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三国志 >

第140部分

汉末三国志-第140部分

小说: 汉末三国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北伐的失利,诸葛亮要负直接的责任,其他的不说,当时马谡基本没有领兵经验诸葛亮就以他驻守重地街亭,这个决策本身就是很冒风险的,事后马谡作为新人出了问题,一点都不意外。

    在第一次北伐失利后,诸葛亮为自身辩解,再次上书刘禅,也就是后世流传的《后出师表》。同年,曹魏大司马曹休败于石亭,魏国调动西线部队南下,诸葛亮见有可乘之机,于冬季再次出兵北伐,然而曹真早有预料,诸葛亮被阻于陈仓不得进,第二次北伐再次失利。

    虽然这次北伐诸葛亮也有着斩王双的战绩,但丝毫不能掩盖诸葛亮连续两次北伐失利的事实,不要忘了当年曹操在酸枣联军内一败就几乎一蹶不振,诸葛亮虽然在蜀汉位高权重但也不是无懈可击的,此时诸葛亮面临的政治压力是非常大的,他已经在第一次北伐失利时写过《后出师表》进行过解释,这个时候他已经再无借口了。

    为了挽救自己的困局,诸葛亮悍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发动了第三次北伐,此时距离第二次北伐仅仅过去了不到一个季度。

    建兴七年229)春,诸葛亮第三次攻魏,这次诸葛亮的目标就现实多了,他派出陈式收复了武都、阴平二郡,自己则拦截前来救援的郭淮,最终大获全胜。

    第三次北伐的胜利挽救了一切,也是诸葛亮北伐一个重要转折点,没有这一次的成功,诸葛亮后续的作战极可能就夭折了,自己也可能被赶下台。战后诸葛亮官复原职,从此诸葛亮对抗曹魏也开始转入上风。

    这次作战成功之后,诸葛亮并没有冲动的继续发动北伐,然而诸葛亮不打了,曹魏的大司马曹真却不干了,为了教训蜀汉,太和四年230)秋季曹真决意大举讨伐汉中,他分兵数路出击,这也是诸葛亮时期,曹魏和蜀汉的第四次交锋。

    这次作战曹真是在秋季出兵,当时正是雨季,导致大军艰难前行,迟迟未能到达汉中,所以曹魏朝廷最终下令退军,这也使得曹真终其一生,都没能与诸葛亮直接交锋。而诸葛亮则趁此机会,派魏延、吴懿等人北上,击败了曹魏雍州刺史郭淮和后将军费曜,总体而言,已经算得上是一次大胜。

    此战后,曹真病重,不久后病逝,他和诸葛亮之间的交锋就此结束,诸葛亮和其四战,分别是大败、小败、小胜、大胜,战绩虽然不断变好,但总体而言却还是势均力敌,双方没有直接交锋,依然难较高下。

    建兴九年231)春,诸葛亮在曹真出兵失利后趁机再次发动北伐,还联合了鲜卑人轲比能,曹魏以司马懿御之,这就是蜀汉的第五次北伐。这次作战诸葛亮先是率兵包围祁山,司马懿出兵后,诸葛亮和其争夺上邽的粮草,司马懿守住,后双方在卤城一带展开了一次正面对决,以司马懿失利而告终,诸葛亮因为兵粮不济再次退兵,张郃被司马懿派往追击,中伏战死。

    这次作战之后,诸葛亮休整三年,于建兴十二年234)春季联合孙吴发动了其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北伐,这一战司马懿以固守为主,诸葛亮前期强攻不克,据武功五丈原,于当地屯田和司马懿对持,后不断派出使者向其挑战,司马懿置之不理,最终因为操劳过度而病逝。

    可以看出,诸葛亮和司马懿两次交锋中是诸葛亮略占上风,后期司马懿甚至不愿直接与其对抗,但这对于总体局面无补。

    ;

第045章 略谈北伐() 
诸葛亮六次北伐,虽然未能改变大局,但依然令人敬佩,毕竟诸葛亮是主动出击,以弱击强,能越战越强,压制司马懿,已经基本是极限了。

    历史上关于诸葛亮北伐时的这六次交锋的具体双方兵力记载并不多,甚至可以说现在的一手材料中都基本没有查到对峙双方的具体兵力,《晋书》中提了一下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率领十余万大军北上,而关于曹魏就没有记载了。

