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42部分

三国之铁马山河-第42部分

小说: 三国之铁马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严绍要是失败了该怎么办?

    失败者可是没有资格跟她合作的…的,、、,,、、

第七十七章 有恩必报() 
说严绍是鬲城之战最大的赢家绝不为过,不仅是因为在声望跟影响上彻底压倒了那个成天巫祝不离身的焦和,也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在其中。

    比如说,乌桓人的战马…

    严绍并不是真的打算对乌桓人斩尽杀绝,在局势有利的情况下,他甚至考虑过要不要降伏一部分的乌桓骑兵其归为己用。

    毕竟历史上就连曹操本人也曾经收纳了许多乌桓人,使得曹操的实力大增。

    但是乌桓人的身份过于敏感,何况青州不比幽州。幽州局势混乱,多有胡人南下侵掳,条件比较宽裕,青州却不一样。要是严绍自己收纳了许多乌桓骑兵,怕是就要被人怀疑要造反了。

    不过真正让他下了杀心的,却是那些被乌桓人抢走的百姓的遭遇。

    游牧民族的残忍,在历史上早已写下了一笔又一笔,五胡乱华,清兵屠城,类似的事情举不胜举…

    还有那著名的两脚羊…

    两脚羊并不是指羊,是在血腥的场面中,被当作食物吃的人,在古代的多处有记载。尤其是在战乱的古代,民不聊生,难以为计,人们只得将人烹之,食之。宋庄绰《鸡肋编》卷中:“老瘦男子廋词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为‘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这时大汉王朝的威严还未彻底动摇,乌桓人还不至于敢做出这样的事来。即便如此,那些被掳获的百姓也是被百般凌辱。

    看着那些百姓的遭遇,不说严绍,太史慈跟管亥等人也是怒气勃发,自然不可能会绕过那些乌桓人。

    最后更是用那几千乌桓人的人头,在青冀边界弄了一座大大的京观,用来警示乌桓人。

    乌桓人虽然被斩尽杀绝,可是他们带来的财物却都归严绍。自然,严绍也没有忘记分出一部分来,给其他几个郡的将领——————毕竟自古以来,许多祸事都是源自于分赃不均,就算严绍内心并不怎么瞧得起那些人,至少也不会再言语上欺辱对方。

    不过在战马的问题上,严绍多少就有些寸步不让了…

    这次乌桓南下八千人,其中五千是骑兵,也就意味着其中至少有五千匹战马。

    虽说先前布置陷阱时,有许多马被弄得断腿,后来歼灭乌桓人的时候,也不小心的弄死了许多,但最后完好无损的马依旧有两千匹之多,无论是对什么人来讲,这都绝对是一笔极大的财富了。

    就算最后不得不分给其他郡一些,最后严绍截留的马匹也有一千三百多匹,足够严绍再成立一支精锐骑军。

    应该说,如此分赃还是人都满意的,一是这次出力最多的是严绍,这点谁也不能否认。再者,剩下分赃的那些,也足够让领军的将领跟他们背后的人满意了——————或许对一个军队来讲,百十匹战马算不得什么,但如果是对并没什么野心的官吏…

    几万石的粮食,已经足够让一个人满意了…

    说到底,不是每个人都像严绍一样,在为未来的那场乱世做着准备的…

    “一千三百多匹战马,足够把子义的敢先军扩充到一千人了,如此则我手中便真的有一支可用的骑军了…”

    五百骑的话,对于一郡太守或许还够用,可是对一方诸侯而言就太少了写。就算是落魄如吕布,手下也有个近千人的陷阵营,曹操的虎豹骑更是足有数千之多。

    除此之外还有袁绍的大戟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也都是人多势众。对于一直军队来讲,精锐固然,可是人数也同样。

    除了这些外,其实严绍也在考虑其他的问题。

    “究竟要不要把子义从敢先军调离出去呢…”到不是他不信任太史慈,而是麾下五个部将里,只有太史慈有大将之才。

    如今北海兵力还不过万,到是没什么,可是等到数量稍微多一些时,难免就会觉得捉襟见肘。

    这其实也是严绍当初考虑的有些欠妥,只想着由太史慈来统领敢先军,必定能把敢先军练成不逊于虎豹骑的天下强军。却没想到将来麾下军马多了,该由谁来统帅,总不能让管亥、周仓他们来统帅大军吧?

