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图书馆 >

第433部分

大唐图书馆-第433部分

小说: 大唐图书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信忠破口大骂道,一句认贼作父让李明心脸色一白,陇西李氏虽然不是白凡所灭,但白凡是导火索,自己的太爷爷也是被白凡言语相逼才去赴死的,现在自己拜师白凡,按照世间伦理来算,可不就是认贼作父吗?

    可是那又怎样?当初是太爷爷一手安排的,他老人家总不会害我。

    “你以为我不想报仇?

    我想,做梦都想。

    只是我不想看着你因为报仇身死,就像当年太爷爷劝你一样,我在世上只有你一个亲人了,我不想你拿鸡蛋碰石头。”

    李明心满脸的委屈,说完这句直接就要掉下泪来了。

    “哼,哭什么哭?我还没死呢?

    什么鸡蛋石头,谁是鸡蛋谁是石头还说不定呢,平白说些丧气话。

    为兄一早就知道你胆小怕事。

    太爷爷老糊涂也就罢了,你年纪轻轻的怕什么?怕报仇身死吗?若不知报仇,纵然苟活于世又如何?死后有脸面对我们死去的爹娘吗?”

    李信忠看到弟弟关心自己,也有些心软,不过随后就再次喝骂起来。

    “我,我”

    “你以为我放弃报仇他们大唐就能放过我了?大唐皇帝李世民有并吞八荒之心,早晚要吞并吐蕃,我们又何尝不知敌我实力悬殊。

    但是我们陇西李氏千年积累的大世家都败了,像你一样隐姓埋名能报得什么仇?

    所以我才潜入吐蕃,多番运作终于窃得大位。

    当年我等世家大族因为实力太强而被皇帝忌惮,生怕我们夺了他的皇位,殊不知我们根本不屑于那个位子。

    但是我等退让却引来敌人的辣手,因此为兄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实力才是最好的护身符。

    太爷爷胆小,让你托庇于贼子白凡手下,的确可以逃得一命,可这是寄人篱下,与苟且偷生何异?”

    “大哥,师父对我很好,我们,我们能不能不要找他报仇了?太爷爷也说过,师父是当世少有的仁人君子。”李明心劝解道。

    “白凡的事情过后再说。

    现在说我的事情,要想报仇就要有实力,一家实力不行就一国,我如今占了吐蕃,既是为了报仇,又是为了自保。

    可是他大唐李世民却一点活路不给我留,先是在聿赍城埋了钉子给我,后来又连番灭国,眼看就排到吐蕃了。

    你说,如此咄咄逼人,我能够不站起来跟他对着干吗?难道等着他来赶尽杀绝吗?”

    李明心看着情绪激动的大哥,一时间有些语塞,按照大哥的思路,的确是大唐逼人太甚。

    “为兄知道你是为了我好,知道我斗不过大唐前来劝我,可是那皇帝岂能饶我性命?想想东突厥的颉利,想想高句丽的渊盖苏文,有一个善终的吗?”

    “不、不会的,我可以求师父收留你,师父能够挡住皇帝。”李明心建议道。

    “呵呵,传闻大唐蓝田侯排斥异族,最是痛恨汉人投靠异族,扬言见一个杀一个,你觉得他会保我?”

    “可、可”李明心想争辩几句,谁知道话到嘴边才发现,有些事情的确是让人那么的无力,大哥也许推断的没错。

    “那你怎么办啊大哥?我不想你死,我就剩下你一个亲人了。”李明心哭求道。

    李信忠见此,心中已然在大笑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小弟能有这么个反应和认识,没有白费自己这一番口舌。

    “为今之计,要想活命,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强大起来,跟他们战斗,吐蕃已经是我囊中之物了,只有将吐蕃发展成能够媲美大唐的强国,我们才有实力自保。

    这也是为兄一直以来的定计,占地窃国,召集世上我李氏家族子弟,大力发展一个国家,不但可以借此繁衍壮大我们的家族,甚至还有可能为祖上报仇雪恨。

    可惜如今为兄孤木难支,贤弟,你可愿来助我?”

