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我不是文豪 >

第53部分

民国之我不是文豪-第53部分

小说: 民国之我不是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工会在哪?”婉瑜问道。

    陆焉道:“你先别问了,到时候慢慢找吧,今天先安顿下来。”

    严不闻很体谅婉瑜的心情,有了工作能更安心点,于是严不闻道:“看看报社有什么需要人的地方吧,要愿意的话,来报社这边干点杂事,钱不多,但也很轻松。”

    陆焉连忙道:“严先生,这太麻烦你了,到时候我跟她去工会看看就行了,不用上心。”

    “没事啦,就算姑爷不帮你,我也会帮你找的。”小蓉笑道。

    工作的事情不着急,实在不行去报社做个烧水工,或者去印刷厂工作都可以。

    聊着聊着,陆焉就提到了最近报社情况。严不闻道:“最近《零点》的销量又一万两千,等明天《倚天屠龙记》大结局一出,可能会到一万三千。”

    陆焉惊讶道:“这么高,那,严先生,等《倚天屠龙记》完结了,怎么办?”

    严不闻想了一下,道:“我会写下一本书,质量只会更高,到时候你这边准备一下,能不能回去赶个小说出来,到时候《零点》同时刊登六篇小说。而且最近《沪报》出现了一个平江一生,写了一本《奇人》,也是一本猎奇小说,但不足为惧,最重要的是不肖生又开了一本名叫《江湖小侠》的小说,大约和《倚天屠龙记》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了。”

    “除了你之外,我还找了两个小说家,等明天我们来开个会吧。”严不闻道。有些事情上手就不能停,就跟做生意一样,不可能跟上班一样,想去就去,不想去就可以辞职。做了生意就要对下面员工负责,自己可以不吃饭,但员工要吃饭。现在兴隆报社全靠《零点》的销量运营,若《零点》破败,那报社的众多员工可就是要失业。

    等兴隆报社不靠《零点》也能完整运营的时候,严不闻就可以不用这么忙了。

    陆焉道:“行。”

第三十九章 不对味() 
到陆焉住的地方,将东西全部拿下来,陆焉住的地方在一个小弄堂里,地方不大,但收拾的比较整洁,一个小客厅,一个小房间,和别人共用一个锅房,总共也就三十多平米。将东西放下后,帮忙收拾了一下,出去吃了顿中饭,严不闻和小蓉就告辞了。

    回来的途中,小蓉问严不闻:“你有没有觉得怪怪的。”

    “怎么了?”

    “陆太太对陆焉挺客气的。”

    “客气还不好吗?可能多长时间不见面,生分了吧。”严不闻想起来,确实如此,但也管不着。

    “或许是这样吧。”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严不闻来到云安茶馆,等了一会,三个人陆陆续续来了。陆焉,还有上次物色的两个小说作家,林方平(笔名:方平居士),华书容(笔名:白莲教主)。林方平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眉清目秀的男子,穿着长衫,显得非常斯文。华书容则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女人,皮肤非常白,但没有血色,穿着一身旗袍,但因为身材太过于骨感,而没有曲线,偶尔眼神透露出的光芒,显得很精明。

    林方平主要是写书生意气的江湖,一位书生武功高手闯荡江湖。华书容则是喜欢写女扮男装,混迹江湖的小说。

    “严先生好。”林方平看着严不闻,听冬瓜说过,这次介绍他来兴隆报社写小说,稿酬还算可以,千字五角。于是他就过来了,之前他在其他小报纸写小说,价格只有千字一角,因为小说主编不看好他的书生武侠小说。不过除了主角是书生这个点外,林方平的笔力还算不错。

    “严先生,有礼了。”华书容道,现在女人写小说很少,写武侠小说的更少,估计全上海也就只有这一位。严不闻听冬瓜说过,华书容以前是一个楼里卖唱的,之后楼里出现很多年纪比她小,唱功比她好的小姑娘,就将她比下去了。失业后,华书容记得之前听楼里说书先生讲过不少武侠小说,于是自己化身“白莲教主”开始创作武侠小说,因为她是女人代入进主角也是女人,以至于市场不大,在其他报社也就千字一角的价格,到了严先生这,竟然有千字五角,让华书容也觉得自己是走了大运。

