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117部分

三国之铁马山河-第117部分

小说: 三国之铁马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跟武将不同,若是武艺不如人,至少还可以避而不战。

    可是谋士的话…

    要是智谋不如人,岂不是就要让自家的君主平白被人算计?

    严绍一直以来谋求的,就是第一流的谋士,那种至少不逊色谋士的人。这样才能避免他的谋士不如人,使得自己惨遭算计。偏偏这等谋士少的可怜,甚至比同等级的武将还要少上许多,这也导致严绍一直都没有找到心仪的谋士,好不容易等来一个,却是连名字都是只隐约听到过的…

    这叫严绍如何不失望,不过严绍毕竟是严绍,就算是蚊子腿,起码也能有点肉不是?再加上一直以来他都已经习惯了那种礼贤下士的模样,刚开始虽然有些漫不经心,但等到他走进偏殿的时候,脸上已经换了一个满是喜意的表情。

    等到中站着的那人时,更是惊喜的道。

    “这位可是公仁先生?”

    ——————————分割线——————————

    不得不说,这一嗓子,弄得严绍背后的太史慈等人都是一哆嗦。没办法,谁让严绍变脸变得太快了,刚开始明明还是一脸的意,等到进了偏殿之后脸色就瞬间一变,这样的变脸度就连旁边的赵云等都是瞠目结舌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严绍却是压根不管他们,直接走到了偏殿内,拉起董昭的手便是上下摇动。

    “绍已经从子义那边听说了先生的大才,今日见之,实在是三生有幸啊!”

    “岂敢,岂敢…”董昭也被严绍的热情弄的有些懵,虽说之前太史慈跟其他人已经跟他说过了,严绍一向求贤若渴,却也没有这么饥渴的道理。

    “哪里的话,说句实在的,某对先生确实是求财若渴,这点子义他们可以作证,某帐下虽然能征善战者许多,其中如汉升子义子龙等人更是万人敌,可是像先生这样的智谋之士却是一个也没有…”谈到这里,严绍也有些感慨…

    “不过话说回来,先生怎么会跑到北海来的…”

    不得不说,这个确实是他最好奇的一个问题了。

    ——————————分割线——————————

    董昭听了严绍的话,心里苦笑了一下。

    沉默了好一会,才缓缓的开口解释了起来。

    他是定陶人这点,之前已经说过了,然而他没有说过的是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被举为孝廉,甚至还担任了瘿陶长柏人县县令。

    从某种角度上讲,最初的时候他的官职甚至比刘备还要高上那么一点。不过这到不是奇怪,至少在三国初期的时候这种情况十分平常,就好象那个刘岱一样,什么能耐也没有,甚至还被黄巾贼给砍死了,可是他不是照样是一州之主?

    只能说有的时候,能力跟地位这种东西是无关的。

    不过这年月可以被举为孝廉的,通常都是有背景而且也有能力的人。汉代举孝廉定为岁举,即各郡每年按规定人数举荐人才,送至朝廷,成为汉代选拔官吏和任用升迁的清流正途。自汉武帝之后,至于东汉,从地方官吏到朝廷的名公巨卿,有不少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通过举孝廉,在社会上造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起了化元元,移风俗的社会教育作用。

    历史上如公孙瓒跟曹操,都曾经被举为孝廉。

    后来董昭被袁绍任命为参军,从此便跟随在袁绍的身边。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袁绍在联军中的表现居然如此的差劲。在洛阳停留不前,更不用说其他方面的表现,本来浩浩荡荡的联军也因为这样跟那样的原因分崩离析。不过总体上讲,袁绍确实是要承担上相当大的责任。

    没错,当世联军确实各怀鬼胎,但是其中忠心为国的也少数。若是袁绍能够将这些人团结在一块,那么未必就真的连一点胜算也没有。可惜的是袁绍并没有这么做,相反,他反而因为自己的私心,使得联军成了一盘散沙,在攻克了洛阳之后,更是心满意足,最后使得联军彻底解散。

    当然,要是这样,董昭还不至于会离开袁绍,至少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袁绍。

    偏偏这个时候他碰到了严绍,或许严绍并不认得他,但是他却早就已经见过严绍了。对严绍也有着极深的印象。

    在联军分崩离析,袁绍退回冀州之后,董昭考虑了很久,最后才决定离开袁绍。他给袁绍的理由是家中突然有了急事,不得不暂时先离开袁绍一阵子,当世袁绍也没怎么在意,更没有怀疑些什么,等到董昭离开了袁绍之后,便立刻启程前往北海。

    本来按照他的估计,这个时候严绍应该返回北海了——————荆州确实有点远,但是别忘了严绍全都是骑兵,而且孙坚既然已经返回江东,严绍也就没有理由停留在荆州。

    考虑到骑兵的度,从荆州赶回来用不了太多的时间,至少绝对要比他快。

    谁想他到了北海,也对郡守府拜访了一下,却是什么人也没见到。

    这让他有些愣神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从河北跑过来了,却连严绍的脸都没有见到。好在这时董昭也算是有名望的人,尤其是一个孝廉的名头在这个时候也算是拿得出手,再加上他又是来投奔严绍的。郡守府内的人也算是对他比较客气,给他安排了一个住处他暂时先住下来,等严绍回来再说。

