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浮世经 >

第206部分

浮世经-第206部分

小说: 浮世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说我这老婆子吧,都是半截身子埋进土里的人了,就是日子难熬一些,世世代代都过了,哪里愿意背井离乡往外走?宁愿苦熬着,也要死在家里!”

“那您老怎么又答应了呢?而且还来的比较早。”徐玫好奇问道。

“原来是我身子骨不中用,生了一场大病,花了好些钱财,也看不好。”李婆婆眼中生出些泪花,道:“老婆子丈夫走的早,留下四个儿子,含辛茹苦地拉扯长大了,都娶妻成家,孙子也都有了,原就这么走了,一辈子也圆满了。但几个儿子都不肯放弃,非要给我这老婆子看病不可。不知打哪听说了徐家商会有好大夫有好药,就求上了门。徐家的大夫来了,舍了好药,救下了老婆子的命。”

“那是您儿子们孝顺,求的诚心。”徐玫道。

“是啊,儿子们都孝顺。”李婆婆感慨一番,又道:“老婆子病好了,念着徐家商会的恩情,一直想要报答一番。本来徐家商会富贵,老婆子就是一个村妇,田没有几亩,想要报答,也报答不上。”

“婆婆您太较真了。”徐玫道“大夫治病救人,乃是职业责任。怎么以恩情自居,要求回报。”

李婆婆摇摇头,道:“人家商会自己的大夫,又不对外坐诊不受诊费药钱的,与寻常药堂里的大夫怎么能混为一谈。反正,在老婆子我心里,这就是恩,能报答的时候找借口不去报答,我良心不安。”

“婆婆,您老这样的心性,实在让人敬佩。”徐玫认真地道。

“不值得,不值得。”李婆婆有些惶惶地摆摆手,又道:“后来我听人说,徐家需要人口……老婆婆问了问,打听了一下这边的情况,就收拾收拾,领着一家老小报名过来了。原本是为了报答商会的恩情,来了之后这才发现这里的好处,竟然又欠下了商会的大恩!”

“您们能来,这里肯定求之不得呢,您老又谈恩情,实在是让我们不知该怎么说才好了。”徐玫真诚地道。

“小姐,您是不知道。不说后来渤海国又是打战又是雪灾的,根本无法过日子,就是没有天灾**,我们这些人土地里刨食,去掉佃租税收劳役,一年下来,能果腹不饿死,就是有本事有办法的了!但您看看这地方,这田多少年荒芜着,土地不知道有多肥沃,一年种三茬稻,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还是丰收!”

“土地便宜的很,官府收到的税也极少,只要上交两成粮食就好了……我让我家的小儿子和大孙子去当了兵,然后一家人二十亩田,又一点税收都不要了!眼下,我家头一茬粮食熟了,又不用上交,只愁家里的粮仓太小,根本盛不下这收获,也吃不完这些粮食!”

徐玫笑着道:“这一点,婆婆您肯定不用愁的。现在除了咱们徐元,天下那么多的地方,大康大夏,到处都缺粮食呢。徐家商会又是会做生意的,肯定会来收粮,而且还会给一个好价钱呢!”

“嗯嗯,小姐说的是,老婆子也信。”李婆婆笑起来,眼看打谷场到了,叹道:“没想到,老婆子临到老死了,原来是想要报恩,却反而给一家人找到了条大好的活路!”

☆、357 触动

“此间太平,也不知能延续多久。”徐玫停住脚步,送别老婆婆。

哪知老婆婆也停下来,老眼依稀浑浊,问徐玫道:“敢问这位小姐,是不是外面有人要攻打咱们了?若是战事紧急,老婆子还有三个儿子两个孙子,都是青壮。”

刚才她提过,已经送了一儿一孙去从军了。

此时说出这番话来,徐玫心底无比动容,不禁上前握住了老婆婆干枯的双手,道:“没有呢,婆婆,您放心,就是打仗,也打不到这里。”

“若是真的打仗了,需要人卖命,官家一定要说一声。老婆子别的没有,就是儿孙多。”老婆婆有些惶惶,说出这句话时,神态间却是透着坚定。

“您老儿孙满堂,福气在后头呢。”徐玫心头荡起阵阵涟漪,这一霎那,她被触动了。

别了李婆婆,徐玫重新登上马车,往元城而去,一路再不停留。

回到府中,一番梳理之后,往徐夫人处拜见,一家人已经齐聚。

“玫儿,你真是一出门就能遇上大事的命。”徐立前顽笑道:“渤海国原本好好的,你一去,就乱的不成样子了。倒是又让咱们徐元捡了个大便宜。”

“照你这么说,我合该到处走走,惹得天下大乱才好?”徐玫笑着问道。

“不用你,这天下也早就乱了!”徐惠开口道。

“姐姐说的对。有没有我,这天下早就乱了。”徐玫微微叹息,将莫仁那一番话说了说,最后道:“母亲,不知您是怎么打算的?”

