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成汉帝国 >

第43部分

成汉帝国-第43部分

小说: 成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算”

    “谢王爷”何青站起身,面无表情,但内心还是挺开心的,毕竟现在他何氏一族算是走到了尽头,即便几十万人禁军维持运作,在天下诸侯面前,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说到这里便不得不说现在欧阳庆和何青两人对于上官尹风的态度,虽然上官尹风招降二人用的是朝廷的名义,不过二人对此是心知肚明,到底算谁的,他们二人也是心里有数,只不过现在朝廷依然在运作,否则欧阳庆也不会如此卖命的进攻河北之地

    自此,随着襄平侯何青的投降,孟津关内仅存的四万守军纷纷投降于上官尹风,上官尹风随即下令三万大军入驻孟津关,整合军队达到七万人,对付关外五万关西人马是绰绰有余,不过,有一点必须要说明,关西人的骑兵对于中原的步兵来说简直就是噩梦,步兵压根受不住那些关西人的冲击,所以赵地才会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落陷,这也是最充分的证明,所以,相比之下,上官尹风的这七万人对于那五万关西铁骑来说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报,启禀王爷,敌军开始攻城”一名锦衣卫校尉急匆匆的跑到南门边,朝着上官尹风拱手说道

    “传令军士,据关坚守,一定挡住他们的攻势”上官尹风深知现在攻城的人并不是正经的关西人,而是那些仆从军,所以根本不愿意动用现在的精锐士兵与他们交战,相反,现在守城的还是之前投降的孟津关守军,不过,为了体现出一视同仁的态度,避免那些投降的士兵心理上产生压力,上官尹风便派黄维亲自率军一万上城楼督战,以示决心

    (孟津关外,文泰大营)

    “启禀将军,孟津关帅旗换成了上官二字”

    一名参将急匆匆的走进大帐,正在研究军情的文泰一听此言,心里便是一惊,如果帅旗已经是‘上官’,那么意味着现在的孟津关主人已经不是何青,而是上官尹风:“可恶,莫非上官尹风已经拿下了孟津关?”

    “将军,之前的巨响莫不是发生的大战”帐下一名参将如是说着,因为根本不知道上官尹风用的是什么,所以爆炸之后的响声他们无法形容

    “我看应该是了”文泰扔掉手中的军情报告信件,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看来我军很有可能要止步于孟津关了”

    “将军,末将提议,即刻向拓跋将军求援,让他率军前来助战,我们以优势兵力强攻孟津关,或许可以拿下”副将可中的‘拓跋将军’即是被挡在陵川界的拓跋俊大军

    “笑话,我文泰可是那种会求援的人”文泰对于副将的提议不置可否,确实,从赵地之战开始之时,文泰便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打到了晋州城,其攻势势不可挡,可谓在赵地无人能敌,即便是后来的拓跋俊也不是文泰的对手,跟何况霍州之战是文泰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拓跋俊只是负责断苏龙后路,两者相较,自然是文泰更胜一筹,关西地界,甚至于拓跋文宏都对文泰异常的看好,以至于文氏一族在关西地界的地位更加的上了一步:“传令前军攻城部队,先行撤退”

    “诺”

    三天之后,京都洛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御前行走、洛阳令皇甫南在洛阳起事,举旗‘清君侧’,右将军刘祁率军三万与羽林卫副指挥使赵华里应外合,进攻皇城,前将军张爽率军五万攻西营,巡城指挥使将军石云杰率军一万攻何靖府邸,自此,洛阳爆发一场围绕皇权之争的内斗,与此同时,南宫笑在阴差阳错的情况下率军三万抵达洛阳外三十里,原本南宫笑是想撤出宜阳,结果因为前军向导指路失误,意外的走到了洛阳京畿外;洛阳城内经过一场血战之后,右将军刘祁在赵华的帮助下,顺利的攻进皇城,何靖在羽林卫亲军护卫的帮助下,带着小皇帝公孙新逃出了洛阳,前往虎牢关而去;而何皇后却在乱军之中被愤怒的士兵所杀死,死后甚至被那些士兵所侮辱,可谓惨不忍睹;何靖府邸的战斗却是比皇城还要激烈,何靖府邸的卫兵人数高达万人,领兵的是后将军、何靖女婿……李山,深的何靖信赖,且何靖府邸有家眷数百人,李山的老婆也在府中,所以遭到了激烈的抵抗;双方发生了颇为激烈的打斗

    “启禀大人,何府战斗激烈,是不是前去支援?”

