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图书馆 >

第193部分

大唐图书馆-第193部分

小说: 大唐图书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街串巷在宣传着。

    一名百姓拦住问道:“这位小哥,什么是公开辩论大会?我们都是平头老百姓,去参与什么啊?有杂耍乐子吗?”

    那领头的武侯笑道:“大爷,哪里是什么杂耍乐子。这不是前些日子蓝田侯白大家在家里举行了个相亲大会嘛,提出让后生们和姑娘们都自己选择要婚嫁何人,免得对于父母指婚的不满。

    此时跟多大人和夫子以为不妥,主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朝廷提出建议,让两方各出十人代表来辩论一场,看看到底哪种方式适合后生们择偶婚嫁。”

    “胡闹,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轮得到小子们自己乱来了?”那老者瞬间就怒了。

    武侯许是见到的多了,也不以为意,笑着劝解道:“您老别发火,老规矩有老规矩的好处,新办法也有新办法的吸引人之处,您老是老成持重自然觉得父母眼光比孩子眼光准些。

    可是白侯爷说了,以往父母指婚,会有很大孩子婚后互相不满,导致家庭失和或是再次婚嫁的,这样就费时费力,还会伤害两方家庭,所以才想办法解决此事呢,您老可能理解侯爷的一片苦心?”

    听到这里,那老者似乎想到了什么往事相关一样,轻轻点了点头,叹道:“蓝田侯爷是仁厚的大好人,自然不会坑我们百姓,信得过,如此,老夫倒是定要去看一看。”

    那武侯见到事情圆满,叮嘱道:“大爷,侯爷说了,此乃千秋万代的国事,也让孩子们参与之情一二,最好带上他们一起去看看,总是我在家中听父母的什么时候能长大?”

    “晓得了!”

    像这样的宣传,每天都会在长安街上宣传一遍,同时长安城外面也搭起了巨大的看台,有墨家弟子主持建造,保证大会期间观众都能听到和参与,本来白凡想直接建一个大会场或者巨大的体育场的,可是时间来不及,只能以后再说了。

    而与此同时,一众得到圣旨通知的官员也在紧张忙碌着,关于此次坚守祖宗礼法之事,寸步不能让,所以此次辩论大会绝对不能输。

    御史台老大魏征看着临时请来的各位耆老大儒,还有众多御史言官,居中朗声道:“诸位,眼下局势已经明了,虽然事情是蓝田侯白凡而起,但是他的论辩小册子大家都看了。

    蓝田侯能由一件婚嫁小事联系到国计民生,乃是一心为公之举,可见他的品质,老夫不如也。

    我等前日受人蒙蔽,以为蓝田侯是要捣毁祖宗礼仪,所以对他多有抨击,可是今日老夫在此明告诸位,论证不诛心,我等当全力以赴做好此国事,不可再针对蓝田侯一人,无论我们的观点最后成败,都不可抨击他个人。

    能够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论为官,在场谁敢说一心为国超过蓝田侯的?”

    “魏公所言有理,我等谨记!”

    “大人放心,之前不知因果,现在白侯爷说明了,婚嫁之事牵扯到国家人口财力物力的保证,此等大事,谁敢怠慢?我等定然全力以赴,将个中道理尽皆完善,事后是成是败不重要,想来最后肯定能给百姓们一个满意的需要。”一个年轻的官员朗声道。

    终南书院一方也在准备,此次辩论只有十人能够参加,而且还有这一定的规则,不能像是菜市场讨价还价一样粗鲁,所以这人选很重要!

    “别人不去可以,但是杜构师弟必须少不了。”程怀默大喊道。

    “李师说了,此次作为书院文科实战考核,单单我一个人不行吧!”杜构开口道。

    众人点头,“动嘴的事,我等武夫不太擅长,书院二十名谋士文科弟子里面挑出十人。”

    “不行,师父吩咐了,此次关系国计民生,十人是代表,不能全是我们书院之人,需要有百姓支持才行。

    我们要去长安城中再请两名外援。”李承道解释道。

    “得了吧师兄,长安城里我们问过了,听说有我们书院弟子打擂台,别人谁还敢参与?

    人家说了,终南书院杜构可以以一敌十,所以不愿自取其辱。”有人解释道。

    李承道一听,这是什么情况?

