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图书馆 >

第489部分

大唐图书馆-第489部分

小说: 大唐图书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默认了合理。

    不过真正被罚的百姓内心是什么情况,想必都是有冤无处伸了。

    陛下,臣办事不利犯下如此大错,祸国殃民,已经无颜面再立足朝堂为国办事了,请陛下准许臣辞官告老,让能者上来造福百姓。”

    长孙无忌不愧是演技实力派,声泪俱下再次扑倒在地,任谁都看得出来他内心极大的悔恨。

    李二再次将之拉起,并且递过了一张收卷亲手帮他擦去眼泪,开口叹道:“辅机,你我少年之交,一起共事三十多年了,你也要走?

    克明隐退了,玄成隐退了,现在朕能够用的只有你跟玄龄两人了,你要是再走了,朕日后带着谁一起打江山去?”

    “陛下,年轻一辈多英杰,新上来的冯智戴、洪千里、王玄策、唐善识、李敬玄、裴行俭等人都是大才,还有这个狄仁杰,老臣以为,可以让他替下老臣的位子,此人是个宰辅之才。”

    听到这个,李二也不禁忘记了不快,笑出声来,“呵呵,你说的不错,终南书院终于成了我大唐育才的摇篮,这些弟子终于成了我大唐的顶梁柱,大唐英才不断,朕很是欣慰。

    有时候想想啊,朕已经在位二十三年了,头发都快白了,也时候退下来给年轻人了,承乾做这个太子已经做了二十三年,是朕这个皇帝贪心了。

    总是害怕这群小子不能扛起大唐的家业,毕竟如今我们可以说是富有四海了,需要操心的东西远远超过前朝。

    你说,朕不如借此机会传位给承乾如何?这样朕就可以带着皇后去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了,简之那小子还整天拿自己的逍遥快些来炫耀呢。”

    这、这个消息真的让长孙无忌措手不及,传位给太子承乾?怎么会这样?皇帝这些年不是对太子越来越疏远了吗?怎么还会起意传位给李承乾?那要这么说的话,自己在李治身上的投资岂不是白费了?

    额头见汗的长孙无忌连忙开口劝道:“陛下言重了,您才在位二十来年,正执春秋鼎盛呢,大唐离了您恐怕是不行的,您也说了,家业大了年轻人恐怕很难撑起来的。”

    李二看着这个大舅子,心中微微一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道:“是吧,所以啊,朕不提退休,你也不准提,律法的事情本就不是你的过失,如果你有过失,那朕当初也有不察之罪。

    辅机,你是朝中的文臣的一个标柄,关键时刻你不能乱。

    这样吧,既然你说律法出事你责无旁贷,那好,此次大唐二次修改律法,依旧是你来牵头,说是让你戴罪立功也好,说是亡羊补牢也罢。

    总之你长孙无忌,第二次身兼重任,这一次可不能再让百姓日后对你产生质疑了。”

    长孙无忌感动的无以复加,正要点头答应下来,随后想到一事,开口推辞道:“不,不妥,此时事狄仁杰提出来的,他比臣看的通透。”

    “嗨,一个年轻人,到底没有你老成持重,朕下旨,让他为你副手,跟着你继续历练一下,具体如何操作你们商议,就这么说定了。”

    君臣二人在议政殿畅谈了足足一个时辰,长孙无忌感慨万千的退了出来,陛下果真高明啊!

    其实这个结果,未尝不是这个老狐狸苦肉计想要的结果,议政殿内李二看着这个大舅子离去的背影,心中叹道,但愿你能看懂今日的事情,不要继续行险了。

    朝着内侍老高微微示意,老高立马明白,派人朝着东宫安排去了,长孙无忌对太子的动作,这十年了,皇帝不可能不知道。

第九百三十七章 神探的糗事() 
东宫里面,李承乾已经在这里看了十年的奏折了。

    当初他刚刚毕业,皇帝让他看奏折是培养他的能力,但也不至于让他十年来只看奏折。

    后来皇帝让他去跟大伯李建成去学习财政,李承乾不愿意,因为他觉得大伯坐镇大唐的财政,那就是一座大山,大唐有皇帝和晋王两人才能稳稳站住。

    如果自己去了,岂不是说明自己这个太子有心日后取代晋王的财政大权吗?他心中也明白,自己父亲李二也有一层意思是在暗示,未来自己这个太子也可能不当皇帝,转而帮弟弟稳固财政。

