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浮世经 >

第99部分

浮世经-第99部分

小说: 浮世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徐玫又觉得毫无头绪。

前世今生,她大约都是不善经营的吧?说到底,还是太过蠢笨了……

徐玫思绪渐渐跑得远了。

定好了是南通,徐立前难免要过去照应一下。接下来的好一段日子,徐立前都是出了远门,不在家中。而徐惠央求同去南通却没有获准,很有些不高兴。

徐玫有些怕她火气太大无缘无故就发怒,只好躲着她点儿,跟徐夫人请求,回了五柳观,准备在观里住上一阵。

五柳观依旧清净。

但这里数她当家作主,是以她住的要比在集雅苑时候舒心多了。

每日打坐吐纳,练剑打拳,读书习字,带着斑点花在山上溜达,并洒出暗器,瞄准停在枝头飞在半空中的雀儿!雀儿灵巧,她的暗器也不是次次都中,这让她反而更加兴致勃勃,大肆练习起来。

如此过了一个月,附近山头幸存的雀儿早已经受惊飞走不敢再来。大约它们族群之间能够交流,都知道了这个山头范围危险至极,都不肯再飞过来了。

山头一下子变得格外寂静。

只有一些鸽子还老神在在地在屋脊上踱步,是不是“咕咕”叫上几嗓子,听起来总是散发着懒洋洋的安逸之感,让人提不起精神来。

不说因为它们都是莫仁吩咐道童们豢养的缘故,就听这懒洋洋的肥胖愚蠢的样子,绝对是一打一个准儿,毫无挑战可言,徐玫也懒得用它们来练习准头力道。

到了三月里,徐玫在这个山头逛的烦了,不禁将目光瞄准远处的磨盘岭。磨盘岭不高,但乱石散布,水土难存,夹在几个小山之间,既做不了茶田,又种不了桑树果苗,无人相中它来干什么,是一座无主的野山,连砍柴的樵夫都嫌弃路远又不好走,轻易都不肯涉足其中。

杂乱的林子,散乱的石头,无人打扰……磨盘岭就是周围少有几处存在有许多野物的地方。比如说,野鸡,野兔,獐子,猹什么的,大点儿的,据说还有野猪出没。

闲着也是闲着,徐玫开始带着一两个婢女并斑点狗,开始前往磨盘岭“打猎”。而“打猎”果然带给她不少乐趣,一时间也不去胡思乱想了。

这一日,徐玫打猎归来,洗去一身灰尘,正拿着一本书准备看上几页,却见银红匆匆走了进来,将一张小纸条呈给徐玫,道:“小姐,出事儿了!”

*******

推荐作者君完本作品《第二春》

一场灾难,林家被下了大狱。

林氏出嫁女也跟着倒了霉,低头做人之下,也免不了被送进佛堂别院,得到一纸休书也是稀松平常。

林宜佳悲怆之下心底又有一些庆幸,因为她的丈夫更加体贴她了。只是,在喝过夫君亲自送上手的安神汤之后,再醒来时,突然回到了十二岁那年,母亲开始为她精心挑选夫君的时候。

☆、203 没了

“怎么了?”徐玫接过纸条。

小红微微喘息,见徐玫已经开始看那纸条,急急地道:“粮食经过襄阳,被地方驻军给截了!”

“粮草过襄阳,交付地方军押运前行,遂被扣留十五万石。”

言简意赅。

“十五万石。”徐玫品味了一下这个数字,诧异地道:“这算不上出事儿吧?剩余的呢?”

徐家运到安南仓的,一共一百万石粮食,整数,一斤不少。一个安南仓,根本装不下,很多只能堆在露天的空地上。也幸好春日里天气一直晴好,就在放在外面,也能够存放一阵。

自古蜀中自成一地,易守难攻。

大军想要入巴蜀,只有汉中这一条路,也是困难重重,十分难行。

但张贼称王,朝廷肯定毫无作为的。

但要将粮草从南通一路辗转运往汉中去,其中艰难辛苦之处,可想而知!时值春耕之时,再组织劳役乃是短视之举,朝廷便下令,让各地地方驻军接力,一段一段向前,就算费时久一些,总有抵达的一日!且顺便,还能从各地抽调精兵,一并前往汉中集结!

