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一凡人 >

第43部分

明末一凡人-第43部分

小说: 明末一凡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德明又是一笑,说道:“你明天早晨到茅房里去看看,就知道了。”

    张扬眉头紧锁,打量着这位奇人,他竟肆口胡吹知晓考题,正想着,心忽然一动,站起身来笑道:

    “贾道长,不是张扬不信你,但你说得太玄了。这种白日现月,我幼时曾在家乡见过,天象罢了。道家一脉,善观天象,世人皆知,不过掐准了时间有意卖弄。会试考题,皇帝在开考前一日才御笔亲题,开考之日才告知主考的,你此刻便知道了,未免令人生疑啊!“

    贾德明面不改色:“张公子不信,那是自然的。因为连主考都不知道嘛。”他又正色说道:“张公子饱读圣贤之书,是儒学大家,儒者是以文道治人的。

    不过大千世界千川百流,哪一条河流不到海里?古时董仲舒废黜百家,唯尊儒术,孔夫子才为百王之师,这难道不是史实?

    若论刑法文明理乱治世,也确实只有儒家能当得起。但大道存于宇宙,周流万世,高耸入于九天,渊深犹如四海,岂是独你儒家才能包罗万象?”

    张扬辨不他过,一时默然无语,心中暗想,这牛鼻子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贾德明转身打了个稽首,说道:“贾居士,本说今日请你吃酒。现在菜也凉了,贫道肚中酒也够了,改日有缘再聚吧!”

    贾文魁怔怔点了点头,杨云站起来说道:“贾道长留步,杨云有一番话说。”

    贾德明转身一笑:“杨公子但说无妨。”

    杨云道:“贾道长今日手段,杨云领教了。你既有如此神通,不妨替我造造命。”

    贾德明道:“如何不可,不知杨公子是要问前程还是功名?”

    杨云摇了摇头,道:“二者皆不是,想让你算算我的过去。”

    贾德明手持了拂尘,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将杨云看了一遍,稽首道:“世人皆有过去未来,法力深厚者自能一眼洞穿。”他用拂尘指指地上的黑甜梦乡中张国柱,又说道:“比如这位张将军,谁人能料到从前却是流贼出身,如今世道轮回,却成了皇家驸马。”

    杨云想了想,自是不错,等待听他下文。贾德明又指了指张扬:“又比如张公子,满门书香,少时成名。只是后来有九年命犯太岁,这九年过去便又是春风得意。”

    杨云心想,也算是实话,不知他能否知道我是穿越之人。

    贾德明收起拂尘,对杨云深深鞠了个躬,说道:“贫道失言了,我曾说满楼八十一人,过去未来贫道皆知,现时我收回这番话。杨公子之过去,贫道的法力不够,无法看清。你身上自有一股气,虚无缥缈,大异无常人,似乎非吾辈之人,又似乎非世间之人。”

    杨云心想,这就对了,料他也看不出。遂说道:“道长今日手段,杨云也领教了。我虽不信你这神鬼之道,只是敝友因受贾道长一药之恩,礼应当面感谢。还请道长留下行止住处,待杨云禀明敝友,恭请贾道长于舍下一晤。”

    贾德明道:“出家人四海漂泊,哪来一定的行止?有缘的自然再见,没缘分留下行止住处也无益。杨公子贵友,月后将有大难,到时候请去寻我两个徒儿,便能找到贫道了。杨公子,他日有缘再会吧!”说罢便打一稽首,准备离去。

    杨云见他咒皇上灾祸临头,心中已是不悦,说道:“那么就此别过,但愿今生无缘。”

    贾德明却并不恼,微微一笑,弹了弹袍角,飘然离去。

    众人感慨了一阵,就此散去。杨云与张扬对视一眼,喃喃说说道:“好一个奇人。”

    张扬指了指地上的张国柱,苦笑道:“如何是好?”

    杨云道:“叫驸马府的人扶回去吧。”

    当夜,兄弟三人再度聚首,张国柱挠着头道:“俺老张明明在与那牛鼻子斗酒,如何就睡着了?”

    张扬掩嘴一笑,便将他来得意楼前与醉倒后所见之事一五一十告知与他。张国柱不以为然道:“俺老张到觉着没有甚么,不过装神弄鬼罢了。这牛鼻子若真是神仙,为何斗酒还是不敌俺老张?”

    张扬又问杨云:“二哥觉得如何?”

