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浮世经 >

第149部分

浮世经-第149部分

小说: 浮世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帝若不肯配合……

对于洪光道长来说,杀掉一个不肯听话的皇帝,扶持一个肯听话的傀儡,绝对不是什么难以办到或是他不愿意去办的事情!

而大夏根本不可能再经历一次皇位更迭,朝政动荡了!

所以,徐玫实在不看好大夏能有光明未来的可能。哪怕现在,新帝的皇位似乎很稳很稳了,且正在享受着万千臣民的颂扬,沉浸在中兴大夏千古一帝的良好感觉里。

“若是道长知道你解出了方鼎上的字谜,怕第一时间会来找你。”徐夫人看向徐玫,轻声道。

徐玫心头轻颤,咬唇道:“道长不是嗜杀之人。若他真来了,我至少能从他那里换取足够的好处。而且,我并不觉得,徐师所留之物,会能对他有大的帮助。”

“有没有帮助,他都是要看过之后再得出结论的。”徐夫人淡淡说罢,又问道:“眼下是乱世之相。玫儿,我若是想要徐家在这乱世之中真正分一杯羹,又该如何?”

不知为何,徐玫听到这样的话,竟然没有半点儿惊讶的意思。

她早就知道,徐夫人心胸很大,早早在海上布置,绝不是如同对外泄露出去的那般,仅仅是想要为徐家留一处退路而已。

乱世将起,如徐夫人者,谁心中能没有野望!

徐夫人有能力有手腕有资本有眼光有谋略,为何不能有野心!难道仅仅因为她是一个女人!

徐玫抿了抿唇,轻声道:“娘,那样的话,我想,您得先让大兄与您一条心。”

徐夫人有野望是不错。但若将来真有一日,她也并不一定非要去做那高高在上的位置面对天下不可。她也可以在幕后。那么,被她推在台前的,接替她的,就是徐立前了。

所以,母子必须同心。

不然,事情横生许多破折不说,且更怕会做不成!

但眼下,徐立前似乎也察觉到了徐家的意图,但徐立前的反应呢?他没有兴奋,却反而有所抗拒!

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这的确是个问题。你大兄他读了太多的圣人之语,忠君爱国的道理记得很牢。”徐夫人点头,又问道:“那玫儿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没有?”

徐玫咬了咬唇,一狠心,才道:“大兄更不愿意看到的,是百姓疾苦。若是大兄眼见百姓日子艰难而朝廷腐朽,为天下大任,他会想明白,指望旁人,不如自己亲手打拼出一个盛世更可靠!”

“只有足够的权势,才能确定他人的命运!”

徐夫人看向徐玫,目光中仿佛有些复杂的意味深长。

夏长渊的确曾经向她说过徐玫几次指点时局大势,她其实心底是讶然居多,但依旧是不怎么在意的。今天,是徐玫解出了方鼎字谜,让她刮目相看之余,才同徐玫多说了几句。

权作闲谈。

但没想到,徐玫一个小姑娘家,竟然当真在大局之上能有所看法!更让徐夫人想不到的是,徐玫的想法,竟然如此胆大!

胆大的让她震惊!

胆大的让她欣慰。

徐夫人淡淡笑起来,摸了摸徐玫的脑袋,道:“你这话,深的我心。只可惜,我去同立前说,效果却反而不好了。若是将来有机会,我希望玫儿你能讲给他听?”

徐玫张了张嘴,想要拒绝,但在徐夫人的手掌之下,只能乖乖地点了点头。

京城。

莫仁拿了一封信,呈给了夏长渊。

信封是徐家常用的信封,上面有“徐”的字样。且也是从徐家会馆里送过来的。正正经经,是一封信。

而非是传递消息所用的“纸条”。

信是徐玫写来的。收件人是夏长渊。

莫仁看着夏长渊拆开了信纸,目光有所流连,而后退后了几步,不再朝着信纸去看。

厚厚的好几页,不知上面写了什么?