计划看似还算不错。

“小姐,没了。”小红摇头,眼中露出茫然,似乎也十分不明白,道“大家都说,粮草到这里就没了。像是被襄阳地方军扣留的,就是最后的十五万石了。再没有剩下的了。”

“没了?”徐玫诧异地挑了挑眉。

“都说是没了。”小红茫然道:“怎么会没了呢?明明有一百万石啊……”

徐玫眉头放下来,轻轻一叹,挥手道:“收拾一下,我们明早下山。”

次日。

晴了数日的天气开始阴沉下来,吹到身上的风也有了寒意。大约是倒春寒的日子,就要到了吧。

徐玫才走在路上,天空开始飘起细雨。到了徐家,地面已经被打湿,空气中的寒气已经格外湿重,让她在下车时候,情不自禁地紧了紧身上的披风。

“玫儿,怎么突然回来了。”徐立前站在廊下迎她,俊朗的面容在浓稠的细雨之中,显得有些晦暗,道:“我本准备过两日就去山上陪你几日的。”

他忙完了南通的事情回来其实也没几日。

听说了徐玫一个人住在五柳观,他就想着什么时候去住几日,陪一陪徐玫。如今,徐夫人再不限制他什么,五柳观于他来说,也再不是如同幼年时候禁地一般的地方了。他过去住几日,也算是了却早年时候的心念愿望。

“这春雨还不知要下几日呢。”徐玫回道:“山上黏黏糊糊湿哒哒的难受,看也没得看的,不如回来家里窝着舒适呢。”

徐立前一听也是,赞同道:“山上的确简陋了些。”

婢女拿过来一把油纸伞,徐立前接过来,替徐玫撑着一起往集雅苑的方向走,边走边道:“母亲在风雨楼理事,惠儿又跑到城里还没有回来……只有我一时无事可做,才过来迎你。”

“我经常来来去去的,有什么好迎的?”徐玫不在意地道:“大兄太客气了。”之前徐立前不在家的时候,有好几次,她都是直接回了集雅苑休息,到了黄昏,徐夫人回到梧桐苑了,她才会去请安。

徐惠在家的时候,也会在族学。就算在玲珑苑……徐玫回来又没有提前打招呼,徐惠有时候也不愿急急忙忙地出来了。反正见面也不差一时片刻的。

徐立前闻言笑了笑,没有开口。

江南的春雨,就是腻人。

那雨丝从四面八方往人的身上沾,就是撑了伞,才没有多远的路,徐玫额头上的碎发已经被打湿,贴在了细白的额上,显得格外的浓黑一些。

徐立前见状,吩咐跟在身边的朱燕朱雀道:“你们赶在前面去看看,集雅苑备下了热水没有?一会儿你家小姐肯定要沐浴更衣的。”

朱燕拜了拜,领命而去。

徐玫微笑,随口说着些下雨腻烦的闲话。

很快到了集雅苑,她当然要第一时间沐浴更衣。临去之前,徐玫问徐立前道:“大兄这会儿没有要紧事么?不然,等我一会儿吧,我攒了好多话想要找人说呢。”

徐立前本来还是想要去风雨楼,在徐夫人身边观察伺候笔墨的。

不过,他一听徐玫这样的话,想着她几十天一个人在山上,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心中一下子柔软起来,道:“恩,我手上没什么要紧事……玫儿快进去吧,别着了凉生了病就不好了。”

徐玫喜笑颜开,往内室去了。

一刻钟之后,她已经换好了衣裳,只是一同青丝还湿漉漉地散着走了出来,向着徐立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靠在榻上由着何嫂替自己擦干头发,一边道:“大兄没有等急了吧。”

“怎么会。”徐立前扬了扬手里的书,道:“没看几页呢,你就出来了。”

书是手写本,蓝布封皮上简简单单地写了三个大字“泛游记”。

徐玫从五柳观夏长渊的书房里找出来的。

“父亲的作品。”徐玫指了指书册,道:“里面全部都是他亲自到过的地方。很不错吧?”

“父亲写的?”徐立前有些惊讶。

书册上的字是极其端正的小楷,很难看出有个人风格。文章所用的语言也都是极其平实,描述繁杂详细,毫无华丽咏叹之语,比起其他许多游记,读起来实在有些寡淡枯燥……

徐玫点头道:“是啊,我问过了父亲,他承认了的。”

徐玫示意徐立前翻到最后一页,道:“不然,什么书上会附有这么详尽的山川地理图?”

夹在书册最后一页的,是一副折叠起来的薄绢。徐立前小心翼翼地将薄绢展开,薄绢大小,竟然几乎要铺满了他面前的整个方桌!薄绢上面,正是无数笔画起伏,就如同那山山水水,当真呈现了在他面前!

