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好时光 >

第44部分

大宋好时光-第44部分

小说: 大宋好时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呢,您瞧,辣椒已经红了。至于玉米、土豆也都可以收获。”

    杨浩道:“只是兹事体大,小子单独不敢妄动,既然您来了,那就…择日不如撞日,今日收获,如何?”

    “也好。”

    王守忠点头,杨浩便立即动手。

    看在几个西瓜的份上,晒晒太阳,辛苦一下不算什么。

    为数不多的玉米立即被杨浩掰了下来,剥开壳子,撕扯胡须,金黄的玉米棒便露了出来。

    长势喜人,颗粒饱满,杨浩确认之后,双手递了过去。

    王守忠第一遭瞧见新奇粮食的真容,捧在手心里,看了好半天,竟有些热泪盈眶。

    “此物如何食用?”

    “最简单的方式,放在火上烤,或是水中煮熟了便可啃。也可晒干后,扣下玉米粒,磨成面,烙饼、蒸馍、煮粥皆可。”

    杨浩剥出了所有的玉米棒,晾晒在阳光下,欣然道:“东西都在这,有劳都知收好,呈送陛下预览,晾干了统计产量。”

    “好!”

    “扣完玉米粒,余下的芯可以当柴火,玉米秸秆亦可焚烧,或者用来喂牲口,都是极好的。”

    杨浩补充一句,便拿着小锄头挖土豆。

    第一个土豆被翻出来的时候,王守忠的眼睛都直了。

    但见一个个宛如拳头,甚至两个拳头大小的土豆被翻出来,心里便经不住一阵阵激动。

    一株便可产这么多,那一亩地……

    当一株土豆完全被挖出来之后,王守忠便迫不及待命人取秤,立即称量,估算产量。

    平衡之后,看到秤杆上的星,掰着指头算算数量,王守忠的眉梢便闪个不停,眼神之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他转身想要与杨浩求证或分享时,却意外发现,杨浩直勾勾地盯着土地,面色阴沉凝重。

    “三郎,怎么?”

    “怪哉!”杨浩从土里刨出了土豆,竟然开始有腐烂现象。

    不应该啊!

    这土都是自己翻过的,浇水也都按时按量,土豆怎会有腐烂呢?

    难不成是生了什么病?

    杨浩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如果是这样,无疑是个大问题。

    拿着锄头,三下除五,挖开了更大一片地,更多的土豆被挖了出来,腐烂情况越发显现。

    尤其是靠近院墙的地方,最为严重。

    王守忠的脸色也变了,有些紧张,诧然道:“三郎,这是何故?”

    杨浩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用手抓起了翻出的泥土,潮湿,格外的潮湿。

    自己明明没有多浇水,最近一段时间天气炎热,东京也没怎么下过雨,为何此间会如此潮湿呢?

    难道是因为距离汴河近的缘故?

    可是……

    杨浩仔细翻动泥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靠近院墙,泥土越湿。反之,逐渐干燥,至少正常。

    这是为何?和地下水有关?

    “王都知,兴许是这片地有古怪。”当此之时,尚未验证,杨浩绝不会提及土豆生病的可能。

    “是呢,潮湿的厉害。”

    “但我没多浇水,最近也没下雨……”

    王守忠转身问道:“杨怀玉,你们可有在附近浇水,泼水?”

    “没有。”

    杨怀玉的回答斩钉截铁,仔细瞧了瞧之后,轻声道:“会不会土层下有石块,不渗漏,所以积水过多?”

    杨浩与王守忠对望一眼,纷纷点头:“有可能。”

    “不妨挖开瞧瞧。”关系到土豆腐烂,兹事体大,不搞清楚难以安心。

    “好嘞!”

    待杨浩清理出所有的土豆之后,杨怀玉立即命捧日军将士拿着铁镐动手。

    果不其然,越往下挖掘,泥土越发湿润,甚至直接能看到水渍。

    杨浩越发觉得古怪,即便枣木巷临近汴河,也不至于潮湿到这个地步?

    自家水井的水位是明证,少说也得七八米以下才能见水,这才两三米而已。

    难道真如杨怀玉所言,下面有石块?

    然而事实更加出乎意料,石块没挖到,却在泥土之下挖到了石灰、砂子、炭屑……

    我去!

    不会是古墓吧?

