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小侯爷 >

第84部分

三国小侯爷-第84部分

小说: 三国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刘修,黄启打心底的佩服。刚来攸县的时候,刘修的手中没有兵、没有权,但是刘修却硬生生的打开了局面,彻底在攸县立足。

    这样的手段,太不简单。

    黄承彦捋着颌下的胡须,笑道:“刘修这小子,还算不错。”

    司马徽啧啧两声,道:“某人心里面高兴无比,嘴上还不饶人,唉承彦兄,我看你现在是口不对心啊。”

    黄承彦微笑,并不言语。

    马车前往县城方向赶路,一开始,周围略显荒凉,人烟稀少。

    渐渐的,荒凉的地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火热朝天的屯田场景。官道的四周,无数百姓正在开山伐木,或者开垦荒地。

    整个场面,透出无穷的生机。

    黄承彦一路观察着,看着攸县的变化,不住的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黄启问道:“家主这次来攸县,准备停留几天呢?”

    黄承彦说道:“攸县已经在刘修的掌控中,我逗留的时间,也就两三天。这一次来,是有一批器械要送给刘修,其他没有事情。”

    黄承彦和司马徽乘船南下,大船上还有着一匹器械。

    这才是黄承彦来攸县的主要目的。

    马车到了县城,径直进入城内,在黄家商铺停下。押送的所有器械,也全都在黄家商铺的院子中停下。

    黄承彦进入院子,吩咐黄启派人去请刘修。刘修知道黄承彦来了,心中更是高兴,急急忙忙的就带着岳山来到黄家商铺中。

    后院,院子中。

    刘修站在黄承彦、司马徽的身前,拱手行礼,然后道:“承彦先生和德操先生来攸县,怎么不说一声,我好提前去迎接你们。”

    黄承彦说道:“之所以不告诉你,就是为了不让你迎接。”

    司马徽道:“你小子,一段时间不见,更加的成熟了,看样子主政一方,的确是更加的磨练人。外放为官,果然是正确的。”

    在襄阳的时候,刘修举止沉稳,却依旧有一丝的稚气,毕竟年轻。在攸县的短短时间,执掌一方,渐渐有了威仪,稚气自然消失。正所谓居移气养移体,作为执掌一方的人,气度自然不凡。

    刘修道:“德操先生夸奖了!”他又看向黄承彦,问道:“承彦先生,月英在襄阳过得怎么样?”

    黄承彦言简意赅的道:“吃好睡好,一切都好。”

    刘修点点头,这才放心了,他又问道:“两位先生来攸县,有什么事情吗?”

    黄承彦说道:“这次来攸县,是因为月英查阅了投石车的资料后,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投石车的射程和抛射石块的重量。这丫头改造了后,让老夫命令工匠赶制。这一批,制作了十五架投石车,都是通过大船送来的,都在黄家商铺的后院,等一会儿,你让人拉到军营去。”

    刘修听了后,心中暖洋洋的。

    黄月英人没有在攸县,不再他的身边,却无时无刻不关心他,更为他改进了投石车。

    这份感情,令刘修心中感动。

    刘修道:“多谢承彦先生了,承彦先生这次来,打算呆几天呢?”

    黄承彦回答道:“预计两到三天。这两天,老夫打算和德操在攸县走走看看,你不用一起,忙你的事情即可。”

    刘修道:“其实我现在除了大量的时间耗在军营,也没有太多的事情。有蒯祺和马良处理政务,再加上士元替我谋划,不是太忙。”

    黄承彦说道:“总之,你忙你的,老夫自己去看看,你派人把投石车带走就行。”

    “是!”

    刘修点头,当即把岳山喊了进来,然后让他去告知邓展,派人来取投石车。十五架投石车,对刘修而言,这又是一个大杀器了。

    小小的攸县,竟然有投石车这样的大杀器,已经不容易。

    刘修和黄承彦、司马徽聊着攸县的局势,又谈及了襄阳的状况,再回到鹿门山的情况,倒也是谈笑甚欢。

    等邓展带人到了后,刘修和邓展便押送着投石车离开了。

第145章 大杀器() 
军营,校场。

    工匠正在组装投石车,一副忙碌场景。

    从襄阳运来的十五架投石车,全部都拆卸了的,否则不方便搬运。为了便于重新组装,黄月英专门写了说明书,附带着一起送来。

    如此一来,军营中的工匠才能依照进行制作。

    邓展站在一旁,眉头皱起,问道:“主公,投石车能有什么用?”

