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图书馆 >

第437部分

大唐图书馆-第437部分

小说: 大唐图书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绩知道原委,也就点头答应了,只是在洪大力走的时候,李绩让中军发报员给白凡去了一封电报,讲明事情原委,让白凡对自己的弟子劝解一二。

    白凡看到电报所说,李明心直言背弃师门,洪大力当场割袍断义,心中一叹,形势越来越恶化了,自己恐怕快压不住了,若是最后真的你死我活,那么李明心的事情,该怎么收场?

    自从有了电报机,皇帝李二的情报系统简直如虎添翼,前线军情李绩当天就能传达给皇帝。

    当初李二也想看看到底李明心能有多大本事,后来李绩轰天雷破城,让李二大为开怀。

    可是没有高兴多久呢,接下来就听到消息说地雷阵挡住了李绩,大军又退了回来,直到白凡的弟子洪大力到来,才取得了开拓性的战果,连下三座大城。

    打了胜仗欣喜归欣喜,但是李二却并不是多么高兴,这么说来,还是白凡的弟子之间的对决,难道终南书院随便出来一个弟子,朝中多年的大将都降不住?这让李二有些不满,甚至还想亲自指挥争强一番。

    还是后宫长孙皇后劝道,终南书院如今是大唐第一书院,还兼领大唐一切教育事宜,这是在为国培养人才,将来所有弟子将会全部供职于朝堂,为国效力,作为大唐的未来,岂不是现在越强越好?

    一番劝解,李二总算息了争斗之心,虽然心中从来担忧不断,毕竟白凡这个院长可以号令所有弟子,但是人家搞教育的本事在那里,自己也没办法,总不能因噎废食,为了自己的疑心拿下白凡吧,那么另一边自己规划的大唐伟业怎么办?

    当初可是立志要将大唐旗帜插遍太阳照耀的地方的,想到这个令人心头火热的理想,什么猜疑李二都能按住。

    冬天来临,随着战事的平息,百姓们已经从战争的议论中,回归到了年节的欢快气氛里面了。

    大唐仙粮已经普及全国,这一年虽然少数地区有些小灾小难,不过耐不住仙粮产量奇高,所以百姓们的粮食普遍丰收,最差的家口,也有一年半的口粮存储。

    粮食丰收,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的增长,农业为国之本,百姓的余粮食如果吃不完,那么总不能屯在家里等着烂掉吧,毕竟以后可以预见的,每年都会丰收,都会有余粮存入家中。

    所以朝廷就要制定新的收粮政策,解决百姓手中的余粮,同时带动国家经济的增长。

    这第一步就是朝廷政令,取消国家禁酒令,所谓的禁酒令就是国家禁止粮食酿酒的法令,以往国家粮食产量低,每年百姓平均口粮都有欠缺,如果再有不法人士消耗大量粮食去酿酒供给他人,岂不是雪上加霜?

    所以这才有了禁酒令的出台,现在不用了,粮食吃不完,国家就可以收购上来消耗掉。

    酿酒只是其一,因为酿酒可以用小麦玉米等,似乎地瓜和土豆无法酿酒,但是目前百姓存粮属于土豆和地瓜多些,这时候白凡身为大唐第一富商,出面收粮自然是站在第一位的。

    收购土豆和地瓜,直接加工制作成淀粉用作工业之用,这些也只有白凡能玩得转。

    农业发达供给工业,带动的是经济的运转,同时农民手中的资金也开始累积,这样的话,基本上还是家中土地越多的百姓手中余钱越多,过得日子也就越是富裕,最简单的例子,那就是卖了多余的粮食,家中亲人年节可以多添置一件新衣,最不济的也可以在大年夜多做一顿肉菜了。

    就在这个年节喜庆的气氛里面,大唐关内道、河东道、河南道等等地方,普通的小城镇出现了一种名为美味调料的商品在小商贩手中兜售。

    自从白凡来到大唐这将近十年来,大唐的炒菜等新兴饮食技术传遍了全国,百姓们都知道了炒菜,家中也都习惯了这种烹饪方法,调料也被百姓们耳熟能详,大唐南边的琉球地区高产各种香料,白凡曾经指点越王冯盎占领琉球采集香料,加工销售全国。