    前世杨浩看过一些盗墓小说,知道古代有以石灰、砂子、糯米汁封葬古墓,再填充木炭,用以防水防潮。

    想来,这便是此地格外潮湿的原因。

    有这些东西在下面挡着,浇水、雨水根本无法下渗,而蒸发有限。日积月累,土壤自然也就越发潮湿。

    土豆腐烂,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是……

    居民小巷,百姓院中,怎么会有古墓呢?

    难不成还真如传言说的那般,枣木巷是风水宝地?

    慢着!

    杨浩脑中猛然灵光一闪,赵宗邈、弥勒教盯着此间,煞费苦心,志在必得,真正的原因莫不是这座古墓?

    他们想要盗墓?

    一转身,瞧见王守忠也面色凝重,目光深沉,显然是生出了同样的想法……

第七十五章 我家住在金山上() 
院里挖出了一座古墓,着实有趣。

    王守忠立即派人前去工部,请调一些工匠前来,修皇陵的高手匠人,挖掘一座古墓完全是小意思。

    “都知,真要挖?”

    杨怀玉小声提醒,毕竟这年头,掘坟盗墓是有损阴德的行为。

    “挖,老夫我无儿无女,不在乎什么阴德报应。”

    王守忠很果断,涉及汝南王府和弥勒教,他没有丝毫犹豫,必须尽快搞清楚这座“古墓”到底有什么秘密。

    迟则生变,夜长梦多,这种错误王都知绝不会犯。

    眼看着捧日军和工匠们要倒斗,杨浩无奈摇摇头,思咐着不会挖出什么“粽子”吧?

    不管怎样,搬家都是必须的。

    进屋将体己要紧的东西以收拾,着人送去店里交给杨田氏,叮嘱果子张先寻一处房舍安顿婶娘与妹妹。

    回头需要重新买房子,不过费用嘛,似乎应该找王都知报销。

    工匠们的行动很迅速,很快便勘探出了“古墓”的方位,杨家大半个院落,以及周遭几乎人家的房舍院落都包括在内。

    但奇怪的是,工匠给出的答案是:“不像是墓葬。”

    “嗯?”

    “不合规制,形状很古怪,但地下确有中空。”

    “挖开瞧瞧。”王守忠略微沉吟,越发好奇了。

    于是乎,捧日军将整条枣木巷彻底封锁,一众工匠开始挖掘。

    虽然添加糯米汁的石灰、砂层很坚固,但终究挡不住铁镐、钢钎、铁锤,很快便被挖掘通透。

    几个时辰后,一个人工地下洞穴出现在面前,杨浩凑上前瞧了瞧,隐约瞧见了向下延伸的台阶。

    地宫?还是地下工事?

    有人想迫不及待进去瞧瞧,但被工匠们拦住了,密闭的空间里尽是秽气,必须散尽了才安全。

    大半个时辰之后,工匠先点了蜡烛垂下去实验,确认没有熄灭,这才派了两个人下去查看。

    杨浩心想着古墓之中机关重重,小心些也是应该的。

    然而实际上,如入无人之境,两个工匠毫发未伤,而且喜滋滋地跑回来,惊喜道:“都知,宝贝…宝贝。”

    王守忠闻声欲入,杨怀玉不大放心,再度派了几个捧日军将士下去一探究竟,确定无碍之后这才点头。

    “走吧,一块下去瞧瞧。”

    王守忠当先而行,杨怀玉紧随其后,杨浩想了想也跟了上去。

    不管怎么说是在自家院子里,既然发现了宝贝,不下去瞧瞧稀奇着实可惜。

    三人在捧日军的护送下,随着两个工匠拾级而下,空中漂浮着尘埃,有些呛鼻。

    透过灰尘,瞧见下面是个占地数十平的地库,以砖石修造而成,外用糯米纸加石灰、砂子密封。

    因为深入地下,寻常修建房舍,栽种树木根本触及不到。至于巷子里的水井,似乎都年代久远,可能早于地库修建,全都避开了。

    以至于多年以来,压根没有人发现枣木巷的地下,会藏着这样一个密封的地库。

    王守忠、杨浩等人的目光全都落在那一个个箱子上,有两个已经被打开,金光灿灿。

    里面赫然装着金块,随着所有木质略微腐朽的巷子被打开,黄金、银盘、珠宝、铜钱接二连三地浮现在眼前。

    进入地库的所有人都经不住目瞪口呆,哪曾想小院之下竟然有这么大的宝藏。

    是的,宝藏!

