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82部分

三国之铁马山河-第82部分

小说: 三国之铁马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馥那里…”

    不管怎么说,韩馥毕竟是冀州的州牧,手下兵力很强,而他就算是有着偌大的名头,甚至是联军的盟主,实际上也不过是个郡守而已,手下的兵力并不能算作很多。

    更为要紧的是,如今他麾下的兵马粮草都要靠韩馥来,要是跟韩馥翻脸了,只怕问题可就麻烦了…

    别的暂且不提,没了粮草,用不了多久他的兵马就会溃散,这也就意味着他必须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解决掉韩馥,可是韩馥麾下兵强马壮,想要胜过已经不是很简单了,何况还是短时间内就获得胜利?

    别的不说,韩馥手下的人才可是绝对不少,后来的五子良将中的张郃就是韩馥的部将。还有田丰沮授审配等等,也都是在韩馥麾下任职,而如今的袁绍麾下则只有颜良文丑淳于琼跟逢纪许攸罢了…

    至少就阵容而言是不相上下的…

    唔,反过来说,这似乎更证明了韩馥的无用?

    ——————————分割线——————————

    应该说袁绍最大的缺点,其实就是反复犹豫,因为这份犹豫就算是有天大的好处摆在眼前,也有可能会错失良机。

    好在他有一个很好的出身,而且身边的谋士不能说是一流的,至少也能称得上是一流,至少旁边的逢纪就显得有些不以为然。“主公多虑了,那韩馥不过是个庸才而已,胆小怕事,想要胜了又有什么困难的了,或许眼前却是并不容易,但只要我等返回冀州,徐徐图之,必定能够找到机会。”

    旁边的许攸也是悠然的点了点头,却是没有开口,显然对那个韩馥并不怎么在意。

    两个心腹谋士都这么说,袁绍也不好在犹豫,但是就这么让联军解散,袁绍却也不好做出决断,因此只得道。“暂且说吧…”

    许攸跟逢纪对视了一眼,朝着袁绍拱手一礼,也没有劝说。

    这样的决断并不好下,十八路诸侯齐聚于此,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解散了,确实并不是容易下的决断。

    不说袁绍那边的动静,却说曹操那里,眼见十八路诸侯就这么少了两家,脾气暴躁的夏侯惇忍不住骂道。“本以为那孙坚也是个豪杰,不想却是私匿玉玺的叛逆之辈,某先前真是瞎了眼了,以为此人可以结交…”

    暂且不提这种自立f1ag的行为究竟可不可取,这时的夏侯惇的确是曹操最信任的人,之前能够从吕布的伏击中逃脱,也是多亏了夏侯惇拼死相救,抵挡住了吕布。

    应该说这个时候曹操帐下,将才绝对不少,可是称得上是猛将的却没几个,尤其是一流的猛将,或许也就只有夏侯惇能勉强达标。但是在中了吕布埋伏的时候,也只是勉强抵挡了几下便败退了下来。

    “唉…”曹操也是一声长叹,本来以为这次诸侯会盟,乃是国家大义,谁想到诸侯之间却是互相算计,只是刚刚到了洛阳,就已经是个怀疑心,而今更是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这让他十分沮丧。“如此只怕这会盟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不会吧…”旁边的曹洪听了有些惊讶。“虽说我等前番的损失大了些,但是袁盟主那边还有其他诸侯的兵马大部分还算完整,未必没有成功的机会啊…”

    曹操听了苦笑了下。“诸侯之中,有战斗力的本来也就只有我们孙文台袁本初公孙瓒及严绍这几路兵马而已,剩下的大多都只是来凑数的,想让他们对付董卓本就没什么可能,如今我等损失惨重,孙文台私藏玉玺而去,严复先又率军追赶,前番袁本初的表现你们也是里的,根本就是不思进取,如今能战的兵马又只剩下他一个,你们觉得他会在函谷关前徒费兵力吗?”

