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寻途 >

第384部分

寻途-第384部分

小说: 寻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朋友!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李青山随口解释到。

    “你要把他们放到大郎他们那个屯子,找好房子,帮他们兑换一些卢布,然后就别管了。”李青山对着前来接应的胡建民说到。

    “如果是为了保密的需要,我看野猪河码头不错。在大郎家那里,保密也不是很好。毕竟,来回走的种地户很多。”胡建民说到。

    “嗯!就按照你的想法办!我回去,恐怕要让他们去尼布楚那个农场了。那个农场,我想以后要作为咱们去找李白宝藏的落脚点。”李青山说到。

    “好的,你回来我在跟着你去那里看看。”这个唐朝的宝藏,被李青山命名为李白宝藏,就是因为那首诗——侠客行。这件事儿,李青山还没有跟肖大河和端木瑞琪通报呢。只有他和胡建民知道。

    送走了唐发山一家,李青山他们三人直接返回了珲春。这回还得在珲春歇上小半天,虽然有泥鳅和李青山换着开车,可是连续几天的折腾,让李青山不想走了。他到是不累,可是翻译辛福志架不住折腾啊!

    到了珲春,还是那个解放军招待他们的招待所,他们立刻睡觉了。李青山趁着这个机会,把已经好几天不练的功法捡了起来。

    当日山三竿,泥鳅和辛福志还在蒙头大睡时,李青山已经运转了大半个周天,起来散步了。

    早上九点,珲春这里遍地都是支援前线的标语。甚至,还有大喇叭在播音。

    “…新华社电,在我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长春守军已经全面溃败。国民党第xx军,已经顺应历史潮流,举行了临时阵前起义。这是人民的力量,也是蒋家王朝穷途末路的具体表现。我人民解放军,正在中长线作战。东北的解放,有望在明天全面铺开。本台记者报道。下面请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南泥湾。”

    “好一个南泥湾……!遍地是庄稼…呀…!”李青山随着旋律,第一次唱起了原指导员李英教他们的歌曲。

    李青山心情确实不错,本来大周天没有这么快打通,可是因为放弃了半个多月,大周天上的各个穴位,竟然神奇般的松动了。让他如何不高兴?另外,国内解放军崔古拉朽的攻势,确实让他很开心。

    正在这时,大街上锣鼓喧天,一队身着黄布军装,步伐整齐的军人走了过来,在他们身后是一支锣鼓队。

    一个军人站在一辆敞篷吉普车上,手拿大喇叭喊到:“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参军的报名开始了!想要报名,就去县里武装部的大院啊!参军光荣!”

    在吉普车的后面,是一些身穿军装,胸前带和大红花的青年。这些人和前面走过去的军人肯定不同了。不过,从面相看,这些人都很期盼,眼神坚定。

    冷不丁的,李青山看着吉普车上那个人很面熟。可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在那里见过。

    正在想着,面前又走过来一队人。这些人和前面的人就不同了。她们身穿民族服装,一边走一边跳。嘴里还唱着朝鲜民族特有的歌曲。

    “哦!这是送亲人去参军的朝鲜族。”李青山心里说着。

    因为感觉自己熟悉吉普车上面的那个人,李青山跟着人群开始往武装部的驻地走去。反正他今天也不打算过境,看看也无妨,正好也能为斯大林决策出些主意。

    走到武装部,人群已经很拥挤了。男女老少,都走上了街头。有送儿子当兵的,有送情郎入伍的,有哥俩一起来的。这真是盛况空前。

    “我就是很好的例子,我李再道,本来没名没姓,是解放军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现在,我已经是人民解放军的干部了。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专门为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而成立的。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而且,当兵的家属还能享受相关政策的待遇。我们不是什么人都收的。首先,有劣迹的,游手好闲的,小偷小摸的,我们一律不收……。”