    皇甫南站在未央宫的宫门前,前一刻他还在指挥军士作战,现在却站在未央宫门前,胜利来得很突然,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告诉刘将军,让他带兵前去支援石将军”

    “诺”

    张爽的突然叛变,让西营副指挥使周政措手不及,原本周政还让人通知张爽带着南营的人前去皇城支援,可是张爽却突然带兵来到了西营驻地,周政以为是有什么意外,便亲自前去,结果被张爽捉了个现行,双方在发生小规模的战斗之后,张爽便杀了周政,用周政的人头前去招降西营剩下的军士,指挥使何文不在洛阳,副指挥周政便是西营的最高将领,他一死,西营群龙无首,五万人全数投降

    两个时辰之后,在右将军刘祁的帮助下,石云杰等人成功杀入何靖府邸,活捉李山,乱兵杀死何府中数百人,仅仅留下了何靖的几个女儿和老婆以及一个在怀抱中的孩子,其余的妻妾全数被杀,死后也遭到了军士的凌辱,当然,这些情况石云杰等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何靖对他们来说是恨之入骨

    一直等到何府的战斗结束之后,皇甫南等人才在洛阳宣布了此次战斗的经过,并且由皇甫南主导了一次在皇宫内的朝会,洛阳城内各文武大臣悉数参加,除了何靖一党的人之外,其余的大臣无不对于此次行动叫好,都非常的可惜没有抓到何靖,且皇帝公孙新被何靖带走,理由上现在的洛阳城内文职官员最大的就属御前行走司的皇甫南以及尚书令等人,新任大司徒由于是何氏一党,所以被抓了起来,武职最高官员除了何氏一党之外,拥有实权的便是前将军张爽以及右将军刘祁二人,所以,理论上现在的洛阳已经被亲公孙龙的皇甫南等人控制,各营军马悉数投降,由右将军刘祁亲自主导在城中四处抓捕何氏一党的成员

    由于担心何靖盛怒之下从虎牢关发兵攻打洛阳,皇甫南下令御前行走司的几名高级暗探从洛阳南门绕道,经汝阳前往洛镇前线,告诉公孙龙洛阳的消息,让其迅速准备最后的决战,以期在虎牢关困死何靖等人

    两天之后,星夜兼程的暗探顺利的达到了洛镇前线,并且告诉了公孙龙洛阳的情况,得知情况后的公孙龙心里为之一振,高兴的手舞足蹈,便下令全军出击,其实在此之前,贺英已经再次攻入了洛镇,并且和何林平分了洛镇,一个在东面,一个在西面,双方由于打斗的时间过长,现在正处于休整状态,贺英在得知命令之后,便下令全军再次出击,由于何林手下的士卒已经是强弩之末,所以在贺英率军猛攻之下,何林大军终于发生溃败,从洛镇撤出,何林带着不过千人的残兵败将撤往了虎牢关

    当公孙龙兴致勃勃的在贺英的陪同下视察洛镇时,除了垂头丧气的那些被俘虏的人之外,便是满地的死尸,由于双方兵力都有十万之多,加之从孟津关来援的人,整个洛镇兵力多达二十万之巨,这是这个小镇所无法承受的负荷,镇中除了双方指挥人员所在的区域外,其它地方基本上都被烧成了灰烬,原本热闹的京畿小镇,却变成了一个死地

    这也是让公孙龙心里为之一惊,确实,他没有亲自上战场,不知道双方士兵在搏杀中所产生的巨大的心理障碍,死对于他来说,估计很可怕

    洛镇战场结束之后,公孙龙为了尽早到达洛阳,便即刻下令大军整备,然后朝洛阳最后的一个关口……虎牢关进发,并且给贺英下令,让其为先锋主将,第一个攻打虎牢关,原因很简单,现在的虎牢关内有何靖,那是贺英以前的‘主公’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二章 主动撤军() 
第82章:(主动撤军)

    洪光元年,十二月初四,围困孟津关多达一个月的文泰突然宣布撤军,其率领大军循序从孟津关外撤出,一直退至与离孟津关相距甚远的霍州驻扎,陵川界的拓跋俊也率军撤出陵川,前往霍州,与文泰汇合

