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黎明 >

第14部分

乱世黎明-第14部分

小说: 乱世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边,祖氏家族的人坐在一起也在讨论着,本来这双袁不来,这辽东就是他们祖家的天下,可是这一来,虽不至于怎么样,但是权利总归受到了限制,两人都在辽东是很有声望的,尤其是袁可立,想到这,祖大寿的眉头是皱到了一起,而祖大寿的堂弟祖大乐则说道:“大哥,烦恼个啥子勒?趁他们现在还在半路上,我们派人把他们给。。。。。。。”说着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祖大寿听完,大骂了一顿,最后也是不了了之,通知所有人做好迎接准备。

    另一边,经过一个多月的审查,阉党余孽尽皆被查出,锦衣卫把名单叫给了崇祯皇帝,崇祯看了看,把几个觉得有才干的名字划去之后便交给了锦衣卫,最后由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联合进行审判,最后和历史上的处置一样,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而对于各地建的魏宗贤的生祠,最后在崇祯的建议下修改成忠烈祠,凡是为大明做出贡献的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还是士兵死后都可以进入忠烈祠,永享大明香火,而另一方面在忠烈祠隔壁再建一个汉奸祠,凡事做出对大明不利的事情的人死后就进入汉奸祠供万人唾骂,而对于汉奸这个词崇祯也给大臣们做了解释,便是投靠敌对势力,以及对敌对势力入侵提供帮助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他本人要受万人唾骂,而且他们的祖先也要一起进去,遗臭万年!这个建议受到了文武百官以及大明所有将士的拥护!

    但是另一方面,杨鹤审查的结果已经到了崇祯的手里,情况不容乐观,那边的百姓早已经是饥不果腹,虽然还不至于出现人吃人的地狱般的情形,但是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也只是时间问题,而杨鹤刚到的时候,刚好遇到了王嘉胤起义,而紧接着高迎祥也在安塞起义,自号闯王。其后sx各地纷纷有饥民跟进,几乎遍及了sx各地。这个报告和兵部的报告以及锦衣卫递上来的报告一致,而且锦衣卫的报告中还提道:“事态恶化的原因主要是当地的官员敷衍了事,因此导致了各地起义犹如星星之火,最后形成了燎原之势。”当然最根本的原因崇祯也知道,还是因为这吏治以及利益问题啊。

    朝廷上,崇祯问有无人敢赴sx消灭叛乱,安定百姓,结果昔日的文武百官个个默不出声,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最后也就孙承宗出列请愿愿往sx崇祯很是失望,便让他们推举个人出来,结果一个个就热情推荐让杨鹤干好了,反正他都已经在那边了!崇祯很是无奈,看来这和历史上的发展没两样,可是令崇祯郁闷的是为什么这个叛乱提前了一年?晚个一年朕也好安排啊,最后崇祯也不辜负众望,罢免原来的三边总督,任命杨鹤为三边总督,主管政事,主要是安抚百姓,招降叛军的工作,另外任命刚到的洪承畴为延绥巡抚,主要负责剿灭叛军的工作,崇祯皇帝给他们二人的指示是能招降的就招降,不能的直接杀,另授予洪承畴临机专断之权,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刚到京城的洪承畴连皇帝的面都还没见便被直接升职,带着崇祯皇帝的期盼以及户部筹备的银两和粮草出发前往sx因为农民起义的提前爆发,使得崇祯认为现在开始历史不是改变了,会不会还是还是自己熟悉的历史了?摇了摇头,整理了思绪,便召见了到京的曹文诏同时吩咐召见三位内阁和吏部尚书王永光一起前来。

    “卑职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曹文诏见到崇祯皇帝,恭敬行礼。

    崇祯注视了这个史称大明第一良将的人,果然不一样,和卢象升的感觉不一样,卢象升是文人气质中透露着一股刚毅,柔中带刚,刚中带柔,一股浓郁的儒将气息,而曹文诏则不一样,就是一股十足的阳刚气息,和周遇吉又不一样,曹文诏的眼神之中除了刚毅,果敢,一往无前之外,还透露着睿智,整个人看着沉稳的感觉,给人以安全感,真大帅也!崇祯心中感叹。

    “爱卿快快请起!赐座!”崇祯道。

    也在这时候,其他几位大臣到来,走了流程,崇祯赐座,然后按各自的职位做好,都很好奇崇祯皇帝召见他们所为何事。

    崇祯看了看重人道:“现如今两位袁大人入辽,对于辽东朕是放心了,而现在,sx出现叛乱,朕担心这帝国的北面蒙古人会趁机来给朕捣乱,所以朕想安排两个人,坐镇这北疆,这武的方面朕打算让曹爱卿前往,至于这文的方面,诸位爱卿给朕举荐举荐!”