    “杜构师弟,你跟长安城才子有恩怨?”

    杜构吞吞吐吐的说道,“没,没恩怨,只是切磋过,交过手!”

    得,一句话大家就明白了,这不是切磋,肯定是虐过人家,当初杜构纵横学小成,出来狂虐同窗,书院无敌之后又去长安挑战,国子监舌辩之士被他一人挑了个遍,从此名声大噪。

    长孙冲劝道:“算了,此事不怪杜师弟,长安城有个什么才子?那些庸才不要也罢。

    我这里有个主意,我们出九个人去,第十人让书院年纪最小之的师弟凑数即可。”

    “二师兄,此举有何深意不成?”众人问到。

    “当然,我们到时如此这般”长孙冲阴阴的解释道。

    众人一听,纷纷大喜,这二师兄不愧是家传小狐狸,这么阴险?

    时间很快,在众人忙碌准备中,长安百姓热议期待中匆匆而过,到了论辩这天,长安城南门外人山人海,李二下令出动禁军一万人来维持秩序。

    众人一上台,当即就闹腾起来了,一众守旧官员最先表示不满,“做什么?白凡不来,来一群后辈就罢了,为何还有一名稚子顽童?是在羞辱我等吗?”

    终南书院年纪最小的,是李二的四子李泰,今年十一岁了,李二二子早夭,入学终南书院的就李承乾李恪李泰三人。

    只见这时,李泰慢慢上前,对着十个辩论老者恭敬行礼,朗声道:“终南书院学子李泰,受命作为童年孩子代表参加辩论大会,请诸位先生长辈指教!”

    好!

    台上众人还没有开口,下方百姓就开始喝彩,如此气度果然不凡。

    就是台上一众老者也暗暗点头,此子口称长辈,行礼却是同辈较艺之礼,如此也不能不接受,毕竟人家是一个代表。

    “终南书院,加油!”

    十名弟子身后一百一十名同窗齐声大喊着加油,作为拉拉队和智囊团在后面高喊。

    谁知道百姓中渐渐也开始有人附和,都是些青年小年轻,还有不少女孩子。

    他们身边家长的脸都黑了,看来连续三天的思想教育失败了,这群小子们还是想自己选。

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唐第一场辩论会() 
关于白凡组织弟子跟公主相亲之事,全长安已经传遍了,很多小年轻都去求告父母效仿自选配偶,有父母支持也有父母反对。

    在今日会场,两方人马坐次就能看出来,支持谁就坐在谁后面,很明显,支持魏征等老人的多。

    时间差不多之后,晋王李建成上台走到了中央,对着四周的观众施礼,再对着两方辩手施礼,随后是高台上方的评委团,其中李二和李渊也在座。

    “诸位,本王李建成,今日受皇命前来主持此次大唐第一场辩论大会,吾深感荣幸!

    战国之时,齐国稷下学宫有百家争鸣辩论大会,今日大唐能够再现古时风采,乃是一大幸事。

    此次超越古人的是我们请来了所有长安百姓一同参与,商议的不是一家一派的学说,而是关乎我们每一个百姓的民生大事!

    日前蓝田侯白凡主持举行了一个新颖的相亲大会,是为公主选婿,虽然有悖古礼,但却开了自主择婿的先河。

    导致后来很多年轻后辈都要自己选择婚嫁,不愿意长辈指婚,因此引出了此次大会。

    但是如此挑战先人规矩的行为,到底能不能推广全国,能不能被国人接受,到底对百姓有好处还是有缺点,我们请来了很多名望耆老,还有新锐才子,针对此事论证一二。

    请大家在场的做个见证,都听一听到底哪种婚嫁才更加的适合我们的孩子。

    现场人多,所以请保持秩序,不要说话,把一切留给台上双方。”

    洋洋洒洒一段开场白,李建成主持的非常到位,百姓们都听懂了,也非常配合,场中瞬间安静下来了,都想听听哪方高见。

    不对,还有一些微小的声音,这是有心人见到有争论和比斗,借势开赌局设盘口,低声宣传让人下注呢。

    大唐时期人们好赌,但凡牵扯胜负的,无论大小,大家都喜欢小赌一二,以此为乐。

    可是此时不同,大家都屏气凝神关注赛场呢,谁有心思关注赌博金银?时间不多,这帮人就被维持秩序的禁军清理了出去。

    “第一回合,请正反双方各自申明论点,表示己方论辩方向。”

