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乡 >

第667部分

汉乡-第667部分

小说: 汉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光转过身子看着梁赞道:“懒散,这毛病师傅身上有,没想到在你身上也体现出来了。”

    梁赞大笑道:“我不知道孜孜不倦的做事会不会对事情有帮助,可是,偶尔懒散一下,的确很舒服!

    师兄,有时候你就该停一停脚步,箭矢已经射出去了,你总要给箭矢飞行的时间吧?”

    “不行,我如果也懒散,你们就会懒成猪,说说,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

    梁赞递给霍光一杯酒道:“剩下的就是等啊,等我的夏侯师傅在东宫砰的满鼻子血的时候,我会再去迎接师傅回来,他还是夏侯氏的主人,只不过他只会成为夏侯氏学问的主人。

    师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道理你不会明白的,这样的一老,有麻烦的时候可以推出去挡刀,被人用弩箭攒射的时候可以当肉盾,我如今,正殷切的盼望着夏侯师傅倒霉呢,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心的留在夏侯氏做学问。

    不是我涨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面对董仲舒的时候,没人能代替我的夏侯师傅!”

    “所以,你就把事情做了一半,不惜丢掉最重要的一些人?”

    梁赞哈哈大笑道:“我说过,让羽箭飞一会!”

    听梁赞这样说,霍光冷峻的面容渐渐缓和了下来,坐在梁赞对面道:“婚事确定了么?你儿子什么时候出生?”

    梁赞苦笑道:“夏侯兰在怀疑我的生殖能力,她还说春风一度不足以让她受孕。”

    “嘶……”霍光倒吸了一口凉气道:“你娶了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啊,你不是告诉我说,这女人温婉可人吗?”

    梁赞带着缅怀的神色道:“以前没这事之前,她确实是一个善良,温婉,可人,的女子,跟她在一起,满肚子阴谋诡计的我都有些自惭形秽。

    这下好了,师傅的那句话真的应验了。”

    霍光喝了一口热酒道:“什么话?”

    “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此言简直就是金玉良言。

    知道不,夏侯兰最崇拜的人居然是卓姬,这实在是让我太头疼了,师兄,你说夏侯兰会不会有一天也跟人跑了?”

    “咦,你这么对自己没信心?”

    “不是我没有信心,而是那个婆娘太狂热,才回到糕饼店,就从我手里夺走了大权,自己亲自打理糕饼店,厨房里的活计一样不落的在干,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女子,要知道,夏侯静为了提升她的价值,可是把她当大女养的。”

    霍光笑道:“不错,不错,这个女人可靠吗?”

    梁赞道:“生上两个孩子就可靠了。”

    霍光拍拍梁赞的肩膀道:“那就努力,别等人家赤手空拳弄出偌大的一份家业来,那时候,你的话估计就全是放屁了。”

    “那就想办法把我的官职再升升,要不然总是底气不足。”

    “一年三迁,你还要怎样?”

    梁赞正色道:“我觉得我可以胜任更加重要的职位,一介督邮也太寒酸了,好歹我也算是天子门生是不是?”

    霍光冷笑道:“你就任督邮还是师傅动用了曹氏力量强行压下去的,跟你一起考试的人,好多人还在丞相府观政呢。

    别不满足。“

    “我不是要官职,我就是觉得当督邮可惜了。”

    这明显就是不愿交谈下去的征兆。

    霍光挥挥手道:“不愿意跟我说话就明说,我走了。”

    梁赞一把拉住霍光的袖子道:“我十天后成亲,你先把贺礼给我送过来,要知道,我现在身无分文,另外,你跟张安世他们说一声,该给的礼物不能轻了。”

    霍光烦躁的甩开梁赞,眼看船头距离岸边还有一丈多宽,也不借助竹篙更没有让狗子靠岸,急不可耐一个纵跃就上了河岸,骑上拴在岸边的骏马,就狂奔而去。

    狗子将小船靠了岸,钻进船舱对梁赞道:“家主要我告诉你,这次做的很好,不温不火,不招人瞩目,轻描淡写的就把事情办了,很好。

    家主还说,如果你真的与夏侯兰情投意合,就莫要辜负,天大的事情也不如你终身幸福重要。”