    曹文诏听到这大吃一惊,陛下这是让我坐镇北疆?一下从一个游击升到封疆大吏,这。。。。。。。曹文诏有点不敢相信,而其他几个除了孙承宗,其他人对于曹文诏不是很了解,于是孙承宗不得不出来,肯定了曹文诏的才能,因此众人才认识了这个大明的名将,无不感叹我大明真是人才济济。众人又讨论了一下,最终还是首辅施凤来出来道:“老臣推荐王在晋!此人也曾经略辽东,而且和蒙古人关系处理的很好,臣觉得非他莫属。”

    孙承宗想了想,虽然此人和自己的政见不和,但确实是有才能,处理蒙古问题方面确实非他莫属,因此也附议首辅的提议,王永光看过他的个人资料,因此也是附议,而徐光启压根不对这个感兴趣,既然大家都说他有才,那他也就跟着附议,崇祯想了想,上次驳了施凤来一次,这次再驳肯定不好,而且这么多人都同意了,自己也不好说什么,要团结嘛!于是便道,既然如此,拟旨:“封王在晋为宣大经略,主掌政事,封曹文诏为宣大总督,主掌军事!这大明的北疆就交给你们了!”

    曹文诏愣了愣,反应了过来,叩头谢恩!之后崇祯便召来王在晋,熟悉后也满意,顺便请了各位大臣一起吃饭,跟着探讨了sx叛乱的事情,曹文诏和王在晋也知兵事,因此给的一些建议也都很中肯,崇祯让王承恩记录好然后给洪承畴送去以供参考。饭后散会,曹文诏和王在晋分别告退前去准备,其他几位也分别告辞,崇祯出殿望着雪花飞舞的天空,心里还是不太安心,唉!这历史是否还是自己原来的历史呢?名臣良将,良帅都提前安排了情况能好么?这大厦的基建已经腐蚀严重,自己是否能修补好?崇祯心里也迷茫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章 喜事() 
崇祯怀着忧郁的心情,一个人前往皇后的住处寻求安慰,很快来到了坤宁宫,今天的崇祯突然注意到了这坤宁宫的人不管是侍卫还是宫女,都有一股掩饰不住的喜意,个个行礼之后都是掩着一股笑意,怎么?今天有什么喜事吗?崇祯心里想着。

    进了房间,只见巧儿正在和皇后说着什么,很是投入,很是开心,于是崇祯便敲敲靠了过去,突然崇祯大声道:“你们在说什么呢?说出来也让朕乐呵乐呵?!”

    “啊!”两人同时发出惊呼!赶忙行礼。

    “臣妾参见陛下!”

    “奴婢参见陛下!”

    “都平身吧!”崇祯笑着道:“怎么?什么事这么开心啊?”

    巧儿看了看崇祯皇帝道:“陛下!还是让皇后娘娘跟您说吧!奴婢先出去做事了!”说完便笑着告退了,崇祯见她出去了,便上前拥住皇后,道:“来!宁儿!给朕说说!”

    周皇后没有回答崇祯的话而是幸福地道:“陛下怎么突然这个时间来臣妾这了?而且也不让王公公通报一声,门口的侍卫也和宫女也真是,都不来通报!”

    “呵呵!朕让王公公办事去了,朕是临时想过来的!门口的侍卫和宫女别怪他们,是朕让他们别通报的!好了!赶紧告诉朕什么喜事?”说着还在周皇后的脸上轻轻吻了一下。

    “陛下!今天臣妾突然觉得不舒服,便让御医来检查了一下,结果御医说。。。。。。。”说到这周皇后突然不说话了。

    “说啥?”崇祯一时没反应过来。

    “御医说臣妾有喜了!”周皇后娇羞的道。

    “哦!有喜了!啥有喜啊?”崇祯还是没反应不过来,这不怪他,之前是个**丝连个女朋友都没有,一下没反应过来也理解。

    “就是臣妾有身孕啦!臣妾怀有龙种啦!”周皇后突然怀疑崇祯的脑子是不是摔了之后有些事情变的迟钝了!