    魏征站起来朗声道:“老夫受命代表礼部、儒家、诸多孩子家长担任正方辩护代表,我们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已经沿袭千年的周公礼法,千年来充分说明是百姓喜欢的,所以坚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好!背后一大批支持魏征的智囊团大喊,百姓们也在大喊着支持。

    长孙冲起身朗声道:“诸位有礼了,晚辈长孙冲,受命带队担任反方代表,我们认为:礼法应该顺应时代而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沿袭千年,但是此举千年来也造出了无数的悲剧婚姻,无论是八十娶十八的荒唐之举,还是男女婚后不和带来的家庭悲剧,很大程度的给我们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苦难,所以我们支持改变礼法,相亲自己择偶。”

    好!拉拉队率先大喊支持,随后支持相亲这边的观众也一同大喊,虽然人少,可声势一点也不小。

    “好,双方论点各有优劣,那么到底谁的更好,请看第二环节——双方轮流发言辩护,哪方被驳倒就是失败,若无法分出胜负,评委点评决定。”

    被白凡好好培训了一下午的李建成,将辩论会流程记得烂熟于心,主持的有声有色甚是精彩。

    魏征一方,一名大儒站起来对着扩音装备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有强迫之意,但是哪个父母不想自己孩子好?肯定会选择合适的配偶给孩子的,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论眼光,还是成人父母老成些。

    年轻人心智不全,容易受到外界诱惑,娶妻或是嫁人多看长相,岂不知一个人内在才是重点。”

    好!彩!

    嘁咦

    一群观众家长齐齐叫好,可是另一方观众却不满的出声奚落,弄得就像双方吵架一样分明。

    李建成赶忙去维持秩序,李承道起身说道:“您老所言有理,那么您给解释一下,十八新娘八十郎是什么意思?为何有这样的情况?您不觉得悲剧吗?”

    好!彩!

    一众小年轻在后面大喊,许多大胆的姑娘也在尖叫支持。

    白凡在看台角落看着这样热闹的景象,对着身边的妻子笑道,“如此盛况,难得一见难得一见!”

    “夫君真是恶作剧,都是你起的头,现在反倒当作乐子来看!”李婉平笑着说道。

    这时魏征一方再次出人辩护:“此事虽然是古来有之,但是我等细细分析了蓝田侯的解释,对于侯爷讲的人性化颇为认同。

    十八新娘八十郎一事,的确不好,辛苦养育十八年的女儿,嫁给白发苍苍的老头子,此事老夫见过,但是自忖做不出的。”

    听到这里,众人哈哈大笑,这老头真有意思啊!

    “老夫身为朝廷御史,过后会跟陛下谏言此事,有些父母为了贪图富贵闭着眼嫁闺女,或是成全友情嫁女儿的,无论如何,最后都是给十八岁的女儿造成了一生孤苦的苦难,即便可以改嫁也没有良家可走,此举没有人性可言。

    女儿家心中不满也无力反抗,试想谁家父母忍心让你女儿整日流泪?所以此事我等认可,事后会跟陛下说。

    可是作为正方观点,此等事情毕竟不多,可以说是一些陋习特例,不足为据!”

    好!

    这位老大人说完观众再次为他喝彩,不同的就是,长孙冲身后的观众也有不少人鼓掌,这位的观点的确中正,不偏不倚,认可对手,也指出了自己的理由。

    李二点头道:“不错,此事朕会专门找人商议,都是大唐的女儿,岂能被陋习坑害?”

    正方获得了观众的支持,反方自然要接招,杜构起身了,对着扩音设备开口道:“大人此言有理,晚生佩服。

    对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等还有一论,之前那位大人说了,父母为儿女择偶不会坑害儿女,这点不错。

    可是很多时候父母的观点不代表孩子的观点,父母喜欢不代表孩子就喜欢,之后是两个孩子一起过日子的,如果两人都不满意,处不到一起,那定然是后院起火的悲剧,或者就是休妻重娶。

    男方还好,女方再嫁会不会受人白眼呢?

    而且这样一来,之前两家为婚嫁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