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黎明 >

第189部分

乱世黎明-第189部分

小说: 乱世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kercke,catwijck,zeeburch,kemphaen,salm)还有让那个什么刘香也派些船一起绕到北面去进行登陆,把一切能抢的都给我抢了!”

    “是!长官!”士兵应声领命。

    “另外派人去厦门、金门、烈屿、鼓浪屿及附近村落每周提供25只猪、100只鸡、25头牛,如果不按时交付,休怪本长官不客气!”普特曼斯发出一声冷笑。

    “是!长官!”士兵应声领命。

    “最后封锁厦门港!不许任何船只进入,违者一律攻击!让他们变成和他们一样!”普特曼斯说着便指了指那些漂浮在海面上的碎片道。

    “是!长官!”士兵应声领命。

    “好了!命舰队靠岸!狂欢就要开始了!”普特曼斯看着厦门港,嘴角弯起,谈判的第一步终于达成,他相信之后也会如现在这般顺利!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八十章 孙承宗的分析() 
“啪!”一双有力的巴掌狠狠地拍击在桌面上,在巨力的敲打下,即使是质量上乘的木桌也似乎有些承受不住,颤颤巍巍地摇晃起来。

    “大哥!我们杀回去!干他娘的!”郑芝虎也在一旁愤怒地道。

    “大哥!息怒!”郑明则是在一旁劝道。

    “这些红毛番都欺负到咱们头上了!还息什么怒?我也支持!立马回去教训他们!”郑芝豹也在一旁起哄着。

    “损失了多少?”郑芝龙简洁地道。

    “十五艘战船!其中十艘是我们的,还有五艘是朝廷的!”杨耿道。

    郑芝龙点点头,随后道:“那些匪徒剿的怎么样?还需要多少时日?”郑芝龙看向郑之虎道。

    “大哥!你不说还好!一说我就来气,那些匪徒滑头的很,看到我们就溜,又是深山野林的,不好找啊!”郑芝虎愤愤地道。

    “我们没时间在这跟他们耗!这样,你和豹子明日派大军把那一片包围,随后压缩包围圈,他们要是不出来直接放火烧山!我还不信他们不出来!”郑芝龙道。

    “是!大哥!”郑芝虎简洁地道。

    “另外杨耿,荷兰人那边我们要先拖一拖,你派个可靠的弟兄去给荷兰人送交信件,要求他们释放12日扣留的我国商人,并说明他们前来厦门攻击我国船只的原因,能和谈就先和谈,毕竟我们也是老朋友了,一切先以和为贵!”郑芝龙道。

    “我明白,大哥!”杨耿点头道。

    “郑明、陈辉、郑彩你们几个把我们的大军整备整备,还有舰船,随时准备出发和荷兰人作战!”郑芝龙道。

    “大哥!刚刚你不是说以和为贵吗?”郑芝豹这时候插嘴道。

    “万一和谈不成怎么办?要有两手准备!再说朝廷那边恐怕不会就这么算了,兴许会让我们出击!如果到时候我们和荷兰人谈好了,那就让他们配合我们演场戏就过去了,不管如何,这准备还是得做!”郑芝龙道。

    郑芝龙这边在安排的同时,兵部同样也收到了来自福建的急报,孙承宗带着奏疏来到了乾清宫面见崇祯皇帝。

    “陛下!孙首辅求见!”曹化淳躬身道。

    “老师来了?也是!出了这个事!”崇祯点点头,放下手中的奏疏道:“让老师进来吧!”

    “是!”曹化淳躬身,随后便出去了,很快,在曹化淳的带领下,孙承宗进了殿,孙承宗看见在认真批阅奏疏的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随后行礼道:“微臣孙承宗参见陛下!”

    崇祯放下笔,对着孙承宗还了半礼,随后笑着道:“老师来了!坐!”

    “谢陛下!”孙承宗点点头,随后便依礼坐了下来。

    “老师今日来是为了这红毛番之事吧?”崇祯问道。

    孙承宗点点头,看来这军机处也收到奏报了,似乎速度要比兵部还快,自这军机处成立以后,三年来,朝廷上的兵事基本全由军机处处理了,兵部的作用显得弱了许多,不过相比之前无论是效率还是最后的处理结果,军机处明显都要比之前好了许多,加之他本身也是军机处的,因此也就没有说什么了。

    “三年了!好不容易朝廷安安稳稳的过了个三年,没什么大事,除了些天灾等朝廷没办法的事情以外,其他都还算好,朕也睡的安稳了许多,老师你看,朕白头发是不是少了许多?现在看来,这安稳的日子到头咯!”崇祯开玩笑道。

    “臣等愿为陛下分忧,陛下要保重龙体才是!”孙承宗微笑道。

    崇祯点点头,随后问道:“老师!这红毛番怎么突然对我大明进行攻击,对于此事,老师有何看法?”