    梁赞起身施礼道:“多谢师傅爱护,请转告师傅,夏侯兰是弟子的,夏侯氏也将是弟子的,而且,不会有什么意外。”

    狗子笑了一下,朝梁赞拱拱手,也就上了岸,骑上马去追霍光了。

    没了船夫,小船就随渭水顺流而下,此时的河道并不算安全,河岸边上的冰凌已经很厚实了,渭水中间的河水依旧奔腾不休。

    梁赞将身子靠在船橹上,让船保持直行,手上戴着鹿皮手套,很暖和,一手抓着酒杯,一手抓着酒壶,一边行船一边饮酒,觉得畅快至极。

    霍光骑着马停在岸边,眼看着梁赞的船顺流而下,而那个家伙居然得意洋洋的,就对身边的狗子道:“师傅又奖赏他了是不是?”

    狗子笑道:“奖赏,惩处,是你的事情,家主不会一竿子通到底的,弟子把事情办得不错,勉励几句还是必须的。”

    霍光冷哼一声道:“慈父败儿!”

    狗子笑道:“有本事当着你师傅的面亲口说,在我这里说算怎么回事?”

    “不行啊,师傅最近看我的眼神越来越不善,似乎很想抓我的把柄,所以要小心从事!”

    霍光有些忧愁,别的地方来的压力,他总能找到办法消解,唯有师傅给的压力,他只能硬生生的承受。

    狗子瞅着远去的梁赞悠悠的道:“我都在替家主发愁,你们几个没有一个让他省心的,整天有担不完的心。

    你们几个又没有一个好相与的,看看梁赞在夏侯氏干的事情就知道了。

    不但在谋算人家的家族,连人家的闺女都不放过,就不知道接下来的那几位耶耶,会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来。”

    霍光大笑道:“这世间有了人才变得精彩,如果没有我们,你难道不觉得这个世界也太无聊了吗?”

    

生日感言() 
不知不觉我他娘的真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年人了——该死的四十五岁啊……

    本来有很多感慨要抒发一下,结果,发现自己已经四十五岁了,这还感慨个屁啊!!!!!

    兄弟们热情的祝福,是今日让我最开心的礼物,毕竟有那么多的人挂念我的生日。

    人到中年——了无生趣!

    人到中年——万事皆休!

    人到中年——去她妈的……

    每天一睁眼天就亮了,什么都没干,天就黑了,我觉得我在虚度光阴……恨不能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

    感慨完毕了,就必须求一点票,毕竟已经开单章了,就不要浪费,听说生日的时候能有点特权是吧?这是过生日唯一的乐趣——请兄弟姐妹们一如既往地把最后的月票都投给孑与吧,万分感谢啊。

    爱你们的孑与拜上

第一一五章心思总是不同的() 
第一一五章心思总是不同的

    第一支离开长安奔赴右北平的军队还是卫青的属下,此次作战,他们肩负的责任最重,人数也是最多的。

    于是,第一支两万人的兵马由公孙敖率领,在一个寒冷的早晨离开了长安。

    云琅在安排了三千民夫三百将士押运足够这支军队食用三个月的粮草先行出发之后,在公孙敖离开长安的同时,又派出了三千民夫随后离开,他们携带了同样数量地军粮跟物资。

    大军出发的时候,没有传说中的锣鼓喧天,更没有多少慷慨激昂的宣誓活动,只有一眼望不到边的送别人群,大部分人都沉默无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妇孺在嚎哭……

    铠甲铿锵,刀枪如林,战旗飞扬,脚步如雷,他们将要用自己的脚步丈量长安到北海的遥远空间。

    大军出征从来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他们只会默默地出征,然后带着荣耀归来,最后重新变成农夫,变成工匠,变成各色各样的人。

    云琅看到这一幕却总是心潮澎湃。

    激动地不能自抑。

    如果空间发生变化,将历史这本画卷缓缓地打开,这里的人就会知晓这支出征的大军是何等的强大。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云琅喃喃自语,曹襄竖起耳朵听,然后就把这句话用他最大的声音吼叫了出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所有人都像看白痴一样的看着他,大军已经远去,将士们听不到这句话,在他身边的只有前来送行的官员。

