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图书馆 >

第273部分

大唐图书馆-第273部分

小说: 大唐图书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心知肚明,杜如晦说三年育种是骗四边蛮夷的,现实是一年育种,第二年就是大丰收存粮满仓,第三年再存粮一次就是对外灭国之战了。

    “老臣虽然年迈,但愿意效仿诸葛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支精兵,另三十万大军,不在话下。”

    “好,诸卿,大唐崛起,全赖各位了。”

第五百零六章 岭南崛起 千里护粮() 
岭南城北门外,冯盎已经在此等候整整十天了,接到长安来报说,派来了一大批人,冯盎不敢怠慢,但是苦于粮食事关重大不敢轻离,所以才只在岭南城门外迎接,不然肯定会像上次一样,迎出岭南道的。

    “明远兄,久违了!”远远地,白凡骑着赛赤兔带队在前,翻身下马给冯盎打招呼。

    冯盎笑着上前迎接,“简之贤弟,三年未见,贤弟风采更胜往昔,倒是我这老头子越来越老了。”

    两人叙旧的功夫,这边李建成带着李承乾,和侯君集等诸位将军也从后队赶了上来,两万六千人的大队人马,一路向南急行一个月,终于赶到了岭南城,连这贞观六年的年节都是路上草草庆贺了一下。

    “冯盎拜见晋王、太子”

    李建成和李承乾赶忙上前拉住,“冯公,这个大礼我们可不敢接,冯家万里求仙粮,福泽万民,陛下已经下旨封您为越王,一字并肩、见君不拜,算起来你我可以兄弟相称了。”

    “李承乾拜见越王冯伯父。”太子李承乾上前对着冯盎行礼。

    冯氏一家懵了,这个惊喜来的太突然了,虽然料到大唐会践诺加封,但是这也太快了吧。

    白凡笑道:“好了好了,城外不是叙话的地方,大事为重,先进去再说,朝廷的加封圣旨已经带来,明远兄也需要准备一二才是。”

    一群人簇拥着入了城,侯君集安排诸将扎下人马在城外,毕竟是外来部队,不能入城失礼。

    城主府内,冯盎摆上香案,带领岭南要员,接了封王圣旨,冯氏一族荣耀加身,世袭罔替的王爵,求粮救命的功德,自从开始被世人传为佳话,多年后冯盎每次遇到百姓称赞的时候都心有愧疚,冯氏这一切都源自白凡的指点,百姓却只知道冯家求仙粮,无一人知道仙粮事实上是蓝田侯的指点找到的。

    “简之,听侯将军说,陛下给你也封王了,你却坚辞不受?这是为何?”城主府内,冯盎白凡二人相对而坐,正在饮酒叙旧。

    白凡摆手道:“小弟不像明远兄这般家大业大,王爵于我不过是累赘,要之无用。

    这都是小事,不值当再提了,兄长还是快说说远洋取粮一事吧,之前酒席间人多嘴杂,小弟不好开问,偏偏现在智戣这孩子又喝醉了,要不然他这个带队的亲身来讲最为合适。”

    冯盎摇头,心道眼前这个年轻人真的不似凡人,相比起来冯家真是浅薄了,人家才是淡泊名利。

    “哦,这个无妨,智戣三年远洋海外,日日有写航海笔记,回来后知道你要考较学问,所以花了一个月时间写了份远洋总结,我拿给你。”

    一页页翻看着手中厚厚一册远洋总结,白凡边看边点头,冯家这三个孩子个个都是英才,老大冯智戣虽然勇猛好武性格冲动,但是做事还是一丝不苟十分认真的,拜自己为师也是十分听话的,知道远航事大,所以这三年远洋航海不敢有丝毫差错。

    也正是因为冯智戣的性格,才使得这次远航十分成功,除了途中遇到两次风暴失落了两船人马,其余人等竟然无一损失,这次远航船队活着回来了八成的人手。

    “照这远洋总结上说的,智戣此次已经找到了澳洲大陆,在那里多花费了一些时间?”白凡边看边跟冯盎提问。

    “不错,根据老大他们粗粗计算,那个什么澳洲是一块无主之地,面积竟然堪比四个岭南道那么大,真是不出门不知道天高海阔呀。

    哦,他们已经在上面插好旗帜,宣布那是我们大唐的领土了,只等待日后大唐远洋事业一成,往那里移民一些,就是永久占据了。”冯盎解释道。

    白凡笑道:“哦?难得难得,不过,明远兄,这可是秘密,难道你冯家面对这无主之地就没有什么想法?”

