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一凡人 >

第6部分

明末一凡人-第6部分

小说: 明末一凡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生杨云,自来京城,幸得众父老关照帮扶,无以为报,不胜惶恐。为答谢众父老,即日起,凡来本店客官,均为二人同行,一人免单。另身长不足四尺孩童,年过古稀老者,来本店消费,银钱免收。

    杨柳风酸梅汤

    崇祯六年六月廿二日

    招牌打出后,店里人流虽有所回升,却再也回不到以前全盛时期。好在这酸梅汤买卖本小利大,不至于关门大吉。也只得尽人事,听天命了。

    这世上的事,很多都是祸不单行,福无双至。这一日杨云正在得月楼赴宴,正在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际,店里的伙计突然火急火燎的跑进包厢,“杨掌柜,不好了,店里来了几个人,说是喝了咱们的酸梅汤腹泻不止,正在店里欲生事端,您老赶紧回去看看吧!”

    杨云一听,眉头一皱,站起来向席上各位赔罪,先走一步,改日再由他做东宴请各位。众人见他事关紧迫,也不强留,吩咐他回店妥善料理。

    路上伙计告诉他,半个时辰前,来了三个人,揉着肚子叫掌柜出来,说是三人同在枣园胡同张御医家候诊,症状都是腹泻,攀谈起来,原来三人早上都在店里喝了酸梅汤,怀疑腹泻的祸首就是这酸梅汤。三人便结伴来店里讨说法,现在正在店里闹得不可开交。

    杨云一边走一边思考,若是青皮混混破落户寻事讹诈交情,请几个衙役捕快过来吓唬吓唬即可,怕就怕真是他的酸梅汤出了问题,一天卖出这么多,麻烦就大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杨云脚不沾地赶了回来,店里已乱做一团,不停有人来店内说吃了酸梅汤腹泻。几位店伙被一群人围在中间,正无计可施,看到杨云回来,如获大赦。

    杨云一看这阵势,心里明白了,这不是讹诈,问题还真的出在自家酸梅汤上。现在多说无益,赶紧安抚人群,差伙计请来张、周、李三位御医给大家号脉开药。好在众人只是简单腹泻,并无大碍,众大夫承诺吃上两付药即可。谢过众御医,付了诊金,给众人承诺所有医药费由杨云承担,并每人封了二钱银子,才算了事。

    事罢,在店门口竖起停业的牌子,开始排查原因。他和伙计各尝一缸酸梅汤,味道并无不妥。小半个时辰后,其中一位伙计开始腹疼,连跑了几轮茅房才有所好转,而其他人仍是生龙活虎。杨云心里有了底,问题就出在这个伙计喝的那缸酸梅汤上。心里暗暗奇怪,一样的水源,一样的材料,同一口铁锅熬成,怎么单单这缸出了问题?现在也无处计较,只得将这缸酸梅汤倒掉,缸也扔掉,继续营业。好在剩下的这几缸汤酸梅售出后都没有问题,只得不了了之。

    第二日,怪事再次发生,营业不久,又有客人出现腹泻症状。只得再次暂停营业,用昨日的方法再次排查,依然有一缸喝完即腹泻,只得连缸抛弃。杨云头大了,怎么会出现如此咄咄坏事?给客人赔钱事小,坏了杨柳风酸梅汤的声誉,事就大了。

    一下子少掉两口缸,就有些周转不开,杨云于是来到街上置办新缸,仔细想了想,索性将所有缸和锅全部置换一新。料想这次应该万无一失了。采购齐备后将以前器物全部替换一新,众人累个半死,无须赘述。

    杨云已经快要崩溃了,全部器物替换一新后,怪事继续发生,隔日仍有一缸酸梅汤出现问题,喝完就拉肚子。

    看来问题不在器物上,是在人身上。现在这种情况,绝对是有人在捣鬼。为了保密,店内操作间和营业场所是分隔开的,除了杨云店里伙计,并无外人能接触到未经出售的酸梅汤。

    杨云不可能自己坏自己的生意,唯一能捣鬼的只有店伙了。无奈之下,杨云只得将所有店伙一律辞退,结清了工钱后,一人又封了二两银子的红包,众伙计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辞退了店伙,杨云再次停业一日,招募员工。好在明朝的劳动力市场一向供大于求,杨云挑选了八个看起来老实可靠,出生在本分人家的小伙子作为新的伙计。

