是知道的。

    殿下但有所需,莫说区区钱财,就算是要微臣这条命,也绝不皱皱眉头!”

    刘据看着冬日里清澈的渭河水,幽幽的道:“在西南,我们知道自己的敌人是谁,将军也尽可用你的刀为孤王开山劈石。

    在关中,在长安,在上林苑,天知道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我们从今日起起一定要小心从事。

    谢长川原本是我们最好的一个棋子,可惜才开始用,就被人连根斩断。

    郭解,此事断然不会平白无故,孤王要你回到家之后,就发动你所有的力量,为孤王解惑。”

    郭解连忙拱手道:“微臣已经派出人手探查了,回到上林苑之后定会给殿下一个详细的说法。”

    狄山皱眉道:“谁?”

    郭解笑道:“任侠父,若说军阵作战他不如我,论到探听消息,为贵人解惑,我不如他多矣。”

    狄山长叹一声道:“我……就……怕……结果……会超乎我们……的预料。”

    刘据大笑一声挽着狄山,郭解的手道:“不管是什么样的答案,总比我们一头雾水来的好。

    我们一起进京,看看到底是何方魑魅魍魉之徒在作祟!”

第九十三章不可缺少的云琅() 
第九十三章不可缺少的云琅

    此时的刘据,多了几分决断,少了几分急躁,如果说这次出征带给了他什么变化,那就是——等待,他学会了等待,不再凭借个人主观印象就匆匆行动。

    调查谢长川被贬斥一事,确实是他需要优先解决的事情,如果不能彻底的弄明白这件事,他就没有办法通过谢长川事件来窥伺他的父皇,对他的容忍底线到底在哪里。

    他离开关中的时候还是春天,回到关中的时候,已经是冬日了。

    他作战的地方没有雪,关中有。

    眼看着洁白的冰雪在他的掌心逐渐融化,刘据收回了湿漉漉的手,寒冷让他的指尖变得麻木了。

    白色的世界中,长安城如同一头黑色的猛兽趴伏在大地上,张大了嘴巴等待他进去。

    没有盛大的欢迎仪式,也没有热闹的欢迎场面,今日的长安就像他经历过的无数个平淡的日子一样,并不因为刘据回来了,就有所变化。

    汉长安南边的宫门有三个,一个叫做清明门,一个叫做霸门,还有一个叫做宣平门。

    将士出征为霸!归来曰——宣平。

    如今,西南方已经平定,刘据自然是要从宣平门进入长安的。

    随从甲士已经回归了中军府,郭解统御的扈从也已经各归乡里,能走进长安城的不过是刘据的六百名侍卫,以及狄山,郭解两人罢了。

    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曲调为《清平调》,《清平调》最善于以物喻人,此时白雪飘飘,曲调自然显得孤高而清冽。

    寒天腊月里,就连看守城门的金吾卫们都缩在城门洞子里瑟瑟发抖,一个穿着皮裘的人,却光着头站在大雪中吹笛子。

    他的头上落满了白雪,几乎遮盖住了他乌黑的头发,好在他的手似乎很灵活,从头到尾,一个调子都没有乱。

    马车走进了些,刘据终于看清楚了站在城门口的人到底是谁。

    “是霍光啊……”

    刘据神色难明。

    马车来到霍光的身边停了下来,刘据打开马车帘子,笑眯眯的看着霍光道:“怎么没有酒?”

    霍光从腰里解下一个酒葫芦递给了刘据。

    刘据拔出塞子大大的喝了一口道:“好酒!”

    霍光笑道:“偷我师傅的。”

    刘据哈哈笑道:“既然你来了,就一起进宫吧,我父皇母后应该等了很长时间了。”

    霍光摇头道:“我跟着去不合适。”

    刘据一把拉住霍光的手道:“同去,同去,我们一起从长安出发剿灭不臣之国,又一同大胜归来,如今到了摘取果实的时候,如何能够少了你?”

    霍光看看一脸期盼之色的狄山,又看看一脸鄙夷之色的郭解,摇头道:“我是半路回来的,虽然不能被称之为逃兵,却不能用你们的功劳来给我脸上贴金。

    今日来,就是为了迎接殿下归来,如今,殿下曲子也听了,酒也喝了,某家这就告辞。”

    狄山结巴一时说不出话,郭解在一边冷笑道:“还算是有自知之明!”

    霍光脸上的笑容不见了,看了郭解一眼道:“你当年若不是在北地面对匈奴的时候被吓得屁滚尿流,今日,这句话倒也说得!”

    郭解大怒,将马鞭子舞动的呼呼作响,却迟迟不敢抽下去,更让他受伤的是,霍光对他的恼怒似乎毫不在意,不论他表现的多么愤怒,都不理睬,似乎不认为他有胆子把马鞭抽在他身上。

    反而伸出手臂重重拥抱了一下狄山。

    刘据目送霍光的身影消失在白雪中,这才笑着对握着马鞭的郭解道:“为什么不抽下去?”