“你回来之前,徐元又拿下了两城,向东北方向扩了三百里,目光正在全力消化。大夏危机,我也听说了,只是我徐元至此已经惹到南洋诸国警惕戒备,以后再攻城池之时,怕就需要用强了。”

徐家这片土地,原属于南越国。

南越国王室腐朽,重财短视,徐家登岸之后进驻的第一个城,根本就是动用金钱从南越王手中买到的。后来几城,也多是靠着金钱买通成守官员之流,取巧拿下了城池,真正遇到抵抗的,反而是南越国回过神来的几次小规模攻打。但南越**备很差,徐元又属于防守一方,自然是守住了的。

而眼下,徐元已经吞下了南越国几乎三分之一的土地,南越国再腐朽,也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周边加强兵力,严防死守,不让徐元再有空子钻的。

“向东北方向……是要向大夏方向靠拢?”徐玫问道。

“离的太远,暂时不做此想。”徐夫人道:“所以,大夏危局,我徐元实在难以相助什么。只能暗中运送些粮食吧。”

“大康宣布了禁令。”徐玫道。

前世,因着大康禁令,当时的徐家根本不敢直接动用商会筹措粮食,只是告诉了大夏一条海上商道,让大夏自己组织人手去走通。因而,胡不为才有机会带着大夏最后一批金银和最精锐的一批水军远遁而去。

当然,今生已经不同了。不过,徐玫还是想要问一问。

“大康离此地更是千山万水。”徐夫人道:“纵然强势,一时间也奈何不了我等。”

“但我们不是在各地都有商会吗?”徐玫再次问道:“商会不再经营吗?”

惹恼了各国,徐家商会肯定要遭受打击,关门大吉了。而对于眼下的徐元来说,徐家商会仍然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无法轻易舍弃,不容有失。

徐夫人看向徐玫,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

“看来,玫儿你的确心在外,很少关注自家里。”徐夫人轻声道:“徐元以前依仗的,是能沟通各国的海运能力,相助各国互通有无。登岸之后,情况又有不同。”徐夫人饮一口茶水,淡淡笑容之中露出强大的自信,道:“你一路走来,应该知道,我徐元所拥有的粮食,会越来越多。而粮食,永远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若有哪一方敢让徐家商会关门……”徐夫人淡淡地道:“那就关门吧,只要他们能永远保证自家所产的粮食一直都能自给自足。”

徐玫恍然,道:“原来如此。”

徐元有粮。

战乱一起,排在第一位的,永远都是粮食。而徐元有粮,而且有运粮的能力,那些势力就要掂量掂量,能不能真的将徐元给得罪狠了。

估计,只要掌权人不是太昏聩的,就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徐立前笑容同样自信:“徐元虽然弱小,但也不惧强敌。”

“关键仍然在于,南洋这片土地上,没有足够强大的敌人。”徐夫人道:“南越国整整一国兵力才区区五万之数,而且盔甲马匹稀少,甚至地方军备手里的武器竟然只是棍子……若非是稳妥经营为上,徐家所出一万兵力,就能攻打下整个南越!”

打下来,未必能占的稳。

更何况,这里是异族土地。

真的打下来之后,徐家总不能将所有的异族屠杀一空!既然不能行屠戮之事,那感化控制境内异族,就不是一日一时之功。所以,徐家的步子才走的格外谨慎,拿下一城,就经营消化一城,绝不贪多。不然,总有异族在境内捣乱,也是极其头痛之事。

由此,才体现了徐玫注音之法的大用处——

比起汉人,异族百姓更加原始贫瘠目不识丁。而普及注音之法之后,少儿青壮几乎人人都能识字阅读,感受汉人文化,接受汉人思想感召,种种宣传之好处,实在不一而足!如此这般,甚至用不了一两年,这些异族就会认同徐元,彻底将自己同化从未汉人的一份子!