    孙承宗见崇祯皇帝问了,于是点点头,想了想道:“就两个字!利益!”

    “具体的说说!朕听听!”崇祯饶有兴趣地道。

    “微臣以为这得从天启年间那场澎湖海战之后说起,那场澎湖海战之后,当时的福建巡抚朱一冯在交涉信中提出如果红毛番人愿意退出澎湖并前往台湾的话,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愿意保障福建承宣布政使司至大员间的商业往来;但是实际上当地方官员并没有履行诺言,由于当时朝廷海禁令影响,因此大明与红毛番的公开贸易关系是被禁止的,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理解此点但仍开出空头支票以诱使红毛番方面认同其提议,在这就埋下了一个隐患,再之后红毛番在无法进入我大明港口贸易的状况下,红毛番船只如要进行我大明的贸易仅能停泊在漳州湾周边,并借由协助者将货物运上船只交易,这在本质上为走私行为。当时荷兰人在福建商人许心素协助下勉强从我大明方面获得少许丝织品以及其他货物,不过此贸易模式在许心素被郑芝龙击败之后荷兰人转而郑芝龙签署类似条约,但是在合约中并没有确定每年的供货量,因此红毛番方面的对我我朝的贸易完全受制于郑芝龙的决定。”孙承宗道。

    “许心素?!怎么还有这个人?”崇祯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

    “既然陛下有兴趣,微臣就说说吧,据微臣所知,这许心素在我朝天启年间一度炙手可热,他不但在沿海有着广泛的贸易人脉,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接受了我朝的招安,成了福建总兵俞咨皋的重要幕僚。他是当时整个东南沿海唯一一个和红毛番有合法贸易权的商人,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半官半商的身份自然更吸引红毛番。双方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尤其是在红毛番人侵占台湾后,许心素一度垄断着对台湾荷兰人的“独家供货权”。他每次供应给荷兰人的生丝,通常在二百担以上,每担价格高达一百四十二两。后来在天启七年,郑芝龙率领百余艘战舰,悍然攻击我朝海防重地铜山所,继而又攻击中前卫,奈何我朝水师**,毫无战力,因此落得打败,福建总兵俞咨皋因此被朝廷罢官,被逮捕到京城治罪,许心素也因此失势,最终被郑芝龙擒杀。”孙承宗说完叹了一口气。

    “看来这许心素不过是这郑芝龙发家路上的垫脚石,同时这也是我朝的一个污点呐!”崇祯摇了摇头,随后叹息了一声。

    看了看崇祯,孙承宗继续道:“微臣继续分析,微臣以为红毛番对于这种受制于郑芝龙单方面的贸易状况红毛番方面自然有所怨言,因此他们不断的向郑芝龙提出在我朝港口自由贸易的提案,并协助郑芝龙于前些年年击败当时在东南沿海势力最强大的海盗李魁奇以试图换取在我朝的自由贸易,但是在击败李魁奇后郑芝龙并没有履行约定;这些情报在之前微臣已经去了解确认过了,再说郑芝龙,当时郑芝龙虽然掌握当时这片海域的海上势力,但他的官位实质上并没有决定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权限,另外于崇祯三年三月新任的福建巡抚邹维琏对于郑芝龙等人私底下与红毛番进行贸易也有所不满,因此在上任后再次发布海禁令,允许有许可令的百姓下海活动,但不允许外国人至福建贸易。在这次海禁令发布后隔年获得前往大员许可证仅有6张,而前来的船只更少于此数量,这种状况使得红毛番在台湾的贸易陷入困境,之后在连续获得承诺并付出代价却没有任何结果的红毛番最终失去耐性,就有了这场战争的爆发!”

    崇祯听完一愣便道:“如今朝廷不是鼓励百姓下海活动,这邹维琏怎么把以前的那一套给搬出来了?”

