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浮世经 >

第75部分

浮世经-第75部分

小说: 浮世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莫仁点头道:“这个啊,我早上也听说了。”

徐玫转动眼珠,定定地看着他。她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莫仁能够如此淡然地将这样的话说出口。

“皇陵没有竣工,但民工却是损耗严重。正好难民过来了,弄过去干活,也算是一种‘以工代赈’吧。”莫仁以为徐玫不明白,随解释道:“朝廷没有赈灾的粮食,皇陵那里缺少劳力……不这么做,两方面都没有办法,只能是皇陵进展缓慢,难民挨饿受冻而死。”

如今,难民被抓去修皇陵……虽然说皇陵仿佛已经成为了吞噬人命的险恶之地,但对于别无他法的难民来说,那也是一条路!还是有活下来的可能的!

可是……

可是……

徐玫不知为何突然愤怒起来,她一把将莫仁推开,猛地一下关上房门,扑倒在床上,蒙着被子,大哭起来。

她卖掉了一个手链,救了他们一个晚上。她以为那一个晚上说不定就救下了许多人命,哪知道到头来,是徒劳无功!

终究一个都活不了!

徐玫的哭声渐渐小了。她看着屋顶,眼神空洞,眼泪却是不停地淌。

“玫儿。”夏长渊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来:“你怎么样?我要进来了。”

徐玫盯着屋顶,没有开口。

夏长渊推开门,返身将面色木然的莫仁关在了外面。他走到床边找个凳子坐下,轻声道:“我刚才想过了,选择这个时节这条路线领你游历,是我错了。之前看天时不对,就应该立即回转的。不然,我们也能在姑苏陪你母亲过年。”

☆、155 不

徐玫她还是一个小小的姑娘家。

往日,她的眼中,何曾见过一点儿人世间的不好。

便是之前莫仁在南通杀了几人,那在她心理也是因为那是正义反击想着“恶人就该死”的一种直接直爽的意气。而不能说明她本性不善良。

徐玫无疑是一个善良的小姑娘。

她不过是从前被保护的太好,无从接触什么,所以也无从展示她的“善良”而已。

也不是。

她捡到莫仁,肯收留他却不强迫他卖身,这桩事情,当然能说明她善良。

夏长渊心中一时闪过许多心思,缓缓地,用一种轻松的语气说道:“嗯,我们现在往回赶,应该还能赶得及除夕。南边并没有这么大的雪,路肯定要好走的多。我们依旧乘船的话,路过南通,你说不定能劝说徐立前同我们一起回去。那样的话,你母亲一定会格外高兴,赏你许多的好东西。”

他没有提起难民的事情,没有言说是非对错,只是温声述说着接下来的打算。

母亲。兄长。新年。团聚。南方。

全都是美好的字眼,怎么能不让一个处于悲伤之中的小姑娘分外向往。

徐玫的眼泪却再一次汹涌起来。

她转头看向夏长渊,哑声问道:“我是不是什么也不能做?”

她没有说“我们”。

就像之前卖掉银手链换来大米柴火的时候,她知道夏长渊有钱,却因为那是自己的想法自己想做的事,是以并未让他付账。

夏长渊沉默片刻,方才缓声道:“是的。你暂时没有法子。”顿了顿,他又道:“我们都没有法子。”

就像徐立前指责徐家坐拥财富却不肯去赈灾救民的这种指责不正确一样,他们三人,加上太平观,面对这个困局,都是没有任何办法。

“别想了。”夏长渊眼中露出不忍,摸着徐玫的脑袋,温声道:“就这样说定了,我们回去。京城过几年再来也不迟。”

“不。”徐玫坐起来,擦干了眼泪,低声难过地道:“爹爹,我没事的。”

“我就是觉得,冤枉了我那个手链。”徐玫抬起头,似乎已经不难过了,道:“爹爹,我们去用早饭吧。我都饿了。”

“用了早饭,趁着没下雪,我们再往京城走一阵。”徐玫抱怨道:“这里用的什么木炭,炭味儿熏的慌。到了京城,我一定要住最好的客栈。”

“你真的决定了?”夏长渊看向徐玫,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她明明非常伤心难过,但怎么一瞬间就想明白了,能硬下心肠了。

“嗯嗯,我决定了。”徐玫露出一个笑容,仰脸迎上夏长渊的目光,道:“书上不是总说,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么?爹爹你也说了,惠姐姐也进京了,我们说不定能碰上呢。”

