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四国演义系统 >

第326部分

四国演义系统-第326部分

小说: 四国演义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东西方的交易当中,凉州体系所控制的大汉政权依旧处于主导地位,任何不经过他允许的贸易行为,很有可能将会成为引发矛盾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想要从中糊口的北方哥打游牧部落,怎么可能会答应曹操的要求呢?

    但是即便如此,曹操也准备好好的发展一下与那些游牧部落之间的关系,当然,如果他们实在不听话的话,同样秉持着大汉原则的曹操,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不过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苏宁在东线的贸易其实也不长,尤其是他与各路诸侯之间进行的粮食与人**换,以及兵器上的贩卖等商业事务,东已经为她们谋得了大量的金钱收入,这在以前的曹操看来完全是不可能的,苏宁竟然为关东的各路诸侯们提供了反抗自己的精良武器。

    当然,在苏宁开启这次徐州之行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慢慢的知道,现在的凉州体系,已经不把那种所谓的精良的冷兵器当做是制式装备,反而是大量的为手下的士兵们配发的新式武器,至少在对于福裕州黄巾军的时候,就已经让天下人见识到了凉州体系的强大,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人敢对他们驻守的地区展开进攻。

    如此以来,凉州体系的东部边境线也就成为了商贸往来的主要地区,毕竟这里的治安环境相对良好一些。甚至就连距离比较近的几家诸侯也经常在这里交换货物,而不是选择直接运送到对方的地盘上去,因为在这里如果发生什么贸易纠纷的话,会有当地的驻军前来干涉任何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都会引来关羽的眼里关注。

    相比于生产更加落后的西部边境来说,凉州体系的东部边境,直接面临着经过上千年发展的农业地区的核心地带,这里能够为他们提供的各种商品,便显得更加丰富起来,尤其是在曹操那个笨蛋带走了许多凉州体系特有的生产工艺之后,使得不在自己掌控之下的原材料和人力也在相同方法的作用之下,生产出了基本符合凉州体系的各种原始配件和简单商品,如此以来,一些商品便不再需要简单的依靠本身的生产力来完成,因为他们手中拥有大量的银矿,可以凭借贵金属的优势进行大肆采买。

    曹操至今还没有想明白其中的猫腻,所以也就让苏宁在东部边境的勾搭市场当中占尽了优势。

    当然,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西部边境上。只不过那并不是对外邦的销售,而是凉州体系核心地带的工业产品,在贩卖过程当中,被刚刚加入凉州体系的那些游牧部落们,慢慢的消化吸收的过程。

    西部边境基本上仍然掌握在各大游牧部落的手中,虽然迁徙过去的汉人们已经开辟了大量的土地,而且在当地驻军的帮助之下,游牧部落也不敢轻易的破坏生产秩序,只能乖乖的剪羊毛,并且将她们贩卖到凉州体系手中,织成美丽的羊毛衫。但是他们原来的组织形式并没有发生改变。游牧部落的人身依附程度并不比农业文明轻多少,所以那些部落贵族们的受美之心很快就被凉州体系的各种产品提供了非常好的销路。

第464章 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塌陷—2()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凉州区实际控制范围的东部和西部,都进入了迅速的发展之中,尤其是在他们控制了印度的部分地区之后。丰富的农产品迅速的让市场价格跌了将近一成。那里生产的水稻,甚至通过康采恩的陆上交通路线运输到了汉中郡,乃至更远的荆州地区。

    如果这次能够顺利的占领刘表的地盘,说不定他就能够和苏宁进行更加直接的贸易,可惜的是,苏宁就算看在她父亲孙坚的份上,想要帮他一把,如今也需要绕路,才能把物资运送到孙策的手中去,好在这个家伙现在形势大好。已经不需要送你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赞助他了,要不然的话,苏宁真的应该考虑一下,提前将水晶的远洋能力拉起来,让他们有足够的本事将物资能通过南海运送到东南地区去。

