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时代1902 >

第99部分

大时代1902-第99部分

小说: 大时代190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人不可不知时政,日俄战争可谓当今世界之分水岭,从今往后世界格局将大为不同!今天第一节课,我们先从当今世界格局开始讲起,诸君请翻开《强~国~军》第三页……”

    于是刘继业就自己书中对日俄战争后世界局势的判断,英俄矛盾、德法矛盾、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列强在东亚的势力范围及实力、以及彼此的矛盾与分歧都一一解释,让不少从未接触过大局的人大开眼见;原来英国和法国居然有千年的仇恨,原来英国王室是德国人等等等等。

    在讲述世界局势的时候,刘继业不忘隐晦地提出了民族国家之所以强大的观点,以及工业化的重要性等等。不过第一节课、后面还有大把机会,刘继业并不心急。

    当然,也有军官对刘继业所讲的知识并不感兴趣,而刘继业已托坐在最后一排的王光照和第一排的张孝准帮忙暗中记下课堂中各军官的表现,以待未来考察之用。若是上课的军官们知道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关系到未来前程,再觉得无趣也要装作兴致勃勃出来。

    一个小时的时间在很快就过去了,大多数军官还是很喜欢这个补习课,比想象当中枯燥无味要好上不少,而且主讲的刘继业说话生动、喜欢结合实际的例子,让人不觉得无趣反而被吸引。此外,课堂中间刘继业提出让大家按照座位分成小组,就世界局势的小组讨论也非常新颖和有意思。

    一节课下来,众人都听得、学得津津有味,对仿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标统刘继业觉得亲近了不少。

    “最后,请诸君四天后再次上课前,先将此书好好通读一遍,请着重复习关于日俄战争‘科技应用’这一栏。”刘继业说得口干舌燥,声音也有些沙哑。

    “起立,敬礼!”在张孝准的喝令下,全体军官一致起立敬礼,又有不少人歪歪扭扭挤成一团,刘继业这次没有忍住笑了出来。

    ################################################

    一个月后……

    上海,一座空旷的教科室内,一个瘦小少年正与另外一人轮番传递一本小册子,两人看得津津有味,没有注意到门口多出了一人。

    “王言君!你躲在这里干什么?”

    两个少年吓了一大跳,急忙将小册子藏至身后,待看清门口之人时,这才松了口气,那个名叫王言君的瘦小少年埋怨道:“吓死我们了!快过来,有好东西!”

    新来的少年走到他们跟前,边走边嘟囔道:“何事需要藏匿……”

    王言君笑嘻嘻地从背后重新拿出那本小册子来,略有破损的册子上《救**》三个字清晰可见,他笑道:“就昨天刚刚借到手的册子,看得我是酣畅淋漓啊!还记得去年的革命军不?此书远胜之啊!!”

    新来的少年顿时来了兴趣,急忙挤上前,翻开第一页却见‘今世之世界,革命之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果是革命之书!”少年一边翻阅头几页,王言君一边在旁笑道:“最近市面上也有不少**,但多只得革命军之皮毛而无精髓,唯有此书虽观点异于革命军,但论据之合理、感情之充沛,都足以与之相媲美呢!”

    说到这里,王言君得意地笑道:“尤其是关于当今社会之主要矛盾、以及社会潜在之剥削关系和矛盾,细细想来却有深意!令人钦佩作者啊!”

    少年拿起书翻了翻,看到作者署名为‘愤怒青年’后,想起了前些阵子友人从东京带回来的宣传革命的册子中,就有此笔名的文章。

    翻到册子中关于农业社会转变至工业化社会中,所带来的新矛盾、以及这些矛盾的解决方式时,少年顿时被迷住了,对书中所倡导的‘国家主义’顿觉高大上起来……

    “确实不错!”

    “没错吧!胡洪骍!”

第121章 初闻喜讯() 
第一百二十一章初闻喜讯

    1906年4月10日,第三十四标大小事务都已上了正轨,刘继业总算找到了些空余时间,在军营住了十多天后抽空回了趟家。

    上午时分从军营一路骑马来到家门口,下了马来进了府内,才得知父亲出去巡查生意未回、母亲回娘家省亲、青子与府中的姐妹们一大早便出去逛街了。

    回到空荡荡的别院内,刘继业静下来忽然觉得不适应,换了身西服后遂向下人问明了方向重新出门,驱马向夫子庙寻找青子去了。

    不一会儿来到人山人海的夫子庙,刘继业找了当地刘家的一处当铺,表明身份后将马寄存在此顺便问了掌柜有无看到自家长姐与青子等人的踪迹,得知她们并未来此处歇脚。

    这人海茫茫的,到哪里去找?

