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之帝国崛起 >

第385部分

清末之帝国崛起-第385部分

小说: 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协,签订了战败条约,放弃了在中美洲的殖民地,美国则得到了加勒比海的控制权,获得了古巴和波多黎各。

    美西战争虽然结束,但它打破了这十五年来世界局势的平静。

    此时世界经过刘峰的影响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英法俄三国也在这十五年里恢复了元气,并继续向前发展,三国在于中华的战败后彻底走在了一起,并各自进行互补,恢复的很快,比如英国由于底蕴深厚,巨额的战争赔款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太大的困扰,恢复的很快,重新奠定了欧洲第一海军强国的位置,截至目前他们拥战列舰二十七艘,其中前无畏战列舰足有二十艘,其他战舰三百余艘,不过鱼雷艇占去了一半,陆军数量维持在六十万人,拥有各型飞机六百架,坦克战车三百多辆。

    法国由于先后受到两次大败的影响军队建设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海军,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建造的战舰数量不多,不过法国的造船技术完整保存下来,面对日益膨胀的德国和意大利还是咬牙打造了一批战舰,不过他们作战思维有很大的改变,不再是进攻型舰队,而是防御型,因为他们已经支撑不起一支远洋海军的开支,而且海外殖民地只剩下非洲几块,而且没有击败中华帝国的信心,还不如老实发展,所以新造的战舰以鱼雷艇、巡洋舰为主,战列舰只造了八艘。法国军方心理很清楚,与其白费力气建造没有意义的庞大海军还不如将精力投在陆军身上。

第七百五十七章 开端() 
法国放弃发展远洋海军还是很明智的,十五年来节省了很大的开支,让财政宽裕了不少,相应的为了应对德国和意大利的陆上威胁在陆军上加大投入,法国陆军迅速恢复实力,并且还有所增强,达到了90万,并且吸取了两次大战中的教训,在国内建立了完备的预备役制度,并加强武器储备,可以在战争爆发的一个月内迅速征召五十万预备役兵力。同时利用这十五年时间在与德国、意大利的边境、战略要地、纵深的交通要道、巴黎外围修建了很多永备防御工事,还包括主要的港口,配合海军防止敌人从海上登陆。在这十五年间,法国还对军队的武器做了革新,首先研发了新的制式步枪,名为勒贝尔1886,这种步枪依然采用法国传统的内置弹仓,可以装八发50mm步枪弹,法国的将军们依然认为步枪的精度和射程是致胜的法宝,所以新式步枪做的很长,达到了130mm,再加上50cm的长针型重剑式刺刀,在长度上可谓独步世界。至于重机枪依然是仿制中华水冷式重机枪,轻机枪则已麦德森和哈乞开斯为主,冲锋枪上法国将军们一直持有保守态度,不过他们领教中华军队的厉害,就从英国引进了一种名为k3的冲锋枪,这这种冲锋枪是英国兵工厂一位名叫肯特的少校发明的,它结构简单,枪身就是一根钢管,然后加上枪栓槽,里面还能看见弹簧,枪托是一根和一块钢板焊接而成,造价便宜,威力可观,算上是一件使用的战地武器,这东西的情报送到刘峰手上,他一眼就觉得眼熟,这定西就是另外一个时空的“司登”冲锋枪,这东西虽然非常适应战场,但结构过于简单,毛病也不少,比如容易卡壳,走火,不过总体来说还是让士兵们可以接受。它使用9mm手枪弹,弹匣容量32发,全长900mm,射速550发每分钟,有效射程200米。火炮方面法国也取得进步,因为他们发现了中华火炮射速快的秘密,给自己的火炮加复进装置,制造出了1897式75mm(野)炮,这种火炮射程8千米,射速达到了15发每分钟,与中华的同口径火炮也不遑多让。相较德国的75mm克虏伯炮虽然也使用了驻退器,但射速只有每分钟9发,这让法国的将军得到这种射速快的火炮后如获“至宝”,认为如果再与德国一战将会在火力上压倒德军,所以一口气造了6000门,至于大口径火炮法国将军们兴趣不大,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加起来不足五百门。

    在中法战争中法国人将士了令他们胆寒的中华坦克,所以章在战后集中了人力物力研发自己的战车,为了保证战车的动力他们从中华进口了五百台柴油发动机,并加以仿制,终于在三年前完成自家的第一代坦克,蕾诺突击坦克。

