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图书馆 >

第317部分

大唐图书馆-第317部分

小说: 大唐图书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子,那银山开采难度大吗?需要多少人力?实在不行,朕抽出十二卫来。”李二满脸炽热的问道。

    白凡捂住双眼打住了李二道:“陛下你们够了啊,那银山名叫石见银山,意思是裸露在外面石块之间就能看到银子,根本没有开采难度。

    但是这根本不是重点好不好?

    现在那东西还在倭国,远隔重洋,我们还为倭寇困扰着,怎么就想着派兵去挖银子了?大家醒醒行不行?”

    李二满不在乎道:“都一样,早晚我们要去挖的,现在早做打算,以后不用慌张”

    白凡:“”

    许久之后,众人终于停下了心中的激动,李建成开口道:“既然这银山没有开采难度,现在还不在我大唐手中,那么我们就不能透露出去给他们,不然他们提前挖出,增强了国力,岂不是我大唐的大敌?”

    “不错,晋王所言有理。”

    白凡实在忍不住了,大笑道:“简直是荒谬!

    且不说石见银山让那群矮子开挖百年都挖不完,就说国力一事,难道金银就能代表国力了吗?

    你们恐怕不知道吧,倭国从来不缺金银,只缺粮食和必需品,所以才一趟趟来我大唐打秋风,边关倭寇情报上说明了,倭人抢走的大部分是生活用品和粮食,并不以劫掠金银为主,各位难道没有注意吗?”

    众人这才意识到,大家的确有些得意忘形了。

    虞世南怒声道:“可恨,从前隋开始,倭人屡次派人到访中原,竟然从不诚心上供,只想无耻的从中原骗走大批回礼,现在看来,这群矮子,全都是骗子,当真该杀!”

    房玄龄点头道:“简之所言极是,金钱不等于实力,这个年月虽然不是灾年,但还是一个饥寒遍地的年代,代表实力的除了军队就是钱粮,其中又以能救人活命的粮食为要。

    西突厥就是因为粮食不足,才被我们卡主咽喉,不然他们劫掠西域,手中钱财珍宝无数,恐怕早就发展的比我大唐还强盛了。”

    李二点头道:“不错,那么简之,你是何意?难道你还是执意将消息泄露出去,眼睁睁看着那群矮子开采我们的银山吗?”

    白凡摇头道:“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石见银山就在那里,就算让他们开采个三五年也无伤大雅,三五年之后我们大唐挥师灭之,无论是地下的银子,还是地上开采出来的,不都是我们的?”

    “不错,此言大妙,简之的想法果然异于常人,这样似乎还给我们省下了不少挖矿的人力呢。”侯君集赞道。

    “我说出石见银山不是为了这个,而是为了实现驱虎吞狼之计,倭国和百济、高句丽三国联手用海盗入侵,想要打破他们的联盟,这石见银山就是好机会。

    倭国不缺金银,可能不在意又多了一块银矿,但是百济、高句丽,甚至契丹靺鞨等等,他们可是眼馋的紧,你们说他们会不会去跟倭国抢东西呢?”

    李靖大笑道:“好,好计谋!银山一出,几国攻倭,联盟不攻自破,我国边境倭寇之患自解。”

    “恐怕不止如此吧,百济距离倭国非常近,两国交恶,百济攻入倭国抢银子,双方定然要死伤无数,连年作战不休,等我大唐前去割麦子的时候,恐怕不单单能拿下倭国,那百济也差不多能成我们掌中玩物了吧。

    好一个驱虎吞狼之计。”李二大笑道。

    众人也纷纷佩服白凡的高明,走一步算三步,倭国只是派出一波海盗,就被蓝田侯算计到了灭国之后了。

    “既然如此,银山离间之计就交给简之了,君集,你这海军统帅即刻上任,朕不管过程,三年后朕只看结果。”

    出了皇宫,李靖跟着白凡一起回到了蓝田侯府,白凡归来,李靖也该接回自己的夫人了,可是人家张出尘不愿意,刚刚跟四个孙儿培养出感情,这就要分开?

    老李靖也机智,说什么外甥几个月没回来了,冷落了几个媳妇恐怕不好,不如我们替他们带带四个小家伙?