    如今香料行业也是一个销遍全国的暴利行业,当然冯盎和白凡都没有贪婪,利益的七成直接上缴国库。

    而近日这种美味调料出现后,被百姓们以为同样是一种香料呢,所以就有百姓买来尝试,而且回家一试,还真的非常美味,让人有些回味。

    虽然这些商贩都是贩夫走卒不是固定店面,可是美味香料也渐渐打响了名气,越来越多的百姓对之趋之若鹜,不过这种香料据说库存不多,只是每隔七天销售一次。

    如今除了大唐的剑南道以外,其他各个州道有名的城池基本上都有了这种美味香料的身影,这家美味香料的背后商会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商会,但是随着大赚特赚,名气也随之暴涨,因此引来了全国商会的关注。

第八百二十三章 毒计暴露() 
白凡还在苦心安排书院和家中事宜,一来是书院面对舆论的压力,二来是家中几个妹妹的感情问题,特别是三妹这个麻烦事,等到洪大力回来,自己怎么交代?

    白家商会传来一封密信,还有一个小型纸包,写明了是加密加急。

    白凡皱眉拆开密信看去,是一个关于香料竞争的商业事件,香料市场虽然是白家一家独大,可是香料又不是白家独有,别人能够找到种植生产香料的基地,能够制作精良香料,也不是没有可能。

    照理说这种小事,商会能人无数,怎么会无人解决呢?

    可是看到密信底部,说对手的香料不过是购买白家的香料自己加工了一下,谁知道却让百姓极为赞赏,抢了白家很多生意。

    这还不算,白家毕竟是大商会,派人想去洽谈收购对手配方事宜,因为看到对手只是跑摊子零散贩卖,知道他们后备资金不足,所以就想收购兼并,这样也不用打商业战了。

    谁知道对手根本不卖,甚至谈都不谈,态度极其反常,天下哪个商会见了白家商会不是极其尊敬的,不说一定要卖好,但是最起码的恭敬也在吧,偏偏这个小商会若无其事一样。

    所以白家商会留心之后,特意做了调查,发现对手的香料越来越受欢迎,用过的百姓几乎不再购买白家香料,这个很反常,且这家商会似乎有幕后老板,只是暂时查不到。

    白凡看完之后,心中也有疑团,看似这是个小事件,不过总感觉一种阴谋的气息呢?

    等到他拆开手中的调料包之后,定睛一看,瞬间暴怒,凭借自己多年的医术经验,微微一闻就知道了,这里面分明是掺杂了罂粟啊,好嘛,这就非常明显了,是吐蕃李信忠在搞鬼。

    想到这里,白凡心中一惊,李信忠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在剑南道下了严令查处毒品罂粟有关的东西,所以就绕开剑南道,将毒品散播到了大唐其他州道,而且更加隐蔽,更加普遍,让人防不胜防。

    没有吃过亏的其他百姓官员,哪有这种警觉性,现在等到白凡发现的时候,恐怕已经上瘾的百姓都数之不清了。

    额头微微见汗的白凡,不敢耽搁,直接快马冲向了皇宫方向,敌人来势突然,自己一人之力只能调动商会阶层,恐怕已经来不及了,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所以需要朝廷出面了。

    议政殿内,白凡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李二勃然大怒,又是罂粟毒品?又是吐蕃李信忠?上次下毒之事已经教训过他了,没想到还敢兴风作浪?

    “简之,李信忠这厮做事不择手段,百姓屡受其害,跟他还讲什么道义?不如除之?”李二开口道。

    白凡曾经在剑南道两军阵前说过,两国之争煌煌大道,不做刺王杀驾的事情。

    白凡沉吟片刻,沉声道:“陛下恕罪,臣还想试试看,毕竟正道灭国可得长久,也能少很多后续麻烦。

    至于李信忠此人,真是好胆,竟然敢不听我的警告给大唐百姓下毒,我这就派人去给他个教训。

    当务之急,是官方出面,消灭下毒团伙,同时大力出方剂给百姓们解毒。

    解毒的药方剑南道已经公开了,只要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公布毒品的危害,想必百姓们肯定能够走出毒品危害。”

    好吧,李二点了点头,派人前去下令办事。

    随后君臣二人就在这议政殿内等候消息,趁着这个时间,李二问出了心中久久的疑团,那就是关于李明心的问题,白凡这个院长加师父,不会是真的在故意偏袒维护弟子吧。

    白凡苦笑摇头,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解释一遍,让李二非常无语,原来你这货将弟子跟我大唐将士作为你看戏的演员了?

