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好时光 >

第35部分

大宋好时光-第35部分

小说: 大宋好时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不至遇到灾荒,颗粒无收,举家逃难,聚而生乱。

    毫无疑问,这个土豆…有救急救命之效,还有玉米…北地若是推广种植,收成又能增加许多。

    哪怕没有数石之多的产量,只要多收上三五斗,年年岁岁,日积月累下来,也会是个庞大数额。

    平民小户之家,不就是靠着一点点的积存逐渐富裕的吗?

    如此多年,户有余粮,或许当真能做到天下无饿殍,完成这个历代帝王奢望而不得的盛况……

    民以食为天,粮食对封建王朝的意义不言而喻。

    只要老百姓吃饱了,就不会生事,甚至会对朝廷感恩戴德,天下就能稳定太平。

    不生内乱,便可一心一意抵御外辱。

    大宋境内少了灾荒,没了叛乱,又有足够的钱粮,讨伐西贼,收复燕云,甚至是击败不可一世的契丹,都不再是梦。

    一时之间,老王爷的思绪飘得很远,仿佛看到了四海承平,大宋崛起,看到了赵氏江山稳固昌盛……

    赵元俨不由老怀大慰,激动不已。

    “三郎,此等良种你从何处得来?何不早些献于朝廷?”

    “这个…是一位异人所赠…”

    杨浩支支吾吾:“小子本想尽早献于朝廷的,但自行种植实验之前,小子并不确定能否顺利发芽生长。

    倘若失败,冒昧事小,恐有欺君之嫌。其实,即便此时,小子也不确定一定能开花结果,产量达到预期……

    若非遭此横祸,小子断不会惊扰王爷,而是等待确有收成之后,再行进献朝廷。”

    “也罢,你谨慎行事也没错,至于赠你种子的异人,算了……本王也不多问了。”

    赵元俨摆摆手:“你且在此等着,本王这就进宫,兹事体大,必须立即奏禀官家。”

    “有劳王爷…”

    杨浩低声道:“王爷,小子窃以为…在结果收获,确认产量之前,还是不要广而告之的好。”

    “哼哼,本王自然省得。消息不会从宫中和王府泄露,你们两个小子也是懂事的。”

    赵元俨叹道:“唯独外面那些不成器的,纵不知详情,但人多口杂,难免传出各种风言风语,遭人猜疑……本王尽力而为吧!”

    说罢,心情大好,精神高涨的赵元俨无需搀扶,独自出门。

    外面众人等候多时,早已有些不耐烦,当即迎了上来。

    “八叔公…”

    “哼,回头再跟你算账。”

    小王爷刚要开口,赵元俨便白了他一眼,转身呼喊:“杨怀玉。”

    “末将在!”

    赵元俨悠悠道:“本王不问朝政,不管军职,论理没有命令你的资格,不过眼下有件大事,恐怕得麻烦你一下。”

    “请八王爷吩咐。”

    “你亲自守卫此院落,除杨浩与沈放之外,任何人不得入内。

    本王回来,或圣旨到来之前,此间所有人等不得妄动,不得离开。”

    “是!”

    “八叔公,这…”

    小王爷全然蒙了,没想到事态会严重到这个地步,怎么院子没拆掉,还被限制了自由?

    谁知赵元俨全不理会他,兀自对杨怀玉道:“怀玉啊,务必办妥了,若有闪失,便是我大宋的千古罪人。”

    我去!

    小王爷也不傻,知道这句话是指桑骂槐说自己的,至于吗?

    一个破院子,到底有什么稀奇的,竟到了千古罪人的地步?

    小王爷不禁有些后悔,早知如此,何必收这份礼?现在好了,好处没捞到,还惹来一身麻烦。

    真是……

    小王爷气不打一处来,转身便要找那中年商贾撒气,却发现他早已面色惨白,甚至两股微颤……

第五十九章 宣召觐见() 
杨怀玉尽职尽责,迅速派人将院落围了起来,无一人离开,无一人进院。

    杨浩总算松了口气,拉着沈放进院,坐在枣树林荫下休息。

    “杨三郎,你这是一次比一次惊天动地啊!”

    沈放虽然学识有限,平日里张扬莽撞,但到底出身宰辅门第,还是有些见识的。

    院角那几株植物意味着什么,杨浩将会得到什么,显而易见。

    杨浩笑了笑,无奈道:“哪里,我也不想,奈何……你知道的,我是个低调之人。”

    沈放险些无语:“呃…你确实低调,低调到捧日军护卫,八王爷抱病奔走,现在可能连官家也惊动了。”

    “这不是意外嘛!”

