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浮世经 >

第218部分

浮世经-第218部分

小说: 浮世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徐玫一日一日观察下来,其实还是有用的。

比如说,那位明镜大人生了病,很麻烦,只能静养不能理事,只能无奈上交皇令,一个粮仓都没查呢,就倒下了。康帝也没有再任命新的巡查使。

但实际上,在徐玫让人重点观察下,躺在府中静养的明镜大人根本就是个假的,真的人,不知道去哪儿了。

极有可能,是暗访去了。

至于谁派的,那自然是康帝。

那要从徐家商会买粮食的神秘粮商,不用猜,就知道是安王的人。在徐玫眼中,康帝肯定已经清楚了,安王到底将他的粮库都折腾成了什么样子。大怒是肯定的。但也许是顾念兄弟情分不忍老母亲伤心,也许是不愿意动摇人心,他替安王瞒下了这件事,罚了安王一大笔银子不说,更是要让安王替他悄悄筹措粮食!

没有足够的粮食,他一个皇上,根本吃不安稳睡不安稳!

而按照大康的情况,只有到了八月金秋,田里才能有新的出产!现在才三月!

要知道,按照约定,他们和北胡联军,北胡负责提供一定数量的战马和勇士,大康可是要负责提供粮草嚼用的!

几十万大军,一日嚼用,就是一个天大的数字!

若是粮仓里都没粮,仗还打什么打!

徐玫猜测,大康之所以还能容忍安王,除了需要安王出钱出力收购粮食外,也与安王保证说,他虽然时常从粮仓里偷粮不错,但心中有数,绝不会偷的太过。他就是看粮食烂掉可惜,才运出来一部分,绝不会大肆地偷。要知道,这些年,任何一批粮食调运,可都没有出过任何岔子!

康帝勉强接受这个结果,心中也没有完全踏实,才派出了绝不会被收买绝不会弄虚作假的明镜,暗地里去各地粮仓看看情况。

上京城才平静了几日,一道消息传回京,上下又再次哗然!

明镜大人一开始彻查两次粮仓,见其中剩余粮草大约还有五成,虽然亏空很大,但到底还是有粮食的,勉强还能应对紧急情况,给康帝写折子,康帝见到这种情况已经比预料之中好太多,也就没有太生气。

但第三处粮仓,也就是大康最大一个粮仓之前,明镜大人赶到之时,却只看见一片熊熊大火!已经燃烧了一日一夜还丝毫没有减弱的熊熊大火!

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遮掩粮仓之内的虚实!

康帝再次无比愤怒,招安王进宫,大肆训诫一通,更是让安王无论用什么法子,必须将粮食再给他补足了!

至少五十万石!

不然,根本没有办法南下!

“到底是谁在于本王作对!”安王回到府中,再也无法平静,怒意连连,砸了无数件珍宝!

“若是让本王知道,必将其千刀万剐!方才能解心头之恨!”

☆、371 布置

“王爷,那两个纸卷?”大总管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那两个纸卷,是谁送来的,上面是什么,他这个大总管一点儿都不知道。这几日,他也查了,但却没有找到半点儿痕迹。

真的就像是从天上凭空掉下来的一样。

这会不会是个阴谋?

安王平静下来,眯着眼睛,目光幽冷。

那纸卷是什么人送来的,很重要。但有些紧急时候,又不那么重要,只要上面所书内容都是真的就好。

看来,他的皇兄,开始对他的身家眼红,容不下他了。

那个粮仓他知道,因为位置偏南,其中粮草多半是为了保障联军粮草供应的。他知道轻重,只从其中掏出了不到三分之一的量,根本就没有多动。他明明知道康帝都能接受剩一半甚至更少了,为什么要让人去烧掉这个剩的多的!

这一把火,联系之前,只能让人误会那个大仓其实是个空壳子!也就是说,里面的粮食,都被他安王给弄走了!

今天消息送到,康帝只是冷冷看着他,连训斥都不训斥了!这其中什么意思,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就连太后也已经认定是他干的,苦劝他以大局为重,要么交粮食,要么交银子!

真真是好手段!

安王眼中闪过一抹冷厉,开始细细思索起来。片刻,他目光一动,问大总管道:“本王记得,老向前阵子送来一枚洪光仙长所制的解毒圣药?你是怎么验的?”