    杨云现代人出生,更不会信这神鬼之道,摇头说道:“我也是不信。”

    张扬道:“论语有云:子不语怪力乱神。说的正是这个理,二位哥哥不信,我就放心了。”

    张国柱道:“三弟,勿要于俺老张说这般话,俺听不懂。”

    张扬笑道:“此话说白就是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正理,圣人不愿谈起。”他又正色说道:“今日之事,若是皇上不问起,大伙儿便不要在皇上面前提起。我看皇上倒是有些相信这神鬼之道。一国之君,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前朝历代,国君因为误信此道,祸国殃民之事多了,万不可再今日重现。”

    杨云与张国柱都是神色肃然,点了点头。也不多谈,就此别过。

第八十一章 入院前日() 
得意楼之后,贾德明便似从人间消失了一般,再无消息,兄弟三人也就将此事淡忘了。

    杨云每日自去工地查看施工进度,时不时提出一些意见,或去几家木器坊询问货架制造情况,自是不在话下。

    转眼已是二月初八,三年一度的春闱京试明日就要开考了。当日,杨云与张国柱携手来到张扬府上,看看他准备得如何。

    张扬正与一个家人在收拾铺盖,打点行礼,见他二人来了,说道:“二位哥哥如何来了?此处乱得下不去脚,也没处坐,简慢了些。”

    张国柱摆摆手道:“我们兄弟间还那么些虚的作甚?你自忙你的。”

    杨云笑道:“明日就要进考场了,我与大哥来瞧瞧你,为你壮壮胆、饯饯行。祝你旗开得胜,拔得头筹。”

    张扬也笑道:“二位哥哥有心了。我也不是头一遭上考场了,熟门熟路,老油条一根。你们先等我一等,张罗完了一道吃酒。”

    张国柱道:“弟弟有甚要帮忙的,只管说来。”

    张扬点了点头,自去忙他的。杨云见他除了笔墨纸砚,铺盖行李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全都带上了,如同搬家一般,心中不由称奇,问道:“三弟,不过是场考试罢了,如何将这半个家都搬了去?一共要考几日?要带这么些东西?”

    张扬苦笑道:“自古便是如此,会试要考三场,三日一场,分别是四书文、五言八韵诗及策问。三三得九,拢共要考九日。今晚半夜就得进贡院了,且不得出来,如坐牢一般。”

    杨云默然无语,暗想古代也太难为这些读书人了,居然要在考场里吃喝拉撒睡九日之久。

    不多时,张扬已收拾妥当,将行礼打了个卷,又装了两口木箱子,吩咐老家人堆在墙角,对他二人道:“走吧,寻个地方吃酒去。”

    杨云道:“一会就要进考场了,今日这酒就免了罢。等你出了牢笼,金榜高中之时,少不了吃你三日酒。”

    张国柱也是这个话,三人便来到厅中坐了,吃茶说些闲话。

    杨云道:“科举一道,我与你大哥是不懂的,你学问自是不差,我们就不说什么好好考试,做好文章的话了。只是三弟这次进去,要在里头呆九日,哥哥们难免挂念,你自己好生保重。”

    张扬心中感动,默默点了点头。

    张国柱笑道:“谁说俺老张不懂科举?今晚我也要进贡院的。有大哥在,差不了三弟的。”

    二人奇道:“大哥进去做甚?”

    张国柱回道:“皇上指派的差使,说是国家抡才大典,恐宵小闹事。俺老张身上有股煞气,派去统领安防警戒。还说每年春闱,总有舞弊夹带丑闻,警戒武官也参与其中,俺老张大字不识一个,六亲不认,派了俺去,断了谣言,以正视听。”

    杨云听罢呆了一呆,怅然若失道:“如此说来倒成了我一个在外面了成了孤家寡人”

    张国柱笑道:“二弟若是有兴致,跟俺老张一同进入开开眼罢。”

    杨云惊奇道:“方才听你说的骇人,我这不相干之人也能进去?”

    张国柱得意道:“有何不可?皇上派俺带一营御林军进去警戒,到时你将号衣一穿,跟在我身后,谁人认得你是谁?”

    杨云也是少年心性,当下便道:“反正这几日也没甚么事,那我就随二位兄弟进入瞧瞧,开开眼界也是好的。”

    三人说定,免不了又谈了一通闲话,吩咐张扬早点安歇,不要误了后半夜进场之事。二人起身告辞,杨云随了张国柱去了。

    二人同回了驸马府,只见安乐公主正在院中射箭。院子正中立着一副草靶,公主穿了一身短打,骑在马上绕着四壁纵蹄疾奔。也亏得院子够大,长宽足有三四百步,不然如何能跑马?