    对于出现的这种情况,上官尹风以及手下的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就在文泰围城的这一个月内,仆从军攻城伤亡惨重,而上官尹风这边的伤亡不及文泰的十分之四,其实,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洛阳的问题,当拓跋文宏得知洛阳已经被皇甫南这些人成功拿下之后,他想继续南下的希望其实已经破灭,所以便用八百里加急文书命令文泰等人就已经得到的土地‘据土而守’,没有增员文泰也是为了报答上官尹风当时在洛阳救他的那一次,不过,拓跋文宏也知道这些只是‘小忙’,所谓‘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所以,他也只能做一些算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十二月初七,公孙龙亲率大军七万人抵达虎牢关外,由于虎牢关外是一马平川,除了两边的山丘之外,只有一个关口,不过让何靖意想不到的是,右将军刘祁率军五万,以及南宫笑三万大军齐齐抵达虎牢关西关口,两方一来,便对虎牢关形成了夹击之势

    (公孙龙大营)

    “陛下,现在我军已经处于完胜阶段,微臣认为现在已经没有必要与逆贼何靖做最后的拼杀,不如用心理战术,对其军心进行瓦解,到时候虎牢关不攻自破”张之如是说着,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公孙龙称帝,不过这件事情还没有对外公布,‘陛下’一词只有他们这些长沙国一党知晓,其余的人都还是称呼公孙龙为长沙王,包括上官尹风

    毕竟现在公孙龙打着的旗号是‘清君侧’,在大义上得有正当的理由,否则天下百姓会对公孙龙此次出兵感到困惑,甚至是寒心,毕竟民心才是一国之本,若不能服众,天下也不会归心,自然无法平定这乱世

    “陛下,末将认为张大人言之有理,现在何靖一党已经是油尽灯枯,且虎牢关被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根本跑不掉,据末将探知,关内粮草所剩无几,不出半月,虎牢关不攻自破,所以现在还是用心理战最合适,避免主动攻城,若何靖率军突围,我军即可摆阵迎敌,相信何靖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做出鱼死网破之举”袁欢上前一步说着,他此言也是点明了要害,张之所想也是如此

    “好,就依爱卿之言,大军摆阵,派出少许军士,对其劝降,对了东王那边如何了?”公孙龙突然想到了还在孟津关的上官尹风,于是看着张之问道

    张之自然是清楚,有条不紊的回答道:“启禀陛下,东王成功拿下孟津关,守将何青弃暗投明,已经归顺于东王,东王上书请皇上免去何青的罪责,他愿做担保,让何青戴罪立功”

    “哦戴罪立功?”公孙龙万万想不到何青会投降,毕竟他是何靖的儿子,拥兵十万镇守孟津关:“襄平侯如此深明大义,朕甚是钦佩,既然东王做担保,那就回书东王,就依他之言,让何青戴罪立功”

    “诺”

    就好像张之所言一样,虎牢关内的粮草实际上只能维持七天,这也让何靖他们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上蹿下跳,且每天前去劝降的人一个接一个,让守在关上的士兵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再加上粮草的问题,更甚

    (何靖大帐)

    “父亲,三弟降了”何林走进大帐,看着正在和将领们议事的何靖,便走到前面小声的在何靖的耳边说着

    “什么?”何靖听到这个消息后差点晕过去,因为虎牢关被围,他们的暗探得知消息也是得知的最晚,那些探子只能在夜晚选择出去,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个逆子,居然投降了,真是丢尽了我何家的脸面”

    夜晚,虎牢关一处民宅内,几名便装男子聚在一起神神秘秘的说着话

    “将军,现下我军被围得水泄不通,如何是好?”

    “被围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现在城中的粮草只够维持七天,七天之后我们又该如何?”

    “长沙王大军兵临城下,现在我营士卒出现了不少逃兵,虽然逃进关内的百姓家中,但随即被我抓回了营中,将军,照此下去,不是办法,得想一个完全之策才好”

    这些人不是别人,都是虎牢关的守将,当中为首的,被其他人称呼为‘将军’的中年人,名叫周昊,官拜后将军,任东营副指挥使,也是何林的副将,现在虎牢关内除了何靖、何文、何林三人之外,就属他的官职最高,所以这些人对他也是非常的恭敬

    周昊环顾众人,沉声道:“诸位言之有理,如果与长沙王对决,我军恐得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