    刘修说道:“试过了,自然知道。”说完,刘修吩咐邓展找了一个准头好的小校过来,又让士兵去附近搬了两块二十斤的石头过来,摆放在投石车的旁边。

    一刻钟后,投石车组装完,摆在了刘修的面前。

    小校道:“大人,可以操作了吗?”小校知道投石车,也知道该怎么操作。现在看到了投石车摆在面前,心中已经是有些痒痒了。

    刘修点头道:“开始!”

    小校搓了搓手,先试了试力量,估测了一下杠杆的臂力,然后才吩咐士兵把一块二十斤重的大石放在投石车上。

    小校深吸口气,双手用力拉动绳索。

    缓缓的,杠杆下移,力量随之绷紧,反弹的力量也随之越来越大。

    “啪!”

    忽然,小校松手了,杠杆反弹上去,撞击在横轴上,发出一声巨响。

    二十斤的大石挂着呼啸声,横空掠过。

    半空中,一道影子快速的划过,而后跌落在了地上。

    “轰!”

    大石撞击在地上,发出一声巨响。

    邓展看到了石块落地的地点,粗略估测了一下,就瞪大了眼睛,眼中更是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喃喃道:“两百步,至少是两百步的距离。这架投石车,只需要一个人拉动,就可以发射两百步远。如果十五架投石车同时抛射,那声势恐怕是不可估测了。”

    见到了投石车的情况,邓展便明白了投石车带来的好处。

    试想一下,两军对垒,投石车一开始就攻击,起到的作用必然巨大。或者,投石车用来攻打城池,也有极大的帮助。

    刘修也是笑了起来,道:“邓展,明白投石车的威力了吗?”

    “明白,很明白了。”邓展咕咚咽了口唾沫,道:“月英姑娘制作出来的投石车,简直太厉害了。”

    刘修微微颔首,目光看向小校,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校一听刘修询问他,心中激动不已,朗声道:“回禀大人,小人名叫袁业。”

    刘修道:“我看你操作投石车很熟悉,原来操作过吗?”

    袁业回答道:“回禀大人,小人的祖上曾经是匠人,所以,小人也知道投石车的情况。”

    刘修点了点头,看向邓展,吩咐道:“十五架投石车需要人负责,把袁业抽调出来,单独负责投石车的事情。除此外,再从军中抽调六十名士兵,由袁业负责训练。从现在起,投石车兵,就是一个单独的兵种体系。”

    “诺!”

    邓展点头,看了袁业一眼,心中暗赞这小子好运道。

    一下,就被提拔了起来。

    袁业的心中,也是激动不已,没想到自己也进入了刘修的视线。

    刘修道:“袁业,加快训练,投石车兵,将是军队攻城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你现在负责,就必须要让士兵尽快步上正轨。”

    “大人放心,卑职一定竭尽所能。”

    袁业抱拳,心想,一定要尽快的让投石车兵形成战斗力。

    刘修在军营中巡视了一番,便离开军营返回县衙。刚回县衙,邓艾急匆匆的走了过来,禀报道:“公子,蒯县丞在大厅等您。”

    “知道了。”

    刘修转身,往大厅行去。

    来到大厅中,蒯祺连忙向刘修行礼,刘修摆手道:“坐!”

    蒯祺落座,然后道:“大人,卑职这两日盘点了从天龙岭,以及霍家收缴的粮食,以及钱财。合计的粮食,已经超过十二万石,钱财更是多不胜数。”

    “再者,算上之前农田卖给攸县乡绅抵扣的粮食,县衙已经有几十万石粮食。”

    “卑职认为,可以将蒯家、庞家和黄家的二十一万石粮食归还了。”

    蒯祺正色道:“粮食归还后,以县衙的财力和粮食的库存,也可以支撑到明年。再加上,农田在不断的开垦,也能源源不断的增加粮食收成。”

    “最重要的是,最近几日,攸县出现了许多邻县的商人、乡绅、家族,他们也开始购买攸县刚刚开垦出来的土地。”

    “其原因,是大人宣布了要免税。”

    “卑职估测,购买农田的人还会继续增多,所以卑职提议归还粮食。”

    蒯祺作为县丞,他现在不忧愁粮食少了,而是粮食太多了。一旦过多的粮食积压下来,也容易坏掉,还不如归还给三大家族。

    刘修思考了片刻,点头道:“归还粮食,可以安排下去,这件事,你直接处理了就是。只是你提及的附近各县的乡绅、大族都来攸县购买土地,人数多吗?”

