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浮世经 >

第17部分

浮世经-第17部分

小说: 浮世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若是她在他们面前恳求……

金姑姑思绪方,忍耐的万分辛苦。

“我对玫儿的关注,果然是太少了。”良久,徐夫人缓缓开口道。

她竟然没有察觉到,她自己的女儿,一个不满两周岁的小姑娘,已经聪明到会假装生病。那么,若是她假装生病,所谓中毒,定然是别有一番内情了。

徐夫人收回思绪,道:“看来,当初我们既然有了商定,就应该遵从。”

当年,她在有了徐立前和徐惠之后,并不想要再生孩子了。因为不管承不承认,生孩子总会耗费她许多精力,而她已经儿女双全,儿子已经表现出了出色的天资……于子嗣和继承人方面,已经足够。但夏长渊又一次却提出来说,请她再生一个孩子,交由他培养,看能否有天资去继承他的一切。徐夫人尊重她与夏长渊的这桩婚约,便答应了下来。于是有了徐玫。

只是,十月孕育,一月哺乳……因为身为母亲的天性,她突然有了不舍……却没想到,却有了这一番波折。

徐夫人不会怀疑夏长渊在这其中动了手脚。

夏长渊有一半的身份是读书人。他与其他读书人一样,会认为知书达理娴雅淑静才是女孩儿应该被养成的样子。所以,因为是个女孩儿,他接走徐玫的心思,已经淡了。

对于夏长渊来说,收徒也是一样。世间多的是孤儿。

“就当做是天意吧。”徐夫人道:“就让她跟着你。只是我多嘴一句,若是她将来不喜欢,你不必勉强。”

夏长渊点了点头,道:“放心。我已经找到了两个根骨很不错的苗子。”

☆、032 离别徐宅

两个人都默契地没有去谈论徐玫“伪装中毒”的背后内情。徐夫人是知道自己一定能够查出这份内情。夏长渊是相信徐夫人有能力查清楚这内情。

无论涉及到什么人,徐夫人也绝不会因为什么原因姑息放过,夏长渊也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求情惋惜。

所以,不必谈论。

夏长渊和徐夫人都是干脆利落的。事情定下来后,完全没有磨蹭,立即执行——

当日下午,徐夫人就帮助徐玫收拾完毕,即刻就走。

她离开的时候,徐立前依旧在禁闭中不能自由。徐惠来到梧桐苑前面送她。

“妹妹,你当真要跟随父亲生活了?”徐惠问道:“住在道观里?”

徐玫点点头,道:“爹爹和娘都是这么说的。”

“那你还是姓徐吧?”徐惠问道:“以后还回来吗?”

“回来的。”徐玫道:“娘说,会在年节的时候去接玫儿。”

此时,她已经被朱燕巧手上好了妆容,抱着一个斑点狗的布偶,显得有些疲倦和可怜。

一向不待见她的徐惠也心软了些,看了看徐玫的行李才一点点儿,安慰徐玫道:“既然如此,你放心在道观里养病,我和大兄会及时送好东西给你的。”

徐玫懵懂,露出一个感激地笑:“那大兄和长姐一定要去探望玫儿”。

徐惠点头答应下来,又道:“大兄听说被人害生病了,他恼的很。刚才听说你要走了,想让我向娘求情暂时解禁好送送你,娘却没有答应。”她偷看一眼徐夫人,低声向徐玫道:“娘可真狠心,你说是不是?”

徐玫反驳道:“是大兄他先惹娘生气的。他课业都完不成。”

徐惠闻言不禁朝着徐玫瞪眼噘嘴,恼道:“大兄最疼你,你怎么一点都不向着他!他有说过不喜欢那些锱铢必较的课业,才不太愿意做的!玫丫头你实在太没良心了!我告诉大兄,让他不要再疼你了!”

徐玫缩了缩脑袋,有些胆怯,又有些委屈:“可是娘说,人是不能单凭喜欢就任性行事的。”

“为什么不能!”徐惠气呼呼地反驳道:“我可以去学那些东西!就让大兄喜欢他的诗词文章高高兴兴地不就好了!有什么不行的!”

