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我不是文豪 >

第36部分

民国之我不是文豪-第36部分

小说: 民国之我不是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始。

    曹元岸鼓掌道:“不愧是大学士,零点这个名字好,小说栏彻底改名为《大江报·零点》。”

    曹元岸接着问道:“不闻,上次跟你说让你找助手的事情怎么样了?如果没找到,我可以在新员工里面帮你挑一个。”

    严不闻说不用了:“已经找好了,是个实习生,周末的时候过来帮帮忙,平常我也不需要。”

    曹元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既然这样,我就不操心了,到时候记得让她去编辑部那边登记一下,好发工资。”曹元岸记得上次听别人说严不闻带一个实习的小姑娘来报社参观的事情,估计是如此了。

    就跟漫画家一样,漫画家需要很多助手,严不闻既要当副主编还要写小说,确实有道理配一个助手。

    曹元岸继续在印刷所看着,严不闻则回到报社,现在不到九点,刚过去,就看到有人在报社门口徘徊,看到严不闻过来了,她赶紧走过来:“严先生,你回来了。”

    严不闻道:“进去吧,什么时候来的,之前怎么没见到你。”

    阮玲玉道:“八点半左右,有点迟到了,来了听门口的这位叔叔说你出去了,于是我就在外面等了一会。”

    严不闻笑了笑,然后问道:“坐车过来的吗?”

    阮玲玉没回答,于是严不闻道:“下次坐辆黄包车过来,会报销的。”

    阮玲玉连忙道:“太麻烦先生了,有个工作我已经很感激了,不想让您破费了。”

    严不闻笑笑,然后带着阮玲玉去二楼的编辑部,陈康和王凉亭都在,看到严不闻过来了,就赶紧上前:“严先生,你说我们《大江报》内容要分开,是不是真的?”

    严不闻道:“这是报社发展路上的必然情况,你们都知道了?”

    王凉亭连忙推手:“不知,不知。”

    陈康笑道:“要是分开,我们报社也算上大报社了。”

    另一个编辑部的同事道:“现在已经是大报社了,员工四五十个,还不大?现在小报社员工十多个的多了去了。”

    王凉亭自语道:“分开好,分开好。”报纸分开,各司其职,同样王凉亭的权力又大了许多,到时必然工资上涨,这等好事,王凉亭怎么会不欢迎。

    “这位是?”王凉亭看到了阮玲玉。

    阮玲玉道:“我叫阮玲玉,是跟着严先生实习的学生。”阮玲玉直接摒弃了阮玉英这名字,用上了严不闻给她起的新名字。

    王凉亭招呼一个同事给阮玲玉登记上去。

    上楼之后,进入办公室,阮玲玉看着四周,然后玩了一下严不闻办公桌上的四个“手办”,之后看了一会报纸,问道:“严先生,我在这边要干什么?”

    严不闻从抽屉里拿出一沓稿纸递给阮玲玉:“我来告诉你。”

    阮玲玉凑过来之后,严不闻就指着稿子说道:“有没有看到这两叠稿子是不同的?”

    阮玲玉点点头:“看到了,然后呢?”

    “这两叠稿子几张分成一份,每一份上面有数字,你按照数字排列,这些都是小说稿,排列好了给我就行。”严不闻将稿子递给阮玲玉,这点没什么技术的活就让她干干。

    阮玲玉将稿子拿过来,然后坐在一边的小桌子上慢慢分着:“这都是《倚天屠龙记》的小说稿吗?”

    “对的。”严不闻正用小刀在木头上雕刻着,这些天下来,整个身材已经有了轮廓,只差一点小小做工。

    “这上面字迹怎么不一样?”

    严不闻道:“这是我口述,别人代笔的,不然我哪有那么多功夫把时间花在写小说上,我得忙死。”

    阮玲玉点点头:“也很有道理。”

    终于,到下午下班的时候,严不闻手中的木头已经雕刻成了一个人形,于是严不闻就将这木雕收进办公桌内。

    而阮玲玉,下午三点多的时候严不闻就安排车送她回去,她家离报社不近,早点回去安全点。

    黄包车师傅穿过路口,街道,河边,阮玲玉则在看着手中今天记下的笔记,今天干的活倒是不怎么累,但自己也要努力加油才行,严先生给了她工作的机会,她也要珍惜。至于报考明星电影学院的事情还是暂时先放放,攒点钱再说,不然考上了也付不起学费。

    一个礼拜去一次倒是挺方便的,不过来回距离也很长,如果住在报社旁边就好了。阮玲玉想着是不是要搬家,但想想尚文女校离报社也不近,于是也就作罢,来回奔波确实累,车钱就抵得上自己一天的工资了,阮玲玉唏嘘不已。

    到了四川北路的路口,阮玲玉让黄包车师傅停一下,她要下车:“多少钱?”