“好吧。”夏长渊看到徐玫憧憬期待的笑容,只能点头应下来,起身道:“那我等你。”

徐玫才哭过,要收拾一下,才能出去。

夏长渊离开之后,徐玫用热水敷了一会儿脸,见脸上痕迹少了些,重新梳了一下头发,整理了一下裙子,穿上了大氅,方才走了出去。

早食是在大堂用的。

也许是因为风雪滞留了不少人,此时大堂上客人还不少,有许多都是青年学子打扮,正在高谈阔论。

徐玫听到了有人说起“用难民修皇陵”,赞为善举;也听到有人在谈论今年各府的扬名在外的才俊,分析着谁明年春闱能够高中夺魁,其中就有人提到了苏州府魁首胡不为,但胡不为年轻且从前没有名气,是以不被多数人看好;她也听见有人在谈论诗词,提到了“五柳居士”的新诗,对他畅游山水的洒然格外羡慕……

诸如种种。

没有人将坐在大堂里的五柳居士认出来。三个人静静地用过了一餐,因为决定了要走,莫仁问店里的伙计能不能雇到一辆马车,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夏长渊道:“车子的事情,我会解决。你们先收拾行李吧。”说罢,他迈步出了店门。

徐玫和莫仁对视一眼,朝楼上走去。

大堂依旧是喧哗不休的谈论声。

到了徐玫门口,莫仁突然低声道:“小师妹,早上,是我不对。”

“你没有不对啊。”徐玫已经恢复了平静,道:“是我自己没有想明白。”她点点头,用力道:“嗯,我现在已经想明白了,你放心。”

莫仁张了张嘴,没有说什么。

徐玫打开房门,示意莫仁跟她一起进去。

房间内很暖和,徐玫脱下了大氅,挂在了衣架上,在桌边坐下,定定看着不知什么地方。莫仁不敢打扰她,安静地站在桌边。

徐玫走了一会儿神,收回视线,看向莫仁,开口道:“莫仁你说,若是废王成了新君的话,他会不会继续替今上去修这个貌似怎么也修不好的陵墓?”

“从以往看,废王还是有些抱负的。”莫仁想了想,道:“而即便仅仅是从孝道论,陵墓都是一定要修的。只是我想,大约应该会很快竣工吧。”

一个陵墓,怎么会修了几十年还修不好。

其中肯定有蹊跷之处。

而这蹊跷之处,登基之后的新帝就算是心中好奇,但为了巩固地位赢取民心维护江山,新帝肯定是不愿再向“蹊跷”投入更多的。赶紧修个墓穴,让先帝有葬身之地,就够了。

“也就是说,那些民工还有解脱之日了?”徐玫问道。

她还是放不下那些难民。

莫仁望了徐玫一眼,迟疑了一下,微微摇头,低声道:“今上有洪光道长护佑,寿元当还长的很。”

也就说,短时间内,不会有新帝。那自然也不存在陵墓完工的问题。

除非是,修了几十年的陵墓,真的就在这一两年竣工完成了。

“那我告诉你,就在这个新年,废王会发动政变登基为帝,你相信吗?”徐玫突然出声道。

莫仁闻言怔了一下。

他迎着徐玫格外认真的目光,缓声问道:“废王政变,怎么能够成功?洪光道长呢?”

洪光道长重视这陵墓,当然就重视肯花费巨大代价修这陵墓的明帝!他是如同神仙一般的人物,怎么会坐视废王政变成功!

☆、156 如果如果

“也许洪光道长另有要事,不在京城?”徐玫轻声道。

前世,后来太上皇能够复辟成功,听说依靠的也是洪光道长的力量,直接从紫蓬岛解脱出来,加上某个禁军副统领,才轻易控制住了局面。

而太上皇经历过被囚禁的生活之后,对于被视为接班人的儿子再无留手,直接将新帝击杀在太和殿!再然后,就是暂停的皇陵再次变本加厉地开了工!若说如今的明帝尚且有些顾忌滥用国库能算是昏聩的话,那后来复辟成功的明帝根本就是个不管不顾疯魔了!他甚至将朝政都交给了周太傅,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他的皇陵不能停工,他要钱要人的时候就必须有!

这其间,蜀地张氏称了王,将大夏硬生生地分出了一块,朝廷却只能安抚;再然后是大康又攻下了几个城,隔江虎视眈眈,又趁着大夏国内天灾不断之时,联合周边列国封锁粮道,让整个大夏都在缺粮的恐慌之中一日比一日难过;再然后,就是明帝施压胡不为这个徐氏之婿,终于从徐家得到一条海上粮道,于是整合了最精锐的八千水军和最好的百十艘大船由胡不为带领出海,这也是大夏最后是否能够残喘下去的希望所在……

再然后。

胡不为连同着水军和大船一去不回!