    “陛下!朝廷是鼓励百姓出海经商,但那是在合法的范围之内活动,而这郑芝龙跟红毛番的活动属于走私行为,这邹维琏为人正直,自然看不过去,就把以前的海禁搬出来,因此就出现了这个情况!”孙承宗无奈道。

    崇祯听完顿时无语,随后叹了口气道:“难为他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八十一章 明荷两国的恩怨() 
看着孙承宗,崇祯继续道:“不过这荷兰人既然如此无视我大明,那朕就让他长长记性,让他知道什么人不该惹!”

    孙承宗点点头,崇祯见状,继续道:“曹化淳,去把卢象升,宋献策,李岩召来!”

    “老奴遵旨!”曹化淳领命而去。

    军机处成立的三年里,除了开始的孙承宗,卢象升等人之外,之后宋献策和李岩也被破格提拔进了军机处,李岩是因为在利剑行动中表现良好,而对于宋献策,用崇祯的话来说就是把一个军师级别的人扔在翰林院简直就是一种天大的浪费。

    “微臣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就在曹化淳的带领下来到了乾清宫,见着崇祯皇帝,三人赶忙恭敬的行礼。

    “都坐吧!”崇祯微笑地道。

    “谢陛下!”三人同时道,随后跟孙承宗也见过礼之后便依礼入座。

    看着众人到齐,崇祯则道:“召你们都来呢,是什么事情想来你们也明白,就是这红毛番的事情,如今朝廷准备教训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红毛番,你们都说说,这战该怎么打?”

    “陛下说的可是那个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人?”宋献策疑惑道。

    “哦?!爱卿知道他们?”崇祯问道。

    “回陛下,微臣和好友对西方的一些东西比较感兴趣,因此就有所了解!”宋献策回应道。

    “这感情好!爱卿就把你知道的说说,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崇祯笑着道。

    “微臣领旨!”宋献策恭敬道,随后看向众人道:“下官献丑了!”

    孙承宗笑着点点头,用鼓励的眼神看了看宋献策,随后宋献策便开始了自己的演说,“下官简洁点说吧,这荷兰呢大概在嘉靖四十五年,在当时被称为尼德兰的一个地方,爆发了反抗宗主国西班牙统治的“乞丐革命”,这场革命引发了后来称为“荷兰独立战争”的血性唤争,直到万历三十七年,作战双方均精疲力竭,只好签订了一份十二年停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荷兰的独立。从此荷兰这个国家诞生了,但是在他们那个地方,这荷兰与葡萄牙很相似,都是极度缺乏土地的国家,没有土地,就没办法进行生产,这点相信在座的也都明白这土地的重要性,也因此他们不得不向大海讨生活。当葡萄牙的元气不断消耗在从北非到倭国的广大地域时,荷兰在不声不响的完成着航海业积累,随着时间的发展,这荷兰人建立起一支庞大的远洋船队。但当时通向东方的航海图掌握在伊比利亚人手中,他们对此严格保密。为探索东方之路,在万历二十一年荷兰甚至派了一支船队搜索通往东方的其他航线,这当然也是一无所获!”

    宋献策说完看了看众人,随后摇了摇头道:“下官画一副草图,这样说起来更容易懂!”

    “曹化淳,笔墨伺候!”崇祯吩咐道。

    “老奴遵旨!”曹化淳领命而去,随后很快便把需要的东西拿了过来,宋献策道谢之后便在纸上大概的画了起来,一边画一边说道:“诸位请看,这荷兰就是个濒海国家,出去就是海洋!”

    众人点点头,随后宋献策继续画,继续道:“这是他们之前搜索的大致航线,这是现在他们到我们大明的航线!”看到众人都明白了,宋献策继续道:“继续刚刚所说的,虽然一开始他们是毫无所获的,不过之后他们的机会终于还是来了,万历二十三年,在阿姆斯特丹出了一本旅行曰记,写这本书的是一名葡萄牙大主教的仆人,在这卧莫尔帝国生活了七年,这卧莫尔帝国在我大明的西南方,大概在这个位置!”说着宋献策又在地图上画了画,随后继续道:“这个人曾多次随船队前往澳门,掌握了大量的资料,作为一个荷兰人,他将自己的见闻贡献给自己的祖国。这本书立即成了荷兰人的马可波罗游记,这个马可波罗游记就是当年有个叫马可波罗的人来过我们中原,在这生活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