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乡 >

第861部分

汉乡-第861部分

小说: 汉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祖宗吃了很多年的亏,才订出亲眷不通婚的原则,你们都当放屁了是吧?

    现在孩子遭罪,你就受着吧。”

    云琅说着话就把曹芳交给了曹瑞,由另一个傻孩子推着一个傻孩子离开了房间,去雪地里练习摔跤去了。

    “也不知道去病这会在干什么,阿敢也回陇西了,你说,这一次,李陵真的能够将散沙一般的李氏族人拧成一股绳吗?”

    云琅笑道:“有阿敢帮忙,应该不难,如果李陵愿意杀人的话,成功性很大,老大的一个家族如果不能整合起来,太浪费了。”

    “去病真的准备在马邑安家了,他托我将长安的一些家产变卖掉,还把霍氏祖宅给了霍光,看样子他不回长安了。”

    云琅叹口气道:“去病想一生护卫大汉国最危险的边关,如果有外敌入侵,他很希望自己是第一个知道,并且第一个上阵杀敌的人。

    如果此生无望,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继承他的意志,继续站在抵御外敌入侵的最前线。”

    曹襄倒在刨花上扭动一下自己肥硕的屁股道:“保家卫国已经成了去病的执念。”

    云琅抬头瞅一眼曹襄道:“他更喜欢开疆拓土,不过啊,有他在马邑,全天下人都安心,这几年大汉人已经忘了还有边患这种可笑的事情。”

    曹襄咕咕的笑道:“你家商队出事了,敦煌校尉马老六率领本部两千骑兵出征,把出事地方圆五百里的三个小国家给灭了,你家的损失不断一个子不少的回来了,还多了两倍,最后还有三个国王的人头赔罪。”

    云琅冷哼一声道:“他们边军的收获更大吧?”

    曹襄点头道:“这是自然,没好处,你以为马老六真的那么关心云氏商队?

    西域的胡人是杀不完,也抓不完的,天知道哪来的那么些人口,被匈奴人杀了七八十年,被太子殿下的捕奴团抓,又被刘陵几十万,几十万的又杀又抓的,没出几年,又是小国林立的场面,真的应了你那句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云琅停下手里的活计,若有所思的道:“匈奴人只是烧杀抢掠,对那一片土地只会带来伤害,没有半点好处。

    我们就不一样了,我们带去的伤害只是暂时的,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我们带去了先进的农作技术跟工具,为了供应我们精美的器物,我们也带去了先进的工艺……更不要说我们还在那里逼迫胡人说汉话,行汉礼……如此几十上百年之后啊,他们就能从野人过渡到文明国家。

    你必须要懂得一点,只有毁灭跟伤痛才能真正的催人上进,逼迫他们做出改变。

    否则,他们的种族迟早会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曹襄闻言呆滞了片刻犹豫了一下问云琅:“你在太学讲课的时候就是这样对太学生们说的?”

    云琅点点头道:“从某种角度来看汉人跟胡人,我们基本上处在两个不同的生命阶层,必须培育汉人的高贵之心,如此才会有怜悯之意出现。”

    曹襄倒吸了一口凉气道:“这也太无耻了吧?”

    “你就说带不带劲吧?”

    “确实,他娘的带劲,就是这些话被胡人听见了,可能就不觉得带劲了。”

    云琅悠悠的道:“趁着胡人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多骗,多哄,时间长了,他们自己就会这么认为的,从而发自内心的接受我们无穷无尽的盘剥与压迫。

    阿襄,你知道不,这就是文明的力量!”

    曹襄呆滞的道:“我总觉得你对文明这两个字的理解有偏差啊!”

    

