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逍遥行 >

第159部分

极品逍遥行-第159部分

小说: 极品逍遥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老者说话,徐远顿时笑道“老先生,这匈奴都快要攻城了,您还问我是谁,您觉得有意思吗?”

    邵鹤远冷笑道“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算是有匈奴人打进了,那也有士兵前去,抓我这个老头子有什么用!”

    徐远笑了笑道“没用,一点用都没有,但是这匈奴即将扣关可是与邵家有关系,别说你不知道!”

    邵鹤远皱眉说道“你是说我邵家有子弟参与这事?邵鹤龄做的?”

    徐远竖起一个大拇指道“那您可说的对,确实是他!”

    邵鹤远叹了一口气道“我就知道的,这些年,我也就打理打理族内的鸡毛蒜皮事儿,外面的事情都是老二在操持,没想到啊,竟然做出了这么大的事!”

    “听您这意思,还蛮骄傲?”徐远笑道。

    邵鹤远往前走了几步,看着祖宗的牌位道“我邵家,从大康103年就来到了丰州,来的时候啊,就四口人,如今已经有三百多口人了,我们在这里呆了二百多年了,我想问一下你,你觉得我们对于这里的感情怎么样?”

    “吾心安处是故乡,对于这里,你们应该是饱含感情的!”徐远正色道。

    “吾心安处是故乡你说的真好,是啊,我们对于这里充满了感情,但是为什么陛下就从未正眼看过我们呢?我们邵家子弟也曾为守护此处抛头颅洒热血,也曾为了这里奉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和生命,为什么我们就是会被陛下看不起呢?子弟游说进京,在京者纷纷说子弟为乡下人,乡下人便也认了,但是又为何说子弟为野蛮人?我们也曾经读过四书五经,我们也拜的是孔先师,为何京城从未允许我们在京经商,在京学习?你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徐远无言,半响才说道“陛下以前有陛下的难处”但是说出来又觉得这话好轻。

    邵鹤远呵呵笑了笑,眼中带泪,“难吗?”

    徐远默然。

    邵鹤远缓缓转过身道“不用想我也知道,匈奴那边答应了我们极大的条件,陛下若是能够做到,那么我们必将用血肉阻挡匈奴人的铁骑!”

    徐远摇了摇头道“很难,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答应你们的条件是什么,但是,我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保全你们邵氏一族的生命!”

    “你抓我没用,孩子,离开这吧,战火即将燃起,生灵即将涂炭,你的命将不值一文”邵鹤远闭目说道。

    徐远摇头苦笑不已。

    。

第三百一十一章 战事起() 
如今也只能苦笑了,原本不止一个人对于大帝失望,对于这个国家失望,他们从失望中寻找新的出路,这无可厚非,甚至想要反驳徐远都找不到反驳的词语,难道你不对别人好,还不带别人寻找新的幸福?

    半响后,徐远沉声道:“说别的没有意义,毕竟眼前得到手的才重要,我只能说,大帝绝非你想的这样,整个大康也绝非只有你们一家受到不公正对待,但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反,为什么他们就没有为敌开城门?不是因为这个国家给予了我们什么,而是,我们骨子里面留的都是大康的血,大康就像是一个母亲,也许因为我们兄弟姐妹众多很多人无法享受到母亲的照顾。。。”

    “但是,母亲对我们的爱或者这么说吧,我们对于母亲的爱,不应该有所减少,不是吗?毕竟,再来一个妈,谁都不知道会对我们怎么样了?他们嗜杀成性,您就确定,他们会按照约定对你们吗?他们的诺言,真的有价值吗?”

    “虽然我才当官不久,但是我也知道,曾经陛下和他们的可汗签订了免战条约,互不开战,但是现在呢,他们已经背弃了承诺,而且要让我们大康人自己打自己的同胞,您的先辈很伟大,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造就了丰州城这块富饶的土地,若是匈奴人的铁骑再次踏入,他们的灵魂在地底下也会呐喊,您祖祖辈辈打下来的这块地,可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邵鹤远闭目泪流满面,片刻后张开眼睛说道:“晚了。。。已经晚了。。。”

    徐远一愣,“什么晚了,不晚的,一切都还来得及,只要你让邵鹤龄找董安军,那么一切都还来得及!”

