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105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105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有区别吗?”史瑞夫将军疑惑的问。

    “当然有区别!”秦川回答:“这么说吧,两只老虎一强一弱,它们在抢夺食物,眼看弱小的那只老虎就要被打败了,而你又希望从它们手里夺得食物,你会选择怎么做?”

    闻言史瑞夫将军不由一愣,接着就微微点了点头。

    “你说的对,少尉!”史瑞夫将军说:“我必须全力帮助那只弱小的老虎,这样我将来面对的才有可能是只奄奄一息的弱老虎!”

    “当然!”秦川两手一摊,说道:“我想你看出来了,我们就是那只弱老虎!”

    秦川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因为德军实力较弱而感到自豪。

    想了想,史瑞夫将军就点头说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们需要的是全面的毫无怀疑的合作!”秦川说:“否则我们挡不住英国人将来发起的进攻,这对你们也没好处!”

    “当然!”史瑞夫将军点了点头。

    “如果有一天!”秦川说:“我们在这场战争占了上风,将军可以号召你的军队去帮助英国人!”

    史瑞夫将军没说话,不知道他是承认这一点还是对德军在这场战争中占上风不抱希望。

    于是游击队就由原来的持有戒心转变为与德军全面合作。

    “那么……”斯莱因上校赞赏的看了秦川一眼,然后问着史瑞夫将军:“现在,你们是不是应该让我们的教官开始训练了!”

    “不,上校!”史瑞夫将军回答。

    “还有什么没解决的问题吗?”斯莱因上校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他不喜欢史瑞夫将军这样“利用”德军。

    但实际上,就像那句话说的,“国与国之间只讲利益”,有共同利益互相间“利用”才是国家间的常态。

    “没有什么问题,上校!”史瑞夫将军回答:“只是你们的训练并不适合我们!”

    “比如……”斯莱因上校有些不相信。

    “比如我们更多的是巷战,而且是非正规战斗!”史瑞夫将军说:“而你们教的却是战壕里的作战技巧,我们不需要这些!”

    斯莱因上校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所做的都是无用功。

第二百二十章 战术() 
史瑞夫将军说的没错,斯莱因上校的训练方式的确有问题。

    德军派去深入敌后的侦察部队都是从士兵中精选出来然后经过长期严格训练的士兵,他们的训练耗时久周期长。

    而史瑞夫将军所需要的,则是短期见效马上就能投入战斗的训练。

    “那么我们就只能教你们射击了!”斯莱因上校说。

    “或许我们还需要炸弹方面的知识!”史瑞夫将军说:“你知道的,我们需要用它来炸毁铁路、公路或是仓库,甚至还有英国人的坦克!”

    “当然!”斯莱因上校回答。

    斯莱因上校随手从胸前抽出钢笔,在本子上记着什么。

    “需要地雷方面的培训吗?”斯莱因上校问:“你们可以把它埋在英国军队的必经之路上!”

    “是个好主意!”史瑞夫将军表示赞同。

    “我能提个意见吗?”秦川说。

    “当然!”

    “游击队的作战更应该注重保存自己!”秦川说:“所以我觉得战术应该遵循一些原则,比如充分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分散游击,有条件的话再集中在一起对敌人小股部队发起偷袭,分散与集中灵活转换,任何时候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闻言史瑞夫将军的眼睛不由亮了起来。

    “这才是有用的,少尉!”史瑞夫将军说:“还有其它建议吗?”

    “充分利用百姓!”秦川说:“比如隐藏、伪装、侦察、骚扰、转移敌人视线等,这是游击队的优势!”

    “当然!”史瑞夫将军说:“说得很对,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接着秦川就一股脑的将自己所知道的游击战术倒了出来,比如“敌情不明,不与作战”,再比如“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等等。

    这些都是中国军人在游击战中用生命与鲜血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其中每一条展开都是一种很好的战术也都有它的故事,比如“敌驻我扰,敌疲我打”……这就是冷兵器时代蒙古骑兵用来以少胜多的战术。

    斯莱因上校和史瑞夫将军两人哪有听过这些,身为军人的他们又知道这些战术的内在涵义,不由惊得目瞪口呆。

    这其中尤其是史瑞夫将军,他如获至宝般的让助手将这些都记下,有些不明白的地方还问这问那的,秦川当然很愿意解释清楚,甚至秦川还能举出些战例来说明。

    “我发现隆美尔将军从一开始就错了!”斯莱因上校感叹道:“他应该让你来负责训练游击队而不是我!”