    再旁边就是陆焉,不用多说。

    林方平和华书容两人看着严不闻,严不闻皮肤不白,看上去年纪也就二十多岁,竟然是一个报社小说栏副主编,这让林和华两人不由得吃惊。

    “你们自己认识一下。”严不闻道。

    “久仰。”

    “幸会。”三人互相握了握手,陆焉也对这两个同事有了初步的了解,陆焉虽然年纪不小,但并不觉得和这些小友有代沟,之前在北平和一些年纪轻轻的小友交朋友也是亦然。林方平还好,只是这华书容,刚才握手就感觉她气血不足,手非常冰冷。

    “我和你们之前也见过面,不过没说过几句话,今天喊你们过来,主要就是相互了解一下。”严不闻笑道,让小工上了一壶茶,还有一点点心,大家边吃边聊。

    “对了,严先生,昨天我才知道,写《倚天屠龙记》的庸生就是您。”林方平道,“之前我也看过您的小说,没想到现在真见着偶像了。”

    华书容笑道:“你反应可真够迟钝的,来之前我就知道了。”

    陆焉道:“我才来的时候看过严先生的小说,惊为天人,于是马上拜严先生为师。”

    “难怪,难怪。”林方平和华书容惊讶道,原来陆焉是他徒弟,陆焉可是前清的秀才,能让这老先生拜他为师,可想而知,严不闻自身的实力有多强。之前他们也听说过,严不闻才来的时候,《大江报》还没有分刊,就是他以一本《倚天》让《大江报》销量从两三千,突破到九千,一万,最后分刊后,《零点》销量更高,直接达到一万二!

    今天是《倚天屠龙记》最后一集,估计销量起码一万三起。

    林方平和华书容连忙道:“若严先生不嫌弃,我们也愿拜严先生为师,甘受教诲。”

    严不闻道:“拜师就不必了,你们有自己的写作思路,保持下去就很好。”

    “嗯。”两人点点头,达者为师,“严先生这么说,我们自当不能强求,但我们也应当行师之礼。”

    严不闻笑了笑,这些人小说写多了,不时间总有一种江湖气,但也随他们了,他们开心就好。

    “陆焉昨天晚上有什么想法吗?”严不闻问道,陆焉优点在于笔力,缺点在于剧情,若陆焉能想个好剧情,写出来的小说怕是不比《倚天屠龙记》差。

    陆焉拿出几张纸,道:“昨晚回去我写了一章,严先生,要么看看。”

    严不闻拿过来,迅速看了两张纸,然后递给旁边的林方平,华书容,让他们看看:“你们觉得如何?”

    这两人看过之后,觉得很不错,挑不出什么毛病。于是严不闻将这沓稿子递给过来添茶的小工,让他看看觉得怎么样?

    陆焉不解严不闻的举动,连忙问道:“严先生,这是为什么?难道我们三人都看不出稿子的好坏来,严先生你也看不出?”

    严不闻道:“不然,我觉得你这稿子写的很不错,但我站在读者角度看总觉得有点不对味,所以让小工看看。”

    “不对味?”

    严不闻道:“没错,小说是要给读者看,我们写小说的跟看小说的观察点不一样,让这位小师傅看看,或许能找出不对味的地方。”

    小工看了几张纸,笑着对严不闻他们道:“还行,各位爷,我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你们可别为难我了。”

    严不闻给了小工一角钱小费,笑道:“随便说说看到的感觉,就比如这小说如果你看了这开头,会不会往下继续看。”

    小工感谢严不闻的大方,思考了一下道:“以我的感觉嘛,确实小说还行,但如果小说不长的话,我会看下去,如果知道小说太长,我恐怕就没兴趣追了。”

    陆焉看着小工的表情,说的定是实话,大家心中都有种感觉,但是拿不住,于是严不闻又给小工塞了一角钱:“你会想一下,让你看不下去时候的感觉,告诉我们。”

第四十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 
“嗯?”小工面露痛苦之色,一本小说放在这,自己拿起来看,马马虎虎,但就是没有兴趣往下翻,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小工捂着头,痛苦的想着,终于小工想出来引起这种感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了。

    严不闻四人看过去,小工道:“就是有种感觉,这故事无论怎么发展,自己都不期待接下来的剧情,所以不想看。平淡倒不平淡,但这剧情很多人都写过,前面我看英雄救美啊,惩戒恶霸啊,帮助乡民啊,大家震惊啊,主角成了鱼肉村民乡绅的眼中钉。这些我看的还是比较多的,提不起兴趣了。”

    “谢谢严先生。”小工拿着钱走了,严不闻从小工话语中明白了一点。

    陆焉似乎也明白了,对比一下严不闻写的《倚天屠龙记》,然后道:“难道是我的故事太俗套?”