    上次更换了所有器具,这次连人都换了,想是不会再出问题了。但怪事依然继续发生,这次杨云真的是无计可施了。

    这种情况肯定是有人投毒在其中一缸酸梅汤里面了。可这投毒的人究竟是谁呢?杨云刚来此地,一向与人无冤无仇,实在想不出来。若是敲诈勒索,事情发生这么多天了,应该也开出价码和条件了。

第十章 水落石出() 
这一日,杨云长了个心眼,自酸梅汤出锅后便打足了精神坐在柜后,双眼一刻不离盛汤的大缸。如此半日过去,一切正常,没有客人因为吃了酸梅汤腹泻。

    过了晌午,杨云便有些松劲了,正在百无聊赖,风雷这小子蹦蹦跳跳,咋咋忽忽跑进来。还未说话,便塞给他一个油纸包裹说道:“杨大哥,我娘做了点绿豆糕,叫我送点给你吃,你尝尝味道怎么样。”说罢就往柜台后面跑去,嘴里又嚷着:“热死了,热死了,赶紧让我喝上一大碗酸梅汤解解渴。”

    杨云心里一动,假意招呼伙计一起来尝尝绿豆糕,眼角的余光却一直瞟着柜台里面的大缸。

    只见风雷跑到柜台后面舀了一大碗酸梅汤咕嘟咕嘟喝下,看看左右无人注意他,快速从袖中掏出什么东西倒进了其中一口大缸里,又拿起勺子快速的搅了几下。杨云的心中如闪电划破夜空,瞬时变得清晰起来。

    和杨云预料的一样,果然是有人捣鬼,难怪换了器具和伙计都无法避免,原来是风雷这小家伙在投毒。自开业以来,风雷每天有事没事都会来店里转上三四趟,大家都习以为常,而且谁会怀疑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会做出这种事情。

    自来京城,风雷就一直叫他杨大哥,爱和他说话玩耍,无论杨云干什么,风雷都会吵着跟去。而且杨云也对他宠爱有加,经常给他买些好玩的,好吃的,待他也如亲弟弟一般。没想到投毒人居然是他,这真是杨云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风雷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呢?料他一个半大孩子,他肯定没有这般胆色和担当,背后必是有人指使。莫非是被人胁迫?必须要找到风雷背后的那个人。

    杨云不动声色,见风雷已经从柜台里面出来,拍着他的脑袋说道::“风雷,回去代我谢谢你娘,这绿豆糕爽口细滑,甜而不腻,真是人间美味。”

    风雷点了点头说道:“好勒,杨大哥!你先忙,我出去玩了。”

    杨云交代店伙将动过手脚的酸梅汤倒掉,继续营业,果然,当天没有顾客腹泻。

    次日,杨云早早便候在店里。不多时,风雷从外面进来了,杨云趴在柜台上佯装算账,风雷则一直找不到机会下手,东摸摸西看看,表情有些焦急。又过了一阵,杨云假装算完账,往柜台外走去。风雷见没人注意他,趁机揭开缸盖,正准备往里放药,杨云突然一把抓住了他的手。

    “风雷,你干嘛呢?手上拿的什么?”

    风雷低下头,不敢说话,看着地上,汗如雨下。

    杨云夺过他手上的纸包,“来,让杨大哥尝尝。”说完作势欲往嘴里倒。

    “别,千万别,杨大哥,这这是巴豆。”风雷焦急地说。

    杨云故意明知故问的问道:“巴豆?巴豆是什么东西?”

    风雷满面通红,嗫嚅道:“就是,就是,吃了会拉肚子的药杨大哥,对不起”

    杨云缓和脸色,说道:“没事,跟你杨大哥说,我不会怪你的,是谁叫你这样做的?”

    “杨大哥,你别问了,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说完便跑出了门。

    杨云追了出去,不远不近地地跟在他身后,刻意保持着距离。风雷并没有回家,杨云一直跟到城隍庙附近,眼看着他进了一间店铺。抬眼一看招牌,原来正是模仿他的“风杨柳”酸梅汤店,原来是竞争对手在陷害自己,顿时恍然大悟。

    只是风雷一个半大小子,如何会跟风杨柳的掌柜混到一起呢?杨云很想会会风杨柳的掌柜,甚至想报官,可没有证据,空口无凭。而且事关风雷,不可唐突行事。

    杨云正在纠结,风杨柳里出来一群人,正往店内作揖告辞,只见其中一人拱着手冲店内说道:“风掌柜,请留步吧!改日再来叨扰。”

