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图书馆 >

第381部分

大唐图书馆-第381部分

小说: 大唐图书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对卢,大唐有仙粮,且极其高产,这是好事呀。

    我们可以派人去买进,就算买不到也可以去平民那里窃取,只要弄回国内,我们也可以种植吧,如此一来,我们国内也解决了饥荒问题,再行招兵买马,还怕他大唐?”一名大臣建议道。

    不错,许多人都是这样想的,高句丽多年来的发展就是靠着中原上国,中原乱世的时候高句丽去打劫,盛世的时候称臣偷师,可以说这是屡试不爽的办法。

    渊盖苏文沉吟片刻,摇头道:“计谋是好计谋,可惜恐怕为时已晚了。

    大唐仙粮二次育种成功,下一次就是全国普及种植,只要全国收获一季,那么就有了灭我高句丽所用的全部军粮。

    当年我们之所以能够扛住前隋杨广三次进攻,就是因为他们远征资源匮乏,最终引起了国内民乱。想那杨广为了攻击我高句丽,在沿线建立了三个巨大粮仓,筹备了好几年,最终劳师远征也不耐久战,败退下去。

    现在大唐不一样了,有了仙粮,根本不用屯粮,每到一处,即便是县府粮仓也能短时间供应大战了。

    我们即便是偷来粮食学着种植,恐怕也至少需要三年方有成效。”

    不得不说,渊盖苏文的眼光是十分准确的,大唐根本不会给高句丽喘息的时间,而且他没有料到一件事,那就是仙粮虽然高产,但是不会种植的话,在高句丽想要普及丰收,三年根本不够。

    “看来只有求援了。”渊盖苏文沉吟道。

    于此同时,四周各国,百济、室韦、契丹、靺鞨、回纥、倭国、西突厥、吐蕃,全都收到了大唐丰收的消息,有远见的为之担忧,没远见的只能流着口水羡慕。

    皇宫之中李二已经笑开了花,千百年来,天下百姓对于交粮税问题一直都有所抵触,没有一家不想尽办法的省下一点是一点,为此每年征收粮税的时候,因为账目,百姓跟收粮官员没少发生争斗,甚至流血事件都有不少。

    但是今年不同了,种植仙粮的百姓全都抢着上缴粮税,没有丝毫缺斤短两,甚至不少百姓还主动提出愿意多交一成呢,无他,就是因为自己家里有座粮山,已经不在乎这点东西了。

    “朕打算明年仙粮推行全国,不知道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异议?”议政殿内,李二召集了一群文武进行小型讨论,仙粮乃是大计,需要早做打算。

    众人齐齐点头,推行全国那是迫在眉睫了,即便是朝廷想拖一拖,百姓都不答应。

    “陛下,仙粮此次丰收,各地均得以满仓,老臣计算过,明年推行全国的粮种绰绰有余。

    只是,有了这仙粮,大唐其他问题就显出来了,大唐由于多年战乱,形成了地广人稀的缺点,人口分布不均,许多地方大面积的荒田无人耕种。

    明年育种只需要两成今年的收益就可以了,可是根据臣的计算,大唐真正可种之田,是能够吃下五成粮种的,这两者之间的缺口就在人口。”长孙无忌站出来说道。

第七百一十四章 解散丐帮?() 
李二等众人有些不解,种田收粮不是从人出发吗?不是有多少人种多少粮吗?毕竟一个人能够耕种照顾的田亩有限,就算明知道面前有千亩良田,可是一个人也耕作不过来呀。

    “辅机?你的意思是?

    普及仙粮,难道不是确保每家每户都有仙粮可种吗?

    莫非这三成缺口对大唐有什么危害不成?”李二不解道。

    房玄龄笑道:“恐怕不是什么危害,是辅机想到了什么好处吧,若是能解决三成荒田问题,大唐可是好处多多呀。”

    长孙无忌笑道:“老房所言极是,臣正是这个想法。

    我们定下三年蛰伏计划,想要三年后兵强马壮粮草充裕,一口气平定八方。

    可是根据臣的计算,明年普及之后仙粮再种一季的收获也不一定保险,毕竟四夷人多,说不定我们需要持久战,耗时越长就需要粮草越多。

    当年杨广设下三座巨大粮仓,可面对高句丽还是失望而回,所以粮草问题不可不慎。”

    李二点头道:“既然如此,你有什么好主意?不妨直言。”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臣哪有什么好主意,只是面对这巨大面积的荒地,臣有些心疼罢了。

