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舌明士 >

第35部分

毒舌明士-第35部分

小说: 毒舌明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宗魁眼见这里大多数人,都同情这个要饭的脏妇人,却无人向着他,只好借坡下驴,收下陈孟二人和胡有人送来的台阶,扭曲着五官道:“是啊,方才汪某是,无心之失。”说罢,为显诚意,伸手往怀里摸去,掏出几个铜钱,笑着上前,俯下身递了过去,道:“给你吧。”

    汪宗魁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跟一个老乞丐道歉的。连他脸上这笑,都是无比的惺惺作态。

    可是,老妇人见到有人竟一下子给了她好几枚铜钱,心想孙儿终于有吃得啦,便对这个刚才还动手伤害她的人,千恩万谢了起来。

    在汪宗魁的表率作用下,陈清与孟知孝迟疑片刻,也掏出几文钱交到老妇人手中。

    “老人家,这个你拿着吃吧!”孙继将他随身带来的食物,塞进老人手中。

    接过食物,老人登时泪流满面,“谢谢,谢谢,你们都是好人啊!”

    蒋文登也拿出食物给了那孩子,“这些给你吧!”

    “谢谢哥哥。”说着,这孩子便迫不及待地大口吃了起来。

    老妇人看着孙儿吃,却不舍得吃自己那份,含着眼泪对几位恩人道:“唉!我们家乡在去年年初的时候,地下的鳌鱼翻了身,房屋也倒了,地也裂出了缝。我们的村子被毁了,我的儿子,儿媳都”

    “奶奶!”

    说着祖孙俩抱在一起哭作一团。

第六十七章 施舍() 
听过老妇人的一番哭诉,一众少年儒生沉默了。

    “嗯,原来如此。”赵中明点点头,他曾听说过这件事。“去年陕西多地地动,至使地面开裂,地流涌出,房屋倒塌,亲人离散,灾民们流离失所。唉!”

    赵中明重重地叹了一声,从身上掏出一两银子,走到老妇人面前,俯身交到她手中,也没说话,只淡淡的点了点头。

    看到赵中明竟然施舍给一个乞丐一两银子,众人纷纷投来膜拜的神情。孟知孝和陈清二人为此更是对赵中明大加赞扬,“中明高义薄云,仗义疏财,真乃我辈楷模。”

    “中明乐善好施,我等当效仿之。”

    说着,二人用鄙夷的目光瞟了一眼,满身散发着穷酸气息的林复声,瞧他满身廉价地摊货的行头,料他这次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拿出钱来施舍给乞丐。

    汪宗魁亦是如此想法,斜勾着嘴角,眼睛眯成一条缝,拿余光瞟向林复声,道:“素闻黄梅县赵家,一向以扶危救困作为祖训,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汪某敬服。赵兄的慷慨之举,必当是我们这些饱读诗书之人,皆当效仿的。”

    林复声对这些人的挑衅只报以轻蔑的一笑,随即起身,来到林士修身边。

    看到林复声奇怪的举动林士修隐隐感到不安。

    “二叔,我们虽是小小农户之家,比不得几位仁兄。但是,我们同为大明子民,理当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身为林家子孙,就算节衣缩食,也当相助这位老人家。二叔,小侄说得可对否?”

    林士修一愣,果然,这小子,你逞得什么能?他微微弯下腰,拉着林复声的衣服,小声耳语道:“复声,你上了他们的当啦!咱们一共才带了多少银子呀?虽说,咱们在黄梅县吃住都不用愁了,可是,万一咱们还要去府地呢?这钱啊,还是能省则省的。”

    林复声根本不理会林士修的话,故作崇拜的道:“二叔,你身上就带了一两银子,要全给了这位老人家呀?”

    “啊?”林士修一愣,暗暗冲着林复声挤眉弄眼,压低了声音道:“我何时说要给她一两银子”

    没等林士修说完,林复声调高了嗓门儿道:“我们林家虽是乡野中人,可是,也有祖训。二叔,你给诸位仁兄说说,咱们林家的祖训吧。”

    啊?谁知道林家什么祖训!“呃,呃”

    “我们林家的祖训和赵兄家的差不多,是能帮一个算一个,即使忍饥挨饿,也要帮助别人。”林复声高昂着小脑袋,大义凛然地道。

    噗——!