    刘继业一时有些犹豫,随即一想,干脆今天就当作自己的放假,好好轻松轻松罢。

    出了当铺,突然回想起当初穿越第二天便是与刘继嗣来的这里,恰好遇到了一批机械入当,这才萌发了设立工厂的念头并引出一系列的事情。四年多过去了,如今面粉厂已经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前一阵子投资的第二厂也开始投产,如今两座厂子加起来已经占地四十亩、雇佣了八百三十名工人,机械六十台、一年可以磨面八十万袋、预计的营业额将达到一百十一万两银子,年利润在二十八万左右。

    经此扩张,刘氏面粉已是全国有数的大面粉厂,不亚于上海面粉大王孙多森了。而如此民办工业规模纵观全国除却上海、天津与湖北之外,也只有南通的状元商人张謇能够胜之。

    刘继业在街上随意逛着,来到一家茶馆,上到二楼后要了间雅座,又挑了些贵的吃食和几个馒头。吃了一会儿,见店内客人不多便挥手招来小二道:“请你的掌柜过来,在下有事询问。”

    小二打量了一番刘继业,见他谈吐不凡、又留着短发还打扮的像洋人一般猜想必然是贵人,不敢耽搁急忙跑到台后请了掌柜过来。

    穿越之后的刘继业一直不怎么习惯清代的长袍马褂,而对西服这样最接近后世衣裳的服饰情有独钟。此刻他穿着白衬衫和绣金的藏青色马甲,口袋中还揣着一个怀表,以及梳得一丝不乱的头发,像极了上海滩上的买办。

    很快掌柜便小跑过来,虽年纪已大见到刘继业后还是挤出了笑脸恭敬地问道:“客官有何事找小人?”

    刘继业客气地笑道:“在下最近才从镇江做生意归来,平素尤爱面食,尝了贵店的包子后,却觉得口味颇有不同,口感更为细嫩,因此想问问掌柜的是用何种方式磨的面?”

    掌柜听后放松了些,笑道:“客官好厉害,没错!本店的面食口感确实比别家要好,本店用的面粉,都是城东机械厂里头的丰宝牌。”

    丰宝牌是刘氏面粉中价格最高、质量最好的一款,比起次一等的丰麦牌更为精细。刘继业在家、在军营所吃的面粉都是用的自家的,自然对其口味无比熟悉。不过为了从掌柜口中套出需要的信息,刘继业只能装作不知道。

    “丰宝牌?是机械磨面的面粉厂吗?”

    掌柜略带骄傲地解释道:“没错,这丰包牌是我们本地大族刘氏经营,有好近千工人,整个苏南的高档食店都是用的他们的面粉,据说都销售到安徽一带,将孙氏的阜新面粉都挤出市场了!现在在苏南,也只有无锡荣氏的兵船牌能相抗衡。本来这里的洋面粉都是从洋行中进的,自从刘氏开业后价格也降了不少,现在江宁市面上的洋面粉都被他们给占满咯!”

    刘继业手中自然有一系列面粉厂的数据;虽然他自从东渡日本后厂子的经营便交给了刘继嗣等人,长时间只是知道面粉厂的概况,但是他自从回国后便一直很关心工厂,甚至把它看作自己发展工业的奠基并在空闲时间内恶补了很多经营方面的知识,也仔细看过了工厂的一系列数据。如今看到工厂获利,销路也好,自然很是开心。

    “看贵店的规模,一个月定是要消耗不少面粉吧,这丰宝牌面粉若是比平常面粉贵七分的话,贵店的成本怕是也要高上不少吧?”