她既然通过徐家寄信来,而不是通过鹞鸽传递信息,是不是别有用意在里面?她应该平安回到姑苏了吧……

莫仁想到那个总是笑眯眯的小姑娘,一时间怔然起来。

☆、290 交付

夏长渊微微笑了起来。

他很快翻完信纸,却没有将信纸递给莫仁看,而是顺手收了起来,轻笑道:“那丫头说,她从海上回来,有些想道观了。又一想,似乎从未在道观过过生辰,便邀请了她母亲上山,到道观小住。”

“她母亲宠她,竟然真的答应了。她告诉我,她们要霸占整个五柳观,将留下的小道士们赶下山去……说先告诉我们一声,以免将来听了小道童们哭诉会生出误会。”

徐夫人从未踏足过五柳观。

倒也不是有什么禁令之类的东西。

只能说是,是因为他的妻子一直尊重他久而久之形成的一种默契:他不干涉徐家的家务,她也不干涉他的责任。一些合作,也是彼此有利结算清晰的合作。

若不是因为徐玫那丫头,若不是因为他已经很久没回五柳观且会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回去……她也不会轻易涉足阳明山的地界吧?

夏长渊想到这里,不禁微微出神:她当真会如小女儿信中所言,住进他的房间,在属于他的床榻上休息?

夏长渊心中一阵悸动,仿佛有什么地方被触动了,变得柔软起来。目光之中,也生出了一抹柔情。

他摩挲着信纸上的“徐”字,眼前仿佛浮现出自己妻子清丽容颜:他这是思念她了。恩,他也很惦记在他身边长大的乖巧又精灵一般的女儿了。

“莫仁。”夏长渊将信放入怀中收好,坐下之后,看向莫仁道:“这一阵子,你的能力,我都看在了眼力。说实话,你比我做的都要好。”

莫仁看向夏长渊,抿唇不言。

夏长渊继续道:“所以,我想将太平观正式交付给你。”

莫仁愣了一下,立即开口道:“师父,这怎么可以?”

“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夏长渊道:“当年我接手太平观的时候,年纪虽然比你大了几岁,但当时太平观的情况要比现在复杂艰难的多。你比我有能力,身份上也比我合适的多。”

“太平观创立的目的,终究还是为了大夏的。”夏长渊轻声道:“那么,新帝既然表示了要收回,我也无法拒绝。只是这些年,我也倦了……总之,你比我合适。”

“只要将你的身份一说,新帝就会信任你。而却难以信任我。”

莫仁道:“可弟子早就将出身姓氏忘记了。”

“你若是忘记了,就不会做出那件事。”夏长渊缓缓道:“总之,我已经做下了决定。你若没有更好的理由说服我,那就接下这个担子。”

莫仁垂下脑袋,良久才道:“弟子需要考虑一番。”

夏长渊点点头,摆手道:“我给你三日时间。”

莫仁抬头看了夏长渊一眼,再次低头垂首,恭敬地行礼,退了出去。到了院子里,他站定,回身看向书房,心中不禁又想:那封信,到底写了什么?!

……

周府。

周太傅的小书房设在外院和内院接近的地方。

小书房其实并不小,而是一个小院。小院周围,竟然开垦了一片农田菜地。此时,五月里,小麦已经成熟了。当风吹过来,就会有一阵一阵的麦浪掀起,空气之中散着特有的丰收的气息,让人看着不禁心生愉悦。麦田旁边,有一片地已经收割过了,胡不为认出来,那已经是一片油菜田;再向旁边,是一片分割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杂粮,另外有一些青翠的菜地,各种蔬菜瓜果长势很好,一片欣欣向荣。再更远一些的地方,像是篱笆一般将书房小院围起来的,是一排排玉米……

胡不为看着这不该在宅院里出现的农家景致,微微一哂,在田间阡陌漫步起来。

他进京之后,就向周太傅投了拜帖。

原来也没有指望周太傅会如何回应他,只是一种表示他懂规矩的意思,却没想到,很快周太傅就派人找到了他,请了他今日上门。而且,还被引进了这小书房?

周围很安静。

引路小厮让他在这里候着,说周太傅一会儿就到,他也没有太在意。

眼下,他胡不为不过是一个还算是有些前途的小小举子,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堂堂太傅府谋算他的地方。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

那一片金黄的麦浪实在吸引人的眼球。

胡不为不禁走到了麦田边去。他不懂农桑,只是大概知道,今年上半年的雨水日照条件还算不错,但也听说因为年初雨水太多了,多少会对小麦的收成有那么一点儿影响?

胡不为观看着这片麦田,见麦穗颗大而饱满,一看就是丰收之相。也许是因为,周太傅的这片麦田,被格外静心照顾的缘故吧。胡不为心里想。

他观赏了一阵,不禁伸手,想要掐掉一串麦穗来仔细看看。

“喂!住手!”

