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公孙策 >

第10部分

极品公孙策-第10部分

小说: 极品公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封府的人都听说过包拯、公孙策这两个名字,所以,二人一到,守卫的衙役便将其让了进去。

    公孙策蹲下身去检查了一下这两具尸体,却微微笑了一下,指着旁边一年长的人问道:“你应该就是仵作吧?”

    “回公孙公子,在下正是仵作。”

    “你验过尸体了?”

    “验过了。”

    “有什么结论吗?”

    “昨夜客栈失火,里面的人没能来得及逃出,被大火烧死。”

    “被大火烧死?”公孙策笑了笑,不知那笑容里是蔑视,还是质问,“你从事仵作有多久了?”

    “回公孙公子,已有十余年了。”

    “十余年,”公孙策冷笑,“如果你真的认为这二人是死于大火,那之前不知有多少人冤死在你的无能之下了。”

    “公孙公子,此话怎讲?”

    公孙策的话让那仵作有些紧张,这种反应可是不正常啊,按理说,有人说自己是无能之辈,应该很生气太对,而这个仵作却是很紧张,其余的一点儿不悦又似乎是装出来的。

    “在下虽然身份卑微,虽然不及公孙公子博学多闻,但在下做仵作十余年了,公孙公子又岂能说在下无能。”

    “哼,”公孙策再次冷笑,“既然你并非无能,又怎会说这二人是被大火烧死呢?”

    “两具尸体口鼻内都有烟灰,这只有生前被大火烧死之人口鼻内才会有烟灰,若是死后再被火烧,口鼻内是断然不会有烟灰的。”

    “可是你就不觉得二人口鼻中的烟灰有点儿太多了吗?”

    仵作方欲争辩,公孙策又说。

    “还有,若是生前被火烧死,会是手脚蜷缩,而这两具尸体近乎平直,难道这些你就不觉得奇怪吗?”

    “这……”仵作被公孙策问的不知该如何应答,僵在那里支支吾吾的。

    “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吗?这具尸体一手捂着脖子,一手指向门口,你有没有想过这又是为什么?”

    “这,这是死者生前想要逃出去,结果,没来得及就被大火烧死了,所以尸体才会指向门口。”

    “那为什么他要用手捂着脖子呢?正常人应该是手捂口鼻才对。”公孙策一边说着一边在尸体旁蹲下。

    “这,这,在下不知。”

    公孙策俯下身去,将尸体捂着脖子的手掰开。额,确切的说是掰断。

    “这是因为他的颈上有伤,所以才会捂住脖子,他们是先被人用利器杀死,而后才纵火焚尸。”

    “这,这,”见此情形,仵作再也不能狡辩,“这确实是在下疏忽了,是在下疏忽了。”

    “是吗?”公孙策再次冷笑,看了看旁边的好基友,“包拯,你看这件事该怎么办?”

    包拯当然明白公孙策的意思,于是笑了笑。

    “我看仵作也是一时疏忽而已,既然你已经推断出尸体的真正死因了,那就让仵作先回去吧,反正,这里有你我就行了,太后委任你我查案,其他的事儿就算了吧。”

    而后扭头看了看仵作,道。

    “仵作,你验尸也辛苦了,就先回去休息吧。”

    “是,多谢包公子,多谢公孙公子。”仵作给包拯、公孙策二人使了作揖施礼,头上已然冒出了冷汗,道谢着便退了出去。

    “怎么会只有两具尸体呢?谁对这家客栈比较了解?”包拯看着身旁的几个衙役问道。

    其中一个衙役出来回答道。

    “回包公子,这家客栈就三个人,一个掌柜的带一个伙计,还有一个厨子,厨子不在客栈里住,”又指着外面人群里的一个矮胖的男子,“那个就是客栈的厨子。”