    “好吧,的确意外。现在我算是明白,你当初为何拒绝尹洙了,有着几样宝贝在手,哪看得上小小的承奉郎。”

    “呃…”

    “杨三郎,我挺好奇,你这些神奇的东西都是从哪来的?”

    不等杨浩回答,沈放便摆手道:“算了,八王爷都没问,我也不问了……不过往后要是有机会,你说给我姐听听,她蛮好奇的。”

    “哦…”

    杨浩应了一声,暗自思咐,是得有一套完整的说辞才行,来源问题必然会有人问的。

    不过在此之前,他对门外之人更感兴趣。

    “沈放,那位小王爷是何许人也?”

    “你不知道?”

    “不知道,东京城里龙子凤孙一抓一把,我一介市井小民如何认识?”

    “赵宗邈!”

    杨浩暗自沉吟,大宋下一任皇帝英宗原名赵宗实,看来这个赵宗邈是皇帝的侄子辈,却不知是哪一家的?

    “汝南王府家的老八,尚无爵位,不过私下里都给面子喊一声小王爷,被戏称为‘八小王’。”

    感情先前的局面是八小王VS八大王啊!

    杨浩心中一笑,却又颇为不解:“一个郡王家的小儿子,也这般嚣张吗?”

    “你来东京许久,不至于这般孤陋寡闻吧?”

    沈放白了一眼杨浩,悠悠道:“汝南王是太宗之孙,官家堂兄,虽然官家的堂兄弟很多,但这一位却最为特殊,不同寻常。”

    “为何?”

    “因为昔年官家出生之前,他曾被先帝养于宫中,后来官家诞生,才被礼送回王府…”

    原来如此!

    杨浩当即明白,宋真宗当年也曾面临无子窘境,养个侄子在宫中,以防万一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不是后来今上赵祯诞生,只怕大宋皇帝就是汝南郡王赵允让了。

    即便没有运气登基为帝,鉴于曾被真宗视为养子,在宗室之中地位也非同一般,远超寻常“允字辈”宗亲。

    “还有啊…”

    沈放压低了声音:“官家的皇子接连夭折,汝南王家的老十三宗实,曾被皇后接入宫中抚养。

    后来皇子诞生,也被送回王府……不过二皇子、三皇子接连夭折,官家膝下空空,赵宗实的身份也就……你明白的。”

    杨浩心中咯噔一下,尼玛…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三位皇子接连夭折,赵宗实这半个养子的身份,一下子就显得格外敏感。

    虽说赵祯才三十出头,宫中嫔妃众多,诞下皇子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杨浩比谁都清楚,历史上宋仁宗赵祯无子,死后继位之人是养子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

    赵宗实一旦登基,汝南王府必然鸡犬升天,飞黄腾达。今日与赵宗邈算是结下了梁子,往后……

    杨浩心中不由泛起些许担忧。

    沈放不知杨浩思绪之遥远,亦未意识到严重性,轻声劝慰道:

    “没事,赵宗邈素来纨绔,但汝南王和几个年长之子皆明事理,不会因些许小事计较的。

    何况有八王爷,往后甚至还有官家护着你,不妨事的。”

    八王爷还能活多久?赵祯…他会护着自己吗?他死了以后呢?

    这事……

    唉!

    杨浩与沈放在院子闲聊一会,听见外面有声响传来。

    出门一看,赵元俨没回来,却来了一位宦官——都知王守忠。

    “王都知!”

    赵宗邈和杨怀玉双双上前,态度恭谨。

    王守忠只是个宦官,却是从小服侍皇帝赵祯的伴当,主仆关系非同一般。

    可谓是当今官家最信任之人,甚至超过了皇后和宰相。坊间传闻,皇城司的密谍就掌握在他手中,是以朝野上下谁都不敢怠慢。

    “八郎,请回吧,天色不早了,说不定汝南王等着你们回府用晚膳呢!”

    “都知…”

    “没事,官家口谕,准许所有人等离开…”

    “遵旨,谢官家,有劳都知,宗邈告辞。”

    本就闹得灰头土脸,再看如今这阵仗,情形似有不妙,赵宗邈是一刻也不想再待下去,转身便上了马车,溜之大吉。

    其他人也匆忙四散,尤其是那位汗流浃背的中年商贾,更是如蒙大赦,匆忙跟着一道离开。

    “杨怀玉!”