这样的山川图,足以称得上的国家机密了!

谁家若是藏着这个,只怕立即要被抄家逮捕,打入大牢关押起来审一审再说!

☆、204

徐立前深深吸了一口气,环视左右,发现婢女们已经远远退开,只有一个何嫂依旧专心致志地替徐玫擦着头发……他缓缓将一口气吐出来,问道:“真的是父亲亲笔?”

他其实立即就相信了!

再问,只是难以置信!

他印象之中的父亲,是诗画双绝的洒脱高洁的五柳居士!他行文饱含感情,作画也富有色彩……怎么会做有这样的游记!画有这样的山水图!

徐玫再次点头,道:“我听说徐家送出去的一百万石粮食到了襄阳之后就全没了,所以想要在这图上找一找看一看,那么多的粮食,怎么一点点没了的。”

徐立前闻言脸上有些难看。

他看向徐玫,苦笑,道:“原来玫儿都听说这个消息了。”

新帝登基,正是新春,所谓万象更新之时,政令传出来,也都是让人觉得无比希望的好消息。除了张贼依旧窝在山高路远的蜀中一直嚣张之外。

山高水远,又是新春融雪之时,粮食难运,会有巨大损耗,这所有人心头都有所准备。但即便是对半的损耗,或者更严重些,六七成的损耗,最后万里迢迢到达汉中的粮食,也差不多够摆上半年的阵仗了!

是的。

巴蜀易守难攻,凭着大夏已经糜烂的兵力情况,所有脑子但凡还能清醒的,都没想过,真的能真的推平张贼,大胜而归。除非,是张贼内部自己出了乱子,有人率众投降!

大家想的是,只要摆开阵势唬上一唬,能将大夏的军威整肃起来,摆正了与逆贼不容的态度给世人看,好让新帝能挽回颜面,让大夏朝能挽回颜面,就足够了。

但谁也没想到,万两的路程才走了一半,一百万石的粮食,就没有了。

没了粮食,又指望什么去打仗!

连阵势都摆不起来!

徐立前的心思,就如同这突然转变的天气一般,阴雨霏霏连日不开,格外愁云惨淡起来。

徐玫的头发,已经差不多干了。

何嫂轻悄悄地退了下来。

徐玫散着一头青丝,走到桌边,与徐立前并立。

徐立前苦涩地看了她一眼,低头看向山水图,并出两指,落在了图上一个不大的圆点上,道:“这里,是南通城。交接的时候,是一百万石粮食,一点不少。”

“新帝派了周彦宏周将军为钦差,全权负责运粮并征兵一事。周将军文武双全,带了一对三十人的亲卫,个个骁勇善战。”徐立前与周彦宏接触过,说的十分详细,道:“周将军接收了粮食,再南通停留了三日,将南通附近所有卫所共一万左右的兵力全部征调走……”

徐立前顿了顿,道:“原本,南通附近府县一共八个卫所共计该有三万兵力……花名册上也是如此,但没想到,真点数的时候,才勉强凑够的一万二千人,其他俱是空饷人员!其中还有许许多多老弱病残!周将军留下的二千人,都是老迈根本不能行路的老者伤者!”

“大夏多少年没发兵饷了,吃空饷什么的,根本没得吃,所以也不能以这为由重责地方将领。周将军对于地方卫所的现状虽然十分恼怒,但尚算理智,没有惩罚,只是当即让人造了新的名册,将那两千老弱就地遣散……”

“但那些老弱,真的不当兵了,遣散回去,根本没有生计活路!”徐立前眼中露出痛苦不忍,继续道:“当着周将军的面,就有人哭诉寻死!周将军既无奈又心存不忍,下令开仓让每人领了五十斤粮食回去,算作了遣散费。”

“只是十万斤粮食,比起百万石,很少很少了。”徐立前轻声道:“征调去运粮的一万人,除去五百周将军能看上眼的精锐人员,其余人等,到了镇江交接之后,同样是要被打发回去的。”

“而这些将士同样是十几年忍饥挨饿没有粮饷了,周将军不得已,必须给他们留下至少能供给三个月的粮食。一人一百斤,一万人,便是一万石粮食。”

“如此,到了镇江,因为人多,留下了三万石……走走停停,加上人马嚼用……没多久,周将军就意识到这样不行,想要狠下心不再给当地驻军留下后备粮,但人若是饿很了,活不下去的时候,你再说军纪军法又能有什么用?”

“不给!就直接哄抢!”

“也不愿意再出力运输!反正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