    “陛下息怒,臣这么做是另有深意的。

    一来陇西李氏之事的确有很大后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即便是让陇西李氏做一头走在明面上的猛虎,也好过躲在暗处的一条毒蛇。”

    李二点了点头,示意白凡继续说。

    “其二,就是大唐练兵了,李信忠虽然有些能耐,但在大军和茂公兄手上,不过是一跳梁小丑罢了,大唐想要练兵,似乎对手太弱。

    还有就是李明心出身终南书院,我们大唐发展太快,可从未想过有人背叛会如何应对。

    就比如这一次,李明心能够生产轰天雷,能够弄出地雷,我们也被人家用我们的手段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才是这次练兵的主要目的。”

    “呵呵,你小子可真卑鄙,连自己的徒弟都算计,而且茂公在你徒弟手中吃了大亏,是不是证明你这个师父更加高人一等呢?”李二打趣道,白凡这么一解释,李二眉头松开,疑虑渐消。

    “可不是臣故意算计的,他提出西南从军,我就知道他心中抉择不定,不如让他出去历练认清道路,无论是归属哪方,都是一种历练。

    所以这第三点就是我的私心了,历练弟子。

    李明心是个良才,我承诺培养他,当然就会尽心尽力,只是现在有些事情渐渐出乎把控,将来如何收场还真的让人为难。

    今日既然陛下问起,臣替他跟陛下求个情,如果他日李明心战场被擒,陛下可否开恩留他性命?”

    白凡对着李二躬身行礼道。

    李二摆了摆手笑道:“这等小事就不要提了,你简之的面子还跟朕要不来一个人?

    只要他安分守己不祸乱天下,他的生死朕不会在意。”

    其实双方都心照不宣,白凡求情可能一方面是在为自己妹妹,李二也有心成人之美,至于冤家宜解不宜结之说,就不知道这位千古一帝认不认同了。

    “如今战事僵持,听茂公说,你的弟子洪大力已经撤回来了,来年前线战事如何?你还不管吗?”李二问道。

    长叹一声,白凡苦笑道:“事与愿违啊,大力跟李明心在阵前闹翻,李明心公然叛出师门,臣就是想要压也压不住了。

    等到大力从西南归来,消息传出,恐怕终南书院弟子都要去西南清理门户了,纵然是臣不想看到同门相残,这次也无能为力了,作为一个师父、一个院长,不能偏心太多吧。

    这场练兵,似乎就要变成终南书院弟子的训练场了。”

    李二喜闻乐见这种事情,都是大唐的人才,自然是越强越好,至于两国交战的消耗和牺牲,作为一个帝王,也愿意为了锻炼人才而牺牲些兵马,李二有这个魄力。

    就在二人等待消息的时候,内侍老高快步走进了议政殿内,直接开口道:“陛下,出事了。”

第八百二十四章 连环计之谣言四起() 
李二心说,不是让你传旨六部官员,完成全国通力扫毒任务的吗?

    “何事如此慌张?”

    “陛下,百骑司从各地收集来情报,说各地渐渐有民乱现象出现,而且其根源,似乎是因为一个叫美味调料的事情。”

    什么?白凡一下站起,心中隐隐觉得,自己有可能已经晚了一步,敌人的算计并不在这里。

    李二当然知道,这个美味调料就是吐蕃传播毒品的,怎么我们还没有开始查封整治,各地就已经生乱了?

    除非是李二跟白凡对视一眼,敌人主动撤回了毒品的散播?

    对,肯定是这样,既然百姓已经上瘾,那么突然撤回销售,百姓中毒之后,每日不能中断,那么毒瘾上来之后,可不就是民乱吗?

    紧急下令,全国一查,果不其然。

    朝廷这座巨型机器再次发动起来,各部人马集中调动,宣传治理,将戒毒当成消灭瘟疫的形势来处理,这个年节,注定是一个忙碌的年节。

    百姓们经历了一番中毒折磨,本来就极其暴躁不稳,没等朝廷政令推行各地,敌人的后手就已经跟上了。

    有传言说,此次是瘟疫,是齐王李元吉自吐蕃带回来的瘟疫,朝廷曾经为了齐王隐瞒真相,现在掩盖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