    张出尘大喜,于是白家的四个小公子就被带到了李靖家里,开启了四兄弟换地图破坏之旅,三天之后,李靖肠子都悔青了,直骂自老糊涂,多嘴什么?好好一个卫国公府被搞得鸡飞狗跳,真不知道蓝田侯府是怎么在这四个小魔王的肆虐下生存了两年多的。

    时间飞逝,从仙粮抵达长安,到后来长安县育种,再到如今西蜀事了已经好几个月了,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这几个月内,李二强忍住自己的好奇心,一句没问一眼没看,他心中一直在做着一个美梦,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梦,而这个梦的起点,就在长安县这万亩仙粮。

第五百九十六章 仙粮丰收 尉迟醉酒?() 
长安县城内,尉迟恭正在跟管农事的老杜头对坐饮酒,这老杜头就是杜家庄的老杜明,长安县三千农户,公推年高德劭的杜明为首,一者是因为他种农经验丰富,二者是他跟朝廷这些官员熟络,毕竟是杜如晦的大伯。

    “呵呵,尉迟将军,军中当值期间不许饮酒,你怎么隔三差五的来找老汉偷酒喝?”杜明亲自给尉迟恭倒上一碗自家酿的浊酒笑道。

    尉迟恭端过一饮而尽,脸红道:“哎,这长安县都被老黑我清空了,连个贼毛都不见,在此枯坐蹲守了几个月,滴酒不沾无所事事当真让人嘴里淡出鸟来。

    我那军中乃是一级战备状态,别说喝酒,连庆功酒坛都不让有。

    若不是知道你老杜头家里有几坛浊酿能解解馋,你以为老黑没事找你个老头子作甚?跟你可真聊不来,你是种田的,我是杀敌的,用书上的话说这就叫什么,风、风什么牛”

    老杜明哈哈大笑,“风马牛不相及!

    尉迟将军你不仗义,老汉这酒虽然不比望景楼的佳酿,但也是某倾尽心力酿制,好心拿出给你解馋,你倒好,还在此编排于我。”

    “哈哈哈哈,是某家错了,给杜老伯致歉了,来来来,敬您老一碗,为了这仙粮,您老整日操劳不停,可敬、可敬!”

    两人对干一碗,这浊酒还是老杜明依古法酿造的果酒,所以度数不高,真的就跟尉迟恭所说,仅仅只能解馋,基本上是喝不醉的,但是老杜明不一样,他年纪大了,不胜酒力,所以陪着陪着就有些晕晕乎乎的了。

    “您老管农事心中最清楚,这仙粮到底是什么时候成熟啊?都好几个月了,我们难道真的要守满一年吗?”尉迟恭抱怨道。

    虽然这个差事是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但是真正干起来才明白,这玩意似乎比戍边还清苦点。

    长安县被白凡以八卦阵布局,不懂阵法的只能见到外围的花草,进都进不来,懂阵法的又有几个叛国的?所以里面真正守卫仙粮的两万大军,基本上每天除了三千农户,根本见不到别人。

    老杜明一听,醉眼惺忪的摆了摆手道:“实话跟你说了吧,用不了几天了。

    其实那仙粮已经成熟了,只是跟侯爷算定的日子还差五天,所以老汉不敢私自下令抢收,但事实上仙粮已经长成了,我家那个瓜娃子痴迷农事,前日忍不住挖开了一颗土豆看了一眼,老天爷,一窝十几个,各个都跟你的拳头大小,比我们种之前做种的还大呢。

    你不知道”

    没等老杜明醉醺醺的说完,尉迟恭已经没影了,

    好消息!仙粮成熟了,天大的好消息,陛下日思夜想都在盼着,如此大事怎能耽搁?

    最重要的是,此事一了,自己的右侯卫大军就可以解放出来了,尉迟恭就这样提着酒坛飞速上马,出了长安县,亲自赶往皇宫报信,连奏折都来不及写了。

    这也就是懂行的和不懂行之人行事的不同,老农出身的杜明知道种植要按照规矩办事,不能提前收获,不然有损产量,但是武人出身的尉迟恭不管,粮食只要长得比种子大,那不就是丰收吗?还不收割更待何时?

    “陛下,陛下,大喜,大喜啊!”尉迟恭一路纵马疾驰到议政殿外,皇宫禁卫军根本拦不住,因为这位皇帝手下第一爱将,纵马狂奔似乎没有恶意,而是喝醉了,那手中提着的不是马鞭子,也不是自己的兵刃钢鞭,而是——酒坛子。

    推门进去,李二正在和几个重臣商议造船厂的事情,见到尉迟恭竟然提着酒坛骑着马到这里,脸色一黑道:“敬德,你又饮酒了?仙粮是弟兄们用命换来的,要你当值看守,你竟然还敢饮酒怠工?”

    尉迟恭这才发现,自己高兴过度,竟然把酒坛子当马鞭了,这老杜头家的酒坛倒也结实,自己抽打一路竟然没有摔碎?