    郭解打了一个激灵连忙道:“怕坏了殿下大事。”

    刘据笑道:“既然知道不能抽,那就不要愤怒。”

    说完就坐着马车进入了长安城,今日,他很想在章台宫见到自己的父亲母亲。

    卫子夫踉踉跄跄的在冰雪中快步行走,把身边的宫女,宦官丢出老远。

    她出身贫贱,在冰雪中奔跑很是熟悉,远不是那些养尊处优的宦官宫女们所能比拟的。

    刘据远远地就看见了母亲的声音,大喊一声,就狂奔起来,卫子夫停下脚步,站在风雪中见自己的儿子跑的像豹子一般敏捷,笑着张开了双臂……

    “母后……”

    刘据紧紧的抱住了母亲的双腿,他原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坚强了,没想到,在见到母亲的第一个瞬间,却大哭了起来。

    卫子夫的泪水滴落在刘据扬起的脸上,笑意却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住。

    “我的儿已经长大了……”

    狄山站在一边不断地擦拭泪水,直到卫子夫将目光落在他身上,这才跪地禀奏道:“启禀……皇……后陛下,臣狄山……将皇子……”

    卫子夫不等狄山把话说完,就笑着道:“先生说话不易,就不要多说,你的心意,本宫明白,本宫明白!”

    狄山仰起头大笑一声,然后重新施礼道:“既然……如此,微臣……告退!”

    说罢,就转身离开,不论刘据在后面如何呼唤,也是一步不停,很快就消失在甬道里面。

    卫子夫拉着刘据的手道:“此人可重用!”

    刘据连连点头道:“孩儿也是如此认为,他身为右拾遗,尽到了他的职责……至于孩儿的左拾遗,刚才也在城外见到了,无论如何都一言难尽。”

    卫子夫笑道:“这才是事情本来的面目,我儿为何感慨若此?”

    刘彻不忍母亲站在雪中,瞪了一眼伺候母亲的宫女宦官,亲自撑开伞盖,与母亲在长长的廊道上徐徐而行。

    “你父亲去了细柳营,不在宫中。”

    卫子夫多少觉得有些对不住儿子。

    刘据轻笑道:“父亲如今正在犬台宫,母亲不必替父皇隐瞒,‘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孩儿还是知晓的。

    只是,父亲向来睿智,此次不见孩儿,是否孩儿在西南做了什么让父亲不满的事情?”

    卫子夫长叹一声道:“谢长川啊……”

    刘据点点头道:“狄山说孩儿太贪婪了,现在看来,还真是得不偿失啊。”

    卫子夫摇头道:“你揽财没有错,你父亲也允许你揽财,唯一的错处就是不该让人抓住把柄,成了言官弹劾你的理由,这说明,你驾驭局面的能力不足,还需努力。”

    刘据怒道:“到底是谁掀出了谢长川?”

    卫子夫停下脚步,瞅着已经比她高的儿子轻声道:“太复杂了,谢长川之事原本不该发生,可惜,匈奴大阏氏刘陵在关中大闹了一场,你父皇准备暗中整顿一下长安官吏,没想到,查匈奴奸细的时候,发现了你跟谢长川之间还有勾连。”

    刘据并不感到意外,本来这些情况母亲早就跟他在信中说过。

    “云氏呢?”

    卫子夫苦笑道:“云琅狡如狐,滑如油,他深知你父皇的脾气,担心霍光被你连累,就一连发了三封信给霍光,要他半路回来,并且亲自去跟你父皇请罪,赔了两万金,方才将霍光从麻烦中解脱出来。

    云氏不是要抛弃你,而是不愿意得罪你父皇,在某些时候啊,云琅似乎更愿意让立刻成为我大汉的太子。”

    刘据摇头道:“一次背叛,终生不用!”

    卫子夫笑着摸摸儿子的脸道:“这句话在我面前说说也就是了,你父皇何等的雄才大略,也不喜欢云琅,偏偏云琅的官职越来越高,一次比一次看重。

    现在都成卫将军了,马上就要位极人臣了。

    云琅这人胆子很小,才能却很高,如果只是理政之能,多少还有能替代他的人。

    想要国富民强,我儿就少不了倚重云琅跟霍光,甚至是西北理工。”

    刘据斜着眼睛道:“不见的吧?”

    儿子回来了,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卫子夫的心情好了很多,随意的摆摆手道:“等你用人的时候,就会发现,谁都没有云琅好使唤!”

第九十四章生命的本质() 
第九十四章生命的本质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梁赞坐在糕饼店门前,手里捧着一本书靠在一个烤饼的火炉子边上自在的吟诵这《衡门》这首歌。

    这家店是他开的第四家店铺,就在长安城西门边上,距离他的公廨很近,每日下差之后都会雷打不动的来这里看伙计们售卖糕饼。

    霍光从炉子里掏出一张烤好的白面饼子,饼子太热,他就倒着手咬了一口,大冷的天气里有一张热饼子吃是一种很好地享受。

    梁赞看了霍光一眼,就拿过那张饼子,随手掰开,从边上的盆子里挖了一块洁白的猪油,撒了一点碾过的细盐再递给霍光,抬手道:“一个钱!”

    霍光摸出一个钱放在梁赞手里,吃着喷香的饼子,非常的满意。

    “你已经是官员了,为什么还要做这样的事情?”

    梁赞翻了一个白眼道:“为了更好地接收夏侯氏啊!”

    霍光三两口吃完饼子,擦擦手道:“听说你最近在夏侯氏没了恩宠是吗?”

    梁赞笑道:“夏侯氏举高踩低本来就是家风,有什么好奇怪的,我在等夏侯氏败落,人被杀的差不多了,再出来力挽狂澜!”

    霍光笑道:“你不该撺掇着夏侯静去干那么危险的事情,还一次干三件。”

    梁赞笑道:‘这都是我力劝我家先生不能干的事情,为此还失去了先生的宠爱。”

    “可是,他全干了,还干的畅快淋漓,不亦乐乎!”

    梁赞叹口气道:“人穷的时候就会生出奸计来……我有什么法子,明明我的糕饼店日进斗金的生意兴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