那怎么能一样。

徐玫见徐惠已经有了执拗的迹象,想提醒几句,一时间却找不到适合此时的说辞,但这时候,徐夫人和夏长渊向这边走了过来,两姐妹也就默契地闭嘴不再讨论了。

“玫儿,你跟着你父亲出去住一阵。过段日子,我再派人去接你。”徐夫人说话时候不禁仔细去看小女儿,想从小女儿身上看出些什么来。但仅仅是一瞬之后,徐夫人便移开了目光不再探寻,看向旁边躬身侍立的何嫂、朱燕朱雀几人,简单训了几句话后,退后了几步,道:“出发吧。”

夏长渊向她点点头,将徐玫抱起来,弯腰钻进了车厢。

外面,何嫂几人拜别徐夫人和徐惠,很快上了后面一辆车。又有一辆车,载着她们所有人的行李用品。

三辆车缓缓开动,由金盏银盏在旁边护送着,慢慢驶出了徐宅,加快速度,向着阳明山行驶而去。

一路上,夏长渊并未开口。

这让徐玫感觉到了无言的压力。

前世,她知道徐夫人是姑苏徐氏的当家人,极其精明厉害,是个比许多男人都要强悍的女人,但前世的她自己却是身子娇弱又沉于琴棋书画的,对于经商,对于徐氏产业,她从未接触也一无所知,因此便对徐夫人内心敬佩,但实际上是有所疏远的,也就是敬而远之

而对于父亲,这个偶尔回道观后会辅导她琴棋书画的男人,她其实了解的更少。甚至,她当年都不曾意识道,她的父亲夏长渊,除了是鼎鼎有名的五柳先生外,还是一个武林高手!

哦,有一点她倒是知道一些的:胡不为是他的子侄,跟随他读书几年,算是五柳先生的半个学生。

前世,出嫁之后,徐玫似乎再没有得到过关于夏长渊的消息。甚至于,在她的傻儿子出生之后的时间里,她偶尔还会想起母亲徐夫人,想要从强大的徐夫人那里得到帮助,却是慢慢遗忘了自己的父亲。

胡不为也从不提起他。

徐玫微微出神。

路况不错。

一个多时辰之后,在夜幕初降的黯光中,车子终于在阳明山下停下来。

夏长渊将徐玫抱出了车厢,对众人道:“我们先走一步。”说罢,他轻身踏上上山的石板路,如同在夜间自由飞行的大鸟,很快掠过了静默了桑树林,抵达了五柳观。

五柳观的屋檐下挂了一盏杏黄色的风灯。

一个小道童正坐在门槛上。见夏长渊抱着徐玫到了,忙站起身,推开了身后的道观大门。

吱呀。

门轴响动的声音在夜间清楚极了。

夏长渊怀抱徐玫走近道观,走近了一间禅房,回头吩咐小道童道:“清风,一会儿服侍玫小姐的人过来了,你注意先领着她们去安置。玫小姐今夜与我同住,让她们自去做事,不要前来打扰。有什么问题,明早再说。”

清风小道童答应着出去了。

夏长渊将徐玫放在了矮榻上。他相对而坐,中间隔着一个小方桌。桌上有才泡好的清茶,尚在散着热气。

夏长渊给自己和徐玫分别斟了一盏。

徐玫有些紧张。

一路上,夏长渊一直都没有与她交谈。而她本应该熟悉的五柳观,却因为时隔多年,又是在夜幕之中,也让她感觉陌生极了。

她瞪大眼睛看向夏长渊。

夏长渊慢慢饮完一盏茶,才迎上了徐玫的目光。父女二人对视许久,夏长渊突然微笑起来。

徐玫只觉得眼前有些恍惚,情不自禁摇了一下小脑袋,以为自己是眼花了。

前世,在徐玫的印象之中,夏长渊待她是冷淡疏离的。她虽然住在道观里,但夏长渊不在这里将她独自留下的时候更多。只是后来之后会为她讲解书中学问,也布置一些课业。但那些课业,他检查了,但从未就课业本身说些什么。

父女二人并不亲近。

☆、033 玫儿饿了

而此时在如豆的微弱的灯光下,微笑着的夏长渊,却是另外一种样子。

温暖的,父亲的,样子。让她觉得温暖,能够依赖。

“行了。”

夏长渊仿佛是被徐玫的小动作给取悦了,含笑道:“道观生活要比在徐家清苦的多,玫儿要做好准备。从明日起,每日卯时起,修行吐纳之法;辰时用早饭,略做休息之后,开始读书习字;完成功课之后,是你玩耍的时间,然后是午饭午休;未初午休起身,学习各项杂学一个时辰;而后扎马步练基本功一个时辰;酉时用晚饭,之后再打坐半个时辰,药浴两刻钟后安寝……”