    说着又将当初讨伐董卓时,袁绍曾经对他说过的话对着麾下众将说了一遍。

    在听到袁绍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小算盘后,诸将大怒,脾气暴躁的夏侯惇更是忍不住怒声道。“原来这厮早有异心,难怪前番迟疑不进…”

    “现在只希望事情还能有所转机,只是…”想到如今的情况,袁绍除了长叹之外,似乎也只有长叹了…

    暂且不提这些,却说孙坚一路南下,或许是因为‘做贼心切’私怀玉玺,生怕被人给现了,却是走的非常急迫。

    只是他再怎么快,也不可能比袁绍派到刘表那里去的人更快。

    虽说对于刘表来讲,并不怎么在意袁绍自己闹出的联军闹剧,只是安坐于荆州。但是事关玉玺,他却是没有办法坐视不理。所以在接到了袁绍的书信之后,他已经很快点起兵马,在孙坚南下的道路上进行堵截。

    毕竟是事关玉玺,仓促之间刘表几乎将全部兵马都动员了出来,阻挡在孙坚南下的道路面前。

    现在面前的刘表,孙坚心中警惕,面上却是带着消息,只是带着麾下几将从军中跑出,来到刘表阵前大笑道。“景升何故在此,莫不是来迎接我等,实在是过于客气了…”

    要说刘表也算是个谦谦君子,属于那种清谈类的。不过此人却是比焦和这等无能之辈要强的多,当初更是曾经独自一人平定了整个荆州,如今就算是亲自面对着孙坚这等猛将也是完全不怵。

    不过孙坚如此礼貌,他到也不好无礼,只是一拱手道。

    “某接到袁本初书信,言你私藏传国玉玺,故特来此等候,文台,玉玺乃传国之宝,你乃汉臣,怎可如此,还是将玉玺交出,免遭其祸…”

    孙坚心中一沉,但还是连忙辩解。“景升何故信袁绍之书,相逼邻郡?”说着孙坚对天誓。“吾若有此物,死于刀箭之下!”

    反正这样的誓言在诸侯面前已经过了,如今就算是在万军之前,孙坚到也是一点都不介意。

    然而若是刘表会听信他的话,只怕他也没办法拿下这偌大的荆州了,听了孙坚的誓言更是冷笑道。“汝若要我听信,将随军行李任我搜

    孙坚闻言大怒。“汝有何力,敢小觑我?”

    这一次,双方却是彻底谈崩,这玉玺孙坚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过去的。刘表作为汉室宗亲,更不可能坐视传国宝落入他人手中,何况他的心底也有自己的一些小图谋在…

    一时之间,双方杀成了一团…

    而这个时候,在有意拖延之下,严绍的兵马却还离这里有着好长一段距离…(。),,。请

第一百三十九章 看热闹() 
营寨之中,周仓跟武安国坐立不安,太史慈也是面上带有一丝凝重。┡.M

    过了一会,周仓有些坐不住了,忍不住对太史慈道。“子义,主公领兵马南下追赶孙坚,留下我等把守营寨,而今诸侯之间个生异心,前番曹孟德已经引军离了联军,又有公孙瓒等引军回了河北,我等若是留下去,只怕是有些不妥啊…”

    或许是因为联军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希望了,在严绍跟孙坚都离开了之后,没过多少时间,曹操也离开了联军,引军去了其他地方。

    公孙瓒有鉴于此,也对玄德关张等道。“袁绍无能为也,久必有变,吾等且归。”于是率军北归,等到了平原之后,将刘备留于平原,而自己则是回了幽州。

    原本联军虽有十八路,实际上能打的只有孙坚曹操严绍袁绍公孙瓒这五路兵马而已,剩下的其实都是凑数的。剩下的刘岱张邈等,其实都是凑数的,更不用谈王匡这种上来就大败而归的货色了。

    至于马腾?马腾固然也能战,但是考虑到他在西凉,其实这个才是真正凑数的那个…

    而能打的五路兵马之中,孙坚私藏玉玺而去,严绍又去追赶,剩下的兵马虽多却是群龙无。曹操兵马之前又中了埋伏,损失惨重,而且又因为对联军失望,也是去了其他地方。剩下的袁绍跟公孙瓒,袁绍兵马一直按兵不动,损失不大,可是谁都来袁绍的心思并没有放在讨伐董卓上,剩下最后一路兵马,如今也引军回了幽州。

    换句话说,就算是如今严绍赶回来了,联军也没希望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现在诸侯大部分都还留在远处,要是贸然就引兵回北海,只怕会引来非议啊…”这却是太史慈不得不犹豫的,虽然严绍给了他很大的权限,甚至曾经暗中嘱咐过,要是事情有了变动,他可以自己先引兵回北海,不用等严绍。