她在绝望的等待之中,等来的是胡不为已经连人带船已经秘密驶向了渤海国,在渤海国与其真正的妻儿团聚的消息!

徐玫的眼中又燃起了熊熊风光,烧的她皮肤生疼!她的耳朵里,似乎还能够听见“滋滋”的声响!

如果。如果。

如果说太上皇没能复辟成功,那大夏,是否会是另外一个走向。那些难民苦役的情况,会不会好上一点点。能不能多活几个人。

徐玫不去想太长远的事情。

夏长渊能看清楚朝代更迭的必然,徐玫当然也没有奢望着大夏能够千秋万代。只是,在亲眼看到那些难民的时候,她总想着,乱世能不能不要现在就来!若大夏注定要在几十年之后灭亡,她希望能有一个能稍微对民众好点儿的皇上!

这种想法有些自欺欺人的可笑,但徐玫此时此刻,正是这般想法。

莫仁看了看她,眼神看不出什么情绪,没有开口。

徐玫知道,他肯定在想:假设没有价值,是以没有什么可讨论的吧。

“我要收拾了。”徐玫回神,向莫仁微笑道:“师兄也回去整理一下吧。怕一会儿爹爹就要回来了。”

莫仁点点头,沉默地走出了徐玫的房间。

夏长渊回来的很快。

他回来的时候,在他身后,跟着一个面相老实的年轻人,十分普通的样子。但徐玫却看他有些面熟。

“他原来也在五柳观待过一阵,你才去他就走了,所以你估计不记得了。”夏长渊介绍道:“眼下已经在潘家镇安了家,入赘一户殷实人家娶妻生子,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嗯,他现在跟着妻家姓了潘,叫潘新生,你们称呼他新生大哥便是了。”

潘新生闻言忙憨厚地笑笑,道:“不敢,小姐就喊我名字便是。”

他看起来有二十出头了,又有五柳观的经历,不知道他是不是太平观的,但莫仁和徐玫都年纪小太多,还是见礼,称呼其新生大哥。

见礼之后,三人收拾了行礼,到前台结账。

“这种天气,你们居然真能雇到车?”掌柜的有些奇怪。

潘新生出面搭话,用熟练的当地话,与那掌柜说道:“是从前收留过我吃饭的恩人,我这好不容易才找到报答的机会,只是让送一送去京城,若是推辞,那岂非不是人了!”

他一番话说出,当即被有些举子听到了,立即赞道:“知恩图报,年轻人当真不错啊。”

一个镇上住着,那掌柜的大约也听说过潘新生的来历,闻言笑着赞许,竟然是给减免了些房钱,算是看了潘新生的面子。潘新生谢过了,一行人才出了门。

车厢十分普通,有些旧了,但保养的不错,看起来依旧十分结实。拉车的是两匹高大健壮的骡子,颈脖子附近披上了些茅草编织的毡子,多少能保暖一些。一看就知道,这主人家对牲口是格外爱惜的。

“观主、小姐请放心,赶路送人本来就是我的营生,只是最近几年雪大,家里爱惜牲口,才不出来了。”潘新生十分有信心,拍着胸脯憨厚笑笑,道:“我把式很不错的,两头骡子又壮实,就算路不好,也一定能将您们送到了。”

“那就麻烦新生大哥了。”莫仁对潘新生这样的“外人”,露出笑容,真诚得体,很是让人好感。

徐玫见状又不禁多看了莫仁一眼。

莫仁笑脸控制不住的僵了一下。

待夏长渊领着徐玫坐进了车厢,莫仁想了想,在潘新生旁边坐了下来。潘新生也没有觉得奇怪,冲莫仁和气地笑了笑,给他又让了些地方,才甩了一声马鞭,开口吆喝一声。

两头骡子动了动蹄子,活动了一下,不用潘新生再催促,就向前行驶起来。

幸好,雪虽然看似很深,但连续下的几天其实下的都是细雪,被一层层地冻实了,没有泥泞,并不太难走。

之前没有人载客,应该是怕再下了雪吧。

车子走的是北城门。

出城的时候,徐玫特意向外看了一眼,并未看到城门口有粥棚。也是,难民都是从东南而来,抵达的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