    不过如果这一运输能力正在建立起来,那么以后的赤壁之战上,说不定就会出现凉州体系海军的经典画面。

    但那样美好的画面,现在也只不过是憧憬而已,估计没有十几年的功夫,很难达到那样的成就。更何况在这十年之中,苏宁还不知道要面对多少来自体系内外的挑战,首先一条就是随着东西部边境地区,因为贸易而鼎盛起来的市场,中部地区的贫瘠和混乱,越来越让人感到担忧。

    苏宁现在还记得当初在穿越来到东汉末年之前。21世纪的共和国也曾经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西部大开发属于政策上的倾斜,而东部则因为地缘问题和之前的政策倾斜,率先发展了起来,这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中部地区的经济普遍出现了塌陷。

    而他现在所面临着的,与这个问题有着异曲同工的缘由。只不过在这其中地缘因素占据了更大的成分而已。

    而且凉州地区的中部塌陷问题还有这一个独具特色的小问题,那就是塌陷的中部在地理上虽然是一体,但在经济和人文上,却是可以划分成两个区域的,首先是它赖以发家的凉州各郡。

    中国工业技术的不断改良,工业人口的不断增多,农牧业的生产已经远离这块地方很久了。很多农副产品都需要从外部的激发地方运过来才行。而他们所生产的工业品价格,却因为产量的不断提升而迅速萎缩,再加上他们本身就是原始产品的加工者,而在这一时空当中,商贸利润的大部分都掌握在贩卖者的手中,所以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并不一定给他们带来足够多的财富,这一点无论对于工人还是老板都是一样的,然而老板终究在资本上是稍显富裕的,所以工人们在这方面就要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于是乎,几个老工业基地的工人们都开始过上了比较贫苦的生活,他们虽然拼命的工作,本着当初的劳动创造财富之类的原则。找出了大量凉州区需要的轻工业品,但如今他们的生活却并不如刚刚起步的那几年,那么风光,甚至有很多家庭都已经做起了吃老本的艰苦生活,若非有一些大公司的原始股票握在手中,恐怕他们早就已经饿死了。

    但即便如此,老工业区的艰苦状况还是引起了大本营的高度重视,经过连续多次的激烈讨论之后,政策倾斜的力度也开始向这边加大,但是这一招显然缓不济急,尤其是在唱的市场观念的,凉州体系政策倾斜的力度越大,越意味着这里很有可能不是一块经济繁荣的地区,那些资本也就会很快的远离这里,转移到其他更具有潜力的地方。

    当然,这所谓的潜力地区,并不包括他县中部的另外一个文化分区,那就是在西汉时期就已经被实际控制的西域都护府。

    新余地区的问题主要在于人口太过稀少,环境承受能力太差,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虽然这里的矿产资源令人艳羡,但开采难度比较大,甚至连勘探难度都非常之大,就不要说被拿出来加以利用了。

    更何况苏宁已经把这里当作成统治区域的核心,他可不希望腹心地带的矿产资源被过早的开发,那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可持续战略储备。

    虽然土地沙化问题,因为暮雪,仙人球之类的东西被疯狂种植,而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腾讯木业的发展也需要人才的支撑,更需要人口的基数,所谓在这一带开展的农牧业也并没有太好的收益,尤其是苏宁在西部边境打了几场胜仗,扩充了好几千里的地盘之后,那里的廉价羊毛和肉制产品已经对这里的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至少那里低廉的价格是他们所不能比的,再加上便捷的交通,让西边的农牧产品可以轻松的进入东边的市场,就更加让他们这群处在中间地带的人,陷入到了生产发展的困境之中。

    另外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是,两个中部塌陷的地区都共同面临着的,那就是治安状况的迅速恶化,首先是西域都护府附近的那些故有国家和游牧部落,他们在一开始投降大汉朝的时候,就是本着虚伪的心态去的,所以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一定就会为大唐王朝制造一些混乱。而老公也去,附近的治安问题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因为河西走廊的另一侧始终面临着游牧部落的威胁,而那些生活贫苦的工人,也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而制造出了一些特别属于文明社会的治安状况。