    反正郡守府大的很,别说是一个董昭了,就算是再多几十个也没关系,再者这时的人都喜欢养门客,就比如弄死了孙策的那个人,就是他手底下的门客刺杀的孙策。

    北海或许不大,但是多一张嘴巴吃饭还是养的起的。

    这个时候董昭也没有什么去处,对北海也是人生地不熟的,也只好暂且先住下。

    本以为只是稍微那么一段时间,没想到这么一等,居然就等了这么久…

    在这期间,他还比较意外的碰上了同样住在郡守府内的貂蝉等人。这个时代的男女之防并不像后世那么严谨,只要考虑到曹操甚至允许自己的老婆改嫁这点就可以想象的出来。

    至于如刘备那样娶寡妇的事情到是没什么稀奇的,因为在后世也有过类似的例子。比如说满清的顺治皇帝就是娶了一个寡妇,还有明朝的那个万贵妃,她到不是寡妇,但是她的年龄却可以当皇帝的娘了…

    ——————————分割线——————————

    貂蝉等人虽然不怎么出门,好歹也知道董昭的来历,清楚他是跑来投奔严绍的,既然偶然遇见了,也就没有刻意避让,而是彼此互相交谈了一阵。

    也就是在交谈的过程中,貂蝉等人现了董昭的才能。

    张宁或许还小,但是无论是貂蝉还是6烟儿都不是一般的女子,自然能判断的出来这个毛遂自荐的年轻人的才华,尤其是后来生的许多事情都如董昭判断的一样,这也使得貂蝉对董昭的态度变得尊重了许多。

    等到太史慈击溃了蔡起之后,更是立刻将董昭介绍给了太史慈。

    而在一番交谈之后,太史慈也确认这个比自己等人年长一些的文士,正是严绍经常挂在嘴边的智谋之士。

    对于有能力的人太史慈还是很敬重的,在严绍返回之前更是时常跟董昭彻夜长谈。其实在联军的时候董昭也见过太史慈,但是那时他对太史慈的印象仅限于一个十分英武的勇将,没想到太史慈的见识也是相当不凡,对严绍也越的满意起来。

    到不是他袁绍,实在是袁绍这个人性格里面的缺点太厉害了,优柔寡断,极端自傲,尤其是不能容忍有人违逆他的意思…

    还有袁绍帐下的文武,逢纪跟许攸确实算是智谋之士,可是他帐下的武将们呢?颜良文丑?这俩人或许真的是勇冠三军,可是勇冠三军翻译过来不就是匹夫之勇吗?虽说这俩皮肤真的是相当厉害就是了…

    反观太史慈,别的不说,一番见识就绝对不是那颜良文丑可比,麾下猛将尚且如此,也就不奇怪董昭对严绍的期待了…

    听完了董昭的叙述,严绍点点头。

    他到是没想到董昭居然是从袁绍那边跳槽过来了,不过对此他到不怎么在意,他更在意的是眼前这个人是否有足够的能力。

    “无论如何,公仁既然已经来了,还请留下来辅佐绍,万万不可离去…”

    彼此互相算是熟识了一些,言语之间,严绍也就显得比较热切…

    嗯嗯,不好意思,后面的马上补上!

    ————————————————————————————————————————————————————————————————————————————————————————————————————————————————————————————————————————————————————————————————————————————————————————————————————————————————————————————————————————————————————————————————————————————————————————————————————————————————————————————————————————————————————————————————

    ————————————————————————————————————————————————————————————————————————————————————————————————————————————————————————————————————————————————————————————————————————————————

    —————————————————————————————————————————————————————————————————————————————————————(。),,。请:

第一百七十三章 起兵东莱 上() 
董昭这个名字,严绍多少也是有些印象的,这也是他为何会这么热情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讲,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都是非同一般的人,就算是蠢货也绝对比一般的蠢货还蠢一些。

    何况一路上太史慈都在对严绍推崇此人,可见这个董昭并非是后者…

    只是他所不知道的是,原本的历史上董昭再弃了袁绍之后,投奔的是曹操,而现在选择的却是他严绍。要是知道了这个,只怕严绍还要骄傲一些…

    到也不奇怪,这时能称得上是豪杰的并没有多少,袁绍算一个,曹操算一个,还有南方的孙坚也算一个,剩下的呢?

    或许刘备也算一个,但是势力太小,很难入的了其他人的眼。这也是初期除了帐下的几个猛将之外,很少有谋士愿意投奔的原因之一。

    曹操也算是个枭雄,表现的也十分出色。但是在讨董之战结束没多久,也处于一种漂泊不定的状态,手下兵将并不是很多。这时严绍的表现就显得比较抢眼,一来虎踞于北海,兵多将广,二来也有威名。

    能力暂时还不太了解,但是在联军时幽默诙谐,为人开朗大度,这些是他亲眼所见的。在跟优柔寡断,有点小心眼的袁绍一比,高下立断。该选谁也就不是件很奇怪的事了。

    ——————————分割线——————————

    暂且不管董昭的才华如何,这都是自己的第一个谋士,严绍拉着董昭的手臂走入正殿,更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等到下人端着酒杯上来,严绍挥了挥手示意下人暂且退下,而后亲自拎起酒器替董昭满了一盏。

    绍此举,董昭有些感动,连忙从严绍的手里接过酒盏,一饮而尽。

    “多谢主公!”

    “诶,公仁何须如此…”说罢严绍拍了拍董昭的手臂。“绍一直就想兴兵讨贼,辅助少帝,匡扶汉室,可恨没有能够一块商量的智谋之士,现在公仁来了,正是天赐公仁于我啊…”

    说到这里,严绍的眼睛微微转动了一下,留意董昭的表情。“不知道公仁可有什么能教我的?”

    董昭多么多么厉害,这些毕竟是太史慈告诉他的,实际上有多厉害他压根就不了解,难免有些犹豫。而今该做的也做了,自然想切实的了解一下此人的能力。

    董昭沉默一下,清楚严绍这是想考较一下他的能力。

    好在他在见到严绍之前,心里已经有了底案,到是没有被严绍这手给打的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