    蒯祺点头道:“正在逐渐的增多,毕竟他们离攸县也不远。买下了土地后,再租赁给百姓耕种,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收入。”

    刘修说道:“这件事可以鼓励,现在的攸县,人少地多。人多了,事情也更好办了。而且他们买了土地,也必须要耕种,最终只能是攸县的百姓耕种,或者是迁移百姓来耕种。得到好处的,也是攸县的百姓或者攸县。”

    “明白!”

    蒯祺点头,准备下去后扩大土地的贩卖。

    刘修提醒道:“土地可以贩卖,但记住,好的地方,或者是重要的区域,必须留下来,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卖掉的。”

    蒯祺脸上有着笑容,道:“大人放心,这一点,卑职明白的。”

    一部分最重要的区域,蒯祺握在手中,没有拿出来出售。而这一部分,恰恰是曾经霍家掌控的地契,现在全部转为官府拥有。

    蒯祺和刘修商讨了其他的政务,蒯祺才起身告辞。

    三天时间,黄承彦、司马徽在攸县走了个遍。如今的攸县,早已经看不到乞讨的人,反倒是屯田的人数之不尽,四处都可见在开垦农田。

    两人向百姓问起刘修,得到的,全是称赞和感恩。

    这样的场景,让黄承彦和司马徽心中欢喜。

    在攸县停留了三天,两人的心中,已经彻底的踏实了下来,不再担心刘修在攸县的情况。如今的刘修,不仅是深得民心,更有了军队作为保障。

    两人来得匆忙,走得也匆忙。来的时候,没有告知刘修,走的时候,也仅仅是让刘修送到了城门外,便上路离开了。

第146章 邻县冲突() 
茶陵县和攸县接壤,位于攸县的东面。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炎帝神农葬于茶乡之尾。”记载中的茶乡,就是在茶陵县的境内。茶陵县的茶叶,在长沙郡都非常有名。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喜好喝一口茶陵县的茶叶。

    茶陵县境内多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而且冬寒的时间段,所以山上的茶叶,有足够的光照时间,茶叶份外清香。

    茶陵县的百姓,也一直为荣。

    因为这一点,县令的日子过得很舒坦,百姓富足,安居乐业,这就是最好的情况。

    只是最近几日,县令苏融高兴不起来了。

    苏融年近五旬,相貌清瘦,因为保养得不错,身体倒也是颇为硬朗。他为官清廉,处处为民争利,百姓对苏融也是非常的爱戴。

    只是茶陵县的许多乡绅、家族,纷纷到攸县买地,让苏融很头疼。

    同时,茶陵县的许多商人也去了攸县置办家业。

    茶陵县农业不行,靠的是茶叶,是商人。一旦商人离开,商业必然会随之下跌,官府的税收也将受到影响。现在的情况,对攸县非常有利,对茶陵县却是百害而无一利。

    苏融考虑的不仅是商业,还有百姓的问题。

    茶陵县的百姓暂时不会离开茶陵县,到了明年,茶陵县的各大家族、乡绅在攸县的土地要开始耕种,一旦攸县的百姓出现供不应求的时候,茶陵县的一部分百姓会前往攸县耕种,这对苏融来说,简直是噩耗。

    商人走了,商业一落千丈。

    百姓走了,苏融的官估计也快要到头了。

    为了阻止这件事,苏融想破了脑袋,都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

    书房中,苏融召集了县丞和主簿,商议此事。

    县丞也是非常的头疼,都已经讨论了很多次,却一直没有结果,令人揪心,更费神。他想了想,建议道:“县尊,攸县可以开垦农田。我们茶陵县,为什么不可以呢?”

    苏融想都不想,直接反驳道:“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