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舌明士 >

第18部分

毒舌明士-第18部分

小说: 毒舌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氏和林士修更是撇着嘴角,不以为然,能叫哑巴开声,那可真是得神仙显灵了。

    杨氏和林士通闻言,亦是心灰意冷,轻叹一口气,低下了头,心疼地看着身边的林复声。

    伴随着周围人的各种情绪,各种议论,李嫣儿沉不住气了,气乎乎地道:“爷爷,哑巴怎么可能说话呢?”

    “唉!天意如此。”李夫子唉一声,转身欲走。

    正这时,于嘈杂的议论声中,竟传来一个不一样的声音。

    “先生。”

    嗯?

    哪里来的声音?

    众人的议论声戛然而止,四周突然变得静悄悄鸦雀无声。

    村人皆为好奇地四下寻找,这个声音稚嫩却很沉稳,清澈如水,从容镇定。

    “哈,爷爷,哑巴说话啦!哑巴说话啦!”李嫣儿离得林复声近,听得很清楚,也看得很清楚,刚才那“先生”两个字,就是林复声小嘴一张一阖之间,发出来的。李嫣儿兴奋地雀跃起来。

    林士通,杨氏,林士修和许氏也都离得很近,听了个真真切切,看着原本不会说话的哑巴,竟然开口发了声,而且这声音是如此的好听,咬字是那般的清楚。一时间,大张着嘴巴,反到变成了哑巴。

    听到这一声“先生”,李夫子更是欣喜,豁然转身,一双周围布满皱纹的眼睛,竟渐渐变得炯炯发亮。他微微弯着嘴角,稍显怀疑,是否自己太喜爱这孩子,出现了幻听?“方才,可是,你在唤老夫?”

第三十四章 师生问答() 
伴着众人震惊的目光,林复声只淡淡地抿然一笑,向李夫子深鞠一躬,恭敬道:“夫子德高望重,小子敬仰已久,望夫子不嫌小子无知,收为门生。小子必当虚心受教,定不负夫子所望。”

    四围村人听了林复声这番文邹邹听也听不懂的话,一个个大张着嘴巴,发出一片惊愕。

    听错了吧!怎么可能?

    不会的,哑巴怎么可能说话呢?

    这,这,这难道真是神明显灵?

    林士修和许氏更是不敢相信,觉得自己是在做梦,拼命地摇晃着脑袋,清理着耳屎。这不可能,哑巴不可能说话的!

    可事实就是事实,这不是做梦。

    林士通和杨氏当真是喜出望外,蹲身下来,二人紧紧抱住了儿子,激动得热泪盈眶。

    杨氏更是喜极而泣,“复声,你,你终于可以,开口说话啦!呜”

    “儿子不孝,让爹娘担心了。”林复声抬起小手,在父母的脸颊上轻轻拭去泪水。看着他们又惊又喜的模样,盈盈笑着。

    这真是天赐的美玉与我啊!李夫子此时,显得比林士通夫妇都更为狂喜。此子突然复言,这,这,这难道,真是天意如此,他是来助老夫了结心愿的?

    李夫子强压着内心的激动,迈步上前,笑看着林复声,频频点头。“嗯,好,好啊!这哑童复言,还能说得如此流畅清晰,将来定可成气候。呵哈,这当真是贵人语迟呀。好,好。”说着,李夫子是笑得合不拢嘴。隔了半晌,停了笑这才接着问道:“你今年几岁年纪啦?”

    “小子今年五岁。”

    才五岁,李夫子内心有一种难掩的畅快,点头笑道:“年方五岁,夫子到想问问你,蒙学之书,可有读过一些?”

    “小子在家中闲时,曾在祖父的教导下,粗读过几本。”

    “好,那我来试你一试。”李夫子手捻着银髯,想了想说道:“王戎简要,裴楷清通。此乃蒙求中第一句,它的下句是什么呀?”

    林复声微微躬了躬身,从容笑道:“答夫子话,它的下一句是: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李夫子点点头,继续问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此乃神童诗中首句,它的下一句又是什么?”