    蕾诺坦克重七吨,属于轻型坦克,有一门37mm短管炮和一ting8mm轻机枪,乘员只有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前负重轮大,后面的小,有点像倒置的拖拉机,360度旋转圆柱形炮塔,前装甲厚20mm,侧面14mm,可以抵御重机枪的射击,最大速度30千米每小时,最大行程230公里,目前已经制造了三百五十辆。除了这些法国将军们受于财力和保守观念的影响,没有打造战车,就连运输用的卡车全军也不过两百辆而已。

    法国也建成了空军,他们成功仿制出属于自己的双翼战斗机和重炸机,被命名为纽波特,飞行速度160千米每小时,两支同轴机枪,并拥有射击调节器,轰炸机载弹量也达到了六百公斤,加起来共拥有四百架。

    英国自从遭受中华的打击后采取了海陆军同时并重的策略,陆军人数虽然不多,但升级很快。首先英国对陆军进行了改革,将传统的红色支付变成了卡其色,并给士兵配发了钢盔,加强了轻重机枪冲锋枪的比例,还仿制出迫击炮。也开发出自己的坦克,分为两种型号,不过都属于轻型,一款为被名为“小郡主”,重7。5吨,一门37mm长管炮,梯形炮塔,四对负重轮,乘员三人,战斗力和山猫相当,另外他们还有一款维克斯坦克,这种坦克比小郡主还要轻一些,有意思的是却有一门47mm短管炮,它的出现是专门为了对付中华的虎式坦克的,为了保证灵活和速度,相应的牺牲了装甲,最厚的地方才14mm,维克斯还有一款衍生型号,它是双炮塔,装载连支重机枪,可以算作是步兵的支援战车了。

    英国空军主力是一款名为“骆驼”的战斗机,它因为整流罩上有一个驼峰样的突起而命名,拥有两挺同步8mm机枪,性能优秀。轰炸机则是仿造中华的飞豹,并做了一些本土的改动,载弹量达到了惊人两千公斤,对于一款木制双翼轰炸机来说着实令人惊叹。

    两次与中华开战的沙俄最惨,百分之七十的土地被占领,接收烂摊子的亚历山大三世痛定思痛,对全国进行了大改革,彻底解放农奴,为了解决阻挠着他暗中派宪兵混入农奴之中,对阻挠的贵族下手,这个方法非常奏效,不光解放了大片土地,还增加的财政收入,一举两得,让因为战争赔款而财政困难沙俄度过了危机,同时亚历山大三世用雷霆手段压下了反对势力,加强专制手段,加快国内的工业化建设,对外与英法二国达成三国同盟,吸收两国的技术充实自身不足。为了筹备重建军队的资金他命令探矿队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金银矿以及可以卖掉的各种有色金属,还别说,每年这些为沙俄增加数千万卢布的资金。这些资金大部分流向军队。

    亚历山大三世为了恢复沙俄昔日的荣耀可谓绞尽脑汁,甚至是在生活上节衣缩食,还将皇室的老底掏空,筹集大量的资金,准备投入海军,他提出了一个十五年造舰计划,预计十年后拥有25艘战列舰,其他战舰一百五十艘,可谓雄心万丈,目前为止拥有八艘战列舰,其中四艘属于前无畏级,另外还设计建造了两艘战列巡洋舰,其他大小战舰五十余艘,其中三十艘是鱼雷艇,总体来说实力不弱,至少超过了法国。

第七百五十八章 开端二() 
亚历山大三世的改革使得沙俄的工业值已经超过了法国,钢产量达到了四百万吨,煤产量仅次于中美,这些重新支撑起了沙俄。沙俄一直是陆权国家,虽然国土面积严重缩水,不过大部分是西伯利亚地区,核心区域只是被中华占领的三个奥伦堡地区而以,人口损失不大,还拥有一亿出头,仅次于中华,相应的军队数量有很多,达到了110万人,各种火炮八千余门。至于坦克沙俄的工业科技落后,直接购买的法国雷诺,数量为一百五十辆,战斗机则是从英国购买了一百架骆驼,至于轰炸机是自己研发的,不过发动机是从英国购买的。这种发动机拥有四台发动机和四支轻机枪,乘员也是四人,最大起飞重量六百公斤,虽然xing能落后,但毕竟是沙俄自己研制的飞机,勉强可以使用。

