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大军师之诸葛亮 >

第71部分

最强大军师之诸葛亮-第71部分

小说: 最强大军师之诸葛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天,这就是诸葛亮吗?”

    “他好帅啊!”

    一阵阵齐声惊呼,从城上传来。

    诸葛亮浑身打了个哆嗦,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这尼玛。

    也太过了点吧!

    这时候一个校尉模样的人站在城楼上,义正言辞的大声说道,“既然是诸葛先生有令,我这就让人去把县令找来!”

    靠!

    霍峻怎么过来了,还行不行啊。

    诸葛亮有点心虚的回头看看。

    陈敏已经对诸葛亮佩服的五体投地了,牛逼,这才叫大名士啊!

    一出现在城下,就连对方守城的校尉都听他号令。

    诸葛亮见陈敏没有怀疑,这才擦了一把冷汗。

    接着,没等多会儿,就见县城的大门直接打开了,一个高冠博带的官员,光着双脚就跑出来了。

    他两眼放着精光的四处找寻,“诸葛先生呢,诸葛先生在哪?!”

    诸葛亮彻底无语了。

    黄射你瞎啊!

    老子离你还不到十米!

    不过看他表演的这么投入,诸葛亮也不好不接话。

    他只能重重地咳了一声,“那什么……”

    黄射立刻看向诸葛亮,满眼惊喜,“这不就是诸葛先生吗?我是黄射,黄县令啊!”

    好吧,诸葛亮心里有数了。

    他赶紧对陈敏介绍道,“那什么,这就是义阳的县令黄射。”

    陈敏木木的点了点头,实在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这会儿的想法。

    黄射正儿八经的官二代,又是荆州的贵族出身,早早还在江夏郡担任了官职。

    身上的官气贵气,那可是做不了假的。

    陈敏跟着杨奉的早,当初汉天子和公卿大臣也算见了一个遍。

    真正的官员贵气什么样,他们这些小人物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别的不说,光拿杨奉来做例子。

    杨奉就算是当上了车骑将军,可是在他们眼里,仍旧是以前那个抠脚的盗贼头子。

    甚至杨奉这个车骑将军,还不如黄射这个县令更显贵气。

    县令应该是真县令……

    不过诸葛亮就这么一招呼,义阳的县令就跑出来了,这也太夸张了吧。

    诸葛亮介绍完人,轻咳一声,“黄县令啊,如今天下大乱,四海不平。你何必在刘表这样庸碌的人手底下做事?但凡有些男儿志向,就该追随一个明主,策马中原,逐鹿天下。”

    黄射眼中闪过一丝迷茫,目光四十五度,仰望远方天际,“我倒是早有此心,可哪里有明主呢?”

    诸葛亮都看呆了。

    直到黄射给了他一个眼神,这才明白过来,急忙说道,“如今天下英雄辈出,何愁找不到一个明主?”

    正说着话呢,杨奉见义阳县令自己跑出来了。

    也没了入城的危险,直接带着几个人策马过来。

    不过这会儿诸葛亮正对义阳县令展开说服,他显然不能这个时候出来打岔。

    就连马蹄声都显得小心翼翼。

    黄射听了诸葛亮这话,皱眉说道,“要说明主,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明主?”

    杨奉一听就有些着急了,他充的钱,怎么能让袁术占了便宜去。

    就见诸葛亮微摇羽扇,淡淡说道,“袁术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来日必为人所擒,算不上明主。”

    杨奉才刚把心放回肚子里,就听对面那县令又说道,“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明主?”

    杨奉有些慌了,这可是个劲敌啊!

    如今袁绍可是牛逼的不要不要的。

    他连忙看向诸葛亮,就听诸葛亮依然淡定,“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明主也。”

    杨奉简直喜极而泣,说的太好了!

    却见对面那县令还不死心,又继续说道,“我的上官刘景升,名称八俊,威镇九州,似乎并未像先生说的那般庸碌?”

    杨奉赶紧又看诸葛亮。

    就见诸葛亮哈哈一笑,“刘表虚名无实,夸夸坐谈之辈,非明主也。”

    杨奉看着黄射,一脸激动,这下你服了吧。

    谁料黄射又不死心的问道,“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算是明主吗?”