    “好像是这点。”林方平道,“虽然这情节我们觉得没有问题,但读者已经见过太多了,不拿那不肖生的小说,其他雷同情节的小说也是一堆,读者估计要看吐了。”

    华书容道:“确实太过于俗套,小工刚才说话的时候,我仔细回想严先生的小说。发现严先生的小说就很好,完全不按套路来,但是环环相扣,与国势相连,配合江湖门派,异域帮派,国家之间的争斗,这剧情就丰满起来了。而且人物塑造也颇为圆满。陆先生,你如果想在小说上有所造诣,应该往这方面靠才是,而不应该按照套路写。对了,你上次的《雪山飞狐》不就是很精彩?”

    陆焉擦了擦额头的汗,道:“惭愧,上次《雪山飞狐》的剧情也是严先生提供的,我不过是个代笔。”

    “难怪。”林和华明白过来。

    “剧情方面,你们探讨一下,我仔细想想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法。”之前让陆焉写《雪山飞狐》也有让他拓宽思维的意思,但这并不是写个十几万字就能改变陆焉小说剧情渲染力不足的事实,如果实在是没办法,只能再给他一个故事让他写,这样写个两三次,陆焉肯定将脑海中以前学的那些套路忘光了。

    陆,林,华三人讨论的很激烈,严不闻脑海中则是思考给什么小说让陆焉写。

    这一本小说一定要经典,并且自己要将大纲剧情都能回想出来。

    “这下有好戏看了。”正当严不闻四人坐在一个靠窗户的席位上讨论的时候,有几个中年人上了楼,然后随便坐了个地方,就让小工上茶。

    “这不肖生和庸生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竟然赌这么大。”另一个中年人道。

    “你可曾听说过一句话,一山不容二虎,南方怎么可能有两位宗师。”刚才那个中年人道。

    “上次不肖生的《江湖大侠》完全败给了庸生的《倚天屠龙记》,不肖生怎么可能不找回场子?你看这才过了多久,不肖生就带着《江湖小侠》气势汹汹的回来了。”

    “最近正赶上《倚天屠龙记》完结,所以《江湖小侠》势头猛增,好像已经超越了《倚天屠龙记》,各大茶馆都在揣摩着宗师之位到底属于何人?更有人说,如果庸生没有质量更高的作品出世,怕是永远要被不肖生压一头!”

    “如此严重?”

    “你以为?这可是场大战,好戏!宗师之争!牵扯出的血雨腥风不比小说里的江湖门派斗争有意思?”

    “你们说的什么,我怎么听不懂?什么不肖生和庸生,我听的云里雾里。”其中一人迷糊道,完全不知道面前这几人说的什么事情。

    一位中年人将一份报纸丢在桌上:“你自己拿着看看,不肖生已经跟庸生发了战帖,谁输就得永远离开南方市场,这不亚于生死之争啊!这不肖生好狠辣的心肠,而且还不仅如此,不肖生那边联合在《沪报》写《奇人》的平江一生,以及白衣书生张栋门下,和北方武侠大师苗盛门下两位弟子小辈,共计四人,对庸生发了战帖!”

    刚才询问的那个人将报纸拿起来,上面赫然四个大字《世界日报》:“不肖生是《世界日报》小说作家没错,他就这么将这战帖发了出来?”看着报纸的人惊讶异常,看到满满当当充满第一版的挑衅语句,看来这不肖生和庸生是不死不休了。

    “这还是一部分,连《沪报》都把这战帖发了出来。这已经不是不肖生和庸生之间的个人恩怨,而是牵扯到兴隆报社,沪报,世界书局这三家大公司身上。而且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这次沪报和世界书局要对兴隆报社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的制裁。”

    “无论哪一方输,对该报社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