    砰,尉迟恭将酒坛往地上甩去,众人还以为这老黑要发酒疯了呢?但是很快大家的眼神都聚集在了地上的酒坛上,被一个猛将摔下,竟然没碎?

    刚刚从蜀中回来的杜如晦一看,大笑道:“敬德肯定是从我大伯屋里偷酒喝的,大伯酿酒有个习惯,为了节省粮食,就将坛子内里做得极为厚实,外表看不出来,但事实上一坛装不了多少。”

    尉迟恭这才反应过来,笑骂道:“这老杜头原来如此抠唆,怪不得每一次感觉没喝多少酒呢,就一地酒坛,弄得我还很不好意思的,原来是这样。”

    众人哈哈大笑,这尉迟老黑是来逗乐的吗?李二非常无语,自己素来信任的第一手下,这是怎么了?

    这时门外禁军统领跟来了:“陛下,尉迟大将军他宫内纵马,我们”

    “算了算了,没看到是醉酒误事吗?尔等要引以为戒,告诉当值将士,军中禁止饮酒,违令者重责!”

    禁军首领无语,这尉迟将军饮酒,属于右侯卫的锅,关我们什么事情?陛下警告我们禁军作甚?

    出门正好看到了尉迟恭的座驾,“咦?尉迟将军这马怎么口吐白沫倒地不起了?难道是中暑了?

    我的天,马屁上怎么一个大坑?尉迟将军用的什么马鞭?不会是大锤吧!”

    禁军首领退下后,李二呵斥住了正在哄笑的一众心腹,对着尉迟恭训斥道:“敬德,当值饮酒,你可知军规?”

    尉迟恭想起了正事,大喊道:“陛下,仙粮丰收,大喜大喜啊!”

    什么???

    李二豁然站起,“走,长安县!

    派人去叫上简之。”

    众人刚想仔细问问尉迟恭什么情况?仙粮丰收是什么景象呢,见到李二已经出了殿门直奔御马监了,所以只好跟上,大家也都不想错过这仙粮育种丰收。

    当长安县三千农户被告知陛下来视察仙粮的时候,醉酒状态的老杜明摇摇晃晃的看到李二身边的尉迟恭,心中一惊,连忙跑过去跪地哭拜道:“陛下开恩,开恩,我们家七娃自不过是种粮成痴,绝非是为了歹意而偷挖仙粮的,陛下开恩。”

    尉迟恭一看,好嘛,这老头喝醉了,还以为自己亲自跑去跟陛下告状说有人偷偷挖仙粮了呢,自己一个大将军在,这么跌份吗?

    听到尉迟恭的解释,李二大笑道:“赏,全都重赏,这个杜七娃既然痴迷农事,那定然是个人才,简之”

    白凡笑道:“此事过后,让他入学终南书院。”

    杜如晦拱手道:“某家替七弟谢过简之了。”

    李二大手一挥:“走,朕要亲自去迎接我大唐仙粮的第一次丰收,诸卿,随朕一起。”

第五百九十七章 李二祭天 土豆炖牛肉?() 
长安县城外,李二率领着文武百官摆好香案,正式在田间地头前隆重祭天,虽然没有往日祭天仪仗,但是身后三千农户、两万大军,无不虔诚的对着香案跪倒,即便只是一张普通的香案摆上了三牲祭品,但那声势比岁末宫中大祭还要宏大。

    李二居中,百官在后,连太上皇李渊都闻讯赶来位列其中。

    “昊天无极,伏惟告知:华夏一族,传至大唐,百姓多灾,国家多难,得天保佑,海外求粮,今朝功成”

    一篇不算长的祭文被李二用洪亮的声音大声诵出,虽然李二没有内功传音,但此时此刻,所有人全都屏气凝神,虔诚祭天,李二的声音就像是一种宣誓一样,不仅仅传到了每一个祭拜人耳中,更是传出老远老远。

    焚香祷告,点燃祭文以告上天,随着一缕青烟直上,众人举目凝望,这一刻,仿佛这篇发自众人内心的祭文真正的被上天接收到了一样,众人都感受到了那种信念的力量。

    “上天已经接受我们的祭拜,诸位,下地收粮!”

    李二一声令下,三千百姓、两万士卒,有序的按照计划走进了一亩亩的良田,开始破土抢收,李二带着百官也来到了一块地头,他们的任务就是这一亩土豆,由皇帝带着百官亲手收获的土豆,白凡心中大喜,这东西要是宣传出去,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