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公孙策 >

第19部分

极品公孙策-第19部分

小说: 极品公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商量过后,公孙策决定夜探高齐府邸,也就是原来的节度使府,还让展昭和上官凌静分别去监视知州董平和通判曹正。

    夜色渐浓,公孙策换上一身飞贼的衣服,跃入高齐府内,进去之后,公孙策才发现自己在安排上出了些差错,这里是曾经的节度使府,他应该让上官凌静一起来才对。

    毕竟,她以前在这里生活过,对里面的结构也了解。不过,这个时候想什么也是多余,也只好自己在里面查看了。

    这深夜里,府中还会有一些护院持刀巡逻,如果说是为了预防盗贼,这阵势倒是有些过大了。

    还有一点,府上的花园儿入口处也有人执刀守卫,公孙策跃进去后,隐约可以听到一些金属摩擦的声音,却什么都找不到。

    未免呆的久了会被人发现,公孙策便赶紧退了出去。

    另外一方面,展昭一方倒是有些收获。他负责监视知州董平,这夜深了之后,董平披上了一件黑色斗篷,选了一匹马,而后出了府衙往西而去。

    还好展昭轻功了得,才能够追得上他,行至最后,董平在一处叫做周记瓷器厂的地方停了下来,敲门而入。

    董平进去之前,展昭隐约可以听到后面的作坊里传来加工的声音,但董平进去后不久,声音便消失了。董平在里面呆了也就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便就又匆匆的离开了。

    如果说公孙策和展昭还有些收获,那上官凌静的情况可是有点儿惨了,她在通判府外守了一夜,却一点儿动静都没发现。

    直到天都亮了,才见那通判曹正出来,上官凌静跟上去,后来发现那曹正居然是去了知州府衙,无奈之下,那上官凌静也只好回去休息了。

    展昭回去之后,将自己发现的情况告诉了公孙策和包拯,二人便决定去那瓷器厂看上一看。

    公孙策是以澄明茶庄东家的身份前去的,同行的除了包拯、展昭、上官凌静,还有澄明茶庄颍州大掌柜朱明说是新建好了一座宅院,想找一些瓷器、玉器装饰房间用。

    澄明茶庄在颍州的地位绝不亚于天地钱庄,加上茶庄的大掌柜在一旁陪同,公孙策的身份自然不会有人怀疑。

    新起的大宅要用瓷器,那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说,这绝对算是一桩大买卖。

    公孙策说想去后面参观一下周记的瓷器作坊,那瓷器厂的周老板虽然显得有些迟疑,考虑到是大主顾,最后还是答应了。

    进去作坊之后,见到最多的是烧炉和模具,看上去有二十多个工匠正在忙活着,地上有已经完成的瓷器,也有尚未烧制的模坯。

    公孙策在几个镀匣之中,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东西,看上去不像制作瓷器用的,却又一时也想不出来究竟是什么东西,未免引起对方怀疑,便也没有近前去看。

    看过之后,公孙策假装对作坊很满意,而后还给了五千两的定金,说过几天再来看。

    一时也想不出什么来,公孙策说让朱大掌柜先回去,他和包拯、上官凌静一起去了一品堂吃饭,说是先放松一下,说不定吃饭的时候灵光一闪,会带出点儿风雷雨泽来。

    进了一品堂,包拯选了上次他来时的位子坐下,就连点的菜都和上次一样。

    公孙策总是叫嚣着说公孙琬儿是他千辛万苦养大的,还别说,他们兄妹两个的口味儿倒很像,同样喜食甜食。

    这不,公孙策也对那道蜜汁红芋很是钟情,而旁边的上官凌静也同样对这道菜颇感兴趣,这也幸好旁边坐着的是上官凌静,而不是他的小妹公孙琬儿。

    不然的话,他们两个可真的会为了抢这一道菜而打起了的。即便是每人一盘儿也没用,他们总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对方手里的一定比自己的好。

    当然,有时候也的确是这样,但那种几率实在是太小了。

    “公孙啊,这一点上你倒是跟琬儿很像啊。”包拯看着公孙策那几乎跟公孙琬儿一样的吃相,感叹道。

    “像?什么很像?”公孙策随口问了一句,看也没看包拯一眼,依旧在专注着桌上的蜜汁红芋。

    “你们的吃相,还有你们的口味儿,都是一样的喜欢甜食啊。”