    想了想,斯莱因上校又说道:“不过狙击部队的训练也同样需要你。你让我自卑了,少尉,我发觉自己简直是个废物!”

    “不,上校!”秦川说:“我只是恰巧参加过几次巷战所以有些体会而已,我甚至不知道这些对不对,这需要史瑞夫将军在战场上验证!”

    秦川只能这么说,否则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自己会知道这么多。

    接着秦川又与史瑞夫将军讨论了具体的进攻。

    这时秦川就用到了现代巷战的战术……先绘制出进攻目标的草图,比如楼层、高度、敌军人数、换防规律、进出口等等,然后在根据这些情报在周围制高点布署好狙击手,由狙击手掩护突击队朝目标发起进攻。

    不论成功失败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撤退,然后迅速埋藏好武器换好衣服隐藏到百姓中。

    史瑞夫将军听着不由目瞪口呆,这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而且可以想像,用这种战术作战往往会在短时间内给敌人造成惨重的伤亡而己方无论成败都可以迅速逃走。

    “我需要这样的打法!”史瑞夫将军说:“你们能对我们进行这种战术的训练吗?”

    “当然!”秦川回答:“这战术需要几个枪法好的狙击手,另外要求突击队员的军事素质过硬!”

    “没有问题!”史瑞夫将军回答:“我会把游击队中最优秀的士兵挑出来组成一支队伍!”

    秦川相信史瑞夫将军能做到,因为这毕竟是埃及,而且游击队中也有许多是非洲军士兵“改邪归正”加入游击队的,想要组织一支这样的部队并不困难。

    遗憾的就是没有微型步话机,否则狙击手与突击队能够随时通话协同,这战术对付毫无防备的英军几乎可以说是一打一个准。

    果然,不久后英军一个仓库就被端掉了。

    这就是被德甘冈称作“专业”的那场战斗,整场战斗只用了十五分钟,三十名驻守仓库的英军在五分钟内全部被歼,英军赶来的援军很不幸的遭遇了堵车……一辆破旧的汽车横在街道中央抛锚了,当英军打算用装甲车把它推开时,那辆汽车却“轰”的一声爆炸开。

    结果……当英军赶到仓库时,物资已经被百姓哄抢得差不多了。

    战果一个接着一个的从前线传来,前线的“冷枪冷炮”运动再加上史瑞夫将军领导的游击战将英军折腾得焦头烂额。

    而德、意军这边却在按部就班的进行,尤其斯特莱克将军又报告农作物的长势很好,再过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大量收获并解决补给问题了……德军种植的是土豆,欧洲人最常种的就是这玩意了,烤土豆、土豆丝、土豆泥,变着花样做。

    而这玩意又很容易成活,尤其还耐旱……这一点在北非很重要。

    为了能够尽快收成,从意大利运来的土豆种子是早熟型的,从种下到收成只需要65天。

    这样换算一下,一年大慨可以收成五批,所以用不了多久还真不用担心饿肚子的问题了,只不过往后的伙食只怕就得天天都是土豆。

    然而事情总是有其两面性。

    德军这边发展得有声有色,英军那边就有点沉不住气了。

    “这样下去我们会士气全无的!”蒙哥马利说。

    “将军的意思是……”

    “我认为我们应该计划一次进攻!”蒙哥马利说:“这样至少可以打乱德国人的节奏,我是说……赶在他们收成前!”