    那样的话,剿灭黄巾还好,碰上稍微有些智谋的,只怕要被来个‘火烧新野’了。

    真要让他们领军,只怕严绍连饭都吃不好。

    孙观虽然有将才,但也只是跟管亥他们比,实质上还是差了些,难当大任。

    这次鬲城之战,本来太史慈才是真正应该出彩的那个,可就是因为没敢先军什么出场的机会,结果只落得个打扫战场的结果——————当时乌桓人全都被陷马洞围着,严绍哪敢让敢先军上,嫌自己的战马太多了?

    只是让太史慈离开,那么能率领敢先军的也就只有孙观一人,而且还需要顾虑下太史慈的想法。“麻烦啊…”

    就在严绍有些头疼的时候,帐外突然有人来报。“主公,有冀州使者前来求见…”

    “哦?冀州的使者?”有些奇怪冀州怎么会派人来,不过先前贾琮派人来的事,严绍还是比较承情的,稍微想了一下,开口道。“快请进来吧。”

    “是!”帐外的亲兵一抱拳。

    不多时,就见亲兵带着一个文弱官吏走了进来。

    才刚刚走进帐篷,那官吏已经下拜道。“郑经拜见使君!”

    “先生快起…”严绍虚扶一下。“不知先生自冀州来,有何要事?”

    “不敢隐瞒…”那郑经连忙到。“此番来青州,一是庆贺使君大破乌桓,二是求援而来!”

    “求援?”

    “不错!”郑经无奈一笑。“如今冀州乱起,我冀州虽为大州,可惜连遭战乱,先是黄巾,后是乌桓,我家主公虽然有心杀贼,只恨力不从心,如今听闻青州乌桓全灭,一为青州百姓感到欣慰,二则希望使君能看在冀州苍生可以出兵救应,以免冀州生灵涂炭…”

    “这…”严绍惊讶的道。“冀州乃是大州,而我则只是青州一刺史,这样不太好吧,再者没有朝廷的诏令,我也不好调动兵马北上…”

    “使君放心,这点我家主公早就已经想到,如今已经派人到洛阳,绝无问题。”郑经早就料到严绍会这么说,因此笑着回答道。

    严绍还是有些犹豫,毕竟青州也是刚刚遭遇战乱,如今才刚剿除了乌桓叛军,这就北上出兵,未免…

    “使君…”见严绍犹豫,那郑经一咬牙,直接跪在地上。“使君难道就忍心看着冀州百姓陷于水火之中吗!”

    严绍大惊失色,连忙将郑经搀扶起来。“快快起来,我答应先生就是了…”

    “就当是报答此前的恩情…”【!,。

第七十八章 路() 
“你早就知道会是这样,对吧…”巫祝的表情既疯狂又绝望,就好象每个被打入地狱深处的人一样。

    不久之前的他,还曾经是焦和最倚重的人,这个即便是一州刺史也言听计从的男人,几乎是站在了青州顶点的位置。就算是下面的那些郡守们,就算是看不惯焦和如此听从一个神棍的话,表面上也会露出尊敬的样子。更不用提寻常官吏或是富商,在焦和身边的日子,每日里饮宴不停,看着那些世家子弟讨好的表情,这种感觉很好,更让焦和觉得有些着迷。

    可是转眼之间,他就从天堂堕入了地狱…

    因为鬲城之战的事,他彻底失去了焦和的信任,就如每一个谎言被揭穿的神棍一样。

    而没有了焦和的信任,他也不过是个很普通的神棍罢了。

    曾经的尊重没有了,那些金银财富,美味佳肴也随之远去,他更是被逐出了刺史府,转而搬入了一个狭小潮湿的屋子里,这一切都让他感到疯狂,也因为这个恨上了眼前的女人。

    看着再也不复往日潇洒的师兄,6烟儿心底微叹,轻轻一笑。“如何,我这次选的人选,要比师兄你选的强多了吧。”

    “可惜却是个蠢货,侥幸击败了乌桓人之后,非但没有退回北海去,反而要去冀州帮忙,实在是个天大的蠢货。”巫祝冷嘲热讽道。

    也难怪他会这么冷嘲热讽,实在是在他看来严绍的决策不怎么明智。虽说先前鬲城之战一举解决了南侵青州的乌桓人,但并不意味着乌桓人就好解决了,若不是使用计谋,使得当时的乌桓人一身战斗力只能挥出来一成左右,只怕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而且冀州算是乌桓人的重灾区,在冀州活动的乌桓人要远比青州多的多,贸然到冀州去帮忙,万一出了什么岔子…

    那时好不容易得到的声望跟实力,都会化为乌有…

    6烟儿浅浅一笑。“师兄却是多虑了,严使君既然能击败仆折,谁知道在冀州就不会再创出奇迹来?”