    询问之下,厨子说自己早上从家里来客栈时,就发现这里已经失火了,外面还围着很多人,其他的事儿他什么都不知道。

    见那厨子不像是在撒谎,从他身上也得不到什么有用的线索,便放他离开,而后说让人将尸体抬回去,二人又在被烧毁的客栈里检查了一下,便也就离开了。

    之前,公孙策、包拯二人已经怀疑到邓通跟自己所查的案子有关,而今他这一死,线索就又断了。

    然而,事情还不止如此,昨夜发生大火的客栈就是疑犯被抓的会楼客栈,掌柜的和伙计都被大火烧死。

    他们并非疑犯被抓时的老板和伙计,便应该是为幕后势力办事的人,可是,如今两人都被烧死了,又该如何查下去呢。

    不过,这件事至少证明了一点,就是牢里的疑犯是被冤枉的,他们也只能寄希望于那个被冤枉之人可以知道一些于案情有用之事了。

    二人将自己查到的情况告诉了八贤王,八贤王说明日早朝带他们进宫面见太后,拿到圣旨之后方可释放刑部大牢中被冤枉之人。

    翌日早朝,垂拱殿。

    垂拱殿内的气氛一片紧张,接连有朝廷大员死于非命,朝堂之上的列班大臣也都个个心神不宁,有的人在担心下一个死去的会是自己,当然,那定然就是与案件有关之人了。

    还有的呢,就担心龙颜大怒,额,应该是凤颜大怒,因为,现在真正主政的是刘太后,而非仁宗皇帝。

    “包拯、公孙策,哀家让你二人去查三司使朱培和吏部尚书高权被杀一案,而今案件未破,又出了开封府府尹自杀一事,你二人又作何解释啊?”

    果然,从刘太后的语气里可以判断出,即便她没有凤颜大怒,至少也是凤颜不悦了,可真说不准会找哪个不开面儿的大臣开刀呢。

    “回太后,开封府府尹并非自杀,而是被人谋杀。”包拯语气淡定,丝毫没有被刘太后的气势吓到。

    “什么,并非自杀?不是说邓通在家中服毒自尽,还留下了一封绝命书吗?”

    “回皇太后,”公孙策解释道,“邓通的确是中毒而死,却并非自己服毒,而是被他人下毒谋害,而后伪装成自杀。”

    “什么,谋杀?如果是这样,那你们两个就更应该给哀家一个交代了,你们查到什么了吗?”

    刘太后听到开封府尹并非自杀,而是死于谋杀,显得有些惊讶,却又很快将惊异之色隐去,毕竟她乃一国之母,不可以让人轻易看出自己的心思。

    包拯躬身回答道。

    “回太后,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邓通究竟因何被杀,但草民可以断定,三司使朱培、吏部尚书高权及昨夜被杀的开封府尹邓通三人的死,都跟十三年前颍州之事有关。”

    “十三年前?颍州?”

    刘太后对包拯提到十三年前之事感到很意外,看那包拯、公孙策二人的年纪,十三年前也不过十岁吧,而且,她很不愿意别人提起十三年前的事儿,便问道。

    “十三年前,你二人应该还是个孩子吧,十三年前发生了什么事,你二人又岂能知道。”

    (本章完)

第17章 宫廷,意外冲撞() 
公孙策躬身施礼,回答道。

    “正因为我们不知道十三年前发生了什么,所以,恳请太后下旨让我和包拯二人前往颍州查案。”

    “前往颍州查案,”刘太后顿了顿,“诸位爱卿,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宰辅大人,你觉得呢?”

    丁谓出列道:“回太后,十三年前之事涉及先帝真宗皇帝,更何况时间都过这么久了,臣认为不宜再查,即便查,也查不出什么结果来。”

    “其他人呢,八贤王、王大人,你们是何意见?”

    八贤王出列:“回太后,臣认为不妨让包拯、公孙策二人试一下,能查出来固然好,若是查不出来,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嘛。”

    而后看了看后面的副相王钦若,问道:“王大人,你觉得呢?”

    副相王钦若出列,道:“回太后,微臣觉得八贤王所言甚是,不妨就让这两个后生试一试。”

    “那好,”帘幕后面的刘太后点了点头,“既如此,哀家就同意你们两个前去颍州查看,不过,去之前要先破了开封府尹被杀一案。”

    包拯、公孙策二人对视一下,而后,包拯回答道:“是,太后。在此之前。草民恳请太后下旨释放刑部大牢里那个被邓通冤枉的疑犯,这对我们破案会有帮助。”

    “被冤枉的疑犯?”