    杨云抬头一看,送客的风掌柜居然是风大伯——风义山,便赶紧隐入人群,好像投毒的是自己一般。

    此时,杨云如遭雷击,心中满是震惊和愤怒。一向敬佩的风大伯,为何做出如此卑鄙之举?杨柳风,风杨柳,我姓杨,他姓风。他早就该想到了,难怪两家酸梅汤的味道一模一样,所谓的秘方,风家从开始就知道。

    杨云本想就此按下,装作从未发生,风义山还是原来的风大伯,风雷还是原来的风雷,却耐不住内心的煎熬,最后还是决定去拜访一下风义山。

    晚间,杨云早早便收摊,买了些时令果子,好酒一壶,前往鸡爪胡同。

    开门的是风雷,见来人是杨云,愣了一愣,便红了脸,低下头嗫喏道:“杨大哥”

    杨云摸摸他的头,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个木制人偶递给他,说道:“爸爸在家吗?”

    “在家,杨大哥,请进吧。”

    风大婶也迎到院中,脸上讪讪的说:“杨云来了,快到屋里坐。”

    杨云递上手中的东西,说道:“风大婶,这几日忙,好些日子没过来,失礼了。”

    “说到哪里去了,快坐吧,我去叫你风大伯。”

    枯坐了一会,风义山才不紧不慢的从里间出来。杨云赶紧起身,弯腰作揖,说道:“风大伯!”

    “嗯!坐吧。”风义山不咸不淡地说。

    二人分宾主落座,风大婶又来奉过茶,两人一时无话。

    杨云没话找话的说道:“风大伯和风大婶近日可好?”

    风义山还是淡淡的,眼睛看着别处说:“有劳杨大掌柜关心,一切都好。”

    杨云感觉到回答中的冷淡和和隔膜,心头一阵难受,脸上又有些发窘,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风大伯”

    “杨老板,您如可是今非昔比,大伯二字实不敢当,请收回吧。”

    杨云面红耳赤,一脸尴尬。

    沉默了一会,风义山道:“杨老板今日来有何贵干?”

    “没没什么事。最近有些忙,多日不曾上门,怠慢了风大伯,请风大伯多多担待”

    风义山看了看他,说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杨掌柜既然来了,我也知道是甚么事。这生意场上,一向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你开你的杨柳风,我开我的风杨柳,各安天命吧。”

    杨云赶紧说:“风大伯,我来没有别的意思,只是风雷”

    杨云还没说完,风义山一声暴喝:“风雷!进来!”

    风雷贴着墙壁缩手缩脚地走了进来,脸上有些发懵。

    “跪下!”又是一声暴喝。

    风雷身子一颤,跪倒在地,眼里满是惶恐和委屈。

    杨云刚想劝阻,风义山已一脚将儿子踢翻,风雷一脸惶恐,刚欲起来,风义山甩手又是一记耳光,口鼻立时血流不止。

    “杨老板,这样可以了吗?”风义山忿忿地对杨云说道。

    杨云看着风雷满是血污的脸,也跟着跪到旁边,说道:“风大伯!万万不可这样,你误会小侄了。小侄今天来没有问罪的意思,若是您不嫌弃,我愿将杨柳风双手奉送给风大伯”

    风义山道:“杨老板言重了,无功不受禄,况且我风义山向来不是觊觎他人产业的人。杨掌柜若是没有其他事,那就恕不远送了。”

    杨云自讨了个没趣,既然逐客令已下,只得灰溜溜的出了门,心中满是委屈与愤怒。

    风大婶擦着眼泪送他到门外,杨云见此也是眼睛红红的,哽咽了半天,说了声:“风大婶,你多保重!”说罢离开了鸡爪胡同。

第十一章 吴三郎() 
杨云回到家中,一时心潮难平,辗转反侧,不知为何短短几日,风大伯就变得如此的卑鄙暴戾。

    众位看官需知,老话说得好:人性本善,见利则忘。这风义山本也是急公好义,仗义疏财的铮铮男子,初帮杨云时,确是尽心尽力,别无他求。后来见杨云生意开张仅十来天便送他五十两银子,便有些心动。再后来,见他生意越做越大,便开始眼红起这生意的本小利大起来。于是不顾家人的劝阻,将杂货店低价盘了出去,效仿杨云开了一间同样的酸梅汤店。

    早先,杨云一家店卖酸梅汤,生意火爆的不行,银子哗哗往里流。可明朝时代,人们的消费习惯和购买力是无法同现代社会相比的。现在出来两家一模一样的店,虽不至于赔钱,却远低于风义山的心理预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