    杨浩喉头几动,脑中闹出一个念头:原来我家住在金山上啊,大半年了,我竟浑然不知……

    做什么生意啊,早知道挖个洞进来,早就成为东京首富了。

    这下好了,官府介入,这笔宝藏怕是与自己彻底说拜拜了。王守忠的眼皮子底下,根本没机会做手脚。

    粗略地看了一眼,地库之中的金银珠宝少说价值数十万贯,绝对是一笔巨款。

    王守忠乃大内都知,按理说见多识广,无论是三司的府库,还是皇家内库都进出过多次,是见过大世面的。

    饶是如此,仍旧经不住为之惊愕。

    片刻之后,他与杨浩交换一个眼神,不约而同想明白一件事。

    当初赵宗邈、弥勒教不惜重金求购,甚至故意诬陷,强拆夺地,真正的目的其实在这。

    什么修建宅院,不过是以工程为遮掩,然后挖宝藏而已。

    难怪他们会超乎寻常地溢价收购枣木巷的房产,相比于这庞大的宝藏,花出去的那点钱是九牛一毛,简直不值一提。

    王守忠在地库地转了两圈,目光先落到那些金块上,低声道:“与大宋制式不同。”

    杨浩跟了过去,抓起一把铜钱,因为密封防潮做的不错,并未有太多铜臭。

    擦去灰尘,杨浩仔细辨认上面的字迹,讶然发现上面竟是——开元通宝。

    唐朝货币!

    “都知,莫非…此间是唐时留下的宝藏?”

    “未发现什么文书碑刻,但有开元通宝为证,想来八九不离十。”

    王守忠点点头,又命工匠根据各处的痕迹新旧程度判断年代,得出的结论是百年有余,两百年以内。

    时间范围有点大,在没有其他相关证据的情况下,暂时无法判断是哪年哪月,什么人埋下的。

    不过杨浩奇怪的是,赵宗邈……或者说弥勒教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这批宝藏的埋藏着与弥勒教有什么关联?

    好奇归好奇,但调查那是王守忠的分内之则。

    杨浩担忧的是宝藏就这么被挖出来,弥勒教损失惨重,必然心生怨恨,问题是这笔账记在谁头上呢?

    怎么看,杨浩都觉得自己难逃这无妄之灾。

    毕竟是在家里院里,也是自己无意间发现了端倪,挖出了地库……

    唉!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弥勒教这般小鬼分外难缠,杨浩顿觉压力山大。

    至于宝藏的好处,似乎没自己的份。

    那边王守忠已经吩咐杨怀玉调遣兵马车辆,将此间的金银珠宝搬运出去。

    不出意外,目的地应该是皇宫内库,东京城里发现宝藏,自然属于皇家,三司的国库休想染指。

    杨浩本来想寻机顺几块金子,奈何捧日军看的紧,根本没有出手的机会。

    按理说作为宝藏发现人,好歹有所表彰感谢,可王守忠压根没有任何表示,只是笑道:“三郎,你…果然是福星。”

    说完转身便走,甚至连房屋赔偿的事都没提,留下杨浩看着一箱箱被搬走的金银,怅然若失。

第七十六章 皇帝的喜怒()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枣木巷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很难遮掩。

    捧日军护卫着一辆辆马车驶过,已然引起关注,再瞧见地面上深深的车辙印,更是多有猜疑。

    风言风语迅速传开,相关人等自然也就收到消息。

    上土桥码头帮工数月的一个伙计,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赶在天黑之前出了东京城,消失在逐渐笼罩大地的夜幕之中。

    汝南王府中,赵允让父子恍然大悟,终于可以确定赵宗邈被人利用,没捞到任何便宜,却背了个大黑锅。

    王守忠则悠闲地赶着马车回了皇宫,前去面见皇帝赵祯。

    “官家,今日一行,收获满满。”

    赵祯在王守忠的引导下,瞧见金灿灿的金银珠宝时,也不由吃了一惊。

    “大伴,这是?”

    “从杨家小院地下挖出来的。”

    赵祯闻言经不住有些愕然,片刻之后才笑道:“大伴所言不错,杨三郎不仅是福星,还是招财童子啊!”

    “是呢,全然没想到,偏僻陋巷地下竟然藏着宝贝。”

    王守忠沉声道:“初步点算,所有金银珠宝价值不低于五十万贯。”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