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图书馆 >

第141部分

大唐图书馆-第141部分

小说: 大唐图书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内道特使觐见”

    “河北道特使觐见”

    “岭南道特使觐见”

    随着内侍的一声声高喊,各地的朝贡特使纷纷入太极殿参拜皇帝,并且呈上各地的特产还有供奉的奇珍。

    白凡正在眯眼打瞌睡,却突然被一声厉喝打断。

    “大胆,岭南道这是要造反吗?年节朝贡,就这么一车水果?这是在羞辱陛下吗?”魏征对着岭南道特使厉声呵斥。

    龙椅之上的李二也是面色不善,岭南一直处在游离状态,冯盎和朝廷的关系也比较模糊,由于岭南地处天南,所以朝廷的手伸不过去,对于岭南基本就控制不住。

    大唐初立时候,封了岭南冯盎为上柱国、高州总管、吴国公,后来李二上位时候改封越国公,本以为足够厚待能使对方感恩的,谁知道此次竟然这么放肆,派了朝贡使者只运来一车水果?

    那使者当时就跪下请罪了,“陛下恕罪,岭南路途遥远,大总管派我们一队人本来押运了十车特产的,但是道远路滑,加之北地已经是深冬了,所以一路走到长安我们损失惨重,现在就剩下我们拼命保护的这一车东西了!”

    李二沉吟道:“哦,既然如此,倒也情有可原,算了!”

    “陛下不可,岭南虽然地处偏远,但是那里素来富饶地广物博,冯盎偏偏才进贡了十车特产,这是对陛下的蔑视,臣请求陛下回书斥责,治其罪,以正视听!”魏征高声道。

    使者哭拜道:“不是的,不是的陛下,岭南虽然富饶,但是那里多是蛮族野人,不服教化,且山高林密难以经营,实则那里的民众十分孤苦,并非是我们大总管朝贺之心不诚,实在是我等办事不利,请陛下恕罪。”

    这时又有一名御史出班道:“陛下,岭南冯盎虽然归顺我朝,但是素来不敬天子,不入朝堂,且岭南地处偏远,全都被冯盎经营在手,冯盎说是大总管其实他的作风和土皇帝没有区别,今日敢轻慢朝廷,他日就敢自立为王,请陛下明鉴!”

    尉迟敬德大喝道:“他敢?陛下,末将请求提一支精兵,为陛下捉来冯盎!”

    “陛下,末将请命!”

    众武将纷纷请命!

    这名御史的话,恰恰说在了李二的痛处,冯盎自武德五年降唐以来,一直不听调不听宣,仅仅是接受朝廷的加封罢了,虽然没有自立为王,但是却也没有丝毫臣服的诚意,这件事一直都是李二的心病,若能平了岭南,当真是极好的。

    “陛下不可,越国公冯盎虽然此次进贡有些轻慢,但是其本身并无大错,且为朝廷镇压岭南是有大功的,我等怎可凭借一个推测就要妄言出兵?”房玄龄阻止道。

    魏征抢上嘲讽道:“他冯盎这些年都做了什么,房大人你不是不知道,朝廷政令他执行过几次?朝廷派去的官员被他打回来多少?这等行径虽未自立为王,但和自立为王有何区别?”

    杜如晦也开口劝道:“陛下,大唐初定,国力不济,近年来更是年年有兵灾,如今越国公坐镇岭南虽有僭越,但是也有定国之功,大唐如今外部群狼环伺,内部必须团结稳定为要,不能动刀兵。”

    “好了,此事押后再议,大朝会之后再说!”李二摆手。

    白凡心下不解,这帮人就这么想要打仗吗?

    大朝会之后,李二将心腹文武都召集到议政殿,商议平定岭南之事,白凡也在其中。

    “玄龄,岭南当真打不得吗?”李二开口问道。

    “陛下,虽然臣也知道冯盎坐拥国公之名,行的都是王霸之事,可是我们如今的国力,根本打不下来岭南,强行动兵,大唐刚刚恢复的一点元气也会被耗光,国力退回武德五年,若是草原蛮子再来,我们就危险了!”房玄龄诚挚开口劝道。

    “药师,与你多少人马可以拿下岭南道?”