    “哈哈哈哈,贤弟,你也忒小瞧为兄了,也许五年前有人告诉我远处有一块无主宝地我会动心,但是现在?冯家已经息了争霸之心,说实话,得了这等仙粮,看到百姓们对我冯氏的评价和敬佩,到今日我才体会到什么是万年传家,什么是一时荣光,若不是有言在先,这个越王爵位我都不准备接受了。

    一个王爵,对于子孙后代来说不一定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还是贤弟你有远见,修道德不争功名,真羡慕你呀。”冯盎笑着说道。

    白凡盯着冯盎追问道:“真的?”

    冯盎摇头指着白凡道:“你也休再试探了,实话说了吧,一来这等事是大逆不道自毁长城之举,冯家已经决定道德传家,不会再争富贵霸业了。

    这二来就是因为贤弟你了,你一句话就让冯家有了今天,给了我们一个当世第一的传家护身符,那么如果我们分裂出去占地称王,呵呵,贤弟肯定是站在大唐一方的,我冯盎不怕大唐朝廷和皇族,唯独怕你白凡一人。

    只有真正跟你接触过的人,才知道你的可怕,真不知道你小小年纪这身本事哪里来的,小怪物一样。”

    听到这里,白凡笑了,哈哈大笑,能说出这话,真的说明冯盎是个坦坦荡荡的君子。

    “兄长莫要不满小弟,非是小弟为谁来问这个,实在是利益动人心,小弟真心不愿看到正在走向辉煌的大唐再出现多余的苦难,没有就好,兄长仁人君子,是小弟多事,使了小人之心,自罚三杯给兄长赔礼。”

    两人就这样一夜深谈,喝了一晚上,但越说越精神,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一样,知道天亮拂晓,两人许是饮酒过多,齐齐醉倒过去。

    三天之后,一切准备停当,李建成白凡等人再次出发北上,时间紧迫,大唐春耕还有两个月了,来时一个月急行,回去是押运着重宝,两个月能够走到就是万幸了。

    “明远兄,留步吧!他日大事功成,你来长安,小弟给你庆功。”

    “好,三年后,冯某不死,定然亲赴长安拜会,诸位,一路平安!”

    看着白凡等人远去的车马,冯盎心中佩服之极,白凡的计划可以说的上滴水不漏了,所有远洋所得仙粮种子,留给了岭南一成,此事只有他们两人知道。

    就是为了以防万一,毕竟异族有烧毁图书馆的先例,留下一成有备无患,若有岭南可以种植的东西,就地可以育种秘密种植,为此,还特意留下了从书院带回的冯家老二冯智戴、老三冯智彧,在此指导温室大棚种植技术。

    “二郎,终南书院修习三年,让为父看看你的长进,知道你师父留下你的用意吗?此事就交给你来办了,务必做到滴水不漏。”

    旁边的老三冯智彧安慰道:“父亲,师父这个也太滴水不漏了吧,所有东西已经用了墨家特制的千机百变机巧箱盛放了,还有大军护送,怎么可能出事?”

    冯盎脸色一黑,“三郎你是学百工学傻了,你那个盒子再厉害,难道就没有破绽了吗?你知道我们面对的敌人是谁?有多强大吗?实话告诉你们,为父都计算不过来,此次运粮,能有五成完好无损,就是大获全胜了,这一切都在你们师父一人肩上扛着,难为他了。”

第五百零七章 长安起风了 皇后搞事情() 
长安天牢里,一阵哄乱和脚步声惊醒了正在昏睡中的几国使臣。

    已经被关押两个多月了,算算日子年节都过去了,整天吃不饱穿不暖,在这暗无天日的牢里,每天也只能以昏睡度日了。

    “出来出来,吐蕃使臣出来,娘的,整天住在老子这里,不是吃就是睡,简直就是大爷待遇,赶紧滚出来。”一个不耐烦的声音传来,原来是这里的牢头刑老五。

    众人心中一惊,契丹使臣哆哆嗦嗦道:“完了完了,真的是逐个灭国呀,前几天是回纥,现在吐蕃也被灭了。”

    渊盖苏文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喝骂道:“蠢货,人家是被赎出去的。”

    牢中传来一个虚弱的声音:“这位大人,我们吐蕃一行人腿脚不便,无法走出去,劳烦您派人带我们出去吧。”

    刑老五一听,这才想起来,也是,这群人都是被打折腿的残废,冷哼一声,叫了一班人马,将禄东赞一行人扔出了天牢,交给吐蕃来人。

    吐蕃副相前来营救禄东赞,一看竟然是这个光景,勃然大怒就要发作,却被禄东赞厉声喝止。

    “回去说,走!”

