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122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122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少尉!”隆美尔一摊手,说道:“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还是说,你坚持你的想法,放弃进攻等死吗?”

    “放弃进攻并不是等死!”秦川回答。

第二百五十七章 工业岛() 
“哦,是吗?”隆美尔笑着摊了摊手:“少尉,你是说就凭我们新建立的这条补给线?”

    “是的!”秦川回答。

    “怎么做?”隆美尔问:“克里特岛的确可以改善我们的补给状况,但重点是德国没有多余的兵力和补给!”

    “英国人得到的会比我们更少!”秦川说。

    “不,英国人得到的会比我们多得多!”隆美尔说:“我说过了,他们有美国人的帮助!”

    “你说得对,将军!”秦川说:“但首先,他们获得的装备并不怎么样,正如我们看到的,‘斯图亚特’坦克和‘格兰特将军’式坦克都不难对付,‘格兰特将军’式坦克甚至有致命缺陷。我相信以我们现在的补给能力加上第90轻装师的加入,足以挡住英国人的进攻!”

    对此隆美尔没有否认,因为事实摆在眼前:第90轻装师被困意大利时德军就挡住英军的进攻,现在就更不在话下。

    “我同意,少尉!”隆美尔说:“但现在能挡住,并不意味着以后能挡住,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也是我要进攻的原因!”

    “以后我们也能挡住,将军!”秦川说:“因为我们的新型‘铁拳’正在研发,如果研发成功我们拥有一种100米、200甚至更远射程的单兵反坦克武器,那么英国人的坦克就很难对我们构成威胁了!”

    “哦,是吗?”隆美尔讽刺道:“这么说,我们就要把希望寄托在这款正在研发的反坦克武器身上了?”

    “这只是其中之一,将军!”秦川指着地图说道:“我们知道的,我们的装备和补给必须从法国、德国横穿整个意大利然后再运到非洲,当然,现在就会改为从希腊运到克里特岛再运到非洲。”

    这其中主要是从法国运来的德军占领了法国北部,便在法国设厂使用占领地的廉价劳动力。

    “而不管是哪一条路线!”秦川接着说道:“都会在运输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我们为什么不把机器运到克里特岛呢?”

    “你是说”闻言隆美尔不由一愣:“在克里特岛建兵工厂?”

    “是的!”秦川回答:“我们手里有大量的俘虏,另外克里特岛上还有数十万希腊百姓,同时它还有8236平方公里的面积,这足够我们在其上建设兵工厂!”

    “可这是前线,兵工厂很容易遭到轰炸!”斯特莱克将军说。

    “不!”隆美尔说:“正如我们无法从克里特岛出发轰炸塞得港一样,英国人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也无法轰炸克里特岛!”

    斯特莱克将军不由“哦”了一声,他并不是不知道这一点,只是潜意识里觉得不应该把兵工厂建在这么靠近前线的位置。

    但想了想,又觉得克里特岛这地方十分特殊它恰巧在地中海的中心,北面的希腊已经投降,南面的马特鲁又在德军手里,于是它就在英军战机的作战半径之外,基本不用担心遭到轰炸。

    “英国人可能有航母!”斯莱因上校插了一句。

    “我们也不需要太过担心航母!”秦川回答:“因为航母舰载机数量十分有限而且性能不佳,我们只需要在克里特岛上布置一些战机和雷达,就能轻松的把它们挡在防御圈之外!”

    斯特莱克将军及斯莱因上校不由点了点头,这一点实际上在克里特岛战役就已经得到验证了。

    “我们甚至还可以在克里特岛上建钢铁厂!”秦川说。

    “少尉!”隆美尔说:“我得提醒你,克里特岛除了葡萄外什么也没有!”

    克里特岛是个资源极度贫乏的岛,隆美尔的意思是建钢铁厂似乎不太合适。

    “是的!”秦川说:“但这并不意味着非洲没有铁矿,我们为什么不找人来堪探一下?”