第五十七章淫祠乱祀() 
第五十七章淫祠乱祀

    云琅所说的一切,正是大汉国正在对外实施的政策。

    刘彻高傲的认为,大汉国是文明人群,应该跟匈奴那种蛮夷有明显的区别。

    警告西北边陲的官员们,不得随意戕害异族人,在取得大汉国需要的东西之后,要大力扶持西域羁縻地里的百姓,让他们日子逐渐变得好起来。

    董仲舒曾经在朝堂上这样说过——怜悯是一种高贵的情怀,大汉国人应该普遍具有这样的情怀。

    如此,才能化解大汉国日益高涨的阶级对立的危机。

    皇帝认为董仲舒说的很对,特意颁布了《怜悯诏》告知国人不得随意虐待自己的同族,要以和善的态度对待所有人。

    同族相亲,相爱才能让大汉国度变得更加的强大。

    不仅仅如此,他还以身作则的赦免了那些被王温舒关在廷尉牢狱里,没有来得及杀掉的叛逆们的妇孺。

    这让西北地漫长而严寒的冬日里终于多了一丝温暖。

    云氏已经有五年没有增添新的小主人了,云琅自认为已经很努力了,但是上苍不给,他也没有办法。

    然而,将云氏放在整个大汉国来衡量,他们就只是一小撮人中的一小撮。

    新年钟声敲响之前,阿娇拿到了大汉国五年丁口统计表格。

    看到这张表格上的数字之后,阿娇极为满意,相比十年前,大汉国的丁口获得了爆炸式的增长,从元狩年间的四千八百万增加到了现在的六千七百万。

    这是阿娇贵人实实在在的功绩,她相信如果不是她这十几年来孜孜不倦的投入巨资,在大汉国大开药房,医馆,培育稳婆,教导百姓们学习最基础的卫生习惯,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绩的。

    当阿娇慵懒的将统计文书丢给刘彻看了之后,即便是骄傲的刘彻也在大半夜换上了冠冕,郑重其事的向阿娇行礼,感谢阿娇这些年来的努力。

    据大长秋来云氏喝酒的时候透露,当时的阿娇贵人极为感慨,抚摸着自己的肚皮说——别看本宫的肚皮里只诞育了一个孩子,这普天之下,有数百万孩子是因为本宫,才能好端端的活在这人世上,才有机会享受这太平盛世。

    他们与本宫的孩子有何分别?

    云琅听了大长秋透漏的话之后,也极为感慨。

    特意换上了朝服,朝长门宫所在的方向,大礼参拜!

    这是他自从来到大汉时代之后,第一次心悦诚服的向某一个人行跪拜大礼。

    其实莫说在大汉时代,即便在属于他的世界里,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人,云琅认为自己也会跪拜的,在这样的人面前,膝盖跪在地上不是屈辱,而是荣耀,庆幸自己可以亲眼看到这种大爱真的出现在了这个冷酷的世界上。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止云琅一人,当董仲舒带着八百儒门子弟身着白衣,戴着高冠,载歌载舞的从长安一路来到长门宫,在钟鼓声中,在刘彻羡慕的目光中,向披着一袭狐裘的阿娇大礼参拜之后,阿娇母仪天下的名头就彻底的坐定了。

    在一边观礼的云琅等诸位君侯,等大礼仪完毕之后,在刘彻的兄弟,已经离开封地常年居住在富贵城的中山王刘胜带领下,捧着阿娇昔日穿过的皇后衣冠,恭恭敬敬的送进了祖庙,焚表告知列祖列祖之后,这一套精美的有些陈旧的皇后衣冠,最终又回到了阿娇手里。

    只是从今后,大汉国彻底进入了一个奇怪的双皇后局面,而阿娇此时的后位,已经不是刘彻一人可以废黜的了。

    卫子夫闻听这件事后,枯坐五柞宫弹奏了整整一夜的古筝,十指鲜血淋漓都不肯罢休……

    刘彻探视了卫子夫,两人对坐无言。

    他知晓,这是勋贵以及文臣儒生们对他不满的一次大爆发,借用阿娇的盖世功绩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面对这种波及到天下的大礼仪,即便是强横如刘彻,也无可奈何,这让他原本已经平缓下来的心,变得更加警惕。

    “我在阿彘的心中已经死掉了,这件事你们知不知道?”

    阿娇对皇后衣冠并不在意,依旧穿着自己平日里穿着的常服淡淡的问云琅。

    “没有这件事,难道皇后还能挽回陛下的心吗?”

    阿娇笑道:“少年夫妻老来伴,我记得这是你以前安慰我的话吧?

    现在我的伴当没了,你来做我的伴当?”

    云琅摇头道:“我们是君臣。”

    阿娇没好气的道:“伪君子说的就是你这种人,从你第一次见我,我就觉得你对我存心不良,现在反而没了胆子,是不是因为我太老了?”

    “微臣对皇后一向敬为天人,何曾有过半点亵渎之心?”