    “李再道?李再道?麻杆,肯定是这小子。小子应该十七八岁了,都当上招兵的干部了?”李青山有点不敢相信,自己面前的战士,就是曾经在大连街头要饭的小乞丐——麻杆。

    “好了!我该说的已经说完了。下面,你们想当兵的上前来,我们经过政审,就同意你是不是能合格的参军了。首先声明,你们当中,兄弟三个以上的,只能有两名报名。要是独生子的,对不起!就是你出身再好,我们也不敢要。都静一静,我再说个事儿。你们当中,只要参军了,就得接受艰苦的培训。到了我们认为你们能战斗了,才能上战场。还有个特殊的事儿,就是你认为,你能上战场了,你还能指挥一些人,你就会到你的家乡,把你的小伙伴们找上。谁能找十个人,谁就是班长。谁能找上三十人,那你就是排长了。”麻杆兴奋的说到。

    “嗨!当兵的,如果我找上一百人,是不是给我个连长干干?”人群中有个中年男人问着。

    “首先,我们是人民解放军,不是什么人都要的。你找一百人,你有这个号召力吗?再说了,你已经过了当兵的年龄了,就是找到一百人,你也不能当兵了。一连之长,那是要经过多少血与火的锤炼啊?我们都连级指挥员,那是要经过培训的。对不起!你说的这个太离谱了!”麻杆的话不软不硬,让人群中爆发出一阵人热烈的掌声。

    在李青山的印象中,三年前的麻杆,那是见着人就是一副弱弱的样子,还被同行欺负那。可是,三年的军旅生涯,让麻杆有了本质的跨越。看来,那次帮着麻杆当兵,算是对了。

    正在李青山看着麻杆时,吉普车上的麻杆已经说完了,他正要跳下车,扭头和李青山的眼神对上了。

    “先生?我看您很面熟,我们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见过?”麻杆跳下车,也不管其他的了,奔着李青山就跑了过来。

    本来李青山看见麻杆回头,他就想一走了之。可是,转念一想,麻杆差不多认出了自己,走了就不好了。

    “呵呵!这位小友,贫道说你能当将军,难道你忘了吗?”李青山笑着说到。

    “中医先生!真的是您?看我这个记性,早就应该把您认出来了。您到这里做什么?”麻杆问到。

    “部队纪律忘了吗?不该问的别问!”李青山脸一板,冲着麻杆说到。

第627章一点建议() 
“对对!一着急忘了。”

    “我说,李再道,你怎么到了这里,你们不是在大连,跟着肖司令员打仗吗?”李青山问到。

    “别提了!司令员因为我小,把我弄到身边,跟着他们学习文化。后来,我下到了连队,仗打了几场,然后我当了班长。这不就被司令员他们扔到这里招兵了吗?”麻杆一脸无奈的说到。

    “这不也挺好的吗?能够招兵,还能接触到人和事儿。总比打仗要强多了。”李青山笑着说到。

    “恩人啊!你不知道,我们同期的兵,都当上连长了。可是,招兵就没有军功,这个排长还是我下了军令状,才给的。”麻杆说着,把身上的背包正了正。那意思,排长的军官证在包里呢。

    “军令状?招兵还得签军令状?”李青山饶有兴趣的问到。

    “嗯呐!军区说,我在短时间内,招满一百五十人,就给我个排长干干。于是,我就带着我们这个班,在这里招兵了。不招兵,就得天天学习文化。反正是上不了前线。说什么在后方也能建功立业,守卫好边境,和苏军老大哥搞好关系。”麻杆说着,用手指着边境,那意思边境那里根本不用守。

    “你想上前线?”李青山问到。

    “谁不想啊?前线没有约束,还能杀敌立功。在后方,你看,军容、军纪、军姿,那一项不得特意去强调。首长,你跟司令员熟悉,帮我说一下呗!”麻杆因为是李青山一句话,肖光司令员收下的,所以他求李青山跟着肖光讲情。

    李青山笑了,这小子一门心思的上前线立功。别说他联系不上肖光,就是能联系上,也不可能给他讲情。本身思想就有问题,满脑子的杀敌立功好当官。

    “哎!麻杆啊!你当兵为了什么?”李青山问到。

    “当然是为了不受欺负啊!”

    “好!你不受欺负了,那老百姓受欺负,你管不管啊?”

    “肯定要管啊!”

    “所以啊!你当兵并不是给自己当的,是给老百姓当的。你看你们司令员,总是操心老百姓的事儿。所以,你们的队伍才能壮大。不但要杀敌立功,还要处处想着你身边的百姓。这样,你们这支军队就胜利了一半了。我说的话,你听明白了吗?”