    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分兵数路,估计总体兵力应该在十万以上,而曹魏内曹真、张郃、郭淮等人都各个率领一路,凉州方面也有参与,其总兵力不会比诸葛亮还少。这一次交锋规模应该比较大的。

    第二次北伐,诸葛亮被阻于陈仓,据《魏略》记载陈仓守军只有千余人,而蜀汉大军有几万人,另外曹真派费曜,曹睿也让张郃率领三万多人前来救援。蜀汉的兵力和资料上记载的应该差不多,不过关于陈仓城这里是早已经有所防备的,守军只有千余人未免有些不合理,郝昭的兵力远不如诸葛亮是没错的,但应该至少能保证固守城池,否则曹真先期的准备不就成笑话了。

    第三次北伐并没有双方兵力的资料,总体规模也不是很大,郭淮被诸葛亮所阻之后就自动退兵了。

    第四次交锋曹真先期数路大军北伐,总体兵力很可能已经在二十万以上,可谓是规模宏大,诸葛亮仅仅汉中本地的部队还不够,需要李严从南方率领两万士卒来援,不过可惜的是,最终没有打起来。而魏延、吴懿等人出兵的具体兵力也是未知的,估计至少在万人以上。

    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先是包围祁山,在对抗司马懿,曹魏还给司马懿派过援兵,所以诸葛亮的部队可能接近十万,司马懿总兵力应该更多。

    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是在休养三年后,总兵力在十万以上完全有可能,司马懿部队因为曹魏两线作战的影响,所以初期可能并没有诸葛亮多,但后期总兵力不会低于诸葛亮。

    历史上诸葛亮以一偶之地,发动了六次北伐讨伐占据北方绝大部分领土的曹魏,双方实力对比对于蜀汉明显不利,曹魏还有这主场之利,其将帅曹真、司马懿、张郃、郭淮以及郝昭等人也基本没有什么庸碌之辈,作为新人上台的曹睿更不是一个可以欺负的角色。

    曹真可以说是诸葛亮前期的直接对手,二者虽然没有直接交锋,但曹真表现出的军事水平式相当不错的,诸葛亮前两次北伐失利都和他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不是大司马的诅咒,二者最终的结果不好说;而司马懿在整个三国时期都是少有的名将,可以历史上他只在诸葛亮手下吃过亏,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司马懿直接拒战,在诸葛亮死后依然对其忌惮不已;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中最后一人,他给诸葛亮造成的麻烦也不小,街亭之战就是他打败了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兵;郭淮作为雍州刺史,全程参与了这七年来与诸葛亮的作战,其表现也是相当优秀,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多次提前预见其行动,导致诸葛亮无功而返;郝昭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以少量兵力守住陈仓,逼其退兵,可惜死的早。

    从多次作战里面可以看出,两方的军事统帅里面基本就没有废物,除了王双和马谡等败将、新人之外,一个个都精明的要死,双方交手几乎没有取巧的可能,像曹真能预料到诸葛亮准备打陈仓,诸葛亮能算到曹魏可能的反击,郭淮也能算到诸葛亮攻击的地点。

    而且诸葛亮实际上的对手也不是曹真和司马懿,而是明帝曹睿。曹真和司马懿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曹睿对付诸葛亮的棋子,曹睿才是曹魏集团的实质掌权者和真正的boss,而曹睿在当时绝对算的上一个明主,诸葛亮和孙权联手都基本拿他没办法。

    在诸葛亮北伐过程中,曹睿影响是很大的,不仅曹真、司马懿等人是他派出的,在上邽之战以及后续作战之中,他都及时派出了援兵,司马懿最终的固守策略幕后曹睿的影子也很大。

    所以诸葛亮虽然发动了六次北伐,但并没能改变局势,他死后,曹魏依然一家独大,但这并不是因为诸葛亮的无能,最后能将占据强势的地位的曹魏打的不敢交锋的诸葛亮又怎么可能是一个无能之辈。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还是曹魏在曹睿领导下基本无懈可击,尽管诸葛亮天纵之才,面对实力远强于自己,却又没有什么破绽的对手,他也是没有办法的。

    蜀汉和曹魏的数次也诞生出了很多新鲜的事物,像射火箭以及木牛流马等等事物都是出现于这个时期。

    历史上诸葛亮的数次北伐,并不应该单独来看,这些军事行动实际上是蜀汉和孙吴联合起来一起对抗曹魏的一方面。

    在曹丕死后,蜀汉和东吴掀起了一波很大的反扑浪潮,这时刚刚继位的曹睿以曹休、曹真、司马懿以及满宠等人作为统帅,抵御敌军,在西线战场,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直接对手就是曹真和司马懿,二者死死的将诸葛亮拦在长安之外,使得蜀汉数年苦战无果。

