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图书馆 >

第474部分

大唐图书馆-第474部分

小说: 大唐图书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别忘记自己的身份,你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大放厥词的。记住昨天给你上的第一堂课,身为谏官,死谏不是目的,保存自身办成大事才是本事。

    你锋芒太露不是好事,今日话题不可再讲,除非日后你有本事做到宰相领一国之政的时候,才有资格站在人前评判前人对错得失。

    你可记清楚了?”魏征提点道,倒是没有说什么严厉的话,在自己家里,说他长孙无忌又怎样?就算骂两句又怎样?

    而另一边,长孙无忌也没有闲着,白凡的终南书院越来越大,人才越来越多,甚至现在破除旧制直接派学生进政事堂来实习历练都已经成为了常事,政事堂都快变成他终南书院的第二课堂了,长此以往可不得了。

    所以长孙无忌就来到了议政殿,找到了皇帝李二陛下,想要说明自己心中的隐忧。

    李二静静的听完,微微皱眉道:“狄仁杰此子我知道,无甚大才,很是平庸,至于他跟着玄成历练,不过是精于辞令想要学习成为一名谏官罢了,这事朕是知道的,怎么?难道玄成行事有疏漏不成?”

    长孙无忌开口道:“陛下误会了,臣不是为了狄仁杰的事情,而是臣觉得,前面有洪千里在杜相身边历练被破格提拔,现在又有狄仁杰跟着魏征历练。

    我朝中政事堂不是他终南书院的托儿所,当然了,这本来没什么,可是看杜相跟玄成的意思,未来很有可能是想让这些小子们直接接班自己的,陛下,您不觉得,这是白凡变相的掺和官员变动吗?”

    李二笑道:“辅机,严重了,洪千里的能耐我是见过的,未来的国相之才,能得到简之和克明两人的认可,那是人家自身的本事,国家不正是缺少这些有本事的少年吗?你不要因为当年跟简之的一点不愉快,就这么猜忌他,你们都是朕的左右手,朕不想看到你们不合。”

    “陛下,如果有朝一日,政事堂全都是他白凡的亲传弟子,试问未来的政令,是出自陛下还是出自他白凡?”长孙无忌严肃道。

    李二陛下的笑容瞬间凝固了,随后沉默了许久。

    世上没有哪个君主不疑心的,即便是李二对白凡很是信任,不一样有像长孙无忌这样的‘自己人’慌忙提醒吗?

    沉默许久李二开口道:“朕曾经说过,只要他白凡能够为大唐培育出千千万万个白凡,朕就敢不做任何怀疑的任用,当初废除国子监,大唐教育全都交给终南书院一手负责的时候,朕就扪心自问过这个问题,为了大唐万年,朕愿意来一场豪赌。

    况且你我的孩子不都在书院求学启蒙吗?将来如果学得他一身本事,难道还能跟师父亲近不跟父亲亲近?

    至于说政事堂全是终南书院的弟子,这一点毫无疑问,未来一代必定是年轻人的天下,出几个英才人物你这个国舅就坐不住了?朕偏不信,我李世民的儿子就一个个不成器,出不了一个可以统御天下能人的帝王帅才!”

    李二的一番话,说的长孙无忌哑口无言,心中悲呼道,陛下呀,这不是喊口号长志气的时候,虽然我不想承认,但是我们的后辈孩子的确是不成器的居多呀,我家的老大长孙冲跟老程家的程怀默一日拜师,学习至今,甚至连程怀默都比不过,虎父犬子,他日恐怕悔之晚矣啊!

第九百零六章 太子承乾() 
    长孙无忌对李二过于自信有些出乎意料,而李二也对着这个大舅哥的气度有了重新的认识,为什么当年一个宰辅之才,偏偏现在没有容人之量呢?是真的怕白凡做大吗?如果白凡真的做大,那第一个应该睡不着的不是他,而是自己这个皇帝吧,他似乎有些过于紧张了。

    “正如简之所说,大唐想要越来越好,那就只能一代更比一代强,出几个能人才子朕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吝惜什么官位权柄?莫要说拿我们政事堂做育人之地,真要是有效果,朕就立个牌匾写明了是学生历练之处又何妨?朕巴不得能出千千万万个如洪千里、冯智戴这样的英杰人才。