    李青山说完,看着麻杆想事,也没有多问。

    “好像是明白了一点。在那里都能建功立业,这是司令员总说的话。可是,明白了!不能一心总和同期的兵比,要加强自己。我说的呢?上级总让学习。懂了!谢谢您了,老先生。”麻杆真诚的说到。

    “对!把自己的杀敌本领学透,才能更好的杀敌。这样吧!我给你们后勤部的司令员拍个电报,你去他那里。”李青山对于麻杆的请求虽然不想帮。但是,麻杆当兵终究是他说了一句话当上的。上前线,麻杆肯定会高兴。可是,肖光既然让他留下来征兵,就有照顾他的意思。所以,李青山打算让他去洪司令员那里。后勤工作也有危险,但是相对比较,危险总比前线少。

    “谢谢!不过我想上前线,不想去后勤部队。”麻杆执拗的说到。

    “后勤部队,你以为就是吃、喝、拉、散啊?告诉你,一支强的后勤部队的战斗力,都能赶上前线一级部队的战斗力。而且就目前东北的局势来看,你们早晚得出关。后勤部队的战斗力,决定着前线战场的生死。”李青山自从在军事学院毕业后,对后勤部队的感知绝对和以前不一样了。细一想,当初他们在谢家营子那个一号营地干的事情,绝大多数都是后勤部队干的活。

    “那?我听您的,我去后勤部队?”麻杆到是小,没有什么主见,问到。

    “嗯!想去,晚上我给洪司令员发个电报。不想去,还是安心在这里招兵吧!不过,轻易许诺的那个什么排长啊!班长啊!很容易造成人们的视听混淆。当兵,还是让他们在战火中成长,拉起来的队伍,早晚会成为帮派兵。虽然是打仗亲兄弟,可是一旦形成帮派,那就不好管教了。”这就是李青山对刚才麻杆招兵时一番话的评价。不管上级怎么交代的,这个招兵方法,李青山是绝对不赞同的。

    “去!在这里招兵,感觉战斗力都下降了。虽然锻炼人,可是那都是指导员教出了的嘴皮子功夫。”麻杆说到。

    “那好,明天你等消息吧!”李青山说完,转身往回走了。他要好好斟酌一番,才能给洪司令员发这封电报。

    李青山回到招待所,开始起草电文。不是麻杆去哈尔滨这一件事,要是那样,李青山就不发这个电报了。张富还是李青山亲自带出来的呢?他都没有跟洪司令员推荐。再说了,张富现在就是解放军搞特种作战的人,也根本不用李青山去说情。

    拿着那本三国演义,李青山翻看着页数,开始在本子上编排着电文了:“东总后勤部,洪司令员钧鉴:碍于目前我没有时间去您那里,就在电文里面说一下我对东北解放军的一些认识。首先,我看到,一些地方招兵,以组织人手的做法,委以任职。而且,在士兵当中,也有当兵打仗,升官发财的想法。开始,我参加过抗联,那些老一辈的教育是:赶走小鬼子,恢复家园。后来,东北进入了国军,内战开始了。内战的原因,就是因为东北的老百姓厌烦他们来抢夺胜利果实。你们是得人心的。如果,都有当官发财的心里,我看解放军的部队就和国民党的部队没有什么区别了。这是我在你们的人员招兵时发现的一些做法。所以我才给您一点建议。下面,推荐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肖光司令员身边的战士。想上前线,被我劝去您那里参加解放军的后勤建设。如果,没有意见,您可以调他过去。这个人叫做李再道,正在珲春这里作招兵工作。您的朋友,杰克?李。”

    检查了一遍电文,放在兜里,李青山要晚上才能和洪司令员通电报。

    李青山弄完了电文,辛福志也和泥鳅起来了。他告诉李青山,先前他们的给养,给了唐发山他们,他还得去街上采购一些。二十来天的呢?说不上在哪儿停脚,这给养是必须准备充足的。

    “好吧!顺便采购两把工兵铲。有人问,就说是挖药材用的。”李青山安排到。

    辛福志没有问干什么,这个叫‘中医’的人,既然说了,照着做就是了。给鬼子当过几年翻译的辛福志,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