第二百一十九章 攻防() 
英军当然知道德国人已经在种植作物,他们很容易就能侦察到这一点……不要说散布在百姓中的间谍,就算是侦察机从空中往下望都可以看到马特鲁、阿拉曼、以及亚历山大城外绿油油的一片。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另一部份的原因是蒙哥马利有些承受不住内部的压力……这压力有一部份甚至来自埃及非洲军。

    埃及非洲军一直是从属于英军的殖民军,他们中有许多官兵是见风使舵或是混口饭吃的人,而此时德、英两军对峙而且看起来德军似乎还占了上风……德军一路从的黎波里打到了亚历山大,此时还用狙击战术及游击战术打得英军狼狈不堪,再加上在游击队的宣传下百姓纷纷倒向德军……这是游击队工作很重要的一项,也就是秦川所说的充分利用群众的力量。

    这个工作甚至都不难做,因为英国殖民统治埃及数十年,控制、操纵甚至镇压独立运动人士等,早已引起埃及百姓的强烈不满,此时德军的出现似乎就是个推翻英军统治的好时机。

    再加上德军在埃及的种种“善行”,使游击队的宣传很快就在埃及百姓中散布,许多人都相信德军是像埃及一样受英国压迫为了反抗才发起这场战争的,于是百姓纷纷声援德军,甚至还有许多英控区的百姓逃往德控区希望与德军一起争取埃及的独立。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埃及人包括非洲军官兵在内都在心里打着小算盘……如果英国人被赶出去了怎么办?现在是不是该投靠德军为将来做些打算了!

    所以,蒙哥马利需要用一场胜利来告诉这些蠢蠢欲动的埃及人:英国军队始终是非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英军将取得最终的胜利,只有站在英军一边才有前途。

    德军这边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因为有游击队的帮助,德军多了许多情报来源,他们甚至连英军有多少坦克都知道,这对于游击队来说只需要让几个百姓盯着塞得港卸货。

    于是秦川就被召到隆美尔的指挥部开会。

    “虽然我们这段时间取得很好的成绩!”说到这隆美尔瞄了秦川一眼,然后继续说道:“事实上,这些成绩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相信我们已经做了我们所有能做的了!”

    顿了下隆美尔就来了个转折:“但是,我们的补给线并不乐观,就在我们尽最大的努力试图改变这一切的时候,意大利人却因为懦弱和懈怠不敢直面英国人的空中优势,这使我们在最近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仅仅只收到二十辆坦克和少量的装备,而同样的时间段,英国人又增加了两百多辆坦克,我们估计……现在英国人手里至少有两百五十辆‘格兰特将军’式坦克和一百五十辆‘斯图亚特’坦克,如果再加上‘玛蒂尔达’、‘瓦伦丁’的话,他们很可能有五百辆坦克!”

    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

    这些坦克如果在之前或许还不算什么,因为德军基本上可以一打二,也就是两百多辆坦克就能顶得上英军这五百辆坦克。

    但是现在……德军修修补补勉强才凑够一百辆坦克,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从英军那缴获的“斯图亚特”和“玛蒂尔达”……此时德军主要是防守,再加上坦克奇缺,“玛蒂尔达”也不得不用上了。

    只是由于德军没有“玛蒂尔达”的备用零件,而“玛蒂尔达”坦克的故障率又很高,于是这批坦克并不被看好。

    “将军,英国人打算进攻了是吗?”秦川问,他已经从隆美尔的口气中听出了点什么。

    “是的!”隆美尔说:“我们刚刚得到消息,英国人打算在我们收成前发起进攻!”

    隆美尔话音刚落指挥部里的军官就议论纷纷,因为他们很清楚德军的现状……德军缺的不只是坦克,还有汽油、弹药、兵员等等,甚至第90轻装师及其装备都已经在意大利了但就是没法运过来。

    “他们没那么容易突破我们的防线的!”斯莱因上校起身说:“就像我们之前进攻他们一样,防线前有几里的纵深的雷区,还有铁丝网、反坦克壕,这些会给他们造成很大麻烦!”

    “是的!”奥尔布里奇上校说:“我同意斯莱因上校的话,而且我们已经找到‘格兰特将军’式坦克的弱点,再加上它又十分笨重,如果发起进攻的话就要小心了!”

    奥尔布里奇上校是指挥坦克作战的专家,他当然知道坦克在沙漠中做战的困难……只有20吨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