“大概安排就是如此,你有什么要说的么?”说着说着,人已经慢慢严肃起来。显然,他的话都是认真的。

竟然丝毫不当徐玫是未满两周岁。也完全不曾对徐玫的“早慧”提过半点。更没有提到其他的什么。

徐玫摇摇头。

夏长渊见状,满意地道:“既然如此,你且休息吧。一路乘车,也累了。”他指了指远处的床榻。

若在集雅苑,她在安寝之前,其实还有许多的精细步骤要一一去做完。比如说沐浴、按摩和肌肤的保养。但显然,今晚,夏长渊或许是为了表现观中生活清苦,将这一切都省了。

徐玫不是不能忍受这样省略之后的“粗糙”日子。

但是……徐玫怯怯地举起手,无辜地看向夏长渊,道:“爹爹,玫儿饿。”

她是小孩子。

从来都讲究少吃多餐。上一顿在集雅苑用的,只是用到了七分饱。

是以,此时一两个时辰过去,她饿了。

夏长渊的脸孔有了一霎那的扭曲。

他看向徐玫。徐玫皱巴着小脸,越发显得可怜兮兮的。

夏长渊败下来,无奈地道:“我去厨房看看。”

五柳观是道观。

日常生活不会简陋粗鄙,却也讲究简单自然。此时,厨房里热水肯定有,但其他吃食,就只能抱歉了。哪能像在徐家在集雅苑一样,小厨房十二个时辰都备着热腾腾的汤水。

但他的女儿只是一个小小的小姑娘家。她此时已经饿了,又怎么能熬得过接下来的长夜。

而他之前已经吩咐了不去见何嫂等人,若是此时再去她们哪里去要点心,亦或是开口吩咐她们去做点热饭……夏长渊又觉得自己办不到。

道观里的小童子此时多半也指望不上。

算了。

夏长渊从榻上起身下去,打开房门,朝着厨房走去。

徐玫想了想,也爬下榻,低眉顺眼地移着小步子跟了上去。

明月升起来。

月光下的一切,既清晰又模糊。

不远处,似乎何嫂她们已经到了,正在清风的招呼下前往道观后观一处院子里去。那里原来是供来往道友借宿的精舍,与前面有一道月亮门隔开独立出来,有大小形态各不相同的几处精舍,竹林掩映,亭台流水,虽然不如徐宅内都是名贵花草湖石,但却是自然幽静,山景宜人,十分不错。今后,便是徐玫等人的住处。此时,因为夏长渊的交代,何嫂等人要来回搬运行李,但却十分安静,很少发出声响。

细微的动静,仿佛十分遥远。

一个小道童正坐在门边盘膝打坐。见来了人,他忙起身行礼。

夏长渊顿了顿,朝他点点头,迈步走进厨房。

徐玫和道童跟了上去。

这个道童他没有什么印象了。估计后来很快就离开了五柳观——

五柳观的道童最小的五六岁,到了十三四岁,最多到了十五岁,就会从道观离开。徐玫并不知道他们都去了哪儿。她曾经问过一次,说是他们成年后下山回到俗世里去了。

此时想想,这些长大了的道童应该被夏长渊作了另外的安置,肯定不知下山那么简单。

话说回来。

在徐玫眼中,这个厨房显得有些简陋了,质朴又狭小,好在收拾的十分干净,少了大厨房里那总是除不不尽的各种味道。灶膛里的火已经熄灭了,只有一个不大的炉子半闷着,上面坐着一壶水,应该是才放上去的,还没有什么动静。

夏长渊站在并不宽敞的厨房里,左右看了几眼,便对小道童道:“替我烧点水,我煮碗面。”说罢,他拿了个干净的铜盆,用清水冲洗了一遍,找到了面粉舀了些,又打了一个鸡蛋,兑了清水,开始揉面。

他手上的动作很快,快到徐玫根本看不清。

似乎就只是在徐玫一个恍惚的功夫,面粉就成了面团又很快被擀成了薄片眨眼就变成了一堆细细的均匀的面条。

直到夏长渊从她身边出去又悄无声息地回来,将手里的几根香葱和几颗小白菜洗干净了,徐玫才回过神来。

灶膛里的火在小道童的侍弄下很快就燃的旺旺的,铁锅里的水很快就开了。夏长渊将面条下锅,洒了油盐,又放了青菜,葱花……

热腾腾的香味儿很快在厨房里弥漫开来,将徐玫笼罩在里面。她抽动了一下鼻子,看着站在灶台前用一双竹筷从容搅动面条的男子,眼睛生了些潮湿。

原来,夏长渊还能够是这样的父亲。

前世,她果然是白活了一回。

徐玫用力吸了一下鼻子,将眼底的热意也吸了回去,软声道:“爹爹,您会做面条啊!真香!”

“嗯啊。”夏长渊没有多做解释,道:“别急,一会儿就好了。”

徐玫闻言凑近半步,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