    “末将在!”

    “官家谕旨,命你亲率捧日军守卫此宅,除杨浩一家,旁人不得入内,擅闯者斩!另择稳妥之人,护卫杨家大小安危。”

    “遵旨!”

    杨怀玉欣然领命,果然不出所料,官家下旨着禁军守卫,可见杨家院里的东西着实非同小可。

    这个杨三郎,将来亦非同小可。

    王守忠上前瞧着杨浩,转身问沈放:“放哥儿,这位便是八王爷提到的杨三郎?”

    “是!”

    “三郎见过王都知。”

    “嗯,果然一表人才,少年俊杰。”

    王守忠笑道:“八王爷年迈,一路奔波,身体疲惫,已经被送回王府休养,老奴奉官家旨意来瞧瞧宝贝。”

    “都知请!”

    王守忠在杨浩与沈放引导下进门,直奔院角而去,瞧着一片陌生的植株,讶然道:“这便是…八王爷所说的玉米、土豆、辣椒?”

    “是!”

    王守忠瞪大了眼睛,仔细观察了好一阵,才问道:“杨三郎,这几样庄稼当真那般神奇,能有你说的那般产量?”

    “小子据实而言,只要能正常开花结果,产量纵有出入,也不会很大。”

    “嗯!”

    想必是赵元俨提前说明过情况,王守忠也不苛问,转而道:

    “收获之前,捧日军会守卫此间,不会再有人打扰,三郎不必有任何顾虑,好生照料这几株金贵的庄稼便是。

    办好此事,功在社稷,功在千秋,官家和朝廷断不会亏待你的。”

    “自当尽心竭力。”杨浩心下了然,应声回答。

    王守忠满意地点点头:“若有任何需求,尽可告知杨怀玉,他会奏报宫中,朝廷会全力支持。”

    “谢官家,谢都知…”杨浩不由暗叹,这完全是国宝级待遇啊,要不要趁机加以利用呢?

    “若真能如三郎所言,开花结果,高产丰收,我大宋天下无饿殍,天下承平,国富民强,指日可待。”

    王守忠也是由衷高兴,笑叹道:“官家闻言甚是开怀,龙颜大悦,称此乃乾元节最好的礼物。”

    “乾元节?”

    “官家诞辰!”

    沈放小声提醒,杨浩才知晓古代皇帝有以自己生辰造节日的习惯,今上赵祯生日四月十四谓之乾元节。

    杨浩赶忙道:“能为官家寿诞添彩增贺,小子不胜荣幸。”

    “杨三郎,你说这土豆、玉米、辣椒乃异族良种,你是从何处得来?”

    “这个…”

    一如既往,王守忠亦是疑而不问,笑道:“罢了,到时候你亲口奏禀官家吧!”

    “呃…亲口?”

    “没错,今岁乾元节,官家除在大庆殿接受百官朝贺外,还将前往金明池校阅水军,与民同乐,届时将宣召你觐见。”

第六十章 另有隐情() 
杨田氏闻讯赶回家中,见到院外站着一群禁军,一个个刀剑在手,表情严肃,着实吓了一跳。

    好在杨浩及时迎了出来,否则婶娘非得吓出个好歹来。

    没心没肺的杨雪则完全是一副好奇神色,一路打量禁军兵卒,瞧见杨怀玉的时候,还嬉笑着打招呼。

    “我认识你,那天就是你赶走了那些小辫子的坏人,上元节也是……”

    瞧见母亲在侧,杨雪赶忙住嘴,吐吐舌头,暗叫好险,险些将上元遇险之事说漏。

    杨怀玉报之以微笑,一回头便瞧见大黄狗站在腿边摇尾巴,两次相救之恩,已然赢得大黄的好感。

    和杨怀玉亲昵了片刻,大黄旋即又在四处转悠,嗅到许多杂乱气味后,神情顿时严肃起来。

    作为一条有担当的忠犬,大黄似乎有些遗憾今天没在家,没能第一时间护在主人身前。

    进院之后,杨田氏拉着杨浩问道:“三郎,家里怎么来了这么多兵丁?小王爷、老王爷都来又是怎么回事?”

    “婶娘不必担心,事情是这样的……”杨浩赶忙将来龙去脉一一道来。

    “你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