    秦川知道非洲的矿藏十分丰富,许多矿储量都在世界首位,其中做为重要战争资源的铁、铝、煤等资源储量都十分丰富,尤其还有许多石油,只是此时的德国人并不知道这一点,否则希特勒就不会把非洲当然次要战场了。

    斯特莱克将军这时补充了一句:“将军,我们在马特鲁以南十几公里的位置发现英国人留下的铁矿,说明这里是有资源的!”

    隆美尔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这个计划实现的话,那么克里特岛就被打造成了一个工业岛,到时非洲军团所需要的所有装备甚至包括坦克、飞机在内都可以自己生产了。

    更重要的还是,非洲军团不缺劳动力他们仅仅在克里特岛一仗就俘虏了三万英军和希腊军,另外还有之前作战时俘虏的大批英军,如果不够的话还可以从希腊百姓中征集有偿劳力。

    这么一来,德军得到装备的速度明显会比英国人从美国或印度通过航线运送的速度快得多。

    “我不确定元首会不会同意这个方案!”隆美尔有些担心的说:“你们知道的,德国正在与苏联人作战,我们的机器正开足马力一刻不停的生产,而我们却要求他们将机器分一批到北非战场”

    “我认为这不是问题,将军!”秦川对此很有信心:“因为无论我们在东线的补给有多困难,德国依旧要保证我们的补给。也就是说,其中有一部份机器就是为我们而运转。我们现在做的只是把这部份机器搬到克里特岛上而已!”

    隆美尔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当然知道这个道理,这么做甚至还可以解决一部份德国劳动力不足的压力,所以对东线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想了想,隆美尔就说道:“好吧,少尉,你说服我了!是的,我们需要加强克里特岛的防御,这不仅是因为它是我们补给线中重要的一环,更因为它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补给工厂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将来的补给线就只有短短的300公里,而且还可以用运输船运往任意一点,我觉得胜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说着隆美尔就举起酒杯,说道:“为我们的克里特岛,为我们未来的工业岛干杯!”

第二百五十八章 工厂() 
其实秦川会有这个计划还有其它方面的考虑。

    比如劳动力的问题之前如果没有打到希腊,那么秦川想都不敢想在非洲大陆建立工业。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非洲大陆建立工业太容易遭受攻击了英国还占着马耳他岛,他们随时可以像之前刺杀隆美尔一样从马耳他岛派一支部队偷袭兵工厂。

    甚至英国人还可以买通非洲地下组织发起游击战偷袭兵厂非洲有数不清的部落,其中相当多的部落都没有国家的慨念,只要英国间谍给他们点蝇头小利或是盅惑一番,很容易就被英国人利用。

    更重要的,还是非洲人文化程度低,再加上他们天生懒散很难成为合格的劳动力,于是在非洲大陆建兵工厂很可能会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但在克里特岛建厂那就不一样了。

    克里特岛是个封闭的小岛,除了希腊民族人民解放军外基本不用担心其它骚扰,更重要的还是希腊百姓及英军俘虏文化程度较高其中甚至不乏高级知识份子或是原本就是从工厂出来的技工,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很容易就成为合格的劳动力。

    这些问题,德国方面做为一个工业大国当然也会考虑其可行性。

    于是隆美尔向希特勒提出这个建议后很快就得到同意当然希特勒还是比较谨慎的,他先是派了一个地质堪探队到欧洲考察了一下埃及的铁矿。

    这是在克里特岛建立兵工厂的基础,希腊和意大利都是资源贫乏国,如果无法从非洲获得大量的生产装备所必须的铁,那就没有很大的意义。

    结果堪探队吃惊的发现非洲铁矿的储藏量十分庞大而且品质很好。

    “简直不敢相信!”堪探队领队巴克豪斯教授在向隆美尔报告时说道:“将军,我们似乎要走运了,这里铁矿含铁量高,矿体埋藏浅,质量上成谁能想到在这一片贫瘠的死亡之地里竟然埋藏着这么丰富的资源!”

    “很好!”隆美尔兴奋的回答:“你们会如实向元首报告的吧!”

    “当然,将军!”巴克豪斯教授回答。

    “将军!”在一旁的秦川提醒道:“我们为什么不让堪探队呆久一些呢?他们可以到处看看这里还有什么资源,比如煤或石油!”