    从实力对比上来看,这并不能仅仅算作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对抗,在当时除了蜀汉诸葛亮数次北伐之外,孙吴、辽东以及北方的鲜卑等少数民族都对曹魏进行了很大的牵制,曹魏虽然国力强盛,实力强大,但面临的对手也多,诸葛亮的确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但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在威胁曹魏,其他势力对于曹魏的威胁也不小。

    例如孙权等人早在226年,曹丕死后三个月内就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时间远比诸葛亮更早,在后来的石亭之战中更是取得了一次大胜,消灭了曹魏万余精锐士卒,之后也是数度北伐,还再次派伪降欺骗魏国,不过造成的威胁都不大就是了。

    相对来说,孙权在曹睿掌权之初的前三年实际上威胁更大,几年后曹魏摸透了孙权的手段,孙权就没有什么好方法对付曹魏了,而诸葛亮的威胁力则不减反增,越战越强,后期曹睿干脆要求避战,最终熬死了诸葛亮。

    ;

第046章 诸葛后事() 
诸葛亮病重之后,对自身的后事做了许多的准备,一方面他将蒋琬和费祎推荐给刘禅作为自己的后继者,另一方面在军中和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

    不过关于杨仪和魏延之间的矛盾,诸葛亮却没有留下措施,使得自身去世后,蜀汉发生了一次不小的内斗。

    诸葛亮在死前就已经曾经秘密上书给后主刘禅,说到:“臣如果出了什么意外,军国大事可以全部交给蒋琬。”

    据《益部耆旧杂记》记载,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后主刘禅派李福前往问候,并向他征询国家大计。李福奉旨前往诸葛亮营地,与诸葛亮交谈。在离开营地回成都的路上,李福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于是又掉头返回。

    诸葛亮看见李福回来,笑着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我们虽然交谈了一整天,但话还没有说完,你回来是还有一件事情要问。你所要问的人,蒋琬最合适了。”李福说:“那一天确实是忘了问,如您百年之后,谁可担任丞相的职务,所以我才立刻赶回来。那么,我还想再问一下,蒋琬之后,谁可继任丞相呢?”诸葛亮:“费祎可以继任。”李福又问:“那么费祎之后呢?”诸葛亮便默而不答了。李福回到成都,向后主刘禅交旨,转达了诸葛亮的话。

    历史上诸葛亮为刘禅留下了两位后继者,其中一位是蒋琬,一位是费祎,二者都可以说是合格的,刘禅对于诸葛亮也是非常的信任,有两个人选还嫌不够,继续向诸葛亮询问第三人,然而蒋琬、费祎应该和刘禅是年龄应该相差不大,一般情况下第三人是很多余的,从诸葛亮的态度上来看,他也没有考虑过这方面。

    但后来蒋琬因病早逝,费祎遭遇意外被刺杀,刘禅后期又依靠宦官,使得蜀汉内部风雨飘零,最终为曹魏所乘。

    诸葛亮在死前除了将自己继承者推荐给刘禅之外,还对于军中事物和部下进行了商讨,并且做出相应的决定。当时诸葛亮病情加重,便秘密地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讨论筹划他死后退军的安排,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魏延不服从军令,便弃他不顾,军队照常行动。这个命令也为汉军日后的内斗埋下了伏笔。

    诸葛亮留下遗命时,很可能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而魏延当时作为先锋,并不在诸葛亮的营地,双方相距十里,所以魏延并没能参加这一次商讨。

    在当时蜀汉北伐军内,毫无疑问是由诸葛亮掌管大权,在他之下,文官第一人应该就是长史杨仪,武将第一人就该以魏延为上了,然而二人却极为不和。据说当时前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互相憎恶对方,每次并坐皆争论,魏延常举刀刃指向杨仪作威吓,杨仪则泣涕横集。

    就算是诸葛亮本人对于他们的矛盾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当时诸葛亮深为爱惜杨仪的才干,又借助魏延的骁勇,常恨二人不能很好相处,但又不忍心偏废他们任何一方。司马费祎常介入二人坐间,为他们谏喻分别,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