    “它的下一句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林复声说罢直了直腰,显得很是自信。

    “混沌初开,”

    “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

    “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哈哈哈,好,好!”李夫子问的高兴,便也不再光捡着首句问了。捻着胡须,想了想,道:“无功食禄,谓之尸位素餐;”

    林复声小手一背,扬头答道:“谫(jian)劣无能,谓之行尸走肉。”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

    “譬如登高,必自卑。”

    李夫子越问越高兴,不觉竟问了足足半个时辰,林复声皆是对答如流。李夫子大为吃惊,这小小的孩童,竟对这么多书,都能熟记于心,真是不简单呐。

    而李夫子这每次发问,许氏和林士修则在一旁,暗自祈祷着,对不上,对不上,对不上,而每一次,都令二人大失所望。二人心中也不由得揣度,这哑巴的学问,当真是林老爷子教的?

    周围的村人更是脑袋齐刷刷的,一会儿看李夫子,一会又转过去看林复声。看二人一问一答,虽是完全不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却也是感觉挺热闹的。

    这村里头一直瞧不上眼,总被众人遗忘在旮旯里的林家小哑巴,不仅开口说了话,还能一开口,就与这出了名儿的李夫子,对答如流。

    也不知道,这林家究竟在大年初一的时候,烧了多高的高香,才换来的如此好运。

    “哈哈哈,好,好,好啊!”李夫子又问了一阵,笑得脸上皱纹都多了几条。连连称好,他那张满是皱纹的脸上,登时洋溢起多年来,难得一见的喜气和满足。

    “爷爷,你这是要收了小哑巴吗?”李嫣儿一时改不了口,仍称林复声为哑巴。

    “如此璞玉,老夫自然是愿意收咯。”李夫子捋着胡须,微笑地道。

    林复声闻言大喜,当即跪地,拜李夫子为师。

    林复声刚穿来的时候,才一岁多,这时隔几年,也早就习惯了古代这种跪地叩拜的规矩了。逢年过节要拜神仙祖宗,有个什么长辈生宴之类的,还要跪长辈,不听话挨训时,要跪父母。总之,那膝盖就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样。

    入乡随俗,若要在古代活得下来,这跪,是一定要学的。更何况,林复声志在高中状元,从此踏上仕途之路。一入仕途,若还不习惯行跪礼,那岂不是脑子里有坑,自寻死路嘛。

    虽说,这次拜师有些仓促,既没拜圣人,也没有奉茶。不过李夫子似乎对此传统拜师礼数,到并不十分在意。只是在接受林复声叩拜时,乐得银色的胡须都是抖动个不停。

    直到林复声拜了师,村人这才好像大梦初醒一般,这林家的哑巴,的的确确是真得开口说话了。

    许氏眼见自己的儿子不能跟着李夫子蒙学,心中不服气,抽了两下嘴角,眼珠转了转,喃喃道:“哟,李夫子那儿的束修那么多,可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家给得起的。我看哪复声这师,拜了也是白拜。”

    李夫子一怔,随即道:“老夫历来所收的束修,全凭学童家中方便。多则多收,少则少收。从来没有定下个数目。至于,之前有些什么误传,老夫到也无须向何人解释。”说着他轻轻一拍林复声的肩膀道:“复声乃是老夫于一众求学童子之中亲自选出,又是老夫的关门弟子,老夫日后待他定与我亲孙女儿无异,将毕生所知倾囊相授。哼,束修?”李夫子轻哼一声,微眯了眼睛,瞥一眼许氏,显得十分藐视,“老夫家中,并不缺少此等身外之物,到也不稀罕。”

    林士通与杨氏相视一眼,本以为夫子能收了自己的儿子,就已经是大幸之事,可如今看来,李夫子言下之意,似是连束修都不收,反到叫二人,心中愧疚。

    “夫子的意思是?”林士通试探着问道。

    李夫子笑了笑,道:“老夫能得到复声这样的学生,也是老夫之幸。你们日后,不必再提束修之事。老夫免了他的束修便是。”

    “呵,这,这怎么使得”李夫子竟如此爱惜自己的儿子,连束修都免了,杨氏感激地差点儿又落下泪来。

    林士通更是大喜,当即不知如何言谢,便给李夫子深深地鞠了一躬,道:“夫子当真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哪”

    李夫子笑着扶起林士通道:“诶,不必,不必。老夫到是还有一事要提。”

    “夫子有何要求尽管提,只要我林某人能办到的,一定办。”林士通拍着胸脯道。

    “呵,并非什么要求。只是复声天资聪颖,老夫欲好生教导。故而,想留他就住在草堂,日夜传道解惑,好令他早日成才。”