    如果说想要解决,恐怕还是需要侯爷出手,因为侯爷发明的铁牛,可以极大的增加耕作速度,比一人一牛的效率强了十倍不止,如果每家每户都有一台铁牛,恐怕荒地就算再多十倍也不是问题了。”

    “不错,好办法,那铁牛我们都见过,绝对是耕田利器。”

    不少人附和道。

    “此事哪有那么容易?大唐钢铁产量还没提上去,目前铁牛也只能限量供应罢了。”李二叹道。

    “既然是人口缺失,那就应该增加人口,大唐目前已经稳定,可以推行鼓励生育政策,朝廷出面鼓励生育,若是每家都能多生上三五个,用不了十几年,就是用不完的青壮。”李建成建议道。

    大家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十几年?我们是想一年之内就解决这个问题,可等不了十几年再去报仇灭国。

    “何不请侯爷前来,他总是奇计百出的。”长孙无忌开口道。

    是啊,直接请白凡来问问,毕竟每逢大事,白凡总有一些别人想不到的点子。

    李建成抬头看了一眼长孙无忌,总感觉今天这事有些变化,似乎这家伙有鬼呀,难不成想出什么幺蛾子?算计我家女婿?凭你一个外戚,你敢吗?

    一个时辰之后,白凡来到了议政殿,虽然路上内侍老高已经草草的解释过了议政殿的事,但是见到一群人都在抓耳挠腮,白凡还是感到好笑。

    “简之,你可算来了。

    朕遇到一个难题,明年仙粮推行全国,可是根据统计,河北、河东、山东、甚至河南等地,因为常年战乱,人口缺失,有大面积荒地留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将这些荒地开发利用起来?”李二着急道。

    李二之所以这么关心这个问题,是因为害怕自己的大业被推迟,毕竟现在已经登基五六年了,虽然自己才三十五岁正当壮年,但是一个皇帝建功立业打天下的时间最多也不过二十年,他的梦想可是极大的,一刻钟都不想耽搁。

    白凡听完立马跳着闪开:“陛下你可不能这样啊,说好的大唐的钢铁归我分配,这前几年产量不足的时候,我们都用来赶制各种工业机械,可不能让你拿去打造铁牛种地。

    荒地这东西年年都有,以前也没见到朝廷在意。

    再说了,有了仙粮,百姓们已经不用饿肚子闹饥荒了,贪心种那么多田干嘛?”

    李二叹道:“朕也知道是这个道理,可是大唐初定,抗灾能力不强,若是能多种些粮食,纵然有什么大的天灾也多了一丝保险。

    再说了,三年时间一到,我们就要对外征战,粮食自然是越多越好的。”

    白凡还没看懂,李二这是演什么戏呢?

    这时候长孙无忌站出来说道:“陛下,蓝田侯之言有理,大唐现在百废待兴,侯爷一心发展商业和百工,这是国力强盛之本。

    至于荒地问题,其实还是人口问题,这个是不能操之过急的,只能按照晋王之法,大力鼓励生育,想来十几年后,大唐百业兴旺,人口暴增,正是崛起的好时候。”

    这个?

    李二点头称赞,道理来讲的确是这样,这也是白凡一贯坚持的良性循环,但是今日怎么提出问题的是你?最后妥协的还是你?总觉得今日自己的大舅子有些古怪。

    白凡环视四周,发现众人表情不一,有人仍然在沉思对策,有人却老神自在,有人的眼神古怪,其中就有自己的老岳父李建成。

    仔细一想路上内侍老高提醒自己的话,今日的论题是荒地利用问题,长孙无忌又将之往铁牛上引,现在又将之往人口上引,这是想

    好嘛,好你个老狐狸死胖子,竟敢算计起我了?白凡心中冷笑,这货是谁给他的胆子?竟敢绕了这么大的圈子提这回事?不怕死吗?

