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图书馆 >

第339部分

大唐图书馆-第339部分

小说: 大唐图书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父,您能不能宽恕了无音师父和师兄们?”小和尚显然非常懂事,小心翼翼的对白凡问道。

    白凡摸着他的小脑袋笑着答道:“虽然你拜我为师,但我也不能对你徇私。

    他们犯了律法,是要受到律法审判的。

    在佛法之中,这叫种因得果,如果我放过他们,那么就坏了佛祖定下的规矩,有因无果,就是误入歧途了,这是为师给你上的第一堂课。”

    小和尚点了点头,不舍的看了一眼无漏寺众人,随后就站到了白凡身后,自顾自的念起了新到手的经文,他很聪明,从始至终都在观察这位新师父,虽然他不是正统的佛门中人,但是他的一言一行莫不是符合着佛祖说的道理,跟无音师父比起来,这位才像是个言行一致的师父。

    白凡可没有时间去关注自己小徒弟的想法,下令全部拿下无漏寺所有僧众,入大理寺审问定罪,拆除无漏寺,全部财物充公。

    随后就径直一个人来到了老君观内,找到了师兄袁天罡。

    “师弟,你是为了道观兼并土地一事而来的吧。”

    袁天罡老神在的笑着对白凡问道。

    “师兄妙算,今日小弟带队围剿无漏寺,一群秃头和尚,兼并土地在册的就一万多亩,另在外不知道收购了多少,太可恨了。

    只是他们说此次贵族捐赠土地一事,我道门也有参与?”

    “哈哈哈哈,哪里是为兄算出来的,短短半个时辰时间,长安城已经传遍了,为兄就知道你会来。”

    “还请师兄解惑,我道门真的参与此次事件了?”

第六百三十六章 老袁论道 自断根基吗?() 
袁天罡亲手给白凡倒了一杯茶,然后开口问道:“如果我说是,你要如何?跟灭佛门一样,灭了道门吗?”

    白凡惊讶起身,不明白为何一向亲近的师兄怎么会突然这么说。

    “怎么可能,小弟也是道门之人,怎么会灭道门?

    就是那佛门我也没想灭掉,毕竟即便是我讨厌这群光头,也无法杀光让他们。”

    “呵呵,是啊,所以你就收了那个小和尚当徒弟,既然出手,为何还要给他们留下香火?胡佛乱世,你不是不知道,难得有一次良机,为何还要留下后患?”

    白凡心中无语,老袁师兄是想让自己心狠些,一举灭佛,从此再无佛道之争。

    “师兄,佛法本意是无错的,只是一种修行的理论,不过是人心为恶,借佛法之名行诸多恶事罢了,不是师弟要留下后患,而是佛已经在中原扎根,一味杀戮是无法灭绝的,只能加以引导,使之用于正途。”

    “你是想让佛门变为一个听话的佛门?”袁天罡皱眉道,看着白凡认真道:“师弟,你不是看不透,佛门历来愚弄百姓,只修来世报应,不辨今生善恶。

    历朝历代之所以禁之不绝,就是因为佛门已经操于人手。

    只要是礼佛的国君,并非是他本人信佛,而是他们要借佛门之手行使愚民政策,只有百姓懵懂无知,才能安心做个守己之民,国家才不会生乱。

    你若是也如此,和他们又有何区别?那你灭不灭佛,又有何意义?”

    见到师兄如今激烈,原来是为这个,白凡反而笑了。

    “既然如此,为何道门没有这样呢?咱们道门崛起可是比佛门早了千年,还没有佛门这二百多年发展的快,反而让他们后来者居上,跟我们并驾齐驱了呢?”

    “哎!说来惭愧,自老子先师之时,道家就有入朝堂的想法,但是任用我道门思想的国君却少之又少。

    每当国家纷乱百废待兴的时候,国君才想到用道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比如西汉从高祖刘邦开始,直到汉景帝时候,都是老庄无为治国。

    积累了几十年,国家兴盛崛起,到了汉武帝时,儒门崛起,抛弃黄老学说,举国对外征伐,道门地位从此式微,不如儒家。

    不过这也情有可原,我们道家讲究小国寡民,关起门来过日子,但是国家兴盛,国君想要开拓进取,谁还会让百姓淡然无为?所以我们无法入朝堂也可以理解。

    后来道家也曾百般尝试,东汉末年,黄巾张角就是一个,聚拢信徒想要推翻腐朽的王朝,不仅没有成功,还给道门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后来张鲁在汉中之地以教治国,也没有成什么气候。

    所以直至今日,我道门一直难以大兴,只能每朝每代出一二奇人取信皇帝,或是炼丹或是观星,想要有什么大的作为,却是丝毫机会都没有。

    战国输给法家,秦汉输给儒家,南北朝时候又出了个佛家,哎!我道门可谓是步履维艰,一步一难,师弟,身为道门弟子,你,不该为道门考虑一二吗?”