    拥有欧洲最多数量军队的亚历山大三世没有丝毫安全感,因为他面临三个强敌,第一个则是中华,中华的重兵一直驻扎在他们的家门口,第二和第三分别是德国和奥匈帝国,当年瓜分波兰时让三国直接接壤,中华和德国也就罢了,连奥匈帝国也能单独和沙俄一战,面对三个强敌的环伺,让亚历山大三世睡不好觉。不过就在去年有一位大臣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向中华低头,换取边境安宁。

    本来亚历山大三世对中华只有仇恨,无奈与奥匈帝国因为塞尔维亚问题开始走上台面,保不齐发生战争,而德国和奥匈帝国有血缘关系,沙俄不得不全力面对,面对现实他只能低头。亚历山大三世派出特使与刘峰会面,以支付1000万龙圆的代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刘峰本来没有打算继续扩张,好笑之余还是同意了沙俄的请求,白要得钱不拿白不拿,况且一张协议对于国与国之间来说意义不大,想要撕毁时有很多理由。不过既然收钱了他还是作出表态,将边境地区的重兵撤走一半,这才让亚历山大三世放下心来,安心和奥匈帝国周旋。

    德国军事实力目前仅次于中华帝国,他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受益国,得到了叙利亚这块殖民地,而且还从土耳其受理得到了一些赔款,实力有增无减,在这是十五年里趁着英法衰落在非洲肆无忌惮的扩张,侵吞了葡萄牙在安哥拉的殖民地,本来想继续图并刚果的,无奈法国、比利时、以及英国都先后介入,并联合起来排斥德国,此刻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七年,英法国力有所恢复,三国联盟让德国不得不谨慎,于是俾斯麦在1884年召开的柏林会议,与欧洲列强商议瓜分中华占领区以外的非洲,不过在会议上列强都对德国忌惮,最终刚果落在了实力不强的比利时手中,因为各国相互提防,而比利时国力弱小,他们不用过分担心。会议虽然结束,但德国人对结果非常不满,无奈欧洲各国对德国采取打压态势,在没有万全准备之下即使是德国也不敢轻举妄动,不过此事却为欧洲局势埋下隐患。

    柏林会议后德国清楚的认识到欧洲强国排斥自己的态势,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只能让自己变得的更加强大。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德国组建了一支90万人的常备军,数量虽然不如沙俄多,但素质绝对在欧洲排的上第一。

    德国步兵仍然使用防止中华的龙式步枪,还有冲锋枪,并给士兵配发钢盔。机枪以水冷重机枪和水冷mg15以及仿制中华的轻机枪为主。

    火炮也开发出了驻退器,不过是最老式的液压弹簧式,射速仍让比不过中华以及法国,不过德国相较于射速来说还是喜欢口径,除了75mm山炮和60mm速射炮外,制造了大量的大口径火炮,比如88mm(野)战炮,105mm、120mm、135mm加农炮、榴弹炮,150mm榴弹炮,210mm、240mm重型加农炮,320mm列车炮,而且德国还在开发一种超级攻城巨炮,这些火炮加起来达到了恐怖一万门,如此数量冠绝欧洲。

    德国除了大力发展炮兵外自然忘不了出现战场上的坦克和战车,中华坦克横扫英法让他们的将军们眼红,在看到坦克的照片后加以仿制,无奈造出来的xing能不佳,无法满足军队的需求,最终,俾斯麦在1883年访华时提出购买事宜,刘峰也没有藏着,毕竟中华已经造出更先进的豹式和虎王,就把老式山猫的专利和生产线以一千五百万龙圆的价格卖了,除了坦克还有飞机,中华的飞龙就是参考后世德国的作品,德国人绞尽脑汁也无法摆脱中华的影响,无奈之下也让俾斯麦花钱购买,飞龙飞豹以两千万龙圆的价格卖出。

    有了图纸和生产线,德国开足马力生产,从1883年至1893年十年里德国共生产了600辆山猫和利用山猫改造的一号步兵支援战车和三百辆自造的装甲运兵战车。空军战斗机数量六百架,轰炸机五百架。

    德国海军同样成就惊人,已经拥有十二艘前无畏战舰,十艘一等铁甲舰,三艘战列巡洋舰,装甲巡洋舰二十艘,轻巡洋舰三十八艘,驱逐舰鱼雷艇九十艘,实力直追英国。

    然而德国并不满足于这些,他们的兵工厂和造船厂仍在不停的赶工,建造更多的兵器,而且国家极力宣传年轻人参军服役以及进行各种爱国教育,很显然正在军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