    但是作为严绍信重的部将,他却不能不多做考虑,毕竟这次是严绍次给他独领一军的机会,他不能不为严绍多做考虑。尤其是需要注意影响,免得损害了严绍的威信。

    如今联军固然是没希望了,甚至已经跑路了好几个,但至少作为盟主的袁绍还在,再加上大部分诸侯也都还在原处,要是就这么走了…

    周仓跟武安国对视一眼,也知道是这个理,三人对视一眼,却是叹息了一下。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骚乱,甚至还传来了一阵喊杀声。

    太史慈跟周仓等人心中一惊,连忙从营帐中走了出去,营寨中的军士也是匆忙披甲,然后拎着兵刃走了出来。

    “出了什么事情?”走出营寨,太史慈厉声喝问。

    很快就有一个军官快步跑到太史慈面前禀报。“报将军,外面出来消息,是兖州太守刘岱的兵马同东郡太守乔瑁厮杀了起来…”

    “什么?!”听了这话四周骚动了一下,虽然先前听到喊杀声,众人已经觉得是有些不太对劲了,却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如今董卓还没有讨伐,诸侯之间却已经彼此互相残杀…

    虽然还不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太史慈还是立刻下令提高戒备,不过各处的兵马到是没有介入到这两伙人的纷争中,只是着结局。

    这场厮杀并没有持续多久就结束了,不多时就见有人前来禀报。

    原来是兖州太守刘岱问东郡太守乔瑁借粮,瑁推辞不与。岱引军突入瑁营,杀死乔瑁,尽降其众。

    “那袁绍位居盟主,却对这等事情毫无反应,真乃无能之辈也…”

    “次诸侯会盟是真的走到尽头了…”听着武安国的抱怨,周仓也是开口道,说着还太史慈。

    如今诸侯已经开始自相残杀,若是留下去,只怕事情就真的有些不太妙了…

    诸侯自相残杀的事情,也算是给太史慈坚定了下来,注意到周仓的目光,略一思考之后,太史慈点了点头。

    第二日清晨,太史慈便领着麾下的兵马拔营回青州。不过太史慈如今麾下的兵马几乎都是步军,而且能让严绍赶上来,所以行进的度很慢。好在北海是个很富裕的郡,之前又通过敲诈勒索的手段弄到了许多粮草,就算是行军的度缓慢一些也不至于会出现缺乏粮草的情况。

    袁绍见众人各自分散,就领兵拔寨,离洛阳,投关东去了。

    原本好好的一场诸侯会盟,却是落得个没有结尾的境地…

    ——————————分割线——————————

    却说严绍那边,正领着兵马往荆州而去。

    本来以他的立场应该是快马加鞭,毕竟要是让孙坚逃回了江东,事情只怕就有些麻烦了。问题是他本来的目的也不是玉玺,就算是弄到了玉玺,只怕也不会留在手里,而是用来跟袁绍或是其他诸侯讨价还价——————跟这些人不一样,严绍还是更相信实力一些…

    所以他宁可用玉玺来换一些能用得上的东西,也不愿意相信玉玺带来的虚名。当然,要是他的实力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那他也不介意留下玉玺,毕竟所谓的虚名同样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但就在严绍领军向前的时候,前方突然传来了一阵喊杀声,严绍同身边的几个部将彼此互相眼,很快就派人前去探查。

    前面说过,严绍麾下兵马不少,但是最精锐的却是分为三个部分,一个就是如今正率领的敢先军了。敢先军是严绍从北海兵马中挑选骨干组成,每一个都有着伍长或是什长的实力,再加上精良的装备,战场上甚至可以挥出以一敌十的力量。

    尤其是严绍还曾经让太史慈对敢先军做出了针对性的训练,所以跟寻常的骑军不一样,就算是从马背上下来敢先军依然能挥出远强于寻常兵马的实力。

    第二个就是严绍身边的甲士了,这些身穿重甲的甲士,就如重步兵一样,每个人都有着都伯,也就是百人长的实力,虽然只有五十个人,却也不可小觑。先前北海世家叛乱,严绍就是凭着身边的这些甲士,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围困住了郡守府的叛军。

    不过这等精锐士卒也是十分难得,所以一直以来都只有五十人数量,从来都没有增加过。

    作为严绍的亲卫,这些人不仅可以步战,马上作战也一样很强,只是上马之后他们的作用就跟重骑兵差不多,局限性很大。

    至于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