    黄包车师傅笑道:“我哪能要你的钱,严先生早就给过了,还给了小费,小姐您慢走。”

    “严先生……真是怪人,为什么对素昧平生的我,这么好……”阮玲玉想道,但随后摇了摇头,或许只是想多了吧。

    阮玲玉走进弄堂里,心里面有点开心,至少自己还有工作,赚点钱也可以填补填补家里。

    “小阮!”阮玲玉刚走进弄堂里,后面一个穿着西装的人出现,喊道。

    阮玲玉疑惑地回过头去,一个人已经朝着她走了过来:“小阮,我在这等了你一天,你去哪了?”

    阮玲玉看过去,刚才因为背阳,只看到一个黑影朝自己过来,等靠近了才发现原来是个熟人,但这熟人比陌生人还要陌生,阮玲玉脸色有点不好看,一句话都不说,才准备要走,那个人就冲到她前面,拦住了她,阮玲玉惊诧道:“你要干什么?”

    那名男子道:“小阮,我知道我让你失望了,这次我专程来向你道歉的,你原谅我好吗?就跟之前一样,我们还是可以当好朋友的。”

    阮玲玉皱了皱眉头,不知道为什么有点恶心:“你别挡在我前面,我要回家了。”

    那名男子准备上前拉住阮玲玉的手,阮玲玉赶紧收回手放在胸前,表情很不自然,男子尴尬的笑了一声:“你也知道,我心中只有你一人,每次我跟你离别的时候,我感觉就是靠你最近的时候,因为那时候你总是出现在我的脑海,心里,我整个人都能为你疯癫。小阮,你不要这么绝情,好吗?”

    阮玲玉好笑道:“张少爷,我跟你从来没有过关系吧,对,之前是托你的福,给我和我妈找了一个小屋,缴纳了一个月10元的房租,但之后不是钱还你了吗?你怎么还在这喋喋不休,我每天上班好累的,能让我好好休息吗?拜托你,张少爷,你去找你的知心大姐姐,不要来找我了,可以吗?”

    男子忽然冷笑道:“你是不是喜欢上其他人了?然后就忘了我,难怪我昨天去剧组你不在,这么快就找到新欢了,我真是小看你了呀,阮玉英。”

    阮玲玉气不打一处来,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要脸,凭空污人清白:“没你说的这回事,我要干什么,也轮不到你管。”

    男子笑了笑,露出忧伤的神色:“你就别骗我了,旧爱新欢,你怎么都会选择后者的,大约是我对你没有用处了吧,也对,我家开始败落了,你就一脚踹掉我,然后找上个更有钱的,对不对?”

    阮玲玉气的无话可说,这种泼皮,跟他怎么交流都不通,简直就是神经:“我不管你怎么说,我要回去了,你让开。”

    男子吸了口气,然后问道:“小阮,我问你最后一次,你心中有没有我,如果没有,那么我就走,以后再也不烦你,可好?”

    阮玲玉睁大着眼睛,瞪着这名男子:“没有,满意了吧。”

    阮玲玉说完,就绕过男子,往弄堂深处走去。

    男子愣了一下,似乎有飞沙飘过,不由得擦了擦眼眶,然后追上阮玲玉:“小阮,既然你对我无情,那我也想开了……”

    男子似乎有什么事难以开口,但若不说,阮玲玉转身就走。

    “小阮,可否借我点钱,最近手头有点紧……”

    阮玲玉高昂着头,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笑容复杂,神情淡漠:“我早就应该明白你今天来的目的的……”

    男子无法言笑:“我……其实我不是你想的那样,真是有急事……会还的……”

    阮玲玉从随身携带的小包中拿出十个一角的钱币塞给男子:“今后不要再来找我!”