    迎宾馆内,吐蕃一行人等着禄东赞开口。

    “大相,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何你们被打断了双腿?大唐不是礼仪之邦吗?敢对使臣无礼?”

    “不说这个,说说最近有什么消息没有,被关进天牢两月,本以为此次是必死之局,看来我主仁厚,派你来营救我,想必付出代价不小吧。”禄东赞吃了点东西,脸色稍稍恢复,不过依然说话气力不济。

    吐蕃副相点头道:“主上说了,大相是国家英雄,拼尽全力也要营救,为此我们付出了吐蕃两件国宝。

    对了,主上吩咐,大唐太过危险,接到您以后,我们要立刻启程回国,免得节外生枝。”

    “嗯,也好,我派人准备一下,明日我们就走,大唐?白凡?你们给我的一切,我禄东赞记下了,早晚要找你们拿回来。”禄东赞眼中仇恨之火熊熊燃烧,让四周众人看到都感觉不寒而栗,大相一个文人,竟然比百战武将的气息都可怕。

    天牢之中,契丹使臣抱怨道:“大对卢,吐蕃路远难行的都来赎人了,我们的人怎么还不来?”

    渊盖苏文不屑道:“这个不好说,不过大唐皇帝有言在先,赎人代价不小,我高句丽还好,你契丹和靺鞨有什么国宝供奉吗?”

    这个问题一出,契丹的耶律宝和靺鞨使臣顿时不说话了,吭吭哧哧半天,最后有些垂头丧气道:“那完了,我们太穷了,哪有什么国宝财富,看来是要等着老死狱中了。”

    渊盖苏文看着这两帮穷使臣,心中不屑,同时也在纳闷,如果说这两国是因为太穷赎不起人,那为何高句丽还不来人?难道国内出事了?

    大唐境内,现在是一片喜庆,刚刚过完一个丰收年节,这一年大唐无灾无难,百姓安居乐业,且朝廷到了冬季照顾老弱穷苦的做法更加完善了,基本上已经很少出现冬天冻死人的情况了。

    此时李二正在皇宫之中享受着家庭团圆的乐趣,皇后长孙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再有最多一个月就要生了,所以李二一有时间就在立政殿陪她。

    “观音婢,为何这几人愁眉不展的?可是有什么心事?”李二抱着年幼的李治对着皇后问道。

    长孙皇后蹙眉道:“哎!妾身有孕以来,严格按照孙神仙的要求休息日常,这九个月的饮食实在是乏味,妾身有些想念南方运来的水果香蕉了,已经好久没有吃到了。”

    这个

    看到夫人如此揪心,李二大笑道:“这有何难?岭南一年四季都在往长安源源不断的运送水果罐头,朕这就派人,去取来库存中的香蕉罐头。”

    谁知这话一说,长孙皇后更加生气了,冷哼道:“妾身难道不知道有罐头吗?但是孙神仙说了,孕妇饮食必须注意,罐头这等加工过的东西,已经失去了新鲜的精华,孕妇不能吃的,二郎原来是这么的不关心妾身,哎,算了算了,就当妾身没说过好了。”

    一挥袖子,皇后长孙不满的走了,留下李二一阵凌乱,怎么小脾气说来就来呢?毫无征兆的。

    这件小事很快被传到了长安城中,同时李二为了表示疼爱夫人,还张榜提出长安城中谁家有香蕉,宫内愿意重金购买。

    但是这东西谁能吃到?别说吃,就是见都没见过,香蕉是何物大家都不知道,皇后知道这东西还是因为岭南以往进贡过,只是现在贡品已经消耗完了,所以李二着急了。

    马上皇后就要生产了,若是因为这个破水果影响了夫人心情,进而影响孩子出生,那可是大大的不好。

    不管了豁出去了,听说香蕉一年四季都有产出,一道圣旨八百里加急送往岭南,着令岭南越王冯盎,接到信使急报后,一月之内往长安送一批时鲜水果,其中香蕉要占八成,此事紧急,不得有误。

    这个消息一出,长安大哗,为了皇后一时口腹之欲,皇帝动用军机信使八百里加急?这是怎么了?有些过分吧。

    很快的,以魏征为首的御史台全体同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