    李靖本来就在皱眉沉思,见皇帝问话,回过神来沉声道:“岭南地处偏远,山高林密,且冯盎在那里经营了多年,据说有带甲之士十万,老臣无能,没有二十万士卒,根本拿不下来。”

    李二沉默了,看来没有十年是拿不下了。

    坐在末位的白凡开口问道:“为什么一定要攻打岭南呢?越国公冯盎有什么罪?”

    魏征反驳道:“不敬天子,有臣服之名无臣服之实,这等割据一方之事,难道不是大罪吗?”

    “简直可笑,照你们这么说,你们想要人家怎么做才能真正的算是归降大唐?如梁洛仁那样,杀了盘踞多年的哥哥,然后自己在长安屈居一小职位?完全将本来自己的地盘献上?”白凡嘲笑道。

    “大胆!竟敢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魏征怒喝道。

    “冯盎岂是梁师都梁洛仁可比的?既然他已经臣服归降,朝廷也大度封他为国公,他就应该表示出诚意,我们的政令他要实施,我们派去的监察官员他也要接受才是,不然当地任何官员的任命升迁全都是他一人说了算,这还不算自立为王吗?

    那这么算的话,他的投降算什么?假投降?还是以此骗过大唐不起刀兵?”长孙无忌耐心的给白凡解围。

    “不对,怎么能这么算?

    岭南冯盎,他可是自前隋大乱天下之时,就盘踞在岭南的,他若是要反,何不趁着乱世称王呢?既然明知道大唐兵力到不了岭南,称王或者称帝岂不是比一个国公更加的气派?最起码人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可以把持一切。

    现在再造反算什么?最多是一个叛贼,还是千夫所指的反贼,冯盎作为一方霸主,不会如此不智的。

    我们总是拿我们的观点去要求他人,难道大家没有看到,冯盎的归降和别人不一样吗?

    别人归降都是迫于大唐的兵威投降的,可以称作是我大唐放他一马,和平收复。

    但是冯盎不同,他兵精将广,是自愿效忠的。原本属于前隋朝臣,又是一方霸主,为了不落骂名保全民众而归顺,朝廷倒好,不多加安抚嘉奖,反倒肆意猜忌?还想剥夺人家的权利?换做是谁,心中会没有怨言?”

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岭南之策() 
李二皱眉道:“照你这么说,他冯盎无视天子,反倒是朕对不起他了?”

    “孟圣人有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臣以为,用在这里非常合适,冯盎降唐,虽然是为了名声,可能不算一心一意降唐,但定然是没有反叛之心的。

    可是反观大唐,我们给了他什么?不过是一纸虚无缥缈的加封罢了,有无这纸文书,人家都是岭南的土皇帝,现在大唐连基本的信任都没有给人家,还想对他动兵,这不是逼着他去造反吗?”

    白凡一番言论,虽然不是为臣之道,但是却经得起推敲,众人都没有说话,而是齐齐陷入了沉思,自忖若是易地相处,恐怕不单单是冯盎会这么干,谁都会这么干,甚至很多人直接不来朝贡直接造反都有可能。

    “朕已经加封他为越国公了,对他信任至此,他若是来长安朝贺,难道朕会做那小人之事,对他不利不成?说到底还是他信不过朕。”李二不满道。

    “其实这就像是两个原本有恩怨之人的和解一样,既然双方都不想争斗了,都想重归于好,无非就是谁先向对方伸出手罢了,朝廷一纸文书不能算的,对方看不到丝毫诚意。

    岭南问题在臣看来,丝毫不是问题,可以不动刀兵和平解决,如果朝廷诚意足够,不仅仅能够完全得到岭南,还能得到冯盎这一能臣。”

    众人都被白凡的话所吸引了,大家都觉得难以置信。

    杜如晦不解道:“何谓朝廷诚意足够?难道派人给他大肆送礼?直接封他为王?”

    “不不不,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冯盎当年可是南方霸主,乱世中的一路诸侯,早年间和陛下的身份是对等的,所以要想收服他,唯有陛下亲自出马,去岭南,以巡视之名交好冯盎,如此绝对能显示出诚意。

    以陛下的亲和力和王者之风,对方又不是天生的王者,怎能挡得住,肯定会真心归附的。”

    “不可,陛下乃是天子,岂可以身犯险?”