    “小阮……”

第十一章 千字两元() 
云安茶馆,严不闻一边喝着茶一边翻看陆焉的小说手稿,陆焉总共写了五个开头,严不闻全部看了一遍。陆焉则坐在对面恭敬地等待,看着严不闻脸上的表情,前天严不闻说让他回去准备小说稿,于是前天,昨天陆焉就准备了五份,包括上次让严不闻看的小说稿。或许,这次严先生真能从里面挑一份比较不错的稿子,然后给个价格,不求多高,千字两角就够了。

    陆焉是秀才出生,而且在当过主簿,所以察言观色不在话下,但严不闻现在面无表情,陆焉也不知道严不闻心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严不闻皱眉,或者露出笑容,陆焉心中还有点底,但现在看他毫无表情波动,这就然陆焉心神不宁。

    严不闻翻看稿子,其实心思也不全放在小说稿上,原本以为陆焉至少能拿出个像样的稿子,但手上的这五份,虽然框架不错,但故事性就很低,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完全吸引不了读者。今天早上的时候,曹元岸已经喊十多个人过去开会,其中就有严不闻这个小说栏的副主编,其中有三位主编,其他都是副主编,然后讨论了一下,将《大江报》彻底分成三块,《先锋时报》、《上娱》、《零点》,分别对应时政、八卦、小说。

    因为一分为三,所以报纸内容就要求增加,其余的严不闻不管,光是小说这一方面,就不能单纯刊登《倚天屠龙记》了,起码还需要四五部精品小说打头阵,等《倚天屠龙记》完结,这些小说也能扛起一个大旗,不至于销量骤减。

    但,明显陆焉这几部小说都不行,严不闻将手稿合上:“文笔没话说,但小说故事性不强,用不了。”

    陆焉心里面一阵颤动,确实自己虽然写过多年小说,练就的好文笔,但因为自己早年太过于死读书,导致想象力不足,写不出什么好故事来,故事太死板,这也是陆焉为什么从北平来到上海的原因,因为自己的小说被砍掉,只能来上海混口饭吃,于是在上海的一些小报社写过一段时间小说,但都因为卖的不好被切掉。

    陆焉将手稿收起来:“严先生说的在理,我回去仔细想想,看看能不能想出个好点的故事情节。”

    陆焉正准备告辞,严不闻让他稍等,笑道:“不用了,我给你个好故事,你来写。”

    让陆焉这老爷子想故事确实是难为他了,不如给他个现成的故事,让他写,这样也省去很多功夫,而且最迟下个星期,就要找到起码四部小说连载,严不闻已经选定了陆焉,何况跟陆焉的几个小友都夸过海口,也不能让陆焉到时候遇到他们难堪。索性严不闻就将看过的小说,选一本给陆焉,让他写。因为是经典小说,必然能保证发行量。

    陆焉震惊道:“严先生,你说什么?”

    严不闻让陆焉坐下,听他讲:“你能写什么类型的小说?”

    陆焉思考了片刻,按照严先生的语气,好像是要帮自己,陆焉心中狂喜,于是道:“以前一直写的武侠,基本上北方的武侠小说门派我都研究过,传统武侠就可以。”

    严不闻道:“你对明末历史了解多少?清代的历史又了解多少?”

    陆焉道:“读书时读过明代的史书,了解一点。清朝的历史嘛,我好歹也是个秀才,自然如数家珍。”陆焉或许对明朝历史了解不是很多,但清朝历史绝对是了然于胸。

    严不闻问道:“你可知道闯王李自成?”

    陆焉诧异道:“知道是知道,严先生,你是说让我写一个关于李自成的小说?”

    严不闻否定道:“不是,你听我给你讲个故事,你好好记下。”

    陆焉来了兴趣,连忙拿起笔,严不闻想了一下,脑海中回忆起金庸的另一大著作《雪山飞狐》,《雪山飞狐》篇章不长,也就十多万字,总共八章,但要整体读下来,震撼程度不比一本七八十万字的小说小。因为主要故事都是从一些人口中叙述而来,时间线也就一天,所以情节非常紧凑,如果陆焉能够写好,对他以后创作武侠小说有很大帮助。

    《雪山飞狐》结构善采用双线和倒叙结构,将当年的恩怨从别人口中说出来,这种结构看起来非常新颖。而且因为说出当年事情的人为了抢夺宝物,所以说出的内容也不一定是真,这就更加扑朔迷离,这种坑比月球表面还多的小说,或许能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