    “没用了,没用了,老二已经把族内的人都送到匈奴那边去了,他们连夜都走了,全部都走了,只剩下我这把老骨头还留在这,就是想对得起祖宗!”邵鹤远大哭说道。

    徐远脸色一阵苍白,猛的倒后几步,嘴巴哆嗦了两下,“要打仗了。。。”

    战争比徐远想象的来的还要迅速,想办法通知胡岩松,胡岩松立刻带着掌柜的等人慌忙出城,而他的举动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警觉,这些商人耳目众多,消息传的极快,只是一上午,整个丰州城就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徐远浑浑噩噩的坐在一个偏僻的院子中,脑海中不断回想自己这些天所做的一切。

    “我不该逼他的,也不该把实际情况告诉邵鹤龄的,应该让陛下决定他们的前程的。。。”徐远双目蓄满泪水,一时间无比痛恨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擦了擦泪水,徐远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决定把这个事儿给完善的处理好,最坏的打算也是战死在这,不然怕是陛下绝对不会绕过自己,而自己死了,还能为骆小依和还未出生的孩子争得一丝生机。

    城内混乱,四处都是奔走的人,但是很快董安军便率领大军接管了此城防务,城门一关,所有人成为了笼子里面的包子,任人拿取。

    此时董安军帐内安静异常,不管是幕僚们还是偏将们都是一脸严肃,董安军沉声道:“当我们走出这一步的时候,大家伙就都是站在同一个船上了,谁要是有二心也来不及,也和大家伙兜个底,我们不会和匈奴那边直接接触,到时和平对接便可,记住,都约束好自己手底下的人,若是有人敢抽出刀,别怪我到时军法处置,等到匈奴那边过去了,从今往后,这丰州便是你我的天下,谁都管不到我们!”

    “喏!”众人听令,但是散去后却是神色各异,想的时候是一回事,但是真正做了以后才发现,这他妈想的实在是太简单了一些。

    说的好听点这丰州以后是自己的地盘,但是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你去大康会被人给宰了,去匈奴那边,虽然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人家买的是大康的东西啊,这丰州能有啥,美酒没有,丝绸也没用,茶叶有但是那点茶叶完全填补不了匈奴那边巨大的胃口。

    再说了,这两边受气的,谁受得了啊,再说了匈奴人真的进城了,就算是不要丰州,那以后呢?他们可不愿意让一个大康人住的城池不受自己控制,只要局面一稳定,绝对会有所动作。

    其实他们所想,董安军也知道,但是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

    若是再给几年时间,那就有底气和匈奴那边谈判,但是现在已经被大帝知晓自己等人的意图,那还装什么?大帝是不会那么蠢再给自己等人时间的,他只会让自己等人立刻死去,那才是一个帝王该做的事。

    ………

    此时董安军帐内安静异常,不管是幕僚们还是偏将们都是一脸严肃,董安军沉声道:“当我们走出这一步的时候,大家伙就都是站在同一个船上了,谁要是有二心也来不及,也和大家伙兜个底,我们不会和匈奴那边直接接触,到时和平对接便可,记住,都约束好自己手底下的人,若是有人敢抽出刀,别怪我到时军法处置,等到匈奴那边过去了,从今往后,这丰州便是你我的天下,谁都管不到我们!”

    “喏!”众人听令,但是散去后却是神色各异,想的时候是一回事,但是真正做了以后才发现,这他妈想的实在是太简单了一些。

    说的好听点这丰州以后是自己的地盘,但是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你去大康会被人给宰了,去匈奴那边,虽然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人家买的是大康的东西啊,这丰州能有啥,美酒没有,丝绸也没用,茶叶有但是那点茶叶完全填补不了匈奴那边巨大的胃口。

    再说了,这两边受气的,谁受得了啊,再说了匈奴人真的进城了,就算是不要丰州,那以后呢?他们可不愿意让一个大康人住的城池不受自己控制,只要局面一稳定,绝对会有所动作。

    其实他们所想,董安军也知道,但是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

    若是再给几年时间,那就有底气和匈奴那边谈判,但是现在已经被大帝知晓自己等人的意图,那还装什么?大帝是不会那么蠢再给自己等人时间的,他只会让自己等人立刻死去,那才是一个帝王该做的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战事起二() 
大帝坐在椅子上,目光森冷的环视了一圈,“诸位爱卿,说说吧!”