    诸葛亮不屑一顾,“孙策现在只是袁术的小弟,去给小弟当小弟,那有什么前途?”

    黄射想了想,“曹孟德多谋能断,又执掌朝堂,算的上明主吗?”

    诸葛亮厉声说道,“曹操实乃汉贼也,如何能做明主?”

    黄射有些羞惭,又问道“那益州刘季玉,可为明主乎?”

    诸葛亮继续不屑,“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明主!”

    黄射咬咬牙,又问道,“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

    诸葛亮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杨奉一会儿看看诸葛亮,一会儿看看黄射。

    心里简直要崩溃了。

    这尼玛啊!

    排除法都排除了半天了,还没轮到老子,老子是有多渺小啊!

    黄射这下真不知道了,他赶紧求教道,“那不知道诸葛先生心目中什么才是明主?”

    杨奉听到这里提起了神。

    ——就是我啊!

    谁料诸葛亮却慢悠悠的说道,“那不知道黄县令知道龙的变化吗?”

    日啊!黄射顿时就慌了。

    ——这词之前没对过!

    他懵逼的说道,“不知。”

    诸葛亮得意的摇着扇子,徐徐说道,“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变化,犹人之纵横四海。”

    黄射崩溃了,说人话啊大哥。

    诸葛亮目光一甩,轻咳一声,“嗯,所以呢,这位杨将军虽然现在不怎么样,但正是一位蛰伏的潜龙啊!”

    杨奉闻言不但不喜悦,反倒泪流满面了。

    卧槽,老子的尊严呢……

第137章 志得意满() 
诸葛亮这会儿哪有心情照顾杨奉的小细腻。

    他大咧咧的说道,“别看杨将军现在落魄,但是他的潜力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有看破时局的能力,有果断为之的决心,如今人心复杂……,像这样的奇男子不多了!”

    杨奉听了,心里更是有些堵的慌。

    他这会儿也越想越透。

    凭他这么一个“要文没文,要武没武”的家伙,出身又不好,打仗又不赢,凭什么和袁绍、曹操、刘表他们相抗衡啊。

    和他们比起来,他杨奉根本就一无是处!

    那就不用说了。

    什么“看破时局”,“果断为之”之类的,肯定是指的他充钱这件事情!

    杨奉真是一点都不骄傲!

    诸葛亮不拉不拉说了一大通。

    中心思想只有一个。

    杨奉这会儿落魄,正是个潜力股,有识之士,完全可以在这张空白上,尽情涂抹画卷。

    杨奉听着这词,就觉得不踏实。

    谁愿意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跟着自己来创业啊。

    谁料黄射听了之后却目放精光,拍手大叫道,“好!这正是我所期待的明主啊!”

    卧槽!杨奉当场就迷了。

    是这样吗?

    诸葛亮哈哈大笑,拉着黄射到了杨奉跟前。

    诸葛亮介绍道,“这位就是有救驾之功的车骑将军杨奉!”

    黄射赶紧拱手,“卑职见过将军。”

    杨奉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赶紧回礼,却又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个”了半天。

    诸葛亮又赶紧替黄射介绍,“这位就是县令黄射,他是荆州大族黄家的人,一言一行,对当地百姓都有不小的影响。”

    杨奉也不敢小看黄射,赶紧扶起寒暄一番。

    黄射明显是个爽快人,直截了当的对杨奉说道,“主公,既然我已经诚心归附,这义阳县自然要由主公来接管。现在就请主公的大军进城,接管城门和府库要地。”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

    黄射主动了,杨奉反倒矫情了起来。

    黄射却欣慰的看着杨奉,“主公不必推辞,以后这满县百姓还要仰仗主公这样的明主,为他们遮风挡雨呢!”

    杨奉一听明主两个字,不自觉得就把腰杆一挺!

    原本他还打算弄下一个城就洗劫一番,大捞一笔。可是在认识到自己未来的敌人是袁绍、曹操、刘表、袁术这样的角色后,杨奉也有了打牢根基,和这些人抗衡的念头。

    他虽然短暂控制过梁国,但是他这个野鸡车骑将军,在地方豪族眼中,根本就和个流寇差不多。

    杨奉也根本没有心思认真经营,如今看来真是要踏踏实实的守住自己的基业了。

    黄射引了杨奉入城,在城门口,黄射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声宣布,以后义阳县由车骑将军杨奉掌管!