    “而且严使君此番举动,更证明其有情有义,如此义举,足令天下人称赞。小妹我先前压下的筹码,也才不至于真的成了一汪清水啊…”说到这里,6烟儿的脸上略有讥讽,对面的巫祝表情也变得难看起来。

    这些年来,他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焦和的身上,而对方也给予了他丰厚的回报,可是现在因为他失去了焦和的信任,之前所付出的一切都白白打了水漂。

    “义举,确实是义举呢…”巫祝讥讽的道。“也不知道贾琮这次请姓严的去冀州,究竟花了多少代价…”

    “些许代价,总比让乌桓人为祸冀州要强的多,何况也正是凭着这些,严使君才能顺利的压下异议,率兵出征。”

    严绍固然是同意了冀州方面的请求,可是忙也不是白帮的。

    因此算是狠狠的从贾琮身上赚了一笔,不过冀州那边也不怎么在意就是了。毕竟先前贾琮也算是帮了些忙,所以严绍给的算是友情价,再者冀州乃是大州,富裕的很,些许钱粮还真不怎么放在眼里。

    巫祝冷哼了一声。

    6烟儿浅浅一笑,也意,反而给他倒了一杯茶。“师兄何必如此,你应该心知肚明的,那焦和只是个无能之辈,就算你能得到他的信任,他又能坚持的了几年呢?我们这一脉,如今几乎都是因为师兄你的关系才能存活下来,小妹又怎么可能会真的去害师兄?只是有些事情还需要从长远计议,若是真的把赌注都压在焦刺史身上,来日等他倒了,我们这一脉怕就真的是在无活路…”

    “你选的这个人,难道就能给我们这一脉活路?”

    “自是如此…”回到自己的座位,6烟儿有些矜持又有些自信。“如今乱世渐起,如严使君这般人物绝非池中之物,更不是区区焦和可比…”

    巫祝沉默了一下,虽然心中不甘,他也不得不承认严绍要远比焦和强的多,只是…

    “师妹,你可莫要忘记我们的身份,那严绍精明无比,要是被他知道了我们的身份…”

    6烟儿冷笑了一声,有些不屑的道。“似那般装神弄鬼,又有什么用处,更不用提裹挟百姓,当年恩师之所以让我们走这条路,就是已经遇见这是条死路,如今我们好不容易将路走通了,又怎能重回旧路…”

    “至于知道身份…”

    “我又怎么会只满足于普通的合作呢…”

    手指轻轻擦动,6烟儿淡淡的道。

    ——————————分割线——————————

    在击溃了南侵青州的乌桓叛军后,原有的青州军开始休整,并对兵力进行了一番。

    如乐安郡、济南国的兵力,大部分都返回了属地,只有齐国、平原跟东莱、北海四地的兵力还驻扎在鬲城附近,总兵力高达一万余,其中单是北海兵马就有四千余。这些兵马,就是严绍北上冀州的主力。

    跟青州不同,冀州乌恒要比青州严重的多,力量也要强的多,随便三五千兵力过去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甚至可能反遭其祸。

    休整期间,严绍也做了一件事。

    那就是将孙观调入敢先军,取代了太史慈的位置…

    理由也很简单,太浪费了…

    或许在许多人看来,如敢先军这样的精锐需要的是一流的武将,就如太史慈一般,不但骁勇异常,而且极有将才,可独当一面。

    这一点,就连严绍最初也是这么想的,以为像敢先军这样的强军,只有太史慈才是最合适的,直到后来他才现自己错了…

    这个位置最的不是别的,而是忠心…

    至于勇武或是智谋,只需要在水准先上即可…

    而孙观恰好可以满足的要求,他既有着不下于管亥等人的勇猛,也是北海仅有的将才之一,再加上很早就开始追随严绍,对严绍忠心耿耿…

    反观太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