    不过李承乾大胆的推辞掉了,心甘情愿在东宫之中窝了十年,稳稳当当的看了十年的奏折,外人看来,太子已经三十岁了,整天躲在东宫,这是不思进取于国无益,不过李承乾并不理会。

    “殿下,上面来信了,让我想办法辞去现在职务,离开您的身边。”

    跟了李承乾十年的书童称心开口说道,当年他被人利用派过来想要将太子带堕落,不过现在看来,似乎二人的关系有所转变。

    李承乾停下了正在练习颜体书法的笔,抬头笑了笑,对着称心开口道:“你可知道有句话叫: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啊,请殿下救命!”

    称心不傻,一下就跪倒在地上了。

    “你刚刚入宫不久,就被我小师弟狄仁杰识破,随后家师蓝田侯送信给我,让我一力解决你的问题。

    还记得当年你我夜半醉酒谈心吗?既然你有胆识弃暗投明,那我自然不会看着你不管。

    当日我曾想履行我的承诺,将你送到终南书院深造培养,让你成为一个良才,可是你坚持要留下来为我刺探敌情。

    现在敌人撤下你,不是要收网了就是要换人了,总之你已经没用了,肯定活不了。

    今日我再次履行我的诺言,帮你进入书院,有我师父蓝田侯庇护,天下之大,无人能动你分毫。”

    李承乾说这话的时候,眼中凶威一闪,似乎隐藏着极大的怒意。

    称心五体投地哭拜道:“殿下再造之恩,称心来日当誓死回报。”

    第二天的时候,皇帝下旨群臣,朝廷决议修改大唐律,限期三个月时间,由尚书左仆射赵国公长孙无忌牵头,新晋刑部侍郎狄仁杰为副手。

    消息一出长安再次轰动,国家终于有了大动作,而且看这个样子,上次狄仁杰挑衅国舅一事,应该是国舅占了上风,没看见都被派去给人帮忙了嘛。

    许多狄仁杰的师兄弟纷纷为之鸣不平,我们的功劳,凭什么老狐狸做主抢功?修编律法乃是青史留名的大事,谁为主编就留谁的名字,这么大好的功劳就又成他的了。

    狄仁杰却赶忙按住众位师兄弟,只要律法改了就行,我辈之志在于利国利民,不为争名谋私,而且大家都是晚辈新近,如果集火在朝廷中闹起来,肯定会引发新老朝臣直接的直接冲突,于国何益?

    当天下午,东宫太子李承乾,邀请诸多同门东宫小聚,为师弟狄仁杰庆功。

    席间众人其乐融融,李承乾喊过身边的称心,随后对狄仁杰开口道:“小师弟,你立了大功,现在又身兼修编律法大事,为兄举荐一人过去给你打杂帮忙如何?不如恐怕你忙起来公私不能兼顾了。”

    众人听得稀里糊涂,怎么太子殿下这是干什么?终南书院出来的,什么时候习惯被人伺候了?

    可是狄仁杰一眼就看到了李承乾身边的称心,这件事他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当即点头道:“好呀,小弟求之不得,前几日武二师姐还捎信过来催我……”

    说了一半,狄仁杰赶忙捂住了嘴,自己怎么把这件事抖出来了?是不是想起心上人就容易走神?

    其他师兄弟却不能放过,赶忙追问道:“催你干什么啊?说啊,怎么害羞了?是不是催你赶紧成亲呢?”

    王玄策心直口快,打趣道:“你小子也是,武二师妹那么好一个佳人,等你这么多年,从大姑娘等到老姑娘,你之前在各处奔波就算了,现在回京任职了还不给人家个说法吗?

    要我是个女子,指不定早就不等你了。”

    李承乾指着王玄策笑道:“妹夫你可不要乱说话啊,小心宫里有我大妹的眼线,要是传了回去,大妹的武艺你不一定打得过吧。”

    王玄策求学期间,追求到了李二的掌上明珠长乐公主李丽质,在李丽质跟随白凡习武十年治好了身上的顽疾之后,二人就成亲了。

    李承乾的话直接让王玄策喝酒呛到了,连连摆手,别误会,就是开个玩笑。

    内心的无奈恐怕在场的都知道,师父白凡亲自传艺的有几个女子,分别是长乐公主李丽质、文成公主李雪雁、白家四姐妹,还有武、郑丽婉等人,这些女子的功夫可是一个比一个练的好,而且夫婿都是找的书院学子,成亲之后基本上除了有些个怪胎之外,没几个能够打得过夫人的。