    众人齐齐阻止道。

    李二心中也在衡量,照白凡这么说,推算出来,至少有八成可能成功,可是

    “俗话说得好,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想完美解决岭南问题,只有这一种途径,别无他法,陛下若是惜身保命,人家冯盎安居岭南的种种做法,难道不是自保之道吗?

    没有足够的信任,他怎么可能交出一切,将身家性命交给一个素未谋面的朝廷?”

    李二点头,“不错,简之所说句句在理,朕觉得此事可行!”

    “陛下万万不可!如今大唐四夷不定,陛下根本不能轻离长安,更何况千里之外的岭南?即便我等明知此计绝佳,但也行不通啊!”长孙无忌劝道。

    “不错,陛下,去岭南一来一回至少半年,万一北方东西突厥或是吐谷浑、高句丽来犯,没有陛下坐镇,我等如何迎敌?”李靖也起身劝道。

    “天子出行,向来是劳师动众的,昔年杨广从洛阳去江都游玩,耗费人力百万,导致前隋最后的一口元气都被耗空,如今陛下虽是正义出行,但一路所耗,不次于打了一场十万人的大战,大唐根本耗不起,请陛下三思。”房玄龄劝道。

    魏征看着深思中的白凡,开口喝到:“蓝田侯,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陛下出行一旦有事,悔之晚矣,你既然曾扬言要做谏臣,为何不出来劝止?”

    李建成开口问道:“简之,难道除此之外,真的别无他法了吗?本王前去行不行?或是带着承乾一起?足够表示诚意了吧!”

    众人眼睛一亮,纷纷点头附和:“不错,晋王加上太子,冯盎想来也没的说,既然他号称能臣,那么就应该明白陛下不能轻离的重要。”

    李二也觉得此计可行!

    白凡灵光一闪,大笑道:“我这里有一个更好的人选。”

    “谁?”

    “太上皇!”

    李二哈哈大笑,“不错不错,简之果然机敏!

    父皇也是大唐之君,且当年冯盎投诚就是给父皇投诚的,如今若是父皇能够出面去表示诚意,想来也不次于朕了,妙计妙计!”

    众文武点头,确实是好人选。

    “稍后朕就去找父皇商议,想来他老人家久居深宫,也愿意出去游览走动一番,今年且不说了,开春之后就开始准备,太上皇南巡,不是小事,虽然所耗国力不小,但是为了岭南的长治久安,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

    “陛下英明!”

    “臣以为,可以不用花多少钱。”白凡笑道。

    “哦?你小子这又有什么好点子了吗?”李二笑道。

    “陛下,太上皇既然是出去游玩的,那么大队人马就是累赘,大唐国内既然已经安定,那么我们还担心什么?劳师动众只会增加百姓负担,不如就派玄甲精锐护卫即可,一路上只是游玩,不惊动地方,这样不仅开支极小,且太上皇也能玩的尽兴。

    若是太上皇有意,还能微服私访一番,说不定也能为大唐除去几个地方祸害呢!

    至于岭南那边,我们早早发出公文说太上皇要去看望越国公,有岭南霸主冯盎一路接待,安全更是不用担心了。”白凡自信道。

    “不可,万一冯盎真有反叛之心,那么太上皇岂不是羊入虎口?至少要带两万大军护卫才行。”李靖劝道。

    白凡摆手,“如果他真的要反,别说两万,就是十万都不够人家吃的,如此投鼠忌器没有信任,太上皇还去那里作甚?”

    “不错,简之说的没错,既然是表示诚意,我等就要第一个伸出信任之手才是,朕相信冯盎!

    再说了,他就算再昏头,也不会扣押父皇,毕竟父皇不是皇帝,已经不再管朝政了,冯盎对父皇不利只会引来大军火拼,对双方都没有好处的。

    至于出行护卫一事,朕去跟父皇商议之后,再做决断!

    白凡,听说你乃是如今的天下第一高手,你既然提出来太上皇南巡,那么朕觉得,有你这个第一高手做护卫会更加安全一些,所以此次南下,你必须全程贴身保护好父皇,不得有失!”

    “我”

    “怎么?你不想去?你想抗旨?还是说你不想保护父皇?

    大哥,你该去跟我那平儿侄女说道说道了,这小子一点不在乎她爷爷的安危”

    李建成也笑脸盯着白凡,你看怎么办?

    白凡:“我去我去,去还不行吗?”

    心中叫苦,这怎么跟夫人交待?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