    阿娇大笑一声,挥挥袖子道:“去吧,去吧,我知道你们把我抬举的高高的应该有你们的想法,既然我已经应承了,你们就去做,你知道我的容忍底线在哪里。”

    云琅摇摇头道:“什么都不做,大家就安稳的过日子,有你在,大家可以活的安心些。”

    阿娇叹口气道:“也不知道阿彘此时会如何的恨我。”

    云琅道:“皇后小看陛下了,陛下的性子是越挫越强大,他才不会产生怨恨这种无用的情绪。”

    阿娇道:“如此最好,不过啊,我彻底自由了,头发都花白了才能自主自己的命,说来真是可怜。”

    离开了长门宫,云琅再次见到霍光,他只是钦佩的在霍光肩头拍一下,很是无话可说。

    “师傅,始作俑者是梁凯!”

    “他已经开始接收吕步舒的权力了?”

    “如今的吕步舒如同一个残毒的疯子,只要是能让陛下不高兴的事情,他都会做。

    董公怜惜自己这个残废的学生,才有了这一次的壮举。”

    “你干了什么事情?”

    “除过居中分派任务之外,什么都没做!”

    “没有人知道?”

    “梁凯自然是知道的,吕步舒身体经脉被拉断,每到之时便痛不可当,人就会陷入疯狂之中,所以啊,所有的事情都是吕步舒安排的。

    梁凯当着人前劝诫了几次,被吕步舒丢出来的砚台砸破了脑袋……”

    “做好迎接陛下反扑的准备了吗?”

    “做好了,吕步舒必死无疑,董公可能也会牵涉。”

    “中山王刘胜呢?”

    “他不在乎……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东西了。”

    云琅松了一口气,只是天空总是阴沉沉的,让人爽利不起来。

    上元节很快就到来了。

    每年这一天,皇帝都会在甘泉宫上辛夜祭祀东皇太一。

    今年的祭祀规模显得格外的大,云琅身为皇帝随从再一次出现在了祭祀现场。

    今晚的主要人物不是皇帝,他仅仅颂念了一首赞美东皇太一的诗赋之后,就把剩下来的祭祀大典交给了皇后卫子夫!

    颂念东皇太一最好的名篇是屈原做的《九歌。东皇太一》,后人写的大多不如屈原写的那般肃穆,庄严,宏大,即便是已经居住在梁园好久的司马相如写出来的也没有什么好听的。

    日出东方,泰山也在东方,所以,东皇太一是阳神,由女子来祭祀并不合常理。

    按照祭祀大礼仪来看,女子只适合在祭祀女娲,太阴之时出现,现在由卫子夫来主持祭祀阳神,说明皇帝心中的愤怒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桑弘羊跪坐在云琅身后阴测测的道。

    云琅摇头道:“陛下做事自然有自己的主张,如果都尉看不下去,不妨亲自向陛下进言。”

    桑弘羊闻言微微叹息一声道:“大汉国不见敢于直言上谏的人已经很久了。”

    云琅身边的曹襄撇撇嘴道:“狄山刚刚剖心明志,已经被司马迁记录在了史书上,如果都尉有心登上史册,现在是好时候,我这里有一把小刀子,正好用。”

    桑弘羊厌恶的扭过头去,不再说话。

    汲黯颤巍巍的想要站起来,被云琅一把拉的坐了下来,汲黯痛苦的闭上眼睛道:“淫祠乱祀,陛下就不怕招来神灵的不满么?”

    云琅转过头瞅着汲黯道:“陛下是天子!”

第五十八章破坏规则的人() 
第五十八章破坏规则的人

    祭祀最重礼仪。

    无礼不成祭祀!

    大祭祀只要礼仪出错,人类就不能与神灵沟通,神灵也会拒绝蒸尝,甚至会降下灾祸。

    这就是大汉人对祭祀的认知。

    在他们的心中神灵是真实存在的。

    云琅对神灵也很敬畏,不过,他历史上他没有发现一桩真实的神灵降生的记载,所以,对这方面看的很淡,只是认为,人类需要一个精神寄托,好让自己生有时,死有地,无所谓好不好。

    不过,当刘彻用卫子夫来主持太一神的祭祀大典,这就很有问题了……

    不是卫子夫有问题,而是刘彻已经将自己的位置放置在诸神之上了。

    头一次,礼官分割祭品的时候,勋贵大臣们没有踊跃领取。

    有的人甚至在上元节上连皇帝家里的水都没有喝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