    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这一切都是李信忠要策反拉拢自己这个弟弟设计的圈套,非常了解自己这个执拗软弱弟弟的性格,李信忠的一番话果然成效斐然,李明心已经信了八成了。

    只是在大唐终南书院呆了三年,方知道世间高人无数,见识到宙宇之广,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所以对于跟大唐,跟自己师父白凡为敌,李明心的心中是十分不愿意的,因为自己根本没底能赢。

    “容小弟思考一二,太爷爷保命之言今犹在耳,小弟实在难以取舍。”

    李明心此时心乱如麻,借口推脱道。

    李信忠当然准许,只要这个傻弟弟进了城门,那就是自己的笼中之鸟,再也跑不出去了,现在他非常期待,这可是白凡耳提面命三年的亲传弟子,他从终南书院学了一身本事,不知道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惊喜呢?

    一连三日,李绩在大营中等着李明心劝降返回,却苦等不见人影,派人前去叫阵要人,敌人却说李明心是国主兄弟,自当跟国主一心一意,怎么会再反投敌国?

    这话李绩自然是不信的,只当是李信忠扣押了李明心,可是不能硬攻,也无法要人,当真是没法跟白凡交代了。

    最后无奈之下,李绩只好亲自出马要以谈判的方式一探敌营,无论如何,要知道李明心的消息。

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绩进敌营() 
一个小小的军中司马被扣押,大军主帅是完全没有必要亲自去要人的,但是李绩偏偏力排众议不顾危险亲自前去,诸将苦劝不住。

    这里面有白凡的关系,也有李绩自己的考虑,他笃定吐蕃外强中干不敢动手,同时也要会一会这个吐蕃国主陇西李氏子弟,另外他心中也不敢肯定,是不是新来的李明心真的投敌了,自己亲自去验证一番,无论救不救得回,对白凡都有交代了。

    “唐军主帅李绩?敢孤身入城,是条汉子,够胆!”李信忠坐在主位上对着下首的李绩赞道。

    李绩打量着眼前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肤色黝黑眼露精光,明显是个不太好相与之人。

    “李信忠?不知道若是让吐蕃百姓知道,一个大唐之人坐在了吐蕃王位之上,他们会是何想法?

    想当年你祖上西汉飞将军李广毕生都在抗击异族,如今你却投了异族,李将军若是在世,不知道会是如何想法?真是讽刺啊!”

    “够了!

    你李绩也是当世名将,徒逞口舌之利不觉有失身份吗?

    你可以回去问一问他李世民,我之所以走到今日是谁逼的?

    我李氏本来安居乐业,世代守护着祖上的荣耀,他李世民还是容不下我们,竟然赶尽杀绝。

    既然如此那就来战,他日我必将灭了大唐为我陇西李氏十几万枉死族人报仇雪恨!”

    李绩看着这个已经疯魔的李信忠,心中明白这是不可磨灭的仇恨了,当初皇帝一时心急造下杀孽,有这么一个结果也不奇怪,只是可叹陇西李氏出了这么一个人杰子弟,若是能为大唐所用该多好啊。

    “家祖李广马上一生难觅封侯,帝王从来都是不公的,既然如此,那我等就自取王位,不用他人施舍。

    在吐蕃我敢自称李信忠,那就不怕尔等的蝇营狗苟,百姓们才不管谁是国主,他们只知道谁对他们好就认可谁,松赞干布一介蛮夷懂得什么治政国家?

    由我陇西李氏贵族统领蛮夷之地,代天教化,这可不是投敌,是光宗耀祖的功德。

    你应该庆幸自己不是侯君集,若是他敢入城,定要他死无全尸。”

    李信忠激昂澎湃的话语让李绩有些错愕,甚至他都有个错觉,这厮说的似乎有些道理呀。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无论如何,你带着异族反身攻唐就是不对。

    “好了,今日来此我并不是听你说大话的,将李明心交出来给我带走,无端扣下我军使臣,这就是所谓的王者气度?”

    李信忠哈哈大笑道:“真是可笑,李明心是我亲弟弟,他不远万里前来投奔我这个兄长,已经告诉你事实了,你还是不信吗?”