    虽王玄策文武全才,可是也顶不住跟白凡精修内外功夫十年的李丽质。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怪胎房遗爱,这家伙娶的是皇帝十七女高阳公主,据说婚后在家里说一不二,把老婆管得服服帖帖的,让众同门对这位平日书院木讷的师兄纷纷佩服不已,大家都说人不可貌相。

    可是他们不知道,那是白凡事先传了房遗爱一本秘法黄帝御女心法,据说是当年上古黄帝御女三千所用绝技,并且严令房遗爱不得外泄,一切都是为了避免这个老实的弟子像历史上那样,被媳妇高阳公主戴个绿帽子,被人尊称绿帽王。

    事实证明果然实用,别说高阳公主了,就是十个高阳公主估计都能被房遗爱搞定。

    狄仁杰看到瞒不住了,索性大胆道:“也没什么了,如各位师兄所猜,武二师姐的确是提了这件事,我想,我想或许可以等到三个月后修完律法的。”

    众人一听立马不干了,这小子好不懂事,人家都开口了你还拖?

    “修什么律法?都拖了是十年了,你能等,我们这群喝喜酒的不能等了,干脆,立马就完婚,你要是这样跟武二师妹回复,万一伤了佳人的心怎么办?”

    师兄弟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狄仁杰一下就慌了神了。

    

第九百三十八章 相思情人泪() 
众人在东宫小聚一番之后,狄仁杰有些心不在焉的带着新收的随从称心出来皇宫,没有回自己署衙,而是一路径直来到了长安城的丐帮总舵。

    “你的事情家师已经完全知道了,我会暗中派人将你送到终南书院,如果有任何其他的情况,你可以面见家师直接开口,既然你有心拜托那些人,就要做回自己的本分,终南书院是个不错的学习之地。”

    狄仁杰对称心嘱咐一声,就让丐帮之中安排人去了,自己却来到了心上人武曌那里。

    正在因为狄仁杰之前的回复而闷闷不乐的武曌,听到身后的一声师姐,心情微微激动,却随即冷哼一声:“救国救民的大忙人终于有空闲了?你不是想要去修编你的新法吗?”

    得,一句话狄仁杰就知道坏了,看来她真是生气了,要不是几位师兄指点迷津,恐怕自己还在自以为是,啥时候黄花菜凉了都不自知呢。

    上前一步站在武曌面前,狄仁杰赶忙道歉道:“是我不好,一心只顾工作,忽略了师姐的感受,如今小弟已经想明白了,我这就让家父去你家提亲,我们马上就来迎娶师姐过门。”

    “真的?”武曌一听,激动地再也不顾矜持,一下扑到了狄仁杰怀里,不断的捶打着狄仁杰的胸口。

    刚开始还激动的连珠炮一样语无伦次个不停,后来渐渐的却哽咽着流下泪来。

    “你知道我等你这句话等了多久吗?整整十年了。

    原本以为你能提前跟我一起毕业,然后我们就完婚的,谁知道你一声不响就突然去四方漂泊,就不知道问问我的意见吗?”

    狄仁杰心疼的搂住了心上人,安慰道:“是我冲动了,那时只想着好男儿志在四方,事业未成不敢成家,现在想来,是多么的可笑,差点辜负了师姐的心意。”

    “你这话什么意思?我武曌就是那么负心薄情之人吗?既然早就倾心于你,难道还能移情他人不成?

    当初但凡你给我说过一句,我也会放下一切跟你一起去浪迹天涯了,而不是在书院独守了整整十年,而你倒好,好大的志气,十年过家门而不入,一次书院都没有回过。”

    武曌的话,一句句全都刺在狄仁杰胸口,真的让他无颜面对怀里的佳人。

    “我,我不想你跟着我漂泊受苦。”

    说出这句话,似乎狄仁杰花了莫大的勇气,但其中的情真意切却丝毫没有掺假,作为大唐数得着的聪明人,断案如神,岂会推断不出爱人的举动,也许当初的不告而别,就是这个原因吧。

    武曌摇头道:“漂泊怎么就是受苦了?你我家境根本不缺钱财,四处为家都无妨,又何来漂泊?你只知道舟车劳顿之苦,却从来不曾知道,身边没有你的身影才是我最大的苦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