    “这很正常啊,琬儿是我带大的嘛,她的吃相和口味儿跟我不像太怪呢。”

    公孙策还在跟面前的蜜汁红芋较劲,这时,从楼上下来出门而去的两个人的对话,让他不由得停了下来。

    “听说,前两天流通到市场上的那批出事儿了,可能过不了多久,上边儿就该怪罪下来了。”

    “那,那我们可要小心了啊。”

    只听到这样两句对话,那两个人便已经出了一品堂,说话的声音屋内的人便也听不见了。

    (本章完)

第33章 公子落水() 
“难道是这样?”公孙策突然将手中的筷子放下,一脸恍然大悟又略带得意的样子。

    “什么?”包拯略带疑惑地问道。

    “进瓷器作坊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点儿怪怪的,却又想不出是哪里不对,现在,我想我知道是为什么了?”

    “为什么?”

    “作坊里大都是一些瓷器成品,而模坯却很是,而且,那些模坯好像已经放在那里很久了?”

    “对,我也有这种感觉,还有,还有就是镀匣之间的那个长形的东西,”说到这里,包拯顿了顿,又好像明白了什么的望着公孙策,“你是说那块长形的东西是……”

    “对,那个东西应该是铸钱的蜡模。”

    “这么说的话,他们是在私铸钱币,如果是这样,那么重要的东西为何没有收起来,还偏偏让我们看见了。”

    公孙策摇摇头,道:“我也想不明白,那怎么办,我们是现在动手,还是再等等?”

    “不,我们不可以等,我想,我们去过周记的消息很快便会传到董平他们耳中,如果他们将证据销毁了的话,我们就什么都得不到了。”

    “那好,我们吃完饭就去找钦差王大人。”话音刚落,公孙策便又将一粒蜜汁红芋便又送进了自己的口中。

    公孙策这个样子实在有些可恶,包拯、上官凌静二人相互看了对方一眼,而后同时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

    也真是搞不明白,这两个人之前也没说过几句话,竟然这般有默契,上官凌静站起身来,毫无征兆地将公孙策往门口拖去,而包拯则是喊了一声“小二,结账。”

    而后将一锭银子放在桌上,便跟了出去。

    可怜的公孙策被上官凌静拽着快要出去了,双手还那般执着的伸向桌子的方向……

    商量过后,包拯、公孙策决定去找钦差王钦若,将发现的情况告知于他,让他命令颍州府衙的人去搜查周记瓷器厂。

    他们故意让知州董平也知道了这个消息,让上官凌静准备在府衙外等候,看看董平会不会派人去给周记送信,又或是向什么人报告。

    可是,情况却并非如二人所料,董平什么都没做,只是按照王钦若的命令,跟着包拯、公孙策带人前去周记瓷器厂搜查。

    这可让公孙策、包拯二人很是意外,他们本想可以借此机会再引出些什么,结果,却什么都没有,也只能寄希望于可以从周记瓷器厂有所斩获了。

    还好,突击周记瓷器厂的结果,没有再让这二位才子的推理跌面儿,他们找到了私铸的钱币,还有铸钱的模具,有制作完成的,也有尚未完工的。

    查获私铸钱币的作坊,也可谓是大有所获了,可是,对犯人的审讯的结果,却让包拯、公孙策二人很是失望。

    那些工匠们一口咬定说什么都不知道,只是领工钱做事,他们根本不知道私铸钱币是死罪。

    而那老板周峰却一口咬定说这件事的主使着就是自己,没有什么上峰,也从未听过鬼神冢这个名字。

    回去后,包拯、公孙策他们又将突击周记瓷器厂的过程重新梳理了一下。

    从前一夜监视董平,到第二天发现问题,再到将私铸钱币之人现场抓获,这一切似乎都有点儿太快了,或者说是太顺利了。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怎么会是这样?”包拯一脸深沉的回想着之前的每一步,却还是想不出究竟是不是哪里出错了。

    “啊,出了问题?”展昭一脸不解地问,“我们不是已经查获了私铸钱币的作坊了吗,这不应该算是成功了吗,怎么还说出了问题了呢?”