    “回太后,草民已经查明邓通的的的证据实则是伪造的,所以,牢中之人定是被冤枉的,而且邓通曾逼问他某样东西的下落,所以,他手上很可能掌握着重要的证据,还请太后降旨将其释放。”

    刘太后想了想,而后微微抬高了音调。

    “好,哀家就依你所言将疑犯释放,不过,如果届时还是不能破案的话,后果如何,你们应该想得到吧。”

    刘太后的话中满是威胁的意味,那包拯、公孙策又岂是别人威胁可以吓到的,二人相视一笑,齐声回道:无论什么后果,我二人都愿承担。

    “好,”刘太后的话音里略带喜色,是轻蔑的笑,“哀家还要和众大臣商讨军国大事,你二人既无官职,就先出去吧。”

    “草民告退。”包拯公孙策二人给刘太后和仁宗皇帝行过叩拜礼,便退出了大殿。

    “公主,你不可以去啊,太后和皇上在上早朝呢。”

    一粉衣女子往垂拱殿方向跑来,身后有一个身穿铠甲,手拿佩剑的男子在后面追着她。

    那粉衣女子刚满二十岁,是宋朝的冰玉公主,也是刘太后最宠爱的公主,名字唤作赵馥兰。

    身后喊着让她停下的人是御前飞龙大将军褚颐良,此人年仅二十二岁,却是朝廷文武双状元,乃是天下难得的良才。

    “我才不管呢,”那冰玉公主一边跑,一边回头冲褚颐良做了个鬼脸,“我现在就要去见母后。”

    跟褚颐良做完鬼脸后,赵馥兰便又回过头去,当时刚好跑到一拐角处,一时没注意,刚好撞到了迎面走来的公孙策身上。

    这赵馥兰身形瘦削,没想到力气还挺大,公孙策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差点儿被他撞倒在地上,幸亏身旁的包拯扶了他一下。不然,恐怕他就该跟地上的石板来个亲密接触了。

    “喂,你赶着去追太阳吗,跑这么块,撞到我了知道吗。”

    这公孙策冷不丁的被撞了一下,虽然没有摔倒在地上,这胸口可是疼得厉害,而且被撞到的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眼前突然一黑,头也有些发晕,差点儿昏倒过去。

    公孙策虽然是个文人雅士,可也不是好惹的,被这么一个冒失者撞到,而那人居然还望着自己发笑,他又怎么可能不发火儿呢。

    “追太阳,我为什么要追太阳啊?”有人对自己大吼大叫,那贵为公主的赵馥兰却也不生气,依旧是一脸笑嘻嘻的。

    “为什么,因为会烧死你啊。”

    公孙策看着眼前这个笑意盈盈的女子,觉得她是在嘲笑自己,这火儿就更大了,如果不是因为在皇宫里,如果不是因为她是个女子,公孙策一定会忍不住动手的。

    这个时候,那褚颐良也赶了过来,见居然有人跟冰玉公主大吼大叫,便上前呵斥。

    “大胆,你是何人,竟敢对公主如此无礼。”

    包拯、公孙策二人对视一下,齐声道:公主!

    “这就是太后娘娘最宠爱的冰玉公主,你们两个是什么人,居然连公主都不认识。”

    “草民包拯、公孙策。”

    面前的这位女子可是公主啊,而这皇宫又是人家的地头儿,包拯、公孙策二人再狂妄也知道得罪公主的后果,于是,连忙下跪给这位公主行礼。

    “包拯、公孙策,”那赵馥兰似乎对这两个名字很感兴趣,“你们两个就是包拯和公孙策。”

    包拯、公孙策二人相视一下,齐声回答:“对,我们就是。”

    “啊,我昨天听母后提起过,好了,你们起来吧。”

    这冰玉公主倒是一点儿皇族的架子都没有,虽然爱闯祸,却是个十分随和之人,刚才公孙策那样对自己无礼也未与之计较。

    “谢公主。”包拯、公孙策站起身来,又问,“草民先告退了。”

    “等一下,”赵馥兰将二人拦了下来,分别指了他们两个一下,问道,“你是包拯,你是公孙策?”虽然,刚才包拯和公孙策已经说过了,但这位公主却还是想最后确认一下。

    “对,草民正是包拯。”

    “草民正是公孙策。”

    “哈……”那赵馥兰大笑起来,问道,“你们两个一个那么黑,一个那么白,为什么还要在一起走呢?”

    这算是什么问题,你这是在嘲笑我们吗,公孙策在心里暗暗问道。

    当然,这句话也只能在心里说说,毕竟,他们才刚认识这位冰玉公主,可不清楚她是何脾气,万一激怒了她,恐怕真的就会小命儿不保啊。

    结果当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