    牛敏智当先走出来道”陛下,微臣认为,这匈奴怕是也只是劫掠一番就走,想要打到长安城来,他们也吃不消“

    “陛下,老臣不敢认同,这匈奴依赖骑兵完全可以一边打一便洗劫路上遇到的所有物质,完全也足以支撑他们来到长安街,所以老臣认为,目前立刻召集十六卫前去丰州支援,然后调集附近卫所巩固京师,同时,命人前往匈奴当面斥责完颜勇,同时号召天下众人联合起来一同抗匈奴,让民意沸腾,方能做到如臂使唤般自如,自然,匈奴不惧!“韩武正色道。

    李相微微一笑道“微臣认为韩老将军说的对,既然匈奴要战,那么咱们就战,免得被宵小认为我们大康早已经年迈,而我们的士兵,也确实需要见见血了!”

    兵部尚书林彻皱眉说道“调集士兵自然是无碍,但是陛下,很多士兵时隔多年都没有见血,怕是”

    此言一出,顿时所有人都无言,大帝环顾一圈缓缓说道“国家养了他们那么久,也该上阵杀敌了!”

    李相缓缓说道“林大人说的对,这士兵若是胆怯,去了也是战败的结局,所以微臣想,怕是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将军前往压阵,那么士兵必然不会临阵脱逃,而且还会更加骁勇善战!”

    牛敏智点了点头道“不错,李相说的极为正确!”

    林彻目光担忧的看向韩武,韩武却面色平静,缓缓说道“陛下,老臣请战,愿以这年迈身躯,御敌于国门之外!”

    “爱卿!”大帝目光含泪的走了下来双手紧紧握住韩武双臂。

    韩武微微一笑道“陛下,战死沙场,乃是老臣夙愿,还请陛下成全!”

    “不可!你已经为大康辛苦了这么多年,还怎么能再次披甲上阵啊!”大帝含泪说道。

    韩武微微一皱眉说道“既然如此,那老臣斗胆请陛下调派一人给我,哦不,应该是一群人给我,人数不多,大概二三十人!”

    大帝一愣,缓缓说道”不知爱卿要谁,只要是不让爱卿前往沙场,朕允了!“

    韩武看着大帝的目光说道“我要牛北玄和他的学生们!”

    大帝一愣,“牛爱卿?他现在应该是在朕的军事学院教书吧?”

    站在大帝身后的柳青立刻说道“不错,此刻正在学院教书呢!”

    大帝面色微愠,“都这个时候了还在教书?”

    韩武道“还望陛下准许!”

    大帝皱眉走了两圈道“好,朕允了!”

    韩武立刻躬身道“老臣多谢陛下,老车这就准备前往丰州事宜!”

    大帝张了张,有些哽咽道“韩爱琴,你可一定要当心啊,万万不能亲自上阵,只要你平安,那就是最大的胜利!”

    韩武也是有些色变,微微笑了笑道“老臣,一定会活着回来,再次为陛下扶马持枪!”

    大帝顿时泪奔,响起了年轻时的一幕幕,君臣二人又忍住,看着韩武一步一步的走了出去,大帝一挥手大声喝道“为朕准备美酒,三日后,朕亲自送韩爱卿上马迎敌!”

    李相等人齐齐色变,纷纷都意识到什么,但是此刻又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能拱手说道“陛下仁厚!”

    帝国这架战马立刻轰隆隆的运转起来,在深山之中一箱箱黑色的箱子被运出,然后又消失在山道之中,而户部也立刻开始调派粮草开始运往安北都护府,整个京城被临时戒严,禁止一切外出人员,同时严密监视还滞留在京城的匈奴使团,并且射杀一切空中鸟类。

    三日后,大帝在城门外,看着黑漆漆的大军和穿着盔甲的韩武,面露一丝苦笑,举起手中的美酒道“爱卿,此去,万万要保重身体,朕等你凯旋,待凯旋之日,朕还向今日这般在城门口等你!”

    韩武动容道“老臣,必当不辱使命!”随即转身喝道“上马!”

    自有传令官挥舞旗帜,顿时哗啦啦一阵上马的响动。

    大帝亲自把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