    这些人自然不会有多少激情的。

    其中一个年轻的官员撇撇嘴小声的对同伴道:“不犯我大汉,老子都想把他灭族,这家伙这时候居然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真是没点志向,大汉的勋贵们已经老朽了,等我辈成长起来,再看看这天下到底如何为大汉色变。”

    云琅忍不住回头朝那个年轻官员挑挑拇指,年轻官员嘿嘿一笑,就把身子缩到别人身后,看样子,这几句话就是专门说给云琅听的。

    慷慨激昂的话就该得到应和,曹襄第一次借用云琅的名言却没有收到喝彩,这让他很是恼怒。

    对云琅道:“刚才有个王八蛋在骂我是吗?”

    云琅摇摇头道:“没有,可能是喝彩吧,你听错了。”

    对于自家弟子,云琅一向都是很大度的,护犊子也是必然之事。

    第一支大军离开了长安,战争的准备进程就进入了快车道,时隔一月,皇帝终于开始同意云琅的谏言了,所有的军事物资开始绵绵不绝的向边地运送。

    他也终于想通了,不再怀疑自己的将领,不怕将领们拿到太多物资之后回头找他算账了。

    这场战事对刘彻来说是一场豪赌,他赌大汉的军队对他是忠诚的,即便在将长安兵力抽走七成之后,这天下,也不会有反对他继续统治的人存在。

    大军离开的时候,刘彻就站在城头,云琅一群人则站在城下,大军已经走得不见踪影了,皇帝依旧没有离开城头的意思,于是,送别依旧继续。

    “这一次,我们能彻底的铲除掉匈奴这根毒刺么?”

    刘彻前所未有的虚弱……

    卫青拱手道:“尽全力,不留情!”

    刘彻点点头道:“云琅以前跟朕说过一种‘落水狗’理论,朕觉得还有那么几分道理。

    既然要彻底的给大汉打出一个百年安稳,那就要把事情做的彻底一些,爱卿此次从马邑出兵,那么……这一路上,就不要留任何活口了。”

    卫青躬身道:“末将领命!”

    刘彻似乎放心了心头压着的石头,伸展一下腰身道:“这就好,这就好。”

    卫青再次看了一眼已经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大军道:“微臣但愿这是我大汉最后一次向域外派遣大军。”

    刘彻笑了,挥挥手道:“这不是第一次,也将不是最后一次,刚才曹襄的呐喊声你听到了吗?

    虽然话里话外都冒着傻气,底气却是有的。

    犯我强汉者?

    朕要这天下不敢再有犯我大汉者。

    哼哼哼,犯我一次者——斩草除根!”

    卫青脸色一变,连忙道:“草原上不仅仅全是匈奴人,如果陛下煎迫过甚,大汉国北疆将永无宁日。”

    刘彻看了卫青一眼淡淡的道:“朕算是看清楚了,大汉富庶,北方的蛮族贫瘠,在我大汉兵锋最盛的时候,如果不能将蛮族的实力全力削弱,只要给他们修养生息的时间,又会出现一个新的匈奴。

    卫青,这就叫做得理不饶人!

    如果匈奴此刻比我大汉国强大,我想,匈奴单于也会这么想的。

    执行朕的旨意吧,你若不能,霍去病,云琅将会接替你做,他们似乎没有你这种奇怪的想法。”

    卫青哑口无言,只好应命。

    回家的途中,卫青一直不说话,同来送大军出征的长平公主低声问道:“夫君为何愁眉不展?难道大军出征有什么不妥之处?”

    卫青摇摇头,沉吟片刻道:“陛下在害怕!”

    “害怕?这怎么可能,匈奴人如今已经是日暮西山,不值得我大军全力一击,陛下为何会害怕?”

    卫青喟叹一声道:“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仅能让敌人感到恐惧,也能让他的主人害怕。

    大汉军队经过这三年修整,早就非往日之军队了,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形容我朝大军毫不为过。

    既然大军是无敌的,如果在征伐匈奴之后,却突然向陛下举起了剑,陛下也毫无胜算。”

    长平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半晌才道:“不会的!不会的!”

    卫青轻笑一声道:“我知道不会的,天下人都知道不会的,可是陛下想的总跟我们不太一样,他如果觉得有可能,就会担心,会害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