胡不为才伸出手感受到了麦芒,却听到一声娇叱,便收回手,长身而立,循着声音看了过去。

麦田的另一侧,正站在几位盛装少女。其中两位,衣饰精美气质不凡,一看就是大家娇女。她们身后跟着的,应该是服侍她们的婢子。

她们是从那玉米墙之后出现的?

胡不为向她们身后看了一眼,再次将目光落入那两位娇女身上。

首先一位,个头格外高挑比另外一位高出一头的,一身石榴红的宫装,美的肆意张扬。另外一位一袭月白襦裙,冰蓝薄纱披肩,腰间系一条同样的冰蓝飘纱,长长坠到了裙角,柔美而温婉。

这两位少女,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如同幽兰玫瑰,美的各有不同,但却一样能倾国倾城。

不比徐惠差。

不,她们的气质,要比徐惠更好一些。

若是用花来作比的话,徐惠更像是芍药。咋一看也很美,但那样的美,却总有一些浅薄之意。

胡不为想。

这两位,是周家的娇女么?

两位娇女渐渐走到他面前,胡不为迎了一步,当先拱手弯腰,行了个书生礼。

“既然是书生,就当知道‘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的道理。”红衣娇女冷哼道:“你刚才那是想要掐一个麦穗吗?哪里来的小子,怎么如此不懂尊重粮食!”

“小生胡不为,应太傅之召而来。”胡不为并没有因为少女的叱责而慌乱,沉稳地道:“方才小生的确是想取一麦穗看看其是否成熟……的确是小生行事不够妥当。是小生错了。”

麦穗已经黄了。

他想要看看到底是否成熟,掐一个出来查看,其实并没有多少不妥之处。许多老农就是这么做的。顶多,是因为这麦田不是他的,所以他没有权利这么做罢了。

红衣少女冷哼一声,似乎有些不喜欢胡不为的狡辩。她上下打量胡不为,问道:“你很懂农桑?”

胡不为坦诚地道:“小生并非很懂。往日都是书房苦读,今日也是初次离农田粮食这般近,所以很是好奇,也很震惊。”

谁能想到,堂堂周太傅,竟然会在自己书房边上开辟了一片农田菜地。

那红衣少女再次冷哼道:“既然不懂,干嘛要装一副很懂的样子。给你看了,你能告诉本姑娘它们到底熟了没有,能不能收割了吗?”

“是不能。”胡不为再次真诚坦然地承认了错误,道:“小姐教训的是,小生的确做错了。”

“行了,九儿。”旁边含笑看了一阵的冰蓝少女轻声插话道:“这位公子也是一时好奇,就算真的取走了一穗,难道还真的是犯下了什么大错么?值得你这么训人。”

红衣少女,也就是九儿,又微微哼了一声,高高抬起了下巴,一副不以为然之色,倒也给了同伴面子,没再说什么了。

冰蓝少女向胡不为微微欠身,道:“小女子姓周。”又介绍身边红衣少女道:“这一位是九公主。”

九公主?

传闻太上皇最宠爱的那位小公主?新帝的妹妹?

胡不为心中十分震惊,面上也露出了一些,连忙向九公主正式行礼,道:“小生胡不为,拜见九公主。”又道:“见过周小姐。”

“方才失礼,莽撞之处,多有得罪,请见谅。”

“你若是真的得罪了本宫,又凭什么让本宫‘见谅’?”九公主冷哼一声,问道:“你说说看,本宫为何要‘见谅’。”

这般问话,实在是故意为难人。

因为那些话,本来就是客套的场面话,大家听不听就算了,谁会真的计较。

这会儿遇上一个爱计较的,还是个公主……胡不为不禁愣了愣,只能苦笑道:“是小生又说错话了。”

再没有说什么“请见谅”之类的话。

但好在这样,也不算是“得罪”了九公主,所以,也不必“请罪”求“见谅”。

九公主似乎没有料到胡不为会这般回答。

她一双妙目再次上下打量胡不为,带着挑剔审视的意味,看了许久,才点头道:“你这个读书人,倒是坦诚老实。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胡不为再次行礼,谨慎地没有说话。

但这样似乎又让九公主不满意了。她露出些失望之色,看向别处之时,俏丽娇美的面庞上露出些索然无味,向菜田的方向走了过去。

周小姐经过胡不为面前,笑容淡雅,道:“胡公子能被祖父邀请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