    白凡头一次听到老袁师兄提到道家的过往,作为一个道家子弟,听到这些历史,心中的确是有些不快的,毕竟师兄说的没错,身为道门弟子,道门式微,肯定不是自己想看到的。

    “师兄,道门因为理念,注定不会被朝堂接受,也无法达到人人信道的大兴之境,这一点我们即便是执着也无用,不如另辟蹊径。

    小弟灭佛收徒,不是为了让佛门变得听话,而是想要他和我们一样,做一个不入红尘的世外理念宗教罢了,不为他人利用的佛门,才是正统的佛门。

    无论佛道,都是修心之法,都是未来百姓的精神所需。

    治国施政,还是需要儒门这样的修身之法,佛道只能游离物外,帮助百姓做思想上的解脱,这就是师弟的想法。

    至于说什么道门大兴,天下修道者多,有道心者却少,真正能修道正己的少之又少,只要道门传承道火不息,天下百姓心中有我道门,何用人人学道?我道家子弟,讲究机缘,强求不来。

    像佛家这样,一味不择手段的兴佛,不一样会遇到君主打压吗?一旦遇到灭佛他们就是灭顶之灾,如此,还不如行正道顺其自然。”

    袁天罡心头一叹,就知道自己劝不过这个善辩的师弟,“算了,你有自己的主见,为兄没有意见,但愿你是对的,此事知易行难,一个不慎就将埋下隐患,佛门有几个难啃的硬骨头,你要小心。”

    “多谢师兄关心,小弟记住了。”白凡心中感动,论道归论道,归根到底师兄还是关心自己的。

    “道门有人来谈过土地之事,老道明言拒绝了,我道家多是山中隐修之辈,俗物太多容易迷失道心。

    但是一门里,家业大了,总有那么几个祸害败类的,我虽然已经下令,但是山东道仍有道观为恶,且当地甚为普遍,为兄也是鞭长莫及,毕竟我们几人只是公推的魁首,他们却不是我们实际的门人弟子。

    你出手的时候要小心谨慎些,道门不同佛门,你毕竟是道门道子。

    上次青城一事,道门不少分支都对你颇有微词,虽然是浴火重生的好事,但是毕竟杀戮过重,有些狠了。

    无论你有多大能耐,道门都是你的根基,若是处理不好,和道门交恶,对你来说,虽然不怕,但传出去,自断根基的恶名总是不好的。”

    白凡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师兄说的哪里话,小弟怎会不知好坏,道门多次救我性命,三千道门护法为了仙粮死伤过半,武艺全部被废,单凭此一事,道门就当受百姓的荣耀,小弟心中有分寸的,师兄放心。”

    白凡出了老君观,就朝着皇宫走去,灭佛之战打响,虽然还算顺利,但是没想到牵扯这么广,后续还有好多麻烦将会接踵而来,此时是需要朝廷给出政策支持的时候了。

    一路上,白凡都在思考老袁师兄的叮嘱,自己想改变佛门本意是好的,但是最大的难关不是当世的大德高僧,而是当朝皇帝,没有哪一任皇帝不知道愚民的作用,迄今为止的历史上,论愚民手段,还没有能超过佛门的,所以,想实现目标,就要保证新的佛门不为君主所用才行。

    思虑良久,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宫门之外,这时候,内侍老高已经早早的在等着他了。

    “侯爷,您终于到了,议政殿内陛下已经等候多时了,特意让老奴在此恭候。”

第六百三十七章 进步的李二 一路平推() 
议政殿内,李二在来回踱步,从今日白凡出手开始,李二就一直在关注着长安的风向,因为佛门在百姓之中影响太大了,一个不好,长安城内的百姓就能闹腾起来。

    “陛下,蓝田侯到了。”

    老高推开门提醒一句,就自己退出去了。

    “你要灭佛?”李二沉声问道。

    白凡抬头看了一眼李二,不明白此时他这句问的什么目的,到底他是支持灭佛还是不支持灭佛。

    摇了摇头,白凡无奈道:“哪有的事,佛教树大根深,谁也灭不掉,只能最大化的压制、改变。”

    “可是全城都在盛传你白凡屠灭无漏寺,扬言灭佛扬道之事。”

    听到这个,白凡诧异了,自己一直不停的忙于奔波,没有关注城内舆论,怎么会这样?