    辅机,你有些狭隘了,冲儿虽然没有在政事堂历练,但是这两年在地方任职可比我们当年干得出色多了,未来肯定也是朝廷支柱,你这个做父亲的应该骄傲才对。

    不要因为跟简之的些许不愉快就耿耿于怀,你们二人都是为了公事,朕信任他,也希望你能信任他,同样的,朕也信任你,简之也不敢对你记恨不快,毕竟大家的关系在这里摆着。”

    长孙无忌退下了,有些心凉的退下了,李二变了,不在是当年如同股肱一样的信任自己了,政治对手自己以往并不是没有遇到,可是哪一次不是以自己完胜终了?就算是房杜二人被人称道当世有名二相,自己可是名义上压他们一头,开府仪同三司呢。

    可是如今怎样?陛下被白凡画的大饼迷惑住了,不再依赖自己这个自己人了,这让长孙无忌倍感失落。

    就在他正要走出皇宫的时候,一个惊讶声传来,叫住了长孙无忌。

    “舅舅?承乾见过舅舅,舅舅这是跟父皇议事完了要回去吗?”

    原来是太子李承乾,李承乾随着年纪增长,如今已经从书院毕业出来,回到了皇宫就事。

    长孙无忌一怔,连忙躬身行礼:“臣见过太子殿下。”

    “哎呀,舅舅真是迂腐多礼,我是你亲外甥,跟我还这么见外?走走,外甥多日不曾入府看望你跟舅妈,今日正好,舅舅入宫,随我去东宫坐坐。”

    说着话,李承乾就拉着长孙无忌朝着太子东宫而去。

    两人走到东宫,一个小孩子从后殿向着李承乾跑了过来,李承乾连忙一把抱起,长孙无忌笑道:“多日不见,小象儿都这么大了,已经会跑了?”

    “是啊,就是这才一岁多一点,口齿还不太伶俐,叫人都叫不清楚。”李承乾宠溺地摸着小李象的脑袋说道。

    “你呀,年纪轻轻的就做了父亲,有些太过着急了,孩子长大那不还是要一步步来嘛,象儿健康比什么都重要。”长孙无忌语重心长的叹道,也不知道是真的在说李象,还是在感慨什么。

    李承乾笑着让侍女将孩子抱回去,这才跟长孙无忌说起了日常公事。

    “舅舅今日进宫所为何事?为何有些眉头不展?莫非是父亲不听您的劝谏?”

    长孙无忌心中一动,是啊,自己似乎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陛下已经在位十二年了,太子承乾也已经十九岁了,而且从书院毕业之后就被安排在东宫上任做事,未来的储君,自己是不是忘记投资未来了?

    “哦,那倒没有,今日魏征带了个学生狄仁杰入政事堂,我……”

    没等长孙无忌说完,李承乾惊喜道:“什么?狄仁杰?小师弟来了?哈哈,那真是太好了,舅舅你不知道,我这个小师弟可厉害了,在我们那几期的弟子之中,他年纪最小,六岁就考上了书院被师父收下,而且他是公认的书院最聪明的孩子,没有之一,他……”

    李承乾这么滔滔不绝的说着狄仁杰的各种奇闻异事,长孙无忌几乎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因为他愣住了,被李承乾这个表现愣住了,他听到同门入职政事堂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如此惊喜?

    是啊,差点忘记了,他们是同门,太子李承乾八岁入学,十八岁毕业出来,整整在书院学习十年,跟白凡,跟书院里面的众人交情很好,自然会是这个表现的。

    到了这里,长孙无忌就知道,自己被关了三年真是好大的失误,几乎很多事情都错过了,李承乾书院十年已经成才定型,自己恐怕投资无望了。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连忙改口道:“呵呵,是啊,那孩子的故事我也时常听你两个表哥说过,很是聪明机灵,没想到白凡这么早就放他出来历练,可是放在魏玄成那块臭硬的石头身边却是有些屈才了,别再被老魏带成书呆子了。”

    “啊?魏大人带小师弟?真是的,师父怎么会做如此糊涂事?不行,我去跟父皇说说,东宫我身边缺人手,直接让小师弟过来帮忙岂不是更好吗?”李承乾说着,就要站起来去议政殿。

    长孙无忌本想阻拦,但是灵光一闪,又按耐住了,看着李承乾火急火燎的跑向了议政殿。

    皇帝将李承乾安置在太子东宫这一年来,并没有让他参与政务的处理,而是安排他阅读往年的奏折,这是在让他熟悉国家各地政务,还有学着处理问题。

    本来这就是个闲差,不过是老子教育儿子的方法罢了,可是现在如果太子去找皇帝要人,说东宫事务自己处理不过来,要求增加人手,那就有问题了,更何况要的还不是别人,是一个天才少年,未来的英才人物。

    看到这样的事情,恐怕任何一个皇帝都只会有一个想法吧,那就是自己的儿子,小小年纪就开始学会笼络人手了?莫非他想要培植自己的实力?你已经是太子了,只用等着老子归西留给你不就行了,你要实力做什么?迫不及待吗?