    “什么?你说什么?!”愣了一秒后突然大喊道:“你是说朕要当爹了吗?!”崇祯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做梦,朕要当爹了?

    “是的!陛下!”周皇后娇羞道。

    “宁儿,你拧拧朕的胳膊”崇祯突然道。

    “啊?臣妾不敢!”周皇后面露尴尬。

    “朕让你拧你就拧!”崇祯假装生气道。

    “啊!好痛!”崇祯大吼:“哎呀!宁儿!你不用这么用力吧?!不过这么疼说朕不是在做梦!朕要当爹了!哈哈!”崇祯笑的很开心!在之前的世界自己是个孤家寡人,陪伴自己的也就是五指姑娘,如今自己不仅有了三个如花似玉的媳妇,现在还要当爹了,他能不开心吗。

    周皇后被崇祯皇帝这一吼吓了一大跳,以为自己用力过猛把崇祯皇帝弄生气了,不过看着他大笑的样子,想想自己是多虑了!

    “啊!”周皇后发出一声尖叫,这回门外们有人冲进来,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所以没有出现之前的尴尬场景,周皇后定神一看,自己被崇祯皇帝横抱了起来,不由得惊呼:“陛下!小心!小心!”

    “对!宁儿说的对!朕要温柔些!免得动了胎气!”说着抱着周皇后走到床边,轻轻放下,之后便是一阵狂吻,以表达自己对她的爱恋,直到两人都开始喘气停下,周皇后娇羞的道:“陛下!臣妾现在几个月内不能侍奉陛下!陛下今晚就去袁贵妃或者田贵妃那吧!”

    “不!今天朕哪里也不去!今晚朕就拥着宁儿睡!”崇祯温柔地道。

    “陛下。。。。。。。”周皇后有些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突然,门外传来声音道:“陛下!王公公求见!说是有紧急事件要求见陛下!”

    崇祯听了!不舍的放开周皇后道:“等着朕!朕去处理下便来!”心里却道:“不会sx或者辽东有变吧?!不至于吧?”

    “嗯!”周皇后乖巧地点头道。

    忐忑地走出门外,之间王承恩跪在地上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徐大人来报,新式筑炮法研制成功了!恳请陛下前去查看!”

    崇祯听了松了口气,之后不由大喜道:“走!立刻摆驾!”说着便往工部而去。

    到了工部,徐光启亲自等候崇祯皇帝,见皇帝来了,赶紧跪拜行礼:“老臣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以后见朕爱卿就不用跪拜了!行礼就行了!朕赐你这个权利!”崇祯开心道。

    “老臣谢陛下!”徐光启得到了这样的恩赐自然也很开心。

    “炮在哪里!朕看看!”崇祯急不可耐道。

    “陛下!老臣带你去看看!”徐光启道,接着便带崇祯皇帝前往筑炮的地方。

    经过几个拐弯之后,崇祯头都快转晕了,终于看到了几门在做好的炮放在一边,崇祯满意的点点头,你们是怎么做好的?

    徐光启道:“主要还是一个老工匠想到的,老臣把陛下的想法跟他们讨论之后,一个老工匠便结合了陛下的想法,再根据自己的经验做了出来!”

    “哦?快请来朕瞧瞧!”崇祯开心道。

    很快!一个老人便被召了来,不过明显看出他过度紧张,整个人都发抖,连说话都不太利索:“草民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你是我大明的大功臣!不要紧张!”崇祯走过去,亲自扶起了这个发明了铁模铸炮的大工程,弄的老人更紧张了。

    “老人家!能和朕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吗?”崇祯温和的道。

    看着慈眉不善的皇帝陛下,老人渐渐地平复了激动的心情道:“草民也是根据陛下的想法再参考做农具的经验总结一番后便以铁为模,铸炮时,先将铁模的每瓣内侧刷上两层浆液。第一层浆液是用细稻壳灰和细沙泥制成的;第二层浆液是用上等极细窑煤调水制成的。然后,两瓣相合,用铁箍箍紧、烘热,节节相续,最后浇铸金属熔液。待浇足熔液,冷却成型以后,即刻按模瓣次序剥去铁模,如剥掉笋壳一样,逐渐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内的泥胚胎,膛内自然雪滑。”

    崇祯听了之后,满意的点点头:“因为有了你的新式筑炮法,以后火炮必定能成为战争之神。鉴于你对大明的巨大贡献,朕要好好表彰你,朕赐你千两白银,封为战伯!”

    老人听了崇祯皇帝的话感觉自己像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