    “不可能,李明心我见过,终南书院杰出学子,志明心坚岂是黑白不分之辈,定是你用卑鄙手段扣下了他。

    他可是蓝田侯亲自送来的人,你要考虑好了,有些人你惹不起。”李绩大声道。

    “呵呵,你说的没错,白凡我的确惹不起,一人就能破我十万大军,灭我七万士卒,听说他武艺天下第一,万军之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我也没想惹他。

    既然你坚持不信,那只有让你亲眼看看了。”

    说完,李信忠派人叫来了已经被策反的李明心。

    李明心大步而来,对着李绩行了一个军礼:“大帅,感谢你为我亲自赴险,请回去转告家师,就说弟子李明心不孝,两难之地,我选择跟我唯一的亲人在一起,生一起生,死一起死。”

    一脸坚定的李明心说的斩钉截铁,李绩看了良久,心中一叹,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对简之我也有个交代了,告辞。”

    李信忠开口叫住了他,“你孤身入敌营,当真不怕死吗?如果你死了,不知道大唐十万大军会不会不战自溃?”

    没有回头,李绩不屑的话语远远传来:“你可以试试!”

    大唐军规,主帅遭难全军受辱,如果李绩真的出不来,十万大唐将士绝对会不顾一切一拥而上救帅,到时候不计后果,小小一座城池,绝对挡不住。

    李绩回营,第一件事就是书信告知白凡,快马送去终南书院。

    随后召集人马聚将议事,不知道李明心在书院学了几成本事,如今敌人多了这么一个强援,战事不能再拖了,陛下曾说过,终南书院遍地是宝,任何学问流落他国都能给大唐带来无尽的危害,所以李绩此时下了狠心,破城,杀李明心,不能为我所用,就要为我所杀。

    “诸位,敌人再添强援,战机不容再拖了,如何破城当有决断。”中军帐内,李绩沉声道。

    程咬金不解道:“茂公,那小子当真投敌了?”

    说完连忙捂住了嘴巴,这事还是不要公开的好,毕竟白凡的弟子叛变投敌,传出去名声不好。

    李绩倒是大方说道:“不错,李氏兄弟情深,声称要生死与共,这是他的选择,我自会跟简之解释。

    只是他学了书院绝学,大唐绝技不容流落他国,否则遗祸无穷,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城一地的战争了,必须尽快破城擒贼。”

    众人心中一惊,大帅说的不错,整个大唐文武群臣都知道书院的重要性,而且基本上大家的孩子都在书院就读,民间传言,就算书院一个厨子或者扫地的,出来都能富甲一方,这不是空话。

    “大帅,我等之前曾商讨过破城之法,铁甲车炸城墙已经不可取了,所以就研究投石车加上轰天雷。

    军中工匠多日攻坚,牺牲了十几人,终于有所突破,再有三日就能实现远程投放轰天雷了。”

    “好,此法一成,破城有望,三倍抚恤烈士,来日破城记作首功。”

    城外李绩在积极整军备战,城中李氏兄弟也在商议临敌之策,久守必失不可不防。

    “小弟,为兄在此苦苦支撑两月,已经无计可施,不知道你可有什么破敌之策?在书院学了三年,学了白凡几成学识?

    如果我们守不住这里,那吐蕃就会再次陷入被动局面,长久不利啊。”李信忠对李明心询问道。

第八百一十六章 师徒激辩() 
远在长安的白凡可并不知道自己信任的徒弟已经投身敌营了,或者说他也在等着前线的消息,那就是在大唐和兄长之间李明心会现在哪边。

    一边是割舍不掉的嫡亲兄弟,一边是血脉祖地的名族大义。

    当然在白凡这个师父心中,无论他选择什么都是对的。

    当李绩一封加急密信传到白凡手中的时候,白凡是非常镇定自若的,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甚至李明心关键时刻没有断情绝义还非常让白凡欣慰。

    作为一个师父,白凡看过这封信就按下了,投敌就投敌吧,自己偌大名声,不在乎些许瑕疵非议,任他人怎么去说。

    当然白凡清楚一点,那就是即便有了李明心的帮助,吐蕃李信忠也不可能赢,两国实力悬殊,吐蕃只是得了一个人才,终南书院一群学生还没出山呢,等到李绩前线得胜,擒下李明心的时候,就是自己出面教育弟子的时候了。

    早年答应了青城李正长老,让这个弟子平安一生,教育成才,李明心在书院表现成一个好好学生,这些都是他一个伪装,不能明心见性,就不能算是成才,所以这次被派出去历练,尝过失败的苦果也是白凡的授课。

    密信中李绩询问李明心会什么,大唐机密泄露该怎么办,白凡也并未回复,其实有时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