    心中暗骂,但是白凡面上也不在意,当即笑道:“人口问题?这个何须要十几年后?本侯手下丐帮弟子百万之众,解决不了全部荒地,但是能够将之拿下三成还是不成问题的,能够为国家多打三成粮食,丐帮的荣幸。”

    李二大喜,“哈哈,好,朕险些忘了,简之手下还有一支生力军呢。”

    长孙无忌道:“不可,如此一来,侯爷的丐帮就全部投身成大唐耕田百姓,岂不”

    长孙无忌这么说,怎么感觉是偷换概念呢?白凡只说让丐帮弟子去种地,可没说要变成大唐耕种的百姓吧。

    “哈哈哈哈,赵国公,你这就说错了。

    这可是天大的机缘呢,丐帮弟子本来就是大唐子民百姓,因为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之下,只能上路乞讨为生,现在大唐兴盛了,丐帮弟子重新回到家乡务农生活,有了自力更生的好日子,谁还愿意去做仰人鼻息的乞食之人?

    陛下,既然大唐发展进入了正轨,臣决定这就回去解散丐帮,让百万流落街头的帮众全都各自归家耕作,大唐就可以一举减少百万负担,且还能多出百万优良的农作百姓。

    这也是大唐繁荣的象征,天大的好事啊。”

    白凡故意将仰人鼻息说的重一分,且以往称呼长孙无忌都是为无忌兄的,现在变成了赵国公,明显区别对待,在场都是人精,谁都能听出里面的不满。

    长孙无忌心中叫苦,果然,睚眦必报蓝田侯,这话一分不差,自己即便是做的再隐晦,对方稍稍推测就能想到,妖孽呀,自己还号称老狐狸呢?真是徒有虚名。

第七百一十五章 谁敢搞事情?() 
不过即便是得罪白凡,长孙无忌也执意要做这件事,无他,因为大唐慢慢的强盛起来了,皇帝是自己妹夫,当年谋划好的,皇帝三个弟弟全都干掉,从此朝中一片坦途,随后自己就是天下第一外戚。

    谁知道半路杀出个蓝田侯,将一切大事全都搅黄,即便是如此,自己也应该是第一外戚深受皇帝信任才是,没想到白凡却是第一外戚,甚至地位都跟妹夫平齐了,这还了得?

    皇帝李二盖压天下还好说,可是下一代呢?传到自己外甥手中的时候呢?

    所以想到了这些,长孙无忌就计议出了阴招,借着仙粮推广荒地一事,想要算计白凡的靠山,天下第一大帮——丐帮,老狐狸心想,即便是拼着得罪白凡,只要能够打掉他的丐帮靠山,白凡还有什么?只不过是个教书匠罢了,或者就是个武林刺客,没什么用了。

    这真是典型的卸磨杀驴,不得不说老狐狸真是有些卑鄙,不过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毕竟论起关系,老狐狸跟李二近,还要为长孙家考虑,还要为外甥考虑,长孙家想要荣显于世,白凡就是第一大敌。

    话说到这里了,议政殿众人哪里还不知道,今日一场小的殿议,竟然引出了不小的争斗,这还得了?不过许多人心中却都在冷笑。

    枉你老狐狸精明半辈子,蓝田侯号称无冕之王,莫说你一个外戚身份,就是一个亲王都斗不过人家。

    再说长孙无忌身在朝堂多年,虽然因为身份而被皇帝极大荣显,可是一直都不能取代房杜二人夺得真正的相权,朝廷里面文臣排名,他不过是跟魏征一个层次的,虽然外人都称他们为相爷,可是相跟相还是有区别的。

    连房杜都斗不过,更何谈天下第一人的蓝田侯?找死吗?

    很多人也看到了长孙无忌的无奈,可能是立场所限,不得不出手吧。

    李二挥手道:“好了简之,莫要误会,朕可没有这个意思。

    丐帮弟子劳苦功高,在各地辛苦为国奔波,朕岂能不念恩情?

    还是听大哥和辅机之言,大力发展人口吧,这是未来十几年的国策,诸位都回去思考一下鼓励生育的对策,来日大殿再议。

    退下吧。

    简之,你二婶多日不见,有些想念你了,跟朕过去看看吧。”

    好嘛,李二一看形势不对,立马打了个哈哈挥退众人,找了个借口将白凡留下了。

    众人叹息摇头,巴不得赶紧离开这个无形的战场呢,李建成对着白凡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出宫了就到晋王府。

    李靖看了眼外甥,再看了眼面无表情的长孙无忌,冷哼一声自顾自的回家了,心中冷笑,凭你个死胖子也敢跟我们斗?

    房杜二人约着一起出门了,相互之间眼神交流,都有些隐忧,他们倒不是担心二人的胜负问题,只是此时无论胜负,万一控制不好,大唐陷入内乱就不好了,那之前一切努力都是白搭,想要崛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