    公主一声娇喝,三发连珠箭嗖!嗖!嗖!急射而出,二人定睛一看,三枚羽箭分别射在草靶眉心之间。

    公主见二人来了,收缰勒马停了下来,待下了马来尤自娇喘连连,大喇喇说道:“杨云,你可是又带这杀才去吃酒了?前几日醉得如烂泥被人抬回来,驸马府的人都被他丢尽了。”

    杨云知道她说的是张国柱与贾德明斗酒之事,此刻想起来也颇觉好笑,便带了笑说道:“公主大嫂冤煞我也,大哥豪饮,只有他邀我吃酒的,我哪敢叫他?”

    公主杏目一瞪,道:“我也管不着你们男人家,爱吃酒便去吃罢,只是不要再弄得那副死猪样回来,叫下人们看笑话。”

    杨云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公主一向豪爽,如今招了驸马,也有些小女儿样了。”

    公主却红了脸:“我当你是个君子,怎么也变得这般油嘴滑舌起来”

    杨云见她恼了,当下告罪不迭,嬉笑着随张国柱进屋去了。公主也自进房换了身衣衫,进到厅中来,说了会闲话。吩咐下人早早开了饭来吃了,张国柱又找来一身软甲号衣叫杨云穿了。平日里没穿过这号衣衫,猛的一穿,倒有些新鲜。公主也笑道:“杨公子此番披挂上阵,竟是平添了几分勇猛,像换了个人似的。”

    三人又取笑了一阵,兄弟二人辞别了公主,骑了马往号营走去。营中却是另一番景象,虽是傍晚,兵卒却仍是明盔亮甲,军纪肃然。二人在账前下了马,自有士兵牵了去,张国柱忽的变了一副脸色,端了架子目不斜视地往账内走去,士兵见他无不肃然行礼。杨云心中暗想,没想到张国柱倒是块带兵的料。

    二人进了账,在居中的将军座上坐了,说了句:“升账!”

    门前兵士得令,拖长了声调高呼道:“张将军升账了!”账外随即响起一阵低沉的军号声。

    不多时,一队武官鱼贯而入,表情肃穆的分两列站定。张国柱起身踱了几步,说道:“诸将都到齐了,我就不多说了。今次虽然是文差,但是皇上御**待下来的差使,诸位请好好办差,不要给御林军丢脸,更不要给皇上丢脸。俺老张向来赏罚分明,若有人懈怠军纪,严惩不贷!”

    张国柱停了一停,看了众人一眼,账中军士齐声答道:“得令,谨遵张将军号令!”

    张国柱点点头,指了指身旁的杨云道:“这位是上头派下来的杨大人,代表的是上头的意思。大伙好生伺候,不得怠慢,见他如见本将军一般。”

    猛的又是一声暴喝:“谨遵杨大人号令!”

    杨云朝着众人微微点了点头,心中感慨道,大哥如今真是历练出来,含含糊糊“上头”两个字就把我交待了。这两个字可大可小,可以说是朝中下来的,也可以说是皇上派的钦差,即便以后有什么差池,也没甚么把柄留下。

    (本周有个小推荐,恳请读者朋友们收藏推荐。千里八不胜感激,再三顿首!)

第八十二日 贡院() 
张国柱坐在椅中说道:“诸将退下吧!子时开拔,前往贡院。”

    诸将行了军礼,退出账外。杨云笑道:“张将军好威风,如今我是你麾下小兵,听候张将军差遣。”

    张国柱也笑道:“这帮兵油子,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他们就敢在你头上撒尿。”

    众人说笑了一阵,子时已到,鸣炮三响,张国柱与杨云在前头骑着马并辔缓行,兵士们列着队紧随其后,竟是逶迤蜿蜒。杨云暗暗咋舌,不过去贡院警戒,居然弄出如此阵仗,未免有些小题大做。又想到会试乃是国家抡才大典,遴选出来的人才将来便要管理大明王朝,自然是要郑重其事,心中也便释然。

    不多时便到了贡院,张国柱下马分派任务,张三率队警戒大门,李四率队巡逻,王五率队保护各位主考杨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分派完任务,二人来到东面的一间厢房,里面竟是桌凳床榻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