    “好主意,少尉!”隆美尔一口就应承了下来。

    如果能找到煤或石油的话当然对工业岛有莫大的帮助,这其中尤其是石油这玩意不仅是非洲军团紧缺的资源,甚至也可以说是德国紧缺的资源(希特勒进攻苏联有一部份原因就是为了巴库油田)。

    当然,秦川知道巴克豪斯堪探队很难找到石油原因是这时代对石油的形成进入一个误区,学者普遍认为石油是海底的於泥形成的,于是寻找油田基本在海边,而利比亚和埃及的油田都与海边有段距离。

    不过现在也不急一时,秦川有的是时间提点一下巴克豪斯。

    因为补给线畅通,很快炼铁厂就在克里特岛建成了。与炼铁石同时建成的还有生产子弹和炮弹的兵工厂。

    子弹和炮弹虽说不起眼,但需求的量却很大,它们如果能做到自给自足,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德国的运输压力,于是也就可以腾出更多的运力来为非洲运输其它机器。

    另一方面,非洲大陆上的铁矿也修了一条公路通往马特鲁。

    后来隆美尔觉得公路效率太低,干脆就从铁矿修了一条铁路到马特鲁,至于修建铁路的材料和设备在攻下亚历山大港时就缴获了英国人的铁路和火车,这会儿就正好物尽其用了。

    于是铁矿石就从马特鲁港源源不断的运往克里特岛,炼铁厂将其炼成钢铁就成为兵工厂的原料,其它原料比如火药之类的,暂时无法自产就从意大利运这样就形成了可以运作生产的系统。其它工厂也一个个在克里特岛拔地而起,这其中甚至还有一个坦克装配厂。

    对此秦川其实一点都不意外,沙漠作战最需要的就是坦克,所以只要一有机会,隆美尔是绝不会放过坦克工厂的。

    在布防上,隆美尔也正像秦川所建议的那样,不但没有把兵力从克里特岛抽调出去,反而还加强了克里特岛的防御

    海岸线基本由意大利军队防守,这是必须的,德军兵力不足根本就不足以防守那么长的海岸线。

    德军主要是防守三个机场第90轻装甲师分成三个部份,将坦克、装甲车分布在三个机场。

    正如之前所说的,空降兵的克星就是坦克和装甲车,而且德军的坦克可不像英军“玛蒂尔达”那样的蜗速,它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敌人空降点并投入战斗。

    更重要的还是英军没有“铁拳”,也就是说英军伞兵很难与德军机械化部队对抗。

    隆美尔对此还不放心,他在克里特岛上布设了许多反空降的设施一根根削尖了指向天空的木桩,木桩之间还挂着带有倒钩的铁丝网,铁丝网上还绑着地雷。

    因为这些削尖的木桩看起来像是一根根竹笋,所以德军士兵就将其称作“隆美尔竹笋”。

    而且这么做似乎并不困难,因为克里特岛本身就更多山地,适合空降的地方本来就不多,被隆美尔这么一布置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防空方面,隆美尔就在沿岸投入了大量的防空火力,其中包括88mm高炮。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战机隆美尔将航空联队中的两个航空大队都布置在克里特岛。

    这么布置当然是有道理的,亚历山大防线几乎不需要战机,而且如果需要战机掩护的话,克里特岛的战机随时可以飞往亚历山大支援。

    再加上从德国运来的三十台防空雷达,克里特岛几乎可以说是撒下了天罗地网。

    接着,德军似乎就只需要等待一个个工厂建设完成,然后就是胜利的到来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谢尔曼”坦克() 


第二百六十章() 
于是英军方面就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

    一方面用潜艇偷偷的将装备运送或是在夜里冒险用运输机空投装备至克里特岛上的民兵手里,支持他们在岛上与德军开展游击战或是骚扰、破坏、爆破德军的工厂建设。

    这一点说实话的确让德、意军很头疼,因为克里特岛大部份地区都是山地,只有南部美沙拉平原有几十公里的平地,这样的地形本身就很适合游击队作战……民兵随便往山里一钻就不见踪影,德、意军进山搜索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