    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李承乾如果静下心来一想就懂,而常年混迹朝堂的长孙无忌不用想就懂,他还是李承乾的亲舅舅,本来他是要提醒外甥的,因为亲舅如父子,可是为什么他按住了自己?因为他想起了李承乾的表现,知道自己似乎再怎么做,也不能有终南书院对他影响深刻了,所以自己就没有必要继续投资他了。

    今日第一章,请大家支持。

    本章完

第九百零七章 辍学的九皇子() 
自顾自出了东宫的长孙无忌似乎被李承乾打开了思路一样,没有继续出宫回家,而是再次入宫,求见了自己的妹妹,皇后长孙氏。

    李承乾一路小跑着来到了议政殿,李二还在诧异,好端端的,太子来做什么?还这么慌慌张张的。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何事如此着急?”李二本着一个严父的作风,板着脸问道。

    李承乾心中一紧,随后恭敬行礼道:“启禀父皇,孩儿这几日在东宫理事身心疲惫,感觉自己有些人手不足,想跟父皇借个人过去帮忙。”

    “哦?就这事让你慌的连礼仪都顾不得了吗?

    哼,你小子,真是子不类父,让你在书院学习成长的,哪里都好,就是你们书院太过散漫了,什么规矩都丢下,一点皇家礼仪都不讲了,都是你那个散漫的师父教的。

    好了,朕知道了,这点小事,等过两天朕派个闲人给你过去,这么多的军国大事,你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啃起来的确有些吃力,去个老成持重之人也好。”李二对李承乾还是十分满意看好的,十年书院学习,这孩子到底是成才了,很是称自己心意,也让自己省心,去年还生了个大胖小子,让自己也做上了爷爷。

    这时李承乾说道:“父皇,可不可以把小师弟狄仁杰派给儿臣?听说他被师父派来朝中历练了?”

    “哦?这事情不过是今日之事,你怎么会知道?是你师父让你来要人的吗?”李二神色一怔。

    随后想到不对呀,白凡不是这么拐弯抹角的人物,他如果想将狄仁杰安排给太子,肯定会直接安排,不会再多一道魏征的手续,那这么说的话,莫非是这小子自己出的幺蛾子?他要干什么?

    李承乾连连摆手道:“不是不是,父皇误会了,孩儿刚刚在宫中碰到了舅舅,他提了一下,孩儿想着多日不见师兄弟了,好不容易又有个师弟前来历练了,不如让他跟孩儿一起,还亲近些。”

    “你舅舅?”李二诧异了,心道这辅机是怎么了?什么时候变得多嘴多舌了?不过是狄仁杰一个娃娃罢了,至于这么不依不饶吗?跟着魏征你怕成长是怎么?还给支到承乾这里?想要那个庸才狄仁杰带坏太子吗?真是不知轻重。

    “哼,让你安心在东宫试着批阅往年的奏折,是让你好好了解国情大事,不是让你在宫中同学聚会的。

    狄仁杰被简之介绍给魏征做门生,自然是要让玄成历练教导的,跟着你去干什么?师兄弟一同玩乐吗?

    东宫的事情我会安排一个老成持重之人,其他的杂事你莫要操心,又不是禁止你出宫去看望同门,想出去了可以随时去,记得自己的身份和正事就是了,哪里那么多想法?”

    李二教训一番,李承乾有些一头雾水,自己不过是要个人罢了,至于这么劈头盖脸吗?他还没有听出来父亲的敲打之意。

    另一边长孙无忌也见到了自己的妹妹长孙皇后,此时的长孙皇后正好眉头不展,好似有什么烦心的问题,哥哥来的正是时候。

    “臣拜见皇后娘娘。”长孙无忌总是这么多礼,即便是自己至亲的妹妹面前也是先公后私。

    这一点在旁人眼中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