    掌柜竖起大拇指赞道:“客官不愧是经商的,确是如此!这面粉好归好确实贵,不过口感不错也吸引了更多食客,所以就算贵些也只能咬咬牙了。”

    刘继业点头表示理解,却忽然感到些许疑惑,思前想后也没有觉得自家面粉有多离谱。想起当初四年前他为了说服父亲开厂而做的市场调查中,江宁洋行销售的印度生产的洋面粉价格比土磨坊要高出一倍,而工厂开办后由于运费原因其成本远比洋面粉要低,因此通过价格优势很快就垄断了整个苏南的精细面粉市场。然而就刘继业手中掌握的报表中,每袋面粉的价格并不算太高,尤其是在他的建议下为了推广市场,还给予了大买家如粮铺和食店优惠,如此想来怎么样价格也应该到不了土磨坊的七成。

    不过这等事情不方便与外人透露,刘继业向掌柜表示感谢并付了饭钱后便来到了街上,找了几家粮铺询价,发现周左的粮铺内丰宝牌面粉确实要比普通面粉大概贵上七成左右。

    很快刘继业便发现粮铺和饭馆购入面粉的价格,与工厂帐目中出货价不符,平均差价在每袋八角钱左右。

    “倒是有趣。”

    刘继业冷笑着从最后一家粮铺出来,他已大致能猜到发生了什么事请,这是每个企业都难免发生的事情,尤其是清末时的家族企业更是如此。管理面粉厂的除了不少刘家老人外,还有亲族在里面做差,唯一的问题是到底是哪一方在上下其手了。

    了解到了如此事情,刘继业自无心情再逛。他返回到刘家当铺中,见还没有青子的下落,便牵出马匹很快回到了家中。

    到家后来到院内将面粉厂的帐目等数据寻出,查阅之后确认了自己的猜想,果然在销售环节出现了问题。面粉厂按照自己的建议将面粉分为大袋包装和小袋包装;大袋三十斤卖三块五角、小袋十斤卖一块七角,然而江宁粮铺真实的成本却是每大袋面粉四块二角。

    收起账本,刘继业出到屋外才发现已经到了下午时分,正准备到厨房拿些点心,就听到院子外面传来一阵嬉笑声,其中便有青子的声音。

    走出院子,果然看到青子与自己的妹妹刘继蓉有说有笑地走了进来,在旁还有两个族里的表姐、堂妹。

    四女似乎在街上玩得很开心,互相打趣着,不过很明显旁支的儿女在刻意讨好长房的刘继蓉和青子,很自觉地充当着绿叶的角色。

    刘继业知道青子来到江宁后在经历了初始的不习惯后,极富耐心、心地善良的她很快融入了这个大家族内。比起日本时的冷清,江宁无疑热闹许多,再加上族中不少人有意奉承,青子与她们相处不错。

    而妹妹刘继蓉今年也有十七岁了,在清末已经算大龄剩女,不过好在这些年来风气越来越开放,大族少女也开始上女校、出外交友,结婚的年龄也越来越晚。不过就算如此,刘寿昌也早早为自家女儿订好了一门亲事,是江宁本地一书香门第,就等着她从女校毕业后便可成婚了。

    无论弟弟刘继世还是妹妹刘继蓉对才从日本回来的,他们的长兄都有些陌生,加上刘继业一直忙于公务,平常接触更是稀少,几乎只剩下童年的回忆。不过相比有些闷的弟弟,刘继蓉性格更为阳光和开朗,每次见到长兄总会先露出灿烂的微笑打招呼。此次也不例外,她先发现了站在门口,敞开了马甲的刘继业,甜甜地笑道:“哥哥!”

    “父亲给的零花钱今天花光没?”望着与自己有几分神似的妹妹,刘继业也露出了笑容。

    “没有,没有,今天上街都是嫂子会账的呢!”

    刘继蓉拎着胭脂店包装盒子略带炫耀地围着刘继业转,一旁的青子觉得好玩却有些不好意思。旁边的二女却无顾忌,都笑得花枝乱颤。

    “今天去哪里了?”刘继业领着把妹妹送到她的院子外,路上一边询问她们去了哪些地方。

    于是刘继蓉兴奋地将所去的地方都讲述了一遍,足足讲了半个小时才算完。

    与青子回到自己的别院中,进了房间青子就表露出了歉意:“真是不好意思,我不知道继业你今天会回来,你一定等了我很久吧?”

    刘继业笑着道连没事,反而开玩笑地用日语道:“青子你的中文愈发流利了,还真带上了江宁腔的味道。”

    往常青子早就发笑,或者回击了,然而这次她却很平静,表情有些紧张地来到刘继业身前,细声细气道:“有件事情我必须要让你知道。”

    “怎么了?”

    “我……有身孕了。”

    刘继业的表情瞬间凝固。

第122章 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