    这算是哪门子的家训?也就是乡下的耕夫,才能想得出来这么粗俗的家训。

    “二叔,你这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气魄,才当真是有长者之风啊。”林复声一通吹拍,使得林士修不得不抠抠缩缩地从身上掏出一两银子,讪笑着,极其不舍地交到老妇人手里。

    老妇人是乡野中人,可听不懂那些个成语,反到是林复声刚才那通俗易懂的林家家训,她明白了,顿时感动得一塌糊涂。摸着眼泪,对给她钱的林士修道:“老妇人今日是遇到贵人啦!林老爷,哦,还有赵老爷,都是好人,都是好人哪”

    老妇人没见过什么世面,只知道有人赏钱,还赏这么多,肯定得叫“老爷”。

    赵中明一皱眉头,竟然拿我赵家与这乡野之人相提并论。哼!

    刚才汪宗魁,孟知孝和陈清三人,还为“林家祖训”笑得好像吃了鸽子屁一样,转眼间,见林士修真给了那乞丐一两银子,还被称为是“老爷”,一时间像嘴里飞进了苍蝇,集体闭口。

    想这三人也是殷实之家,在施舍乞丐的事情上,不及赵中明,那无可厚非,可竟连个穷酸耕夫都不如,真是让他们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老幼俩乞丐一路千恩万谢地离开了一天门之后,几个人才穿过一天门,沿山上行。一路之上,是殿就进,遇佛便拜。尤其是汪宗魁,孟知孝,陈清,外带一个林士修,那叫一个虔诚。无论大殿小殿,大佛小佛,都要一个个叩头祭拜,动作那叫一个标准,神情那叫一份庄重。口中念念有词,长篇大论,不知在跟佛祖他老人家唠叨些什么家常。

    从中国的道教,到印度的佛教,再到西方的基督教,还有其他各个民族所信奉的宗教。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信仰,很难说,究竟哪一个才是这世间的真神。所以,林复声虽是相信冥冥中自有某种力量可以主载万物,却并不笃信哪一尊神,哪一教。

    比起拜佛求功名,他更相信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此次难得来到东山五祖寺,他更多的,是想游览这山间景致。

    众人上山的目的不同,有的志在拜佛,有的意在游览风光,有的只为考前散心,于是,步调始终无法保持一致,几个人渐行渐散,最后,干脆各走各的,只约定晚些时候,在山下一天门相聚。

    脱离开几个招人烦的家伙,林复声与孙继,蒋文登两位谦和学长一路游山玩水,吟诗作对,到也是难得的放松。

    三人观赏过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再过经过真身殿,便来到七重偏殿。

    七重偏殿主殿东侧有松柏堂,延寿庵,及第庵,佛殿,客堂,斋堂等,西侧有长春庵,娘娘殿,方丈室,监院室,库房等。

    三人到此处时,已近正午,商议之下,便欲在此用些斋饭,然后,再行游览。

    寺中斋菜,清淡少油,到是适合清肠。林复声昨晚一顿油腻,也正好借机清理一番。

    “自从去年陕西大灾,流落到此的灾民,也越来越众。若是他们流落至寺中,还请方丈大师,尽量相助啊。”

    “出家人自当以慈悲为怀,心系天下生灵。赵施主能以天下之忧而忧,帮助穷苦之人,佛祖一定会保佑施主的。”

    “那么,灾民之事,就拜托方丈大师啦!稍后,在下自会派人往贵寺中捐香油的。”

    林复声寻声看去,正见赵中明与胡有仁与一位身披袈裟的大师相谈。

    嗯,这个赵中明,还真是个有良知的纨绔哥儿啊。

第六十八章 黎明前夕() 
拜佛的拜佛,算命的算命,苦学的苦学,或许还有钻研如何作弊的。

    总之,赴县参加童子试的学子们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为各自的前程做最后的努力。

    从五祖寺归来后,休息了一日,林复声便迎来他期盼已久的大日子。

    开考的一天终于到来了。

    黎明前,县城里人头攒动。平时一直闷在客栈中苦读的赴考学子,此时纷纷走上了街头,赶往县衙附近的集市。

    原先的集市被改造成一个临时的考场大棚。考棚坐北朝南,于南面开两道辕门。门前有衙役把守,负责检查赴考学子的携带之物,是否合规,有无夹带作弊。检查之严格,完胜机场安检,可说是毫无**的检查。

    穿过辕门之后,学子们的身份还要进行审核,确认无误,方能进入考场。

    林复声与同住在赵家的几个学子,于黎明前夕,穿戴洗漱好,各自整理好参考物品,包括笔墨纸砚,书生证明和一些食物,聚在赵家门外。

    人基本上都到齐了,只有林士修还未到。众人在等候之余,相互祝福一番,随便聊聊。

    说话间,也可以注意到,每个人都带了不少的东西,行囊一个比一大。唯有林复声一人所带之物甚少。一个很浅的小竹篮儿,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里面只有笔墨纸砚,和书生证明,其他什么都没有。

    见状,孙继和蒋文登二人不禁关切道:“哎呀,复声为何只带这些东西?”