    士兵们闻言哗然喧嚷,显然有些措不及防。

    但是那个管兵的校尉却很给力,很快就呵斥着士兵们见过车骑将军。

    杨奉原本还暗中做了些戒备,如今一看那些训练有素的士兵,和果决干练的校尉,顿时觉得自己抓来的那些壮丁简直就是渣渣啊!

    他顾不得避嫌,直接就对霍峻当众拉拢起来,“这个校尉好年轻啊,叫什么名字。”

    霍峻一抱拳,“回主公,卑职叫做霍峻,是负责防守义阳的校尉!”

    杨奉听了满意的点点头,“好,真是年轻有为。我身为仪同三公的车骑将军,有开府的资格,你就给我做个、做个……”

    杨奉“做个”了半天,也不知道他这个车骑将军府有什么合用的名号。

    他憋哧了一会儿,才灵机一动,“你就给我做个义阳将军吧!”

    诸葛亮和黄射的脸扭曲着,强忍着没有笑出来。

    霍峻却一脸的感激,“卑职能连升数级,都是主公知遇之恩。”

    随后,众人拥簇着志得意满的杨奉进了义阳城中。

    杨奉的大军自然跟从,接着在热心的黄射的指点下,依次占领了四门、粮仓、武库、钱库,以及县衙各院。

    等到属下一一回报没有问题之后,坐在县衙大堂上的杨奉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他左右看看,满意十足。

    这就是踏实的感觉。

    城中一切往来如常,不知不觉间,这义阳县已经姓杨了。

    甚至还有一个贼曹的小官,莽莽撞撞的抱着大堆的案卷,来堂上找黄射处理。

    这时候那小官才发现堂上换了人。

    黄射给那贼曹介绍了杨奉,那贼曹小官赶紧纳头便拜,接着十分自然的把文件递给杨奉,让他处理。

    杨奉拿起来翻了半天,虽然是些糊涂账,却也让他兴趣十足。

    这就是治理地方的感觉啊!

    黄射又赶紧说道,“主公,既然卑职已经献城,自然应该带着主公去清点一下府库,以免有什么错漏,也免得有人趁机中饱私囊。”

    “对对对!”黄射这话一说,杨奉就险些跳了起来。

    他手下是帮什么货色他最清楚了,这会儿他们要是再偷鸡摸狗,那少的可就是自己的钱!

    杨奉赶紧在黄射的陪同下,依次视察了几个府库。

    杨奉素来贪财,最关心的自然是钱库。

    等到义阳钱库的大门一打开,杨奉立刻被里面那堆积如山的铜钱晃花了眼睛。

    他看着黄射,咋舌说道,“怎么、怎么这么多钱?”

    黄射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这义阳是荆州通往淮南和汝南的要道,商贸往来频繁,所以商税比别的县要多一些,当然,比不过穰县和安众。”

    杨奉进去围着那铜山看了半天,方才疑惑的问道,“咦,这钱库中只有铜钱吗?怎么没有黄金?”

    黄射笑道,“这里是义阳的赋税,百姓们缴纳当然是一枚枚的铜钱。”

    杨奉听了不好再多问了,他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生怕露怯。

    等到杨奉满意的看完,把自己的手下唤来训话时,却气不打一处来。

    原来他的那些士兵一个个怀里揣的鼓鼓囊囊的,分明是趁机从钱库里捞了不少的好处。

    杨奉的脸黑了下来,恶狠狠的说道,“哪个拿了老子的钱赶紧还回去,不然等会儿有你们好看。”

    那些士兵们对望几眼,这才怏怏的把偷来的铜钱送了回去。

第138章 连下数城() 
诸葛亮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他给黄射使了个眼色。

    黄射立刻皱着眉在旁说道,“主公,这些库房还是卑职让人看管着吧。”

    杨奉听了骂骂咧咧的说道,“对对对,还是得你看着!这帮兔崽子,一点也不让我省心。”

    在杨奉的概念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