“回王爷,老奴刮了一点药粉,找了一个死囚,混了数种剧毒灌了下去,而后给他服用药粉,立即就解了。效果十分惊人,老奴将其收进了王爷宝库,倒是一时间忘了向王爷禀告详情。”

最近事情连连发生,他忘了这一茬。

“去,把它取出来。本王再看看。”安王缓声道。

……

“又烧了一个粮仓?而且是保障联军供给最重要的一个后备仓?”徐玫抬了抬眉。

“是。”素素姑娘越发沉静,低声道:“外面许多议论说,是大夏害怕联军继续南下破国而使出的阴谋所致。又有许多议论说,这是有人搬空的粮仓为掩饰罪行所为,朝中有大奸人!而朝中却有暗流说,是康帝对手握巨额财富的安王忌惮了,才趁机使出手段向安王发难。眼下情景,安王若不想立即谋反,只能低头,向康帝奉上绝大部分财富,方才能脱身。”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太后和长公主也在苦劝安王,以大局为重。”

以大局为重,就是让安王掏身家了。

不管是不是安王做的,这个粮仓的亏空,就必须有人补齐。安王号称为大康赚钱为康帝赚钱,此时就不能不接下这个担子。

而对于安王来说,掏银子的事情,他或许不会太在意,但眼下情景,他一旦掏银子挑了担子,就相当于承认了他就是那个“搬空粮库为掩饰又烧一仓”的大贪大奸之人!

这对于安王声望,绝对是一个无法估量的严重打击!

安王无论如何,都不会愿意背下这个罪名!可他不想担罪名,也由不得啊……

徐玫思忖片刻,道:“素素姑娘,我要往商会走一趟,你也跟着吧?”

“谨遵小姐吩咐。”素素道。

徐玫满意地点点头。她没有耽搁太久,很快就装作是购买东西的客人,而后被悄悄地请到了后面,见到了一主两副三位大管事。

“三位管事都在,不错。”徐玫冲几人点了点头,展示了身份信物,验证无误之后,徐玫毫不客气地坐在了上首,道:“既然三位都接到家主传信了,那我就不客气了。”

如今徐元已成,徐玫的身份,就不再是徐氏嫡女。面对徐家族人,只要不是格外亲近的,有正事之时,她根本不必以后辈自居,而是身份最尊贵之人。

“玫小姐吩咐。”三个掌柜十分恭敬。

“从那日粮仓起火时候起,最近分会一共交易出去多少粮食?”徐玫问道。

“回小姐,今日,我们上京分会,并没能卖出太多粮食,只有三家规模一般的粮行一共要了五万石粮食,四家酒坊一共要了十万粮食。都是老客户,价格我等商议一下略抬高了一成,几家都接受了。至于那位开口一百万石的神秘粮商,在听到小姐给的回复之后,最近一直没有再出现,应该是不会再来了。”

这个大管事声音很平静,但徐玫还是从中听出一些抱怨之意。

要知道,若是之前那笔生意能成,他还是能得不少分红的。又不是做不成。

但偏偏,家主指示之中,措辞严厉,让他们在徐玫有命令之时必须听从,他估计早就开始挤兑眼下这前这个小姑娘了。

“徐元将要立国。”徐玫抬眼缓缓扫视三人,目光平静,却让三人不由发紧,尤其是那答话的大管事,心头更是颤了颤,身子更弯下了一些。

徐元立国,眼前这位,眼前这位,就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他虽然也姓徐,但却是旁支的旁支,全凭着一步步谨慎奋斗走到这一步的,可以说,就算将来大封皇室,也封不到他头上!

“徐氏商会眼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配合徐元!而不是刻意最求金银利益!只有徐元站住了站稳了,将来能发展壮大了,你们才能有机会凭着功劳将来站在高处……这个道理,三位不会不明白吧?”

“属下明白!”三人齐声道:“请小姐吩咐!”

“粮仓被毁,且传出了粮仓有巨额亏空的传言……你们提价一成,那是市场价。眼下又有一处大仓被毁,再有人前来求粮,就在眼下价格上,继续加一成便是。”

“但有一点。”徐玫将话题拉回来,道:“这粮食,一家商行或者酒坊,按照他们的往日的售卖情况,需酌情、限量供应!比如,一家米行往日一个月需要购进粮食一万石,那么,此时,你们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依旧要按照这个数额供货,最多一万五千石,决不能超过两万石!”