    李夫子这一番话,更是令围观之人震惊,令许氏嫉妒。束修不收也就罢了,这李夫子难不成,还要帮别人养孩子?哑巴住在草堂,吃的用的,岂不全是夫子家里的。这等好事,怎得我家中儿就遇不上呢?真是夫子瞎了眼,老天瞎了眼,全天下的人都瞎了眼。

    听了李夫子的话,林士通和杨氏哪有个不乐意的,林复声自己也是十分高兴。

    蒙学之事定下之后,林士通一家三口,在一众村人艳羡的目光下,将李夫子直送出了村口。这才欢欢喜喜地回家准备,准备林复声去草堂的所需之物。

第三十五章 李夫子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回家后,林士通将林复声终于能开口说话的事儿,跟老太太王氏说了,还说李夫子收了林复声做学生。老太太听得甚是高兴,一来欢喜,哑巴孙子终于不再哑巴,二喜是孙儿蒙学都不用花钱,这可是给家里省下好大一笔开支呢。

    老爷子也不知啥时候,已经站在屋檐下,似是听到了林士通的话,高兴地咧着嘴一个劲儿的笑,也不知他是为谁高兴,是林复声,还是林士文。

    林士修和许氏回到家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闷声不吭,耷拉着脑袋,架着林得中就回屋去了。回到屋里,也不知在对林得中训诫什么,总是时不时地,从屋里传来林得中的哭喊求饶声。

    这天晚上,杨氏一直眼圈儿红着,可脸上却挂着笑。一边给儿子林复声准备衣物,一边不停地嘱托,“你去了李夫子家,一定要乖巧听话,闲时,就帮着夫子多干些活儿。夫子年纪大了,收你做学生,你当知恩图报才是。知道吗?”

    “嗯,娘,我知道。您放心吧。”林复声坐在小凳子上,看着母亲杨氏点头应道。

    杨氏现在对儿子的声音,那简直是着了迷,每听到一句,都会不由自主地心头颤动,感动地就想哭。“呃对了,夫子的孙女儿嫣儿,年纪比你还要小,你是哥哥,可要让着她啊。”

    “嗯,儿子记得了,娘放心。”

    “还有,你这去了学堂,可不比在家。事事不能只由着性子来,要和其他的孩子好好相处,相互扶持。”

    林复声弯起嘴角,笑了笑,若如此一直嘱咐下去,不知娘亲还有多少话要说的。只怕是从黑夜说到天明,都嘱咐不完的。“嗯,娘啊,儿子虽然年幼,却并不顽劣。您就不必担心了。”

    “唉,你明日就要离开爹娘身边,娘哪能不担心的呀。”杨氏说着眼圈儿又红了。

    林士通朗声笑道:“孩儿他娘啊,咱们复声有本事才能去李夫子那儿做学生呢。你该笑才是啊。复声从小听话懂事,你还不放心他嘛。”

    “是啊,娘,况且,我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回来住一日的。到时候,您让爹早点儿去接我啊,可别忘了。”林复声故意转移着话题。

    杨氏听了这个,才将揪着的心放了下来。十五日,盼儿归来,十五日好比十五年长啊。

    杨氏直收拾到大半夜,才上床休息。

    次日,天刚微明,林复声与家人吃过早饭后,便坐在牛车上,随父亲赶往李村去了。

    牛车开出不远,林复声回头张望,却见林老爷子和杨氏仍旧站在那里,翘首张望,二人不时抬手,轻拭双眼。

    林复声初次离家,叫心疼他的人,怎能不担忧难过。

    经过一路颠簸,牛车停在夫子草堂的山脚下。此时,天还尚早,李村中只偶尔听到鸡鸣犬吠之声,山脚下四周一片寂静。

    林复声跳下车,与父亲林士通话别一番,林士通双眼微红地挥挥手道:“快上去吧,别叫夫子等急了。”

    林复声点点头,拎起自己的一小包行囊,迈开小短腿,一步一步向那隐匿在山间的草堂行去。

    登上百米高的山坡,若是成年人,可说是毫不费力的。可林复声才只有一副五岁孩童的身躯。他拔开层层灌木的阻隔,沿着山坡,努力地攀爬,这才终于来到他向往已久的学堂。

    李夫子的学堂,就建在山中一块稍为平整的地方,四周没有篱笆,却自成一方院落。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