如此这般,徐元的基业,才能稳固牢靠。

“这些东西,我不太懂。”徐玫道:“不过,母亲,回来的路上,我看咱们这些地方道路宽阔,到底还是有些颠簸难行的。我想到一个能让道理更加畅通的法子,可能需要一些投入……”

“什么法子?”徐夫人问道。

“暂时还在我脑子里。”徐玫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笑眯眯的道:“过一阵子我研究明白了,再来回报娘亲吧。”

那位李婆婆给她的触动很大。徐玫一路上都在想,要怎么样,才能将这一片太平净土维持的更久一些,怎么样才能让这片土地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好。

衣食住行。

当碎石路面难免有些坑坑洼洼而她所乘坐的车子不禁跟着颠簸之时,她想到了徐师在经书之中留言提到的沥青水泥路面。

其实,在徐师误入此中之后,已经将他所知晓的,能够应用于此间的知识消息等等做了归纳。有一些他已经做了,有些他还没来得及做。

铺设路面,因为耗费极多耗时极久,且非要有官府相助配合,统筹规划全面铺开才有重大意义。不然,只改变三五十里路,甚至几百里路,根本没太大意义。

相对国土来说,徐元实在财力雄厚。

徐玫之所有想到这里,是在于她相信,以徐夫人的眼光,当能看到新的路面若能全功所带来的好处,也有魄力花大笔的银子来支持这项工作!

徐夫人经营徐元,以稳妥为要。

在不着急扩展的情况下,她怎么会看不到这种新的路面的好处!

徐玫很笃定。

“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在弄什么。”离开了父母面前,徐惠俏脸张扬,向着徐玫,颇有些不客气地道:“一家人,卖什么关子。”

她实在不喜欢看到徐玫风光。

虽然,徐玫这一次在渤海国所作所为所立之功除他们自家人外,外面几乎都不知晓……但一想到徐玫屡屡有所收获,在父母大兄眼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徐惠心中就有些颇不是滋味。

“都是从经书上得来的吧?”徐惠睨着眼睛,道:“母亲将经书交给你保管,可不是由着你得意的。”

经书是徐玫请回来的不错,但那是先祖遗物!交给徐玫保管,未免儿戏!按照徐惠看来,徐夫人若不愿亲自保管,交给徐立前或是她徐惠,也比交给徐玫要好的多!

她一个小丫头,万一不知轻重,将那般重要之物给弄丢了……怎么罚她,也挽回不了这天大的损失!

徐玫担不起!

但,也不知徐玫给母亲灌了什么**汤。她几次向母亲建言,都被母亲驳回来。后来,甚至还让母亲露出了不悦之色。

再想着徐玫凭着从经书上得到的东西得意洋洋,徐惠心中就堵的不好受。

“我想出来的新东西呢,的确是从经书里得来的。”徐玫并不在意徐惠显然异常的语气,含笑道:“不过惠姐姐错了,经书我在去渤海国之前,就归还母亲了。”

“当真?”徐惠并不信。

“不假。”徐玫点头道。

徐惠惊疑地看着徐玫,仍旧不能相信。难道徐玫已经将经书内容都吃透了?但据说,经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徐玫才得到它多久,怎么可能将整本经书都吃透了!

越是高深的东西,越是晦涩难懂!

怪只怪徐惠等人只知道徐玫得到过《浮世经》,却并不知道,那《浮世经》到底是为何处。只是按照一般常人的想象去猜测,就与真相差的太远了。

徐玫已经不知从前的那个小丫头片子了。

徐惠抿了抿唇,没有再就经书问题继续说下去,想了想,问徐玫道:“你准备做什么?不能说说吗?”

“修路。”徐玫其实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只是没有将水泥烧制成功没有得到实物,解释起来有些费力,所以她才向徐夫人卖了个关子,暂时没有细说。此时,徐惠既然追问了,她也就随意地向徐惠解释了几句:“……以这种水泥修筑出来的路面,坚硬平整堪比打磨之后的石板,铺设起来远比石板省时省力,所费也不多,能大大提升车子行驶的速度,价值很大。”

“原来是这样。”徐立前闻言十分感兴趣,向徐玫道:“听玫儿你这么一说,我都迫不及待想要看看这水泥路到底有多了不得了。恩,你要什么,写个单子告诉我,我帮你你去寻。”

徐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