    斗法无漏寺可是大庭广众的,什么时候自己说过灭佛了?那自己收徒是怎么回事?

    “陛下,这是谣言吧,会不会是有心人故意挑起是非?”

    李二点了点头,“既然没有,那么肯定是背后之人出手了,哼,好手段,步步为营的纠缠不休,正好借此机会查一查到底是谁在搞鬼。”

    两人在一旁坐下,白凡倒上了两杯清茶,随后开口问道:“不知道陛下对于佛教怎么看?凡若是真的灭佛的话,陛下是否支持?”

    李二若带深意的瞟了一眼白凡,随后爽朗一笑道:“小子你是担心我袒护佛门?

    没有的事,曾经我也考虑过效仿前人,比如前隋文帝,儒释道三家平衡共治,但是这些年来,从你小子那里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看到的典籍也有涉及三教。

    吐蕃以宗教治国,他们可算是实现了愚民的大成,可是国力衰弱只能偏安一隅。

    南朝时期大兴佛门,最后如何?遍地是寺庙,人人诵佛,民众蜂拥出家,各地出重金建庙宇,最后甚至连田地都荒芜了,国力大衰,所以治国之道,愚民和宗教都不行,只能换来一时的稳定,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一种迟滞国家发展的毒药。

    因此朕从来没打算大兴佛门。”

    白凡看着眼中闪着智慧光芒的李二,忍不住为之大声喝彩,没想到,不知不觉的,这位大唐皇帝竟然已经有了这般成长,自己的顾虑原来不过是杞人忧天了。

    “陛下能有此番话语,国家之幸,百姓之幸,臣白凡之幸!”

    “行了吧小子,朕每日不停地学习看书,不是想要你夸赞和奉承的,只是不想事事假手于人,什么事情都要靠他人来指点。

    若非如此,今日不过又是你再给朕讲述一遍佛门危害,然后朕按照你的分析,带人去执行,这样大大的拖延了朝政的执行效率,朕不想做那等无能之君。

    说说佛门吧,你要灭佛我也不会说什么,但是佛门强大,轻易不可妄动,你可明白利害?”

    “臣明白,所以需要朝廷政策的支持,不然我的手段,只能对付犯错的无德之僧,对于那些佛门高僧,恐怕不太奏效,只有将佛门规范为国事,我们才真正能将之限制住。”

    白凡认真的说道,脑海里不禁想起了历史上出现的度牒一法,出家和尚需要有度牒才算是正经和尚,不然都被人们定为假和尚或者野和尚。

    而这度牒,就是由朝廷每年有限发放,而且发放度牒还必须认真核查,和尚圆寂也要收回度牒,这种方式行之有效的限制了佛门的发展,所以白凡也准备在大唐实施,只是白凡给佛门准备的规则,可以说较之更加苛刻,推行起来难度也更加的大。

    李二认真的听了白凡的办法,沉吟片刻,点头道:“此法的确行之有效,难度不怕,现如今佛门还未大兴,道门这几年势头稳压佛门,而且佛门经过乱世的聚拢,其中三成都是山贼匪类的聚集,打散他们比较容易,趁此良机,正当行使厉法才是。

    放心前去,一切朕和朝廷给你做后援。

    下一步准备去哪里?”

    白凡起身,对着李二行了一礼,“多谢陛下支持,无漏寺只是个小角色,下一步就要虎口拔牙,去嵩山少林寺!”

    “好,带齐人手,少林寺是一个绿林门派,所以你要有所准备。”

    白凡哈哈大笑道:“若是他们被逼造反我还求之不得呢,不怕他们动手,就怕他们当缩头乌龟。

    不过凡曾听过一则民间传闻,当年陛下平定乱世的时候,是否有过少林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

    李二听完眉头一皱,好似想起了什么可恼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