    “是啊,复声弟,你只带这些远远不够啊!”胡有仁看着林复声的行囊说道。

    还未等林复声回答,陈清勾起嘴角讥笑道:“初次赴考既无经验,为何不早早请教我等。自命不凡,可是要吃亏的。”

    “你可知此时正值二月初春,早晚天寒。你连保暖之物都不带,去了可要冻得手僵,无法写字的。”孟知孝讥嘲道。

    “还有,你可知此场考试要考一天,不带食物,去了岂不是要饿晕在考场吗?”陈清继续奚落萌新考生林复声,以此体现自己经历多次考试的优越感。

    闻言,林复声淡然笑道:“多谢各位仁兄的提醒。不过,需知寒冷与饥饿可使头脑清醒。况且,小弟答卷无需一日,半日足矣,何需食物?”

    “半日?!你真是”

    “实在是狂妄之极!”

    狂徒!赵中明对此,只白了林复声一眼,给他下了这么个定论。

    正这时候,林士修从门内出来了。

    只见他面显憔悴,眼袋发黑,佝偻着身子,一副没有睡醒的模样。看他手里提的东西倒是很全,满满一大篮子,除笔墨纸砚,书生证明之类外,还带了张保暖的薄褥,和各种食物。

    众人见林士修出来了,也没有太在意他的神色。只是随口责备了一声,因何来迟,便匆匆往考棚而去。

    这家伙不会又晕考吧?!

    “二叔你没休息好吗?”

    “复声,二叔好像又病了,浑身发冷,没劲儿,腿软的走不动,连眼睛都抬不起来。想是病了,要不我就”

    “二叔,那支金丝楠木兔毛笔,二叔是要让给小侄了吗?”

    “呃”

    “二叔既然来了,就还是去试试吧!”

    一行人来到考棚前,此时天边已经出现了一丝红光,将整个黄梅县印成了粉红色。

    数百名学子的表情各异,有的泰然自若,云淡风轻,有的焦灼如热锅上的蚂蚁,有的打瞌睡,有的与旁人聊天,有的摇头晃脑闭目养神,有些甚至是口中念念有词,像是在念什么必中咒语。总之是,千姿百态各有不同。

    “呀,这不是汪兄嘛,你怎么在此啊?”

    孟知孝突然发现,人群当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汪宗魁。

    陈清与孟知孝立刻笑容满面的迎上前去与之热情攀谈。

    “哈哈,汪某特意来送诸位进考场啊。”说着,汪宗魁微微抬了抬下巴,有种身处峰峦之巅的感觉,飘然摇着小扇道:“顺便也回忆回忆当年,汪某考中案首时的情景。”

    闻言,陈清喜笑道:“哈哈哈,有汪兄这位当年的案首在,我等沾了汪兄的才气,岂有不中之理。”

    “二位仁兄皆有大才,此次定能高中。”

    如此这般,汪孟陈三人,聚在一起相互吹捧,互相恭维,淡笑风声,欢乐的不得了。

    而此时的赵中明却并不大理会旁人,自顾自的站在人群中,好似若有所思。偶尔听到了什么可笑的言论,只是勾起嘴角,报以不屑的神情。

    林复声闲来无事四下张望,偶尔瞥一眼旁边的二叔林士修。发现他竟然在瑟瑟发抖。可是,若说是冻的,在他的额头上却渗出了颗颗汗珠。

    “二叔,你冷吗?”

    林士修面无表情,僵硬地回道:“不,不冷。”

    呼,考个试而已,晕成这样,古今中外也真是没谁了。

    正这时,只听辕门处衙役一声高呼,要过安检了。

    登时,辕门以外人流涌动,数百名学子纷纷向辕门移步,场面何其庞大。

    然而学子之中,也有异类。有一个人,身着青衣长衫,身材瘦小,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