“我们商行如此作为,也是为了平抑粮价,以防有流言四起造成恐慌有奸商恶意哄抬粮价……若有身份不明的外地神秘粮商巨额买粮,一律拒绝在上元城交易,让他们前往其他徐氏商行购买!”

三位管事彼此对视一眼,道:“小姐高明,属下明白了。”

徐玫此举,看似在稳定粮食市场,对大康有益,但缺杜绝了大康官方借用本地商户向徐氏商行小额买粮聚少成多!也杜绝了他们借口神秘粮商购买粮食的可能!

要知道,徐家商会,在稍微大点儿的城市都有会馆不错,但那些会馆却多是做联络咨询之用,不是真正开门做生意的。大康要想买到粮食,就必须与上京城的会馆谈!要不,就去大宣,或是其他会馆去谈!

但徐氏商会各会馆之间,是即统一又独立的关系。绝不是说,你在渤海王城谈好了生意,就能凭着信物去上京城提货的。你要这么提货也可以,首先,得付这一路运输看管人马嚼用安全方面等等这一笔综合费用,然后依旧得等时间!也就是说,你的货物,还是从渤海王城真真正正运到上京城的那一批!而不会是从上京城提调一批出来!

若碰到急用的,而两处会馆也协商好了的,买方肯出大代价,也能加急拿到货……但若是碰到特殊情况,协商不好,那就不成了。

各地物价差别巨大,这些也是应有之意。

徐氏各个分会都只有一本账,来往结算都要清清楚楚的。

也就是说,眼下,就算大康的人肯亲自跑到元城去购买粮食,那便宜肯定便宜,量也肯定要大很多,但也得等着这些粮食从元城万里迢迢地运过来!

这一路开销且不说,这时间上,怕是没半年都不够一个来回!

“小姐,那大康官方若是……”大总管低声提醒道。

“到不了那么地步。”徐玫摇摇头:“八大粮仓已经被烧掉了两个,眼下康帝只怕绝不会愿意让人误会大康其他六仓也被人盗空了没有了粮食!若大康官方若是出面向徐氏商行施压索粮,岂非是要被所有人误会了?再说,大康现在粮食失去的只是有些储备粮,其实粮食暂时还是足够的。”

几位大管事常年在大康行走,当然知道这个。八大仓虽然被毁掉了两个,其他估计也空了大半,但其实还是有粮的,各处衙门有库存,各地大军也有粮库,勋贵富商,甚至百姓小民,谁家没有一些存粮!

所以,大康的形势,并不急。

康帝十分英明,不会因为这一点,就分寸大失,大动干戈。只会刻意稳定形势。因为一旦流言四起造成恐慌,那真是大大的愚蠢了!

徐玫点出这个,这三人也不是不明白。正因为明白,才有些想不通,徐玫究竟是想要做什么?三个人眼中不禁露出了疑惑。

他们以前都是商人,要他们如何拉拢官员为商会保驾护航如何赚钱他们精通,但其他方面,他们一时就难以想明白了。

“我明天来,只有一件事情,交代几位去做。”徐玫缓声道:“第一,明大人尚未查到的几个大仓,你们派人与他们管事接触一下,试探一下,他们有没有购买粮食补足亏空的意思?若是有,就市场价,提供一批三十万石左右五十万石之内的粮食给他们。记住,一定要找借口送到尚未被查的仓库。”

“待交易完成之后两日内,明大人还没去查收,你们就找人将‘粮仓已满’的情况悄悄地透露给向大财主知道。若有人来探问商会有没有大笔交易,你们只管咬定没有。至于粮食,我会命人额外送一批过来,不从上京城商会走账。所得银两,也会立即运走。其他,就不必再管了。”

“总之,我的目的,就是要让安王爷误以为那尚未查到了粮仓所装满的粮食,是从之前被烧的那个大仓之中运去的……”徐玫目光一一从三人身上扫过,缓缓问道:“我的意思,你们明白了吗?这其中几位管事能有其他更好更隐秘的法子来达成这个目的,你们只管施为。我只看结果。”

大总管想了想,突然有所明悟,眼中放出一道光芒,有些激动地道:“小姐吩咐,属下明白了。属下等一定能将事情做成!”

“恩,若有新的消息,还是让素素姑娘回报于我。”徐玫想了想,要了纸笔,写了一封信,道:“这封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