    “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似乎这一切都有点儿太顺利了,”包拯顿了顿,“又好像跟我们真正想要查的事情没有什么关系。”

    “对,现在想来,有一种被人利用的感觉,就好像……”

    说到这里,公孙策又停了下来,似乎,还要再确认一下是不是像要说的那样。

    “就好像,”上官凌静眼神里溢出一丝疑惑,望着公孙策,“好像什么?”

    见公孙策没有说话,包拯便替他回复上官凌静的疑问。

    “好像这一切都是别人设计好的,我们一直都在沿着别人画好的轨迹在走。”

    “沿着别人画好的轨迹走?”柳冰颜也是一头雾水,嘟了嘟美丽的小嘴儿,“什么意思?”

    二位才子的话柳冰颜听不懂,展昭和上官凌静也同样听不懂,他们不明白为什么顺利了反而不好,难道非要一波三折,历经生死才算正常吗。

    包、策二人的担心并没有错,他们的确正一步步走进敌人设计的陷阱内,而那个陷阱远比他们想的要复杂的多。甚至,他们永远都没有机会揭开真相。

    神秘石室。

    董平、曹正还有那个带面具的神秘人,一起在为白天的事儿儿得意,也在准备着下一步的计划。

    “都说那包拯、公孙策有多么厉害,这交手之后,也不过如此吗,”董平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还不是在我们的掌控之下,一步步往下走。”

    神秘人不似曹正那般小人得志的样子,语气淡定,里面还有些苛责。

    “这才只是开始而已,我说过了,不要轻视这两个人,你记住了,再这般自以为是的话,你会死的很惨。”

    听神秘人这样一说,董平生怕会被上峰惩处,变得很是紧张。

    “是,是,属下明白,那,那接下来该怎么办,要不要让他们……”

    “不可以,再等等,如果那么快就爱让他们发现的话,恐怕会引起他们的怀疑。”

    “是,属下明白。”

    夜深人静之时,辗转难眠的公孙策起床离开了房间,一个人在星光下漫无目的的走着。

    不是漫步,更不是想要欣赏那不太美丽的夜空,他只是想随便走走,奢望着可以有些意外收获。

    翠竹掩映之下是一条幽深的小径,小径一端是三个叉路口,另一端则是通向了一方荷塘。

    夜风拂来,风力不大,却也是那样的寒,空中回荡着的,不是风声,而是竹叶轻摇的清新,还有那不知是沉重还是轻盈的脚步声。

    也不知是那公孙策想什么想的太过入神了,还是这家伙眼神太差,他居然一脚蹬空,掉进了园子里的荷塘里。

    如果不是自己掉了进去,他是怎么也不会相信这荷塘居然会那么深。

    这个号称博闻强识、文武全才的公孙策偏偏不会游泳。落水之后,他连句完整的救命都喊不出来了。

    这正值即将入冬的时候,就算他侥幸没有被淹死,恐怕也会被冻死了。

    (本章完)

第34章 原来是色狼() 
听到那不是很熟悉却很有特色的落水声,林间小径中有走出了一个身影,那人正是上官凌静。

    她跑到荷塘前,才发现原来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水中挣扎,那个样子跟平时的他可是大相径庭。

    如果说平日里他是潇洒不羁,那这个时候可就只剩一脸痛苦了。

    上官凌静倒也一点儿都不着急,她看见公孙策在水中挣扎,没有立刻跳下去救他,反而是在站在岸边看着他,好像是在欣赏什么绝美戏剧似的。

    那水中的公孙策看见上官凌静走了过来,心想这下总算有救了,谁曾想,她却只是那样看着自己。

    急的他是一面挣扎着将手伸向岸上的上官凌静,眼神里尽是祈盼,口中还怎么也说不完整地喊道:上,上,上……

    见公孙策在水中挣扎的那个表情,上官凌静虽然觉得很舒服,但终究于心不忍,便浅笑一下,跳入水中。

    跳下去之后,上官凌静才发现想将一个溺水之人救上岸去,还真是比想象中要困难多了。

    她才刚一靠近公孙策,就被那个家伙死死地抱住,差点儿害得连她也一起溺水了,搞得自己很是痛苦,公孙策却是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这也难怪,他在水中挣扎了好一会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