    这一点是苏宁的那些部长们显然没有想到的。而且他们在这方面的处理经验也显然不够充分。

    再加上现在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控制区域的西部边境一带,以至于内部的治安力量也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充足,所以这一代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甚至就连刚刚归附的关中和并州地区都没有这一带混乱。

    于是这也顺理成章的引起了苏宁的注意。甚至她还专门为此而制定了一系列的崭新政策,希望扭转中部塌陷的经济困局。

第465章 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塌陷—3() 
只是这些崭新的政策实在充满了换汤不换药的味道,让人很难对它们的效果,产生过多的希望。

    首先,苏宁决定继续在中部地区修建大量的道路,用基础设施投资来增加普通百姓的收入,同时,他也已经命令舰队出海在东南亚的岛屿上开始种植橡胶至于橡胶树苗,则由它在系统商店当中购买,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蒸汽机的技术需要,因为没有橡胶,就很难解决气缸的气密问题。

    第二个措施就是鼓励科技的研发,希望能用这一点来为技术产品的输出,找到更多的商业噱头。

    第三个措施就是丰富一下本地的文化特色,希望借助怀旧的情怀,让那些已经开始在其他地区进行广泛投资的老家后门,也将他们的注意力想回撤一点点。

    那这三个措施真的如同他所预期的那样,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最为严重的就是第二条,虽然开展了很多技术上的创新研发,但不幸的是,由于资本已经集中到了东西两端,所以他们在人才争夺上已经占据了强大的优势,中部的两个地区,同时也因为人才过于集中,而自身出现了一些向外输送人才的需要。但这个过程并没有被很好的控制,以至于大量的人才其实是以流失的形式,来到了东西两端的迅速发展区域。

    在这里刚刚建立起来的工商制造业,虽然并没有凉州体系核心区域的健全部门,甚至连熟练的机工都很少,以至于核心地区的熟练技工在这里都能拿上他们师傅的师傅的工资。但这样的情况很快就有了改善,尤其是那些投资设厂的商人。你把那些贩卖商品获得的利润全部投资进了生产环节当中。

    毕竟在以前的时候,凉州体系的大多数生产部门都控制在苏宁的手中。这让他们拥有说一不二的定价权,于是这些私下贩卖货物的商人,就萌生了自建生产工厂的想法,当然在一开始的时候,这种想法距离实际建设还有很远,但随着领土的不断扩张,海外贸易的迅速加剧,凉州体系控制的各大公司已经无法满足海商们的需求,这就给了商人们以更多的生存空间,于是便有了疯狂的建厂行为。

    苏宁对这一点显然也是疏忽防范的,尤其是那些印度的小邦国们,在鱼梁洲体系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之后,便开始大规模的聘请相关的人才。

    而他们手中掌握着从奴隶那里剥夺来的巨量财产,这让人才的价格迅速飙升,以至于让手握大量白银储备的苏宁都有些猝不及防。

    凡此种种,都让苏宁的第二项措施显得毫无用处。

    而他的第一项措施竟然也被人带上了劳民伤财的帽子。

    在做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行为,是苏宁凭借自身强有力的白银储备而推广开来的,大量的建材和人力,都是从周围购买和聘请而来。当然,本地人在这一过程当中也得到了很多经济上的实惠,但是,她们的收入虽然提高了,可是物价和各种成本却也在跟着提高。

    更让他们感到愤怒的是,这些道路在修建成功之后,那些呼啸而过的车辆,却把物资运到了更加遥远的东方。

    是的,东西方的物产有着巨大的差异,这让它们在商业上有着巨大的互补优势,疯狂的贸易额也因此而产生。

    但中部地区却没有因为这种疯狂的贸易行为而受益。

    来自西方的东西往往带有浓厚的西域特征,无论是矿产,还是各种具有文化特色的收藏品仿制品,甚至简单的食物和衣服。都能够给西域都护府本地的各种商业产品带来严重的挤压。

    因为它们本身的产